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秦佩六國相印後歸鄉的真實目的

2020-12-17 自由旅行者1079

說起家鄉,我想大多數人會認為那是一個充滿愛的搖籃,溫馨而舒適。所以,許多人富貴以後會選擇衣錦還鄉,因為他們對這裡有著割捨不了的感情。比如項羽,攻克鹹陽城後,屬下們都勸他定居在鹹陽,而項羽卻說:「富貴不歸鄉,猶如錦衣夜行。」可見多數人都是熱愛家鄉的。

然而蘇秦卻是特例,因為他並不是熱愛家鄉才選擇在佩六國相印時歸鄉的,而是恨家鄉,為什麼呢?有些人出身低,所以在家鄉時多多少少會收到家鄉人的冷嘲熱諷,會說你不行,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你這輩子都是沒出息的等等之類的話。也許是說著無心聽者有意,這些人心靈會受到傷害,然後等到他在外邊混好了,他就特別願意回到家鄉,讓家鄉的人看看,特別享受別人高看他的快感,此時心裡肯定還會想「你看看我現在混的不錯吧,當年你們不是說我不行嘛。」今天說的蘇秦就是這樣的類型。

蘇秦剛學成時,想著投效秦國,採用連橫的方式幫助秦國逐個擊破六國,但是因為秦國已經有張儀了,他們二人理念相同,所以蘇秦不被重用,後來蘇秦只能回到家鄉。回家後,他媳婦並不待見他,認為他沒出息嘛,他嫂子,他哥,他父母都沒把他當回事。蘇秦當時便說:「妻不以我為夫,嫂不以我為叔,父母不以我子,皆秦之罪也。」意思就是說都是我沒混好,都是我的罪過啊。比如有一回,蘇秦一大家子在吃飯,哥哥給父親敬酒,父親喝了之後很是開心,然而到了蘇秦敬酒,父親剛和一口就吐了出來,說是酒一經過你的手都酸了。母親也說:你看看你哥哥,在洛陽有兩頃田,你再看看你什麼也沒有。你想想蘇秦得多窩火,但是也無可奈何,只能是日夜苦讀,後來總算是功夫不負有心人,他以「合眾之策」享佩六國相印,風光一時無兩。然而風光以後第一件是幹嘛呢?當然是衣錦還鄉了,回老家洛陽,當時洛陽的人烏泱烏泱的來接待他,他嫂子以前看不上他,現在卻是恭恭敬敬的歡迎他。看到嫂子蘇秦笑著問:嫂子為何之前對我跟上倨傲,現在對我這般恭敬啊。嫂子笑說:你現在可是大官,肯定有很多錢。蘇秦聽後嘆了一聲氣,說道:若是我在洛陽有二頃田,該怎麼會佩戴六國相印。

