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文章原創,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微信號)
脾在人體臟腑中佔的地位挺重要的,那是全身的印鈔機,氣血是否足旺,基本上就要靠脾了啦。
吃再多再好的食物,如果脾不能消化,不能運去全身各處,製造成氣血,來供給全身營養,那,可能是怎麼吃都胖不起來哇。
對!怎麼吃都不胖,那可能是有這兩種情況的。
一種嘛,就是因為有個大胃,能吃好多,但是脾不能吸收,沒吸收多少營養。好多的食物,就是穿腸過,拉掉了啦~~沒有營養,怎麼造氣血?沒有氣血,怎麼長肉肉?
嗯,也許,嘴挺滿意的?吃了好多好吃噠。
另一種呢,就是因為有個強壯的脾,吃啥個都運化了,營養吸收了,氣血製造了,把垃圾都搬去大腸,推排出體外代謝了。氣血足旺精神好,長得齒白唇紅,皮膚水噹噹。
這麼強壯的脾,怎麼才能擁有?
聽起來這就是妹子們的最愛啊,省掉化妝品不說,護膚品也可以省掉一些了。省下錢來買漂亮的衣衣,怎麼穿,都是美的。
脾喜燥惡溼
脾有它自己的特點啊。中醫認為脾的特性類似於土,果實植物由從土地生長出來,氣血津液也由脾來運輸、消化、製造、控制。
如果土地太溼呢,那叫做澇災。植物根系可能無法呼吸到空氣,那就不利生長嘍。因為澆多了水,導致植物葉子黃了,掉葉子,等等,是挺多見的。
脾呢,喜燥惡溼。也不喜歡溼的環境。
每年到春末雨水多的時候,外環境溼重了。
到了梅雨季節的時候,外環境溼重了。
到了夏季裡,氣血巡行在體表,臟腑裡面的陽氣不足旺了。內環境溼重了。
脾溼的症狀就出現了。
那就是溼疹啊,頭皮屑啊,腳氣啊,沒胃口,吃得少,腹脹,大便溏稀,吃了油膩容易拉稀,等等……或者,因為飲食不當,還搞得誘發了哮喘。
北方妹子來南方出差,哭訴南方雖然溫暖,但是溼重啊。溼疹啊,白帶啊,都發作了啦。一回到北方,好了,不藥而愈了。
看起來,外環境對身體的影響,還是蠻明顯的。
中焦受寒導致脾陽虛
有時遇到一些小朋友,年紀很小,卻因為反覆食積,導致多次發燒,然後去醫院吊水打針,搞成臉色青黃,鼻梁上面黑黑的一條。脾胃也搞得受影響了。
沒胃口,常拉稀,常常肚痛,摸摸小手總是涼涼的。沒什麼精力,也不愛玩兒,在幼兒園裡,看著小朋友們滑滑梯,玩得開心,自己卻是懶懶的,沒什麼力氣玩兒。
這是因為用多了寒涼的藥藥,搞寒涼了脾胃。
這樣的小朋友,摸摸肚腩,可能,也是涼涼的感覺。
如果孩子爸,用壯漢熱熱的大手,常給孩子按摩揉揉肚子,孩子是很喜歡的。因為,37度恆溫的人體啊,脾胃寒涼了,有可能常常出現肚痛的。就喜歡溫暖感覺的啊,好舒服。
這樣可憐的寶寶呢,是家長不會帶孩子啊。
有些人則是不然,自己就是喜歡吃冷飲,喝冰啤酒,水果放冰箱裡,放得冰透透地再吃,哇~透心涼!可是,深知陽氣寶貴,想健康的人,就不敢喝喲。
有些男士受困於一個病症:陰囊溼疹。
痛苦不堪,找中醫大夫面診,大夫多半會建議:忌口吧。
好多寒性涼性的食物,就不可以吃了。再喝藥調理一下,也就痊癒了。說起來,飲食方面,如果過食生冷了,對體質的影響還是很大了。
很多痛苦的病症,不過是因為「過食生冷寒涼」,導致的。
脾陽虛,就是這麼來的啊。
脾陽虛常用中成藥
有些人說,我從初中就開始不吃冷飲了,也不吃水果了,更不喝飲料!為啥我現在還是脾陽虛呢?
這樣的人,細細一問,有一些個,是從小就吃冷飲,體質已經寒涼了,再吃這些個,感覺不舒服,好冷,難受。
記得好多年前,看到一位妹子在論壇請教:我喜歡一次吃四根冰棍,然後,去太陽底下站一小時,好舒服啊。
版上一群版友看了暈倒……
紛紛問她:為什麼要這麼做?
她說:舒服!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想要這麼吃。
好吧,這一位,還沒有吃到難受,不舒服的程度。
當時就有好些人建議她:趕緊找大夫去看看吧。喝藥吧。可以考慮喝「四逆湯」。
也有建議趕緊吃中成藥「四神丸」、「附子理中丸」的。
如果已經是脾陽虛體質了呢,那麼,最好是找大夫面診看看。因為,這個體質,很多症狀都有可能出現的,或淺或深。病還在淺時,忌口,修正飲食結構,就能好轉很多。
比如,戒除寒性涼性溼重的食物,不吃冷飲、水果、奶製品。等等。日常多艾灸足三裡、中脘、關元、命門,幫著扶助提昇陽氣。也許,身體就能恢復了。
如果病症重了呢,那不僅要忌口,還要吃中成藥,或者,經過面診後,把脈開方,對症調理上好一陣子。
慢慢地把體質扭轉過來,調理到正常的狀態。病去如抽絲,這可能需要比較久的時間,堅持調養吧。
👇👇👇
長按下方二維碼
立刻進入玫瑰姐姐微店,優質紅糖、紅棗、姜棗茶等任你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