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秦佩六國相印,龐涓百戰未曾敗績,見了此人大氣都不敢喘

2020-12-17 昭烈名臣

時勢造英雄,英雄改時局,風雲際會的時代總是英雄輩出,而英雄對歷史進程的節點,同樣有著巨大的作用,有些人物甚至是對歷史的走向起了決定性作用。

中國的歷史在春秋戰國時代,進入了空前的亂世,在周天子的名義統治下,大大小小存在著幾百個諸侯國,他們之前相互攻伐,為了生存下去,各個國家之間不停的打來打去。

春秋時代的戰爭還沒有那麼殘酷,殘存的一點禮儀還在,戰場上大家也沒有趕盡殺絕的念頭,但是到了戰國時代,那完全就是一副血雨腥風的場面了,一場大戰下來流血漂櫓斬首數萬的記錄開始出現在歷史記載中。

在這段你死我活的歷史大混戰中,最早發跡的是魏國,堪稱戰國初年第一軍事強國,而這個稱號的獲得,跟一個人有關,他就是龐涓。

(01)師門內鬥強國隕落

戰國開始的標準就是韓趙魏三家分晉,曾經強盛的晉國,被自己的家臣韓趙魏一分為三,變成了三個國家春秋五霸也變成了戰國七雄,而這個戰國七雄最先崛起的卻是魏國。

魏國有多猛,大家都知道秦國有多厲害吧,但是在戰國初期,硬是被魏國壓著打,牢牢的佔據著河西之地,死死的把秦國東擴的野心給按在地上摩擦,你說這個時期的魏國厲害不厲害。

這其中著名的有著名的魏武卒,可以稱得上是戰國時代的特種部隊,其戰鬥力非常強悍,屬於魏國傾力打造的一隻裝備精良,作戰經驗豐富,待遇優厚的部隊。

這裡面魏國因為有一員大將,帶領魏武卒南徵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讓魏國在戰國初年出盡了風頭,在當時可以說是傲視群雄。

你是不是覺得哪裡不對勁呀,怎麼你印象中的龐涓都是吃敗仗呢,是麼桂陵之戰, 馬陵之戰呀,你說的沒錯,因為龐涓有個比他更牛的同門師弟,導致了龐涓的赫赫戰功,在他這個師弟面前顯得微不足道,而且還因為龐涓個人的問題,導致現在人們想起龐涓,就覺的他不怎麼樣,死有餘辜。

龐涓這個同學就是比他更牛的,名氣也更大的孫臏,孫臏不但寫了孫臏兵法,他之所以在民間很出名,更主要還是因為他和龐涓之間的故事。

龐涓和孫臏是同學,他們都拜在鬼谷子門下學習兵法,龐涓這個人有點急性子,感覺學的差不多了,就要下山闖蕩,好男兒志在四方嘛,於是龐涓就帶著給老師學的一身本領來到了魏國,成了魏國的一員大將。

事實證明,鬼谷子的確很厲害,教出來的龐涓很快在魏國立下了赫赫戰功,這個時候,他的同門孫臏也要出山了,他也來了魏國,畢竟龐涓在這裡已經站穩了腳跟,如果沒有後來的事,這將是一段千古佳話,魏國雙壁絕世無雙。

但偏偏龐涓這個人小心眼,有嫉妒之心,他知道老師鬼谷子的本事,自己這個同門孫臏多學了這幾年,本事一定比自己大,到時候自己在魏王面前可就失寵了。

這是典型的心胸小氣量小的行為,不久孫臏就被龐涓陷害,被挖去了膝蓋骨,成了廢人,不知道這是龐涓良心發現還是龐涓這個人做事不夠絕,反正就是只要孫臏 沒有死,哪怕是成了廢人,照樣也能弄死龐涓。

果不其然,裝瘋的孫臏逃亡到了齊國,很快成了田忌的門客,就是那個田忌賽馬的田忌,並且利用這種身份,在齊國展露頭角,多次利用自己兵學知識打敗魏軍,並最終在馬陵之戰中,設計殺死了龐涓,報了仇,一段同門恩怨就此了結。

