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20日,數字中歐主辦2020數字中歐創新學習雲論壇成功舉辦,論壇聚焦企業「破局增長,智勝未來」。
這是數字中歐在舉辦年度學習論壇的六年來首次嘗試了「雲端」直播論壇的形式,邀請了多家企業人力資源最高決策者、企業大學校長以及商學院專家學者,在線共同探討了在疫情衝擊下的後疫情時代,企業將如何通過數位化的科技創新和人才發展來求索快速重啟的道路。雲論壇在線瀏覽量累計突破了47萬。
將人才和技術合二為一 激發企業潛能
數字中歐副總裁蘇靜表示,疫情的到來既是巨大的挑戰,也加快推動了企業對數位化創新學習模式的接納和需求。「未來,企業管理者的修煉需要包括一項非常關鍵的能力:抓住不確定性中的確定性,以我為本,持續增長。」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社會劇變的浪潮中快速地抓住了確定性的數位化新技術,把人才與技術合二為一,才能激發企業最大的組織潛能,抓住風險中的機遇去快速發展。
中歐管理實踐教授陳少晦發布了《中歐中基層管理者勝任力調查白皮書2019》,在調查了跨13個行業、1600多位各層級的管理者後,希望能為各行各業的「中堅力量「繪製出「有的放矢」的勝任力發展圖譜,並在不確定的社會大環境中為企業的決策者和管理者提供穩定堅實的人才後盾。
變局下的賦能
在主題為變局下的賦能之道的對話環節,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高松教授,益海嘉裡集團培訓中心負責人陳建軍,奧託立夫中國區人力資源副總裁,中歐EMBA趙亞等嘉賓深入討論。高松表示,「賦能是創造全新的組織環境激發一線團隊與員工內在能量,敏捷適應環境變化的新思維。它徹底顛覆了傳統只追求效率和成本的組織模式。」
「讓一線人員基於情況去調整應對市場的危機和變化的策略,提高策略的精準度和敏捷度,還能對市場策略優秀的經銷商建立了模型以幫助其他經銷商「查漏補缺」,促進不同地區經銷商之間相互學習,刺激組織各層協同找到發展中的新增長點。」 陳建軍講述了益海嘉裡將經營權和決策權賦予各個地區一線生意聯合體的案例。
全球汽車安全系統領導企業奧託立夫則是把針對中國市場發展「一司兩制」的中國區「特種部隊」模式靈活運用在了應對疫情衝擊上。趙亞說,國內疫情後期,由於國外供應商的一些困難阻礙了復工,新的數位化跨職能團隊迅速地組建起來以應對當下的特殊問題。
「新基建」背景下的機遇與挑戰
突如其來的疫情帶來的劇變對各行各業既是危險和威脅也是機遇和挑戰。同時,「新基建」的出現推進了新技術與各行業的融合與發展。
新型基礎設施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其覆蓋的七大領域就包含了5G、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和工業網際網路等。全國24個省市區2020年對新基建的計劃投資規模高達8萬億。
國家電網管理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吳向京認為,政策和資金在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的傾斜預計將很快到來,疫情後政府的責任機制將更加明確。各個行業中已經運用的商業模式,如行動支付、物流快遞、雲辦公、雲教育等,會在政策紅利和轉型趨勢下繼續擴大規模。
微吼創始人林彥廷在雲論壇中表示,自今年2月份以來,微吼直播的平臺訪問量提升了將近5倍,當企業直播因為疫情防控而成為了常態,需求量最大的直播內容也從單一的溝通型線上會議轉變成為營銷型線上會議和線上營銷,企業的數位化員工培訓和個性化嵌入式業務場景學習也成為了一種熱門趨勢。
前麥肯錫Digital Mckinsey專家周國元認為,中國目前的行業數位化差異顯著,傳統的製造業在數位化程度上遠遠低於信息媒體產業和電商行業,當疫情加速數位化進程時,製造業的傳統商業模式正在經歷重創。
面對疫情對實體製造業的巨大衝擊以及市場恢復的不確定性,杭州老闆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並沒有坐以待斃,不僅將門店銷售和產品創新從線下搬到了線上,還在戰「疫」期間組織了90多場強賦能培訓。老闆大學校長龐連生說,「老闆大學把公司高管主講的『老虎鉗高層大講堂』搬到了線上,通過公司高層更加直觀地向基層員工傳達企業策略和組織精神;並在四月武漢解禁後,進行了針對武漢代理分公司的專場社群營銷賦能和業務培訓。」
阿斯利康大學執行總監塗益華也在雲論壇時提到,由於新科技的技術介入,數字學習過程中的學習行為資料庫也可以幫助培訓者更加精準地、個性化地提供培訓內容,從而聚焦業務帶來價值。
數字中歐作為企業數位化領軍品牌,在論壇上正式宣「2019-2020 TOP企業數字商學院」的評選啟動,旨在評選出行業中數位化人才發展的標杆和模範,促使企業在後疫情時期更深一步的數位化轉型上獲得更強的的生命力以應對更多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