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困潦倒,僅靠一張嘴,就能隻身獨佩六國相印,他是怎麼做到的?

2020-12-17 史詩集

引言

凡是亂世,必有名士,畢竟「時勢造英雄」是千古定律。

在春秋戰國時期,除了無數的名將之外,還有許多士人靠著利嘴在各國以遊說入仕,期望在亂世中一展才能。

我們熟知的孟子、商鞅、莊子等名留青史的人物,都處於春秋戰國時期,也都是通過遊說的途徑去當官的,就連我們的大聖人——孔子也是周遊列國,期望能遇見明君,一展所長。

不說政績,但從遊說之術來說,有一人堪稱傑出典範,那就是蘇秦。

戰國時期以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最為強盛,號稱「戰國七雄」。而蘇秦一人則獨相六國,身兼六國相印,如此殊榮絕無僅有,那麼,他是如何做到的?

蘇秦

一、師承鬼谷,苦修《太公陰符》

名師所教,又自身苦學,才是蘇秦安生立命之術的由來。

有名師指引,總是人生之路的捷徑,蘇秦比一般人幸運,他的老師非同一般,自中華文明以來,能出其右者堪稱屈指可數,甚至沒有。

那個人就是鬼谷子,他精通兵法、政治、天文等諸家學問,孫臏、龐涓、張儀等蓋世人才都是他的弟子。

蘇秦在鬼谷子那裡學成後,就開始到處遊歷,邊增長見識,邊找明主,期望靠三寸不爛之舌闖出一番事業。

但事與願違,不但沒有求得一官半職,還落得窮困潦倒,灰溜溜回家後還遭到家人的奚落,尤其在當時,農業生產是第一要務,而蘇秦卻不務正業,更是為人所不待見。

但沒有苦難,就不能成就大業, 蘇秦為出一口氣,乾脆閉門苦學,尤其是專注攻讀《周書陰符》。

這是一本奇書,他在其中專研出合縱連橫之術,而蘇秦的功成名就,正是與「合縱」相輔相成。

鬼谷子

二、百折不饒,總是苦盡甘來

充滿信心的蘇秦,剛出山又再度碰壁。他先去了洛陽,想見天子周顯王,不用說,失敗了。

接著到秦國遊說秦惠王,可是太不及時了,通過遊說而做到秦國高位的商鞅才剛被處死,這個時機對蘇秦是不利的,於是又失敗了。

他離開秦國來到趙國,又是再度出山後第三次被拒。但不得不說,蘇秦為了成功還是很拼的,三度被拒依舊不死心。

終於,蘇秦千裡迢迢到了燕國,當時的燕文侯求賢若渴,這回蘇秦來的正是時候,但也是苦苦等待了一年多,才見到燕文侯。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蘇秦的寒窗苦讀,屢敗屢戰,此刻開始才初見成效。當時蘇秦遊說燕文侯的主張是,燕國合縱趙國,結為一體。

難得還受到燕文侯認可,當即資助蘇秦車馬金帛,前去遊說趙國。

蘇秦遊說

三、合縱抗秦,蘇秦相六國

這時的蘇秦把握機會揚眉吐氣,再度遊說趙國君主趙肅侯,提出六國聯合起來抵抗秦國的主張,並分析了趙國和其他諸侯國的關係,陳述聯合以共同抗秦的必要性,這正對趙肅侯胃口。於是,又請蘇秦去遊說其他各國。

這時的蘇秦借勢燕、趙二國的支持,又戳中各國怕秦的弱點,堅持提出「合縱」主張,一路遊說各諸侯國加盟,以訂立合縱盟約。

每說服一國,他的底氣就越厚,最終順利說服六國,訂立合縱盟約,以一人身佩齊、楚、燕、韓、趙、魏六國相印,一時風光無兩,名動天下。

桑弘羊:蘇秦、張儀,智足以強國,勇足以威敵,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息。萬乘之主,莫不屈體卑辭,重幣請交,此所謂天下名士也。