你以為這在鬼谷子門中,就算是傳奇人物了,跟他們後來的小師弟相比,他們兩個都算是小兒科,這兩個小師弟,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蘇秦和張儀。

(02)合縱連橫不過是家事

通過不斷的打來打去,到了戰國後期,情勢已經越來越明顯,那就是戰國七雄分兩派,秦國最強,其他六國都沒有能力單獨與秦國對抗,而秦國正在不斷向外擴張,一點一點把自己的領土往東邊推進。

這個時候一個大牛人悄然走出了鬼谷,他就是蘇秦,在未來的國際局勢中,他將徹底改變這種秦國不斷蠶食的局面。

蘇秦跟隨鬼谷子學習兵法和謀略,下山之後通過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硬是把六個互相仇視和不和的國家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個反秦聯盟,蘇秦身帶六國相印,反秦聯盟就此成立。

六國聯軍把秦軍死死的按在了函谷關以西,讓秦國無法再往東擴展,這個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知道六國之前那種不知道多少代之前,結下的各種仇怨,讓他們聯合起來是非常困難的。

就拿上面提到的魏國和齊國,兩國幾次交手,魏國實力大大降低,這筆帳你說魏國能善罷甘休嗎,但是蘇秦就是有這樣的本事,說動六國合力抗擊秦國,他把這種策略叫做合縱。

有一種說法叫做養寇自重,意思就是官兵要想過得滋潤,就必須有盜匪可剿,要是沒有盜匪了,官兵也就散夥了,所以很多官軍暗地裡都偷偷放縱甚至是扶植盜匪。

據說張儀的出現是蘇秦故意的,也有的說是這就是命運,但不管怎麼說,蘇秦的對手出現了,這個人叫張儀,巧的是他跟蘇秦是同門,但也是死對頭,因為張儀要幫助秦國擴展,於是張儀提出了一個策略,叫做連橫。

你蘇秦不是把東方六國穿成一條線嗎,我張儀就是要打破這條線,找個國家和秦國合作,一起欺負別的國家,在地圖上有個很形象的比喻就是連橫。

你說六國的人就那麼傻嗎,這麼簡單的計謀都看不破嗎,這個跟人心的貪婪有關係,在利益面前,什麼禮義廉恥,什麼深思熟慮都會變得不堪一擊。

連橫的好處顯而易見,秦國和一個國家合作,很容易就可以瓜分另一國的領土,就這樣戰國最後的風雲激蕩就在這合縱與連橫之間左右搖擺,血雨腥風又颳了幾十年。

而不管天下局勢怎麼變動,遠處總有一個眼睛冷冷的看著,他就是戰國時代甚至是整個中國歷史最神秘的人物,鬼谷子。

他從不出山,卻實實在在的影響了整個中國的命運走向。

(03)天下大事一盤棋而已

不管之戰國初年的龐涓和孫臏,還是後來叱吒風雲的蘇秦和張儀,他們全都是同門師兄弟,他們的老師就是大名鼎鼎的鬼谷子。

關於鬼谷子的傳說很多,但是比較確切的史料卻不多,因此在他身上總是籠罩著一層神秘的色彩,他的神秘主要是教出來的徒弟太厲害,這也就讓人們對他產生了無數的遐想。

鬼谷子本人不願意下山,但是卻有一本《鬼谷子》傳世,全書全面總結了他的思想,可以說是集謀略之大成,比後世的許多書都要強百倍。

比如說《論語》,也就是上學的時候讀一讀,把全社會都想像成好人,也就學生時代相信這種假設能夠成立。

《孫子兵法》有完全是軍事著作,你如果不領兵打仗,說實話用處有限,《韓非子》雖然說是名滿天下,那都是給帝王出的狠招陰招,作為普通人我們只能說是知道了皇帝的陰招,但很多時候也無可奈何。

但《鬼谷子》這本書不一樣,他集合了中國最傳統的智慧,熔煉出人性最深處的底層邏輯,只要看透了人心,懂得了謀略,你將來可以在各行各業都能混的如魚得水。

現代人尤其要讀一讀《鬼谷子》,在感慨古人智慧的同時,你會對很多事情豁然開朗,很多看山去很複雜的現象,只要你能穿透到底層去看,瞬間就能明白這裡面的癥結所在,並能總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

