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格麗特是一種頗具墨西哥風情的雞尾酒,別看它是20世紀三四十年代才問世的,可它的起源卻是一筆糊塗帳:墨西哥和美國德克薩斯州的N個酒吧酒保都繪聲繪色聲稱自己才是瑪格麗特的創始人,維基百科上更是列了長長的一個單子來列舉這些人的主張。所有這些故事的唯一共同點是:無聊。所以我一個都不翻了。總之大家記得瑪格麗特是一種很好喝的雞尾酒就好。
瑪格麗特的基礎配料包括龍舌蘭酒、橙子利口酒、檸檬或青檸汁,比例則由調酒師自行掌握,常見的比例有3:2:1、2:1:1、1:1:1等。杯口一般會抹上鹽,其中龍舌蘭酒(tequila)是墨西哥的一種傳統酒,大家在酒吧估計也早見過特吉拉日出(tequila sunrise)、特吉拉日落(tequila sunset),沒錯,都是用它做的。龍舌蘭酒根據陳釀年份的差異可以分三種:白龍舌蘭(silver),有時標記為「plata」或「blanco」,這種龍舌蘭是未經陳放的,口感犀利,也是最常用來做雞尾酒的品種。如果沒有特別標記,一般說來瑪格麗特都是用銀龍舌蘭做的。微陳龍舌蘭(Reposado),這是經過2到11個月陳放的龍舌蘭,一般是儲存在木桶裡,口感順滑,顏色是淺棕色。陳年龍舌蘭(A?ejo)是經過1到3年陳放的龍舌蘭,顏色更深,味道也更豐富。
除此之外配料則千變萬化。這次的食譜來自《Food Network》雜誌,之前《Rachael Ray Everyday》也出了一個瑪格麗特專輯(這一頁上的配圖都是從她那兒得來的,沒錯我就是在吐槽Food Network配圖太醜了),你來感受下這畫風:
芹菜胡蘿蔔小茴香瑪格麗特
黃瓜辣椒瑪格麗特
蜜汁芫荽瑪格麗特
芒果薄荷瑪格麗特
莓果鼠尾草瑪格麗特
西瓜羅勒瑪格麗特
。
。
。
我默默的選擇了這篇。講真,不知道有幾個中國人能接受得了這些。有好奇的小盆友咩?如果好奇的人多的話,我就來翻譯下下。
>>>>>辣椒瑪格麗特<<<<<
取一個雞尾酒搖酒器 ①,將3厚片橙子切片、1/4茶匙Abodo醬 ②、2盎司(57g)青檸汁搖勻。倒入3盎司(85g)龍舌蘭酒、1盎司(28g)橙子利口酒、1又1/2盎司(43g)糖漿 ③,再倒入冰塊搖晃均勻,過濾到兩個提前在杯底鋪了冰塊的玻璃杯中,再用橙子做裝飾就OK啦。
【此處是嘮叨】
① 雞尾酒搖酒器長這樣,愛酒的人不妨在家裡備一個,不貴,也方便。
② Abodo是一種南美洲產的辣醬,淘寶有代購的。做熟了之後,你也可以換成你喜歡的辣醬來感受下。
③ 糖漿這麼做:1杯糖,加1杯水,進鍋小火慢慢煮到糖完全融化,出鍋放涼就OK啦。
>>>>>蜜瓜瑪格麗特<<<<<
將兩杯切碎的蜜瓜 ①倒進攪拌器攪打成糊,倒進一個大的雞尾酒搖酒器,再倒入半杯銀龍舌蘭酒,3大勺青檸汁,1大勺橙子利口酒和1茶匙龍舌蘭糖漿搖晃均勻。用青檸片塗抹2個玻璃杯的杯口,再蘸上1茶匙糖和半茶匙鹽的混合物。在搖酒器中倒入一小把冰,搖到混合物非常涼為止,然後在玻璃杯中倒進適量冰,再將瑪格麗特過濾進玻璃杯就好了。
【此處是嘮叨】
① 蜜瓜(Honeydew melon)指的是這種瓜。
專門加個注釋,其實是因為中文裡蜜瓜/甜瓜/香瓜的稱呼太混亂了……話說你們那兒管它叫啥?
>>>>>冰爽瑪格麗特<<<<<
將4杯冰、半杯龍舌蘭酒、1/4杯橙子利口酒、1/4杯青檸汁和1大勺龍舌蘭糖漿倒入攪拌器攪打成糊,倒入涼水器。再在攪拌器中倒入4杯冰、3/4杯冷藏過的紅酒、半杯鮮榨橙汁、1/4杯檸檬汁和1大勺龍舌蘭糖漿,攪打成糊。拿四個玻璃杯,用小勺先在各自底下倒上龍舌蘭冰沙,再在頂上鋪上紅酒冰沙,注意分層要美美噠。
>>>>>黃瓜芫荽瑪格麗特<<<<<
將6片黃瓜切片、1/4杯芫荽、1/4杯糖和2塊青檸角丟進一個大的雞尾酒搖酒器,搖晃均勻。再倒入5盎司(142g)銀龍舌蘭酒,4盎司(113g)橙子利口酒 ①和2個青檸榨的汁,倒上冰,搖晃均勻。用青檸角擦拭2個玻璃杯杯口,然後蘸上粗鹽,在杯中倒入冰。將攪打好的瑪格麗特過濾進玻璃杯中,用芫荽枝條和黃瓜條做裝飾。
【此處是嘮叨】
① 原文中特地強調要用經過三重蒸餾的(triple sec)其實這個強調沒什麼意義,因為絕大多數瑪格麗特都是用的這種橙子利口酒。
>>>>>冰檸檬莓果瑪格麗特<<<<<
將2品脫(1136ml)檸檬雪葩 ①、2杯混合莓果 ②、半杯陳釀龍舌蘭酒倒入攪拌器攪打成糊,分別倒入6個玻璃杯,用青檸或檸檬做裝飾。
【此處是嘮叨】
① 檸檬雪葩最接近的替代品是檸檬冰沙。
② 草莓,藍莓,黑莓,樹莓,桑葚,蔓越莓,覆盆子……加什麼由你的口味以及你家門口的超市能買到什麼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