四、智激張儀,維護合縱盟約

六國雖然聯合,但內裡還是各自為政,蘇秦的主張原本不是以六國攻打秦國,而是要六國聯合起來威懾秦國,並共同抵擋秦國的入侵。

對此,若秦國打來,各國的聯盟必然瓦解,當時與他就想到在鬼谷子求學的好友張儀尚未獲得功名,於是決定智激張儀入秦,維護尚未堅固的聯盟。

蘇秦設計激惱張儀後,又暗中派人資助張儀到達秦國,幫他見到秦惠王

如蘇秦所料,秦惠王用張儀為客卿,與他共商攻打各國諸侯的大計。

此時蘇秦派去協助張儀的人才告訴張儀真相,在知道是蘇秦的策略後,張儀感嘆自己沒有蘇秦高明,並許諾在蘇秦當權時不攻打趙國。

張儀

總結

唐彥謙:貪名笑吳起,說國嘆蘇秦。

蘇秦合縱六國後,滿載榮譽返回趙國,受封武安君,這時蘇秦把合縱盟約送到秦國,十五年間秦國不敢窺伺函谷關以外,這十五年的太平,便是靠蘇秦的利嘴獲得的。

蘇秦人窮志不窮,即使窮困潦倒,依舊堅持夢想,終於揚名立萬。而支持他成功的,除了有名師相授,更是有刻苦鑽研的求學精神,才能有遊說帝王的合縱之術。

靠一張利嘴成功推銷自己,最終身兼六國相印,可說得此殊榮古今無二,靠一張嘴獲得此殊榮更空前絕後。

千萬別怕窮苦,千萬別怕失敗,只要敢於前進,敢於改變,就能逆天改命。

相關焦點

  • 使我有洛陽二頃田,安能佩六國相印
    「使我有洛陽二頃田,安能佩六國相印」,這句話是蘇秦用來形容自己的。當初蘇秦是從鬼谷,學成出師,遊歷諸國卻不被重用。於是便鑽研《周書陰符》,研究合縱連橫之術,學成之後,蘇秦先後去洛陽拜見周顯王、去秦國拜見秦惠王、去趙國拜見趙肅侯,均不得重用,蘇秦無奈之際。
  • 背井離鄉只為那一枚六國相印,游離在六國國君之中且看他合縱之術
    ,身披六國相印——蘇秦,他的傳奇故事可不單單如此。然而一開始蘇秦的遊說行動就遭遇了失敗的打擊,那時的蘇秦在各國君王那裡遭到了拒絕和輕視(尤其是在多次建議秦王用連橫策略兼併其他國家時,被秦王以他的想法都是空談的理由而拒絕)。
  • 「國學驛站」身配六國相印之蘇秦
    身配六國相印。蘇秦,出生於農家,來自社會底層。曾師從鬼谷子,和張儀是同學,學習縱橫捭闔之術。此術就是學習運用謀略和遊說之術,從戰略的高度處理錯綜複雜的國內、國際政治以及外交鬥爭,以期達到自己的目的。家人都私下譏笑他不治生產而逞口舌之利,捨本逐末。他不顧家人反對,跟隨鬼谷子學習。數年後下山,遊說各國,希望能一展生平所學,實現人生抱負。蘇秦的第一次面試,是在秦國。雖然是初出茅廬,但他眼光毒辣。他縱觀各諸侯國,唯秦國邊疆穩固,政令通達,國富民強,有併吞天下的潛力。
  • 他曾經被家人冷落,後來功成燕國,身佩六國相印,家人跪迎
    ——蘇秦曾身佩六國相印,合縱六國共同抗秦,使得秦國十五年不敢東出函谷的蘇秦,為何發出這樣的感概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蘇秦的經歷。因路士無錢僱車,僅靠雙腳走路回來。回到家的蘇秦衣裳破爛,蓬頭垢面,鬍子拉渣,一副貧困潦倒的模樣。被家人冷落家人本想蘇秦外出求學多年,會謀得一官半職才回來,可沒想到現在竟落魄到這副模樣。當他進家時妻子正在旁邊織布,看他衣裳如此破爛也不為他縫補,嫂子在家也不給他作飯,連父母都沒正眼看他一眼。
  • 蘇秦:憑藉一張嘴,掛六國相印,攪動戰國風雲
    「合縱思想」的推出,一開始就吃了閉門羹。蘇秦並未灰心喪氣,而是轉身來到秦國。未料到,秦朝剛掀起一場腥風血雨,變革派商鞅被車裂誅殺。蘇秦的遊說,引起秦惠王和當權保守派的警覺。事實表明,秦國並非理想的試驗田。
  • 蘇秦佩六國相印,全靠這本書,古代兵書《陰符》到底有多厲害?