這就是鬼谷子,一個影響了中國命運的人,如果你想認真的了解一下這個人,讀一讀他的著作是最好的辦法,看一看最神秘的人物的內心,到底是如何看待這個世界的。

相關焦點

  • 蘇秦佩六國相印後歸鄉的真實目的
    所以,許多人富貴以後會選擇衣錦還鄉,因為他們對這裡有著割捨不了的感情。比如項羽,攻克鹹陽城後,屬下們都勸他定居在鹹陽,而項羽卻說:「富貴不歸鄉,猶如錦衣夜行。」可見多數人都是熱愛家鄉的。然而蘇秦卻是特例,因為他並不是熱愛家鄉才選擇在佩六國相印時歸鄉的,而是恨家鄉,為什麼呢?
  • 蘇秦佩六國相印,全靠這本書,古代兵書《陰符》到底有多厲害?
    戰國時期蘇秦憑合縱連橫,說服六國聯合抗秦,最後成功,六國封相,身佩六國相印,周王除道,使強大的秦國十五年不敢出函谷關來犯。可是從宋朝開始,這本書竟然被懷疑不存在,直到清朝,這種說法更是甚囂塵上,但是在1972年的時候,我國在山東臨沂的一座西漢古墓中發現了五十多片《太公》的竹簡,也就證明了《太公陰符》這本書是存在的。《陰符》這本書是怎麼來的呢?
  • 哥嫂不給蘇秦飯吃,等蘇秦掛六國相印後,他用什麼手段對待哥嫂?
    但是在戰國時期,思想愚昧,蘇秦的哥哥嫂子認為:「這麼大個人了,卻還靠父母養活,也不下地勞動,只會每天看書,活像一個窩囊廢。」最終,蘇秦的哥哥嫂子要同蘇秦分家,蘇秦無奈同意了。蘇秦的哥哥嫂子以蘇秦不能種地,將所有的土地都給奪走了。等蘇秦分了家後,他的父母年紀大了,每天只能掙夠自己的嚼穀。蘇秦又無地可種,因此連飯都吃不上。
  • 他曾經被家人冷落,後來功成燕國,身佩六國相印,家人跪迎
    ——蘇秦曾身佩六國相印,合縱六國共同抗秦,使得秦國十五年不敢東出函谷的蘇秦,為何發出這樣的感概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蘇秦的經歷。當他進家時妻子正在旁邊織布,看他衣裳如此破爛也不為他縫補,嫂子在家也不給他作飯,連父母都沒正眼看他一眼。面對這樣的遭遇,蘇秦沒有抱怨,反而說這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於是把自己關在屋裡,反省自己這一年來的種種遭運。
  • 「國學驛站」身配六國相印之蘇秦
    身配六國相印。蘇秦,出生於農家,來自社會底層。曾師從鬼谷子,和張儀是同學,學習縱橫捭闔之術。此術就是學習運用謀略和遊說之術,從戰略的高度處理錯綜複雜的國內、國際政治以及外交鬥爭,以期達到自己的目的。家人都私下譏笑他不治生產而逞口舌之利,捨本逐末。他不顧家人反對,跟隨鬼谷子學習。數年後下山,遊說各國,希望能一展生平所學,實現人生抱負。蘇秦的第一次面試,是在秦國。雖然是初出茅廬,但他眼光毒辣。他縱觀各諸侯國,唯秦國邊疆穩固,政令通達,國富民強,有併吞天下的潛力。
  • 「錐刺股」的蘇秦:戰國時六國在此築臺,隆重為其封相佩印
    小時候,就從大人和老師的口中知道,古時候有個與「頭懸梁」的東漢孫敬一樣學習刻苦「錐刺股」的蘇秦,最終佩六國相印,受人敬仰。 最近才知道,蘇秦佩六國相印的「封相臺遺址」,竟然就在瑞視覺所在的安陽,距離世界文化遺產殷墟宮殿宗廟遺址不過3公裡的距離。 在安陽市某金融部門工作的A兄「導航」下,很容易的就從G107國道穿過柴庫村,看到了村西100多米外的「封相臺遺址」。(王子瑞 攝)
  • 背井離鄉只為那一枚六國相印,游離在六國國君之中且看他合縱之術