所以說,蘇秦歸鄉為的就是出胸中怨氣,把家鄉人,家裡人對他的不公正,他要把它扭轉過來,他要向人證明自己的成績,這就是蘇秦衣錦還鄉的真正原因。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真實的蘇秦,曾佩六國相印,後被刺客所殺
    「錐刺股」的傳說來自於戰國的縱橫家蘇秦,他用這種方法讀書,最終身佩六國相印。按照一般的道理,一個讀書人,尤其還是一個出身寒門的讀書人,能夠作一國之相,就可以說是走上了人生巔峰,但是為何蘇秦一個人就做了六個國家的丞相?他到底有什麼樣的能力可以取得六個國家國君的信任?
  • 蘇秦佩六國相印,全靠這本書,古代兵書《陰符》到底有多厲害?
    戰國時期蘇秦憑合縱連橫,說服六國聯合抗秦,最後成功,六國封相,身佩六國相印,周王除道,使強大的秦國十五年不敢出函谷關來犯。因為陰符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姜太公就把這個東西記錄了下來,同時也把自己的言論技巧、計謀和用兵之道一起寫成了這本《太公陰符》,或許蘇秦能夠憑一張嘴說服六國聯合,正是將《太公陰符》中的《言》篇研究透徹,運用自如的結果。
  • 「國學驛站」身配六國相印之蘇秦
    身配六國相印。蘇秦,出生於農家,來自社會底層。曾師從鬼谷子,和張儀是同學,學習縱橫捭闔之術。此術就是學習運用謀略和遊說之術,從戰略的高度處理錯綜複雜的國內、國際政治以及外交鬥爭,以期達到自己的目的。數年後下山,遊說各國,希望能一展生平所學,實現人生抱負。蘇秦的第一次面試,是在秦國。雖然是初出茅廬,但他眼光毒辣。他縱觀各諸侯國,唯秦國邊疆穩固,政令通達,國富民強,有併吞天下的潛力。蘇秦將自己滿腔抱負和謀略化成的「連橫之術」(秦國用遠交近攻的方法逐個擊破東方六國),一股腦的全獻給秦惠王。然而,秦王還是拒絕了。
  • 蘇秦佩六國相印,龐涓百戰未曾敗績,見了此人大氣都不敢喘
    (02)合縱連橫不過是家事通過不斷的打來打去,到了戰國後期,情勢已經越來越明顯,那就是戰國七雄分兩派,秦國最強,其他六國都沒有能力單獨與秦國對抗,而秦國正在不斷向外擴張,一點一點把自己的領土往東邊推進。
  • 「錐刺股」的蘇秦:戰國時六國在此築臺,隆重為其封相佩印
    小時候,就從大人和老師的口中知道,古時候有個與「頭懸梁」的東漢孫敬一樣學習刻苦「錐刺股」的蘇秦,最終佩六國相印,受人敬仰。 最近才知道,蘇秦佩六國相印的「封相臺遺址」,竟然就在瑞視覺所在的安陽,距離世界文化遺產殷墟宮殿宗廟遺址不過3公裡的距離。 在安陽市某金融部門工作的A兄「導航」下,很容易的就從G107國道穿過柴庫村,看到了村西100多米外的「封相臺遺址」。(王子瑞 攝)
  • 使我有洛陽二頃田,安能佩六國相印
    「使我有洛陽二頃田,安能佩六國相印」,這句話是蘇秦用來形容自己的。當初蘇秦是從鬼谷,學成出師,遊歷諸國卻不被重用。於是便鑽研《周書陰符》,研究合縱連橫之術,學成之後,蘇秦先後去洛陽拜見周顯王、去秦國拜見秦惠王、去趙國拜見趙肅侯,均不得重用,蘇秦無奈之際。
  • 他曾經被家人冷落,後來功成燕國,身佩六國相印,家人跪迎
    ——蘇秦曾身佩六國相印,合縱六國共同抗秦,使得秦國十五年不敢東出函谷的蘇秦,為何發出這樣的感概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蘇秦的經歷。蘇秦在屋裡奮發苦讀,晚上困了想睡覺就拿錐子扎自己的大腿,痛醒了又接著苦讀,一年後蘇秦終於對天下大勢有所領悟。於是來到趙國,向趙肅侯分析了當今天下大勢,提出合縱抗秦之策,然而趙侯沒有採納。
  • 哥嫂不給蘇秦飯吃,等蘇秦掛六國相印後,他用什麼手段對待哥嫂?
    蘇秦遊說六國君主這時蘇秦的地位,比六國的君主還要高,他被任命為六國的相國,掛著六國的相印。誰能想到當初那個備受屈辱的書生,會有如此輝煌的一刻,他成為了六國中最有權勢的人。蘇秦掛六國相印後,因為想念自己的父母,於是讓人駕駛馬車,把自己帶回故鄉。而蘇秦回鄉的消息,傳回雒陽,他的哥哥嫂子都非常高興,逢人就說:「我的兄弟要回來了,他當了大官,光耀門楣啊!」等到蘇秦到達村口,只見他的哥哥嫂子跪在地上,連頭都不敢抬。蘇秦想起當初嫂子,寧願把剩餘的飯餵豬,也不肯給自己吃。
  • 背井離鄉只為那一枚六國相印,游離在六國國君之中且看他合縱之術
    ,身披六國相印——蘇秦,他的傳奇故事可不單單如此。但那時後朝堂上的大臣了解蘇秦的為人都瞧不起他(逞口舌之利),所以顯而易見這次失敗了,但是蘇秦沒妥協後來又來到秦國的時候正巧新秦王繼位,便遊說秦惠王兼併列國,稱帝而治。
  • 窮困潦倒,僅靠一張嘴,就能隻身獨佩六國相印,他是怎麼做到的?
    而蘇秦一人則獨相六國,身兼六國相印,如此殊榮絕無僅有,那麼,他是如何做到的?每說服一國,他的底氣就越厚,最終順利說服六國,訂立合縱盟約,以一人身佩齊、楚、燕、韓、趙、魏六國相印,一時風光無兩,名動天下。
  • 快遞行業群雄逐鹿,誰執「六國相印」合縱連橫