    戰國時期蘇秦憑合縱連橫,說服六國聯合抗秦,最後成功,六國封相,身佩六國相印,周王除道,使強大的秦國十五年不敢出函谷關來犯。根據記載,蘇秦之所以有這一身本領有兩個原因,第一,蘇秦師出鬼谷子,也就是孫臏和龐涓的老師,在中國的用兵之道中鬼谷子可謂是神一般的存在,第二,就是蘇秦曾經看過一本書,這本書叫做《陰符》。《陰符》這本書究竟有多厲害呢,居然能培養出蘇秦這種亂世之中縱橫捭闔的大咖?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陰符》這本書。
  • 蘇秦:使我有洛陽二頃田,安能佩六國相印,是真心話嗎?
    中國歷史上偉大的縱橫家蘇秦曾說過:使我有洛陽二頃田,安能佩六國相印?這句話是他的真心話嗎?很可能不是!「使我有洛陽二頃田,安能佩六國相印」,這句話出自蘇秦,可能很多人是通過郭德綱而熟知的,大意就是蘇秦說,如果自己家裡能有二頃田地,自己就在家種地了,怎麼可能奔波於六國只見,最終佩戴了六國的相印,指一個人有的東西很少,於是就去爭取,最終爭取到了更大的利益。
  • 蘇秦佩六國相印後歸鄉的真實目的
    比如項羽,攻克鹹陽城後,屬下們都勸他定居在鹹陽,而項羽卻說:「富貴不歸鄉,猶如錦衣夜行。」可見多數人都是熱愛家鄉的。然而蘇秦卻是特例,因為他並不是熱愛家鄉才選擇在佩六國相印時歸鄉的,而是恨家鄉,為什麼呢?有些人出身低,所以在家鄉時多多少少會收到家鄉人的冷嘲熱諷,會說你不行,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你這輩子都是沒出息的等等之類的話。
  • 戰國故事,「使我洛陽二畝田,安能佩六國相印」成功學典範-蘇秦
    他非常用功念書十分刻苦,有的時候書念累了,眼睛怎麼也睜不開?他氣急了,罵自己沒出息,拿起錐子在大腿上扎了一下,血都流了出來,這一下子精神可就來了,他接著又念下去。他就這麼苦苦地熬了一年多的功夫,熟讀了姜太公的兵法,熟記了各國的地形、政治情況和軍事力量,還研究了諸侯的心理。
  • 生前六國拜相,死後為自己復仇,戰國這一牛人是怎麼做到的
    導語我們常說,相國位高權重,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一個人一生中,能成為一個國家的相國,都是十分了不起的事情,而戰國時期有一位牛人,竟身授六國相印,權傾天下,一時無兩。而在他死後,竟然還能用計策為自己復仇。這個人是誰,他又是怎麼做到的呢?
  • 出自鬼谷,佩六國相印,他有著怎樣的傳奇故事(上)
    學成遊歷多年,窮困潦倒。曾去過秦國,當時孝公已逝惠王在位;又是剛誅殺商鞅,惠王正厭煩說客的時候,不肯任用蘇秦,他只能狼狽而歸。《戰國策·秦策》就有著蘇秦歸家的記載:「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狀有愧色」、「歸至家,妻不下紉,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家裡人都看不起他,還說他只會「事口舌」,不能賺錢。蘇秦聽了這些話萬分慚愧,把自己關在書房。
  • 最強說客,看蘇秦逆流而上的那些年,如何從一無是處到六國卿相
    他以一己之力促成六國合縱,窮困潦倒卻不改志向,處處碰壁卻愈戰愈勇,出身布衣卻位列六國卿相,花團錦簇卻獨愛燕國太后,「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息」,一生充滿傳奇和壯闊。今天我們就走近蘇秦,了解下他的傳奇之路。 蘇秦是東周洛陽人,家裡以務農為生。但蘇秦志向高遠,力求富貴尊榮,不肯埋頭土地,於是到齊國遊學,拜鬼谷子為師。