    ,身披六國相印——蘇秦,他的傳奇故事可不單單如此。多次的遊說給蘇秦本就不富裕的錢財雪上加霜,蘇秦只好回家,但回家後蘇秦收到了周圍人的吐槽和譏笑,這也讓蘇秦更加堅定自己的合縱之術。後來蘇秦成功後衣錦還鄉有一句千古流傳的感嘆「同樣的一個人,富貴了,親戚敬畏;貧賤時,連親戚都輕視,更不必說一般人了。假使我當初在洛陽有二頃良田,現在又怎能佩帶六國相印呢!」。
  • 戰國故事,「使我洛陽二畝田,安能佩六國相印」成功學典範-蘇秦
    蘇秦在洛陽的時候,想去見周天子,只恨沒有人向周天子推薦,他知道秦孝公死了以後,太子即位就是秦惠文王,他跑到了秦國去勸說秦惠文王用連橫的辦法,把六國一個一個的消滅,不想他等了一年多,盤纏也花光了,衣服也破了,秦惠文王也沒有見他,他就只好回老家去研究兵法,再做打算。
  • 蘇秦:我本想好好種個地,誰想到身掛六國相印
    回到家鄉後,因為沒有出人頭地,親戚們也都看不起他:「妻不下織,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蘇秦也感嘆說:「妻不以我為夫,嫂不以我為叔,父母不以我為子,是皆秦之罪也!」於是他找到《周書陰符》,伏案鑽研。一年後,揣摩出合縱連橫之術,認為憑此可以遊說當世君王了。
  • 蘇秦:憑藉一張嘴,掛六國相印,攪動戰國風雲
    見蘇秦如此深謀遠慮,燕文公果然為之震動、心服口服。這只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燕國雖是小國,但以此為跳板,有了來自燕國的經濟與物質資助,蘇秦再也不愁施展他的抱負。蘇秦受燕國囑託,前往趙國遊說。弱國之間相互攜手,不再仰望秦國之鼻息,蘇秦一舉拿下六國相印,以「縱約長」之身份,專門協調盟約事宜。蘇秦手握六國相印,拒絕過他的周王室,也不禁為之側目。秦王從未預想到,蘇秦會用合縱盟約威脅他。如果讓蘇秦的計謀得逞,恐怕秦國的霸業要付諸東流。
  • 窮困潦倒,僅靠一張嘴,就能隻身獨佩六國相印,他是怎麼做到的?
    我們熟知的孟子、商鞅、莊子等名留青史的人物,都處於春秋戰國時期,也都是通過遊說的途徑去當官的,就連我們的大聖人——孔子也是周遊列國,期望能遇見明君,一展所長。不說政績,但從遊說之術來說,有一人堪稱傑出典範,那就是蘇秦。
  • 使我有洛陽二頃田,安能佩六國相印
    「使我有洛陽二頃田,安能佩六國相印」,這句話是蘇秦用來形容自己的。當初蘇秦是從鬼谷,學成出師,遊歷諸國卻不被重用。於是便鑽研《周書陰符》,研究合縱連橫之術,學成之後,蘇秦先後去洛陽拜見周顯王、去秦國拜見秦惠王、去趙國拜見趙肅侯,均不得重用,蘇秦無奈之際。
  • 蘇秦:使我有洛陽二頃田,安能佩六國相印,是真心話嗎?
    中國歷史上偉大的縱橫家蘇秦曾說過:使我有洛陽二頃田,安能佩六國相印?這句話是他的真心話嗎?很可能不是!「使我有洛陽二頃田,安能佩六國相印」,這句話出自蘇秦,可能很多人是通過郭德綱而熟知的,大意就是蘇秦說,如果自己家裡能有二頃田地,自己就在家種地了,怎麼可能奔波於六國只見,最終佩戴了六國的相印,指一個人有的東西很少,於是就去爭取,最終爭取到了更大的利益。
  • 歷史上真實的蘇秦,曾佩六國相印,後被刺客所殺
    每一個讀書人對於「懸梁刺股」這個成語都不會感到陌生,因為它喻指讀書人刻苦用功到了忘記身體上的痛楚的程度。可是你知道嗎?「錐刺股」的傳說來自於戰國的縱橫家蘇秦,他用這種方法讀書,最終身佩六國相印。按照一般的道理,一個讀書人,尤其還是一個出身寒門的讀書人,能夠作一國之相,就可以說是走上了人生巔峰,但是為何蘇秦一個人就做了六個國家的丞相?他到底有什麼樣的能力可以取得六個國家國君的信任?
