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股「凡爾賽文學」的梗突然火了起來。說到「凡爾賽文學」,我國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有了,比如一位很有名的歷史人物——蘇秦。
要說蘇秦的家庭呢,也就是一個農村家庭,家裡以務農為生。早年投入鬼谷子門下,學習縱橫之術。學成後在外遊歷多年,卻沒有混出什麼樣子,潦倒而歸。回到家鄉後,因為沒有出人頭地,親戚們也都看不起他:「妻不下織,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蘇秦也感嘆說:「妻不以我為夫,嫂不以我為叔,父母不以我為子,是皆秦之罪也!」於是他找到《周書陰符》,伏案鑽研。一年後,揣摩出合縱連橫之術,認為憑此可以遊說當世君王了。
隨後,遊說列國,得到燕文公賞識,出使趙國,提出「合縱」六國以抗秦的戰略思想,並最終組建合縱聯盟,任「從約長」,也就是聯盟的一把手,兼佩六國相印,擔任了六國的國相,使秦國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關。
後來蘇秦衣錦還鄉後,蘇秦的家人匍匐在地,不敢仰視。蘇秦感慨萬千,說了這樣一句話:
使我有洛陽二頃田,安能佩六國相印?
這句話可謂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凡爾賽文學」了。本來我只想好好種點地,誰知道成了六國大佬。
再說另外一位大佬——謝靈運。
謝靈運是南朝著名的大才子,為人清狂,恃才傲物。曾說過一句話:
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鬥,我得一鬥,自古及今共分一鬥
誇曹植曹子建時不忘提一下自己,真有你的謝先生,天下人的才華都不在眼裡。
還有詩仙李白「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鐘鼓饌玉不足貴」等等詩句,無不內涵豐富,細品之下,體現著詩仙的低調與奢華。
再說古代這麼多帝王,劉邦無疑是「凡爾賽文學」的巔峰造就者。劉邦已經成就帝業,在與群臣探討自己為何得天下,項羽為何失天下時,臣子們提出了各種解釋。可是,劉邦卻玩了一手凡爾賽文學:
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看看,張良、蕭何、韓信三員大將無不是人中龍鳳。然而,「吾能用之」,看似輕描淡寫,卻流露出無比從容自信,這樣的帝王姿態,堪稱凡爾賽文學的巔峰之作。
#動態燈塔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