  • 掛六國相印的蘇秦,他平時是怎麼辦公的,能忙得過來嗎?
    蘇秦作為戰國時期頂級的外交人員,沒有背景,沒有軍功,靠著三寸不爛之舌,居然能掛六國的相印,實在是底層勵志的故事。考慮到蘇秦安身立命的基礎是對人性的揣摩,是發達情商和恰到好處的蠱惑,實在應該是現代銷售界崇拜的人物。這個掛著六個相印的奇男子是不是能全權處理東方六國的政務呢?
  • 哥嫂不給蘇秦飯吃,等蘇秦掛六國相印後,他用什麼手段對待哥嫂?
    蘇秦就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家中父母哥哥嫂子都靠種地維生。蘇秦和父母哥哥嫂子不同,父母哥哥每天在地裡勞作,曬得皮膚黑黝黝的,而蘇秦卻不願意下地務農。蘇秦先後遊說了趙肅侯、韓宣王、魏襄王、齊宣王、楚威王,達成六國合縱聯盟。蘇秦這時可謂風光無限,他利用自己的外交才能,遊說了六國君主,自己擔任了六國的合縱長。
  • 出自鬼谷,佩六國相印,他有怎樣的傳奇故事(下)
    所以大王啊,一定要做到未雨綢繆,不要被虎狼之秦虛假的嘴臉所迷惑。假如大王能聽從我的建議,我保證可以使太行山以東的幾個國家年年向您納貢,他們會為您提供源源不斷地兵源和物資。韓、魏、齊、燕、趙各國漂亮的美女和悠揚的音樂必會充滿楚國的後宮;北方國家所產的駱駝良馬會填滿楚國的馬廄。可以說合縱政策成功的話楚國稱王,連橫政策成功的話秦國稱帝。
  • 身配六國相印,使秦國十五年不出兵,「老實人」蘇秦的故事
    戰國時期各國國君尤其青睞擅使謀略之人,當時有這麼一群人,他們憑藉著三寸不爛之舌,他們兵不血刃的取得勝利,動動嘴皮子不費一兵一卒就可以攻城略地,舌頭是他們最具殺傷力的武器,後世稱之為「縱橫家」,甚至可以幾句話左右天下,經常在各個國家之間徘徊。而蘇秦就是」縱橫家「其中最為傑出的代表。
  • 歷史上真實的蘇秦,曾佩六國相印,後被刺客所殺
    「錐刺股」的傳說來自於戰國的縱橫家蘇秦,他用這種方法讀書,最終身佩六國相印。按照一般的道理,一個讀書人,尤其還是一個出身寒門的讀書人,能夠作一國之相,就可以說是走上了人生巔峰,但是為何蘇秦一個人就做了六個國家的丞相?他到底有什麼樣的能力可以取得六個國家國君的信任?
  • 蘇秦:我本想好好種個地,誰想到身掛六國相印
    回到家鄉後,因為沒有出人頭地,親戚們也都看不起他:「妻不下織,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蘇秦也感嘆說:「妻不以我為夫,嫂不以我為叔,父母不以我為子,是皆秦之罪也!」於是他找到《周書陰符》,伏案鑽研。一年後,揣摩出合縱連橫之術,認為憑此可以遊說當世君王了。
  • 快遞行業群雄逐鹿,誰執「六國相印」合縱連橫
    昔日六國合縱連橫抗秦的故事,正在今日快遞業版圖上重演。只不過「佩六國相印」的不是蘇秦,而是阿里巴巴。曾先後收購或入股百世(原名匯通)、中通、圓通和申通四家快遞(四通)的阿里巴巴,正在染指韻達快遞(一達)。韻達快遞最近發布的年報顯示,阿里巴巴成為韻達股東之一,持股2%。
  • 蘇秦佩六國相印,龐涓百戰未曾敗績,見了此人大氣都不敢喘
    你是不是覺得哪裡不對勁呀,怎麼你印象中的龐涓都是吃敗仗呢,是麼桂陵之戰, 馬陵之戰呀,你說的沒錯,因為龐涓有個比他更牛的同門師弟,導致了龐涓的赫赫戰功,在他這個師弟面前顯得微不足道,而且還因為龐涓個人的問題,導致現在人們想起龐涓,就覺的他不怎麼樣,死有餘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