  • 快遞行業群雄逐鹿,誰執「六國相印」合縱連橫
    昔日六國合縱連橫抗秦的故事,正在今日快遞業版圖上重演。只不過「佩六國相印」的不是蘇秦,而是阿里巴巴。曾先後收購或入股百世(原名匯通)、中通、圓通和申通四家快遞(四通)的阿里巴巴,正在染指韻達快遞(一達)。韻達快遞最近發布的年報顯示,阿里巴巴成為韻達股東之一,持股2%。
  • 身配六國相印,使秦國十五年不出兵,「老實人」蘇秦的故事
    戰國時期各國國君尤其青睞擅使謀略之人,當時有這麼一群人,他們憑藉著三寸不爛之舌,他們兵不血刃的取得勝利,動動嘴皮子不費一兵一卒就可以攻城略地,舌頭是他們最具殺傷力的武器,後世稱之為「縱橫家」,甚至可以幾句話左右天下,經常在各個國家之間徘徊。而蘇秦就是」縱橫家「其中最為傑出的代表。
  • 蘇秦為何能配六國相印?他為何選擇弱燕?貧困時只有燕國看得起他
    蘇秦佩六國相印,遊說諸國,達成了合縱聯盟的關係,並且自己擔任六國聯盟的從約長。迫使秦國15年不敢出函谷關。那麼蘇秦到底代表的是哪一個國家的利益呢?其實蘇秦所代表的,只是他自己而已。他智激張儀,讓張儀去秦國,無非就是為了看看兩個人的手段到底誰高明。
  • 佩六國相印,嚇得秦軍十五年不敢出關,鬼谷傳人蘇秦為何被車裂?
    文|書生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很多以口舌而名垂青史的謀略家,最成功的應該要數佩六國相印的蘇秦了吧。大家對蘇秦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他「佩六國相印」,聯合六國抵抗秦國。其實蘇秦一開始並沒有想著聯合六國與秦國對抗,反而是想勸秦國吞併六國。據資料記載,蘇秦周遊列國的第一個目標是東周的周顯王,結果周顯王不信任他,沒辦法蘇秦又跑到秦國,勸秦惠王兼併列國,稱帝而治,秦惠王認為時機尚未成熟,於是拒絕了他的建議。
  • 出自鬼谷,佩六國相印,他有怎樣的傳奇故事(下)
    但如今卻想臣服於秦國,楚國都如此,更別提其他弱小的國家了。秦、楚兩國勢均力敵,這一點能從兩國世代聯姻看出。楚強則秦弱,秦強則楚弱,從形式上來看二國無法長久共存,聯姻只是為了一時的安寧。我不能使我的國家處於危險之中,現以我國的兵力顯然不能戰勝秦國,和大臣們商討也得不出好的策略。我時常坐臥難安,茶飯不思,心中恍惚,搖擺不定。現如今,您打算團結天下諸侯,保全身在危險之中的國家,合縱抗秦。為了這份事業,我決定我會貢獻出我全部的力量……六國的力量終於被蘇秦集中起來,他做了合縱的盟約長,兼任六國之相。
  • 郭德綱早年辛酸經歷 「使我有洛陽二頃田 焉能配六國相印」
    蘇秦曾說「使我有洛陽二頃田,安能配六國相印」這句話配得上郭德綱,正因為我一無所有,我才能不顧一切去拼搏。郭德綱這一生充滿了戲劇性,曾經三進北京,本想當狗,最後卻成了龍。他這一生的成功離不開老婆王慧的支持,和搭檔于謙的幫助。其實提到郭德綱,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是怎麼紅起來的,也許是覺得是網絡和現實媒體的合作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