    昔日六國合縱連橫抗秦的故事,正在今日快遞業版圖上重演。只不過「佩六國相印」的不是蘇秦,而是阿里巴巴。曾先後收購或入股百世(原名匯通)、中通、圓通和申通四家快遞(四通)的阿里巴巴,正在染指韻達快遞(一達)。韻達快遞最近發布的年報顯示,阿里巴巴成為韻達股東之一,持股2%。
  • 蘇秦:我本想好好種個地,誰想到身掛六國相印
    學成後在外遊歷多年,卻沒有混出什麼樣子,潦倒而歸。回到家鄉後,因為沒有出人頭地,親戚們也都看不起他:「妻不下織,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蘇秦也感嘆說:「妻不以我為夫,嫂不以我為叔,父母不以我為子,是皆秦之罪也!」於是他找到《周書陰符》,伏案鑽研。一年後,揣摩出合縱連橫之術,認為憑此可以遊說當世君王了。
  • 蘇秦:使我有洛陽二頃田,安能佩六國相印,是真心話嗎?
    中國歷史上偉大的縱橫家蘇秦曾說過:使我有洛陽二頃田,安能佩六國相印?這句話是他的真心話嗎?很可能不是!「使我有洛陽二頃田,安能佩六國相印」,這句話出自蘇秦,可能很多人是通過郭德綱而熟知的,大意就是蘇秦說,如果自己家裡能有二頃田地,自己就在家種地了,怎麼可能奔波於六國只見,最終佩戴了六國的相印,指一個人有的東西很少,於是就去爭取,最終爭取到了更大的利益。
  • 蘇秦為何能配六國相印?他為何選擇弱燕?貧困時只有燕國看得起他
    蘇秦佩六國相印,遊說諸國,達成了合縱聯盟的關係,並且自己擔任六國聯盟的從約長。迫使秦國15年不敢出函谷關。那麼蘇秦到底代表的是哪一個國家的利益呢?其實蘇秦所代表的,只是他自己而已。他智激張儀,讓張儀去秦國,無非就是為了看看兩個人的手段到底誰高明。
  • 鬼谷傳人,合縱奇才,執六國相印,卻遭車裂?真相究竟是什麼?
    蘇秦列傳根據《史記·蘇秦列傳》記載,蘇秦生於東周雒陽,拜鬼谷子為師,學成後周遊列國,志得意滿,卻屢次遭受打擊,無人認同他,即便回到家裡,也是母親不認這個兒子,妻子不理他,嫂子都不肯給他做一頓飯。定下心來後研究《太公陰符》,懸梁刺股,學成後再次出山,去了燕國,終遇明主,得到燕文侯的禮遇,並向他保證「如果能以合縱之計維持燕國安定,願舉國相報」。之後又去遊說趙、韓、魏、齊、楚。功夫不負有心人,六國終於達成合縱聯盟,而蘇秦本人被任命為「六國宰相」,佩戴六國相印。達到了人生的頂峰,前無古人。
  • 蘇秦:憑藉一張嘴,掛六國相印,攪動戰國風雲
    家境貧寒的他,甚至稱得上落拓,後為學習謀略之術,潛心拜鬼谷子為師,期望以口才之鋒利,從此加官進爵、食得厚祿。我們當今之人,切莫笑話古人淺薄。蘇秦的前途打算,在當時的環境背景下,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僅憑一國之力,不足以滅秦,但以六國的領土和兵力,秦國豈能奈何?蘇秦的話語,打動了趙肅侯,又再奉趙國使命,前去遊說韓、魏、齊、楚四國,列舉向秦國卑膝的種種壞處,進而促使合縱思想深入諸侯之心。六國苦於秦國壓制久矣,鬱氣肝結、抒而不發,於是對蘇秦言聽計從。歷史上的稱之為「南北合縱」。
  • 戰國故事,「使我洛陽二畝田,安能佩六國相印」成功學典範-蘇秦
    秦國因為啟用商鞅變法,戰國七雄當中就屬秦國最強盛,那其他主要的諸侯國楚、齊、魏、趙、燕、韓六國就有兩個選擇,是諸侯聯合起來用「合縱」的辦法結成南北的聯盟來抵抗秦國呢?還是聯合西邊的秦國,用「連橫」的辦法來結成東西聯盟保存自己呢?在這樣的形勢下,出現了一批縱橫家,他們的代表人物,一個是洛陽的蘇秦,他主張合縱,另一個是魏國人張儀,他主張連橫,他們倆師出同門。
  • 郭德綱:使我有洛陽二頃田,安能佩六國相印
    「我三次進北京,第三次來北京的目的,就是要同流合汙啊,就是懇求收留我,和你們一起穿個小西裝,抹個紅嘴巴兒,演一場一百塊錢,一個月兩千塊錢,我懇求你們收留我呀。」「蘇秦有句話:使我有洛陽二頃田,安能佩六國相印。我願意給你當狗,你不要,你怕我咬你,你非把我轟出去,結果我成了龍了,就這麼簡單。
  • 出自鬼谷,佩六國相印,他有怎樣的傳奇故事(下)
    為了這份事業,我決定我會貢獻出我全部的力量……六國的力量終於被蘇秦集中起來,他做了合縱的盟約長,兼任六國之相。他向北回趙,向趙王復命。諸侯們都派遣使者送行,隨行的車騎滿載軍糧物資。途徑洛陽,周顯王聽到這個消息,非常害怕,命人掃清了蘇秦要走的道路,並且到郊外迎接,送上厚禮加以慰勞。
  • 身配六國相印,使秦國十五年不出兵,「老實人」蘇秦的故事
    簡單來說就是蘇秦是貧民窟出身的窮小子,就是這樣的一個窮小子,卻身配六國相印(燕、趙、韓、魏、齊、楚)組成了一個多國的聯盟。聯盟的組建形成了巨大的威懾,能夠使當時強大的秦國不敢出兵函谷關。其實這是蘇秦和他的師兄張儀的一個計謀(史上最大的合伙人)事實上蘇秦當時的合縱抗秦是一個陰謀,蘇秦是如何一鳴驚人被載入史冊的呢?起初蘇秦周遊列國,但並沒有受到其他國君的賞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