就要看自身的體質和因時而定。古人就講究養生要順應四時,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中,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一天中也有春夏秋冬之分。舉個例子說,冬天講究「藏」了,如果在冬天或晚上還進行劇烈的運動,這就有逆自然規律啦,長期堅持這樣的鍛鍊對身體反而有害無利。天下蒼生九種體質,不同體質的人選擇的鍛鍊方式也應該是不同的,鍛鍊的時間長短,強度大小也是有區別的,就如遊泳是一種很好的運動,但對陽虛體質和氣虛體質的人就不大適合,它更適合陰虛體質和溼熱體質的人。我認為認清自己的體質,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運動,只要對身體有好處,就堅持吧。
適當鍛鍊:一能活動筋骨,二能促血液循環,三能消耗脂肪,促血糖吸收轉化。當然有助於提高免疫力了。
但是鍛鍊也要適度,不能過度,就如肌肉男,看似健壯,實則很虛
這次武漢疫情,71歲健身大爺邱鈞,身體素質也非常好,但病毒感染僅僅幾天就去世了。肌肉發達不代表免疫力強,最多只能說抗擊打能力強。因為多了很多肉疙瘩,能抵擋外力傷及內臟和深層血脈筋骨。但是練就的肌肉不能縮放自如,無時無刻都處於緊繃狀態,所以其實就是死肉。我們說皮膚,要有皮有膚,膚代表的是肥肉,你把肥肉都練沒了,邪風溼毒就更容易入侵內臟。生活中你會發現,很多擼鐵男傷風感冒甚至比普通人頻繁
用遊戲術語來表達,肌肉男物理防禦頂格,魔法防禦為0。而病毒屬於生化,再高的物理防禦也形同虛設。所以鍛鍊一定要適度!把運動和健康畫一個等號,是絕大多數人對運動的認識,就像我的帳號名一樣「健身讓你健康」,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運動的確能讓身體變得更加健康。天下蒼生九種體質,不同體質的人選擇的鍛鍊方式也應該是不同的,鍛鍊的時間長短,強度大小也是有區別的,就如遊泳是一種很好的運動,但對陽虛體質和氣虛體質的人就不大適合,它更適合陰虛體質和溼熱體質的人。
變健康的體現就是身材變勻稱,肌肉線條明顯,最重要的免疫力提升!尤其是在疫情嚴峻的情況下,身體健康、免疫力提升顯得尤為重要。但是,把運動和健康畫等號,太簡單粗暴了,這是會出問題的。
因為,運動後身體需要調動大量能量讓肌肉組織和心肺系統進行修復與超量恢復。因此運動後會根據運動強度有幾個小時到幾天的免疫力下降期。
有運動習慣的小夥伴應該懂得,感冒著涼一般都是在運動後更容易有。
如果在恢復期結束前仍然堅持高強度運動,這就屬於過度運動,會導致免疫力持續下降,這就違背了為了提升免疫力才運動的初衷。所以,要想合理提升免疫力,運動一定要遵守下面這幾個原則:①適度運動
如何把握運動的強度?很簡單,單次運動只需要做到被訓練肌肉微微發抖,就差不多了。還有,兩次運動之間的間隔,一定要確定已經基本恢復,不要帶著疲憊感來強迫自己運動。這就基本算適度運動了。
②分部位訓練
這是避免過度運動的很好辦法,同一個部位的訓練動作,可以隔久一點進行訓練。比如今天做深蹲,明天做伏地挺身,這樣交叉訓練,既能提升訓練效率,也能避免過度運動。
③規律作息,均衡飲食
運動就像是在前線戰鬥,作息和飲食則是保證身體能戰鬥下去的後勤部隊。按時睡覺早睡早起,飲食均衡健康,低鹽低油多吃蔬菜多吃肉,身體的恢復速度更快,運動的效果更明顯。
適合自身體質適當強度的鍛鍊非常必要,對身體健康大有益處。鍛鍊非畢其功於一役,日常化有規律同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