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最富含哲理的幾句話,讀通此經,即可開悟

2020-12-15 網易新聞

一說起《金剛經》,出家、在家的人,怕都是非常的熟悉。出家的人,每日早晚課,都念得會背了。在家的人,只要稍有文化,也是沒有不知的。甚至有人認為佛教念經,念的就是《金剛經》。難道還有其他的經?不是他們孤陋寡聞,而是《金剛經》的名氣實在是太大了。有一點共同的是,不論是出家僧眾,還是在家居士,或者對佛教沒有興趣的人,都知道《金剛經》是本好書。

全經共分為三十二品,有五千多字。現今社會上流傳最廣,也是最早流傳的是由後秦鳩摩羅什所翻譯的譯本。《金剛經》是許多學佛人入門的首先。《心經》側重觀身心五蘊,闡揚發菩提心、行無我的大乘菩薩道;而《金剛經》徹始徹終歸宗於般若無住的離相法門,以此明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金剛經》裡有幾句有名的話,是我們開悟的助緣。

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一切有為法,什麼是有為法,它是相對於無為法來說的,一切因緣和合而產生的事物叫「有為法」,沒有因緣做作而產生的事物叫「無為法」。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世間有為法就像夢幻泡影一樣,虛妄不實、轉瞬即逝,像早晨短暫即逝的露水,也像閃電般迅速,我們應該這樣看。「如是」,往往特指佛所說的教義。所有事物現象都是空幻、生滅無常的,隨著因緣的生滅而生滅。

世間一切有情眾生都要經歷「成住壞空」這個過程,最終都要歸於「空」這個實際,就如《心經》所講的「不生不滅」。法無定法,懂得生命的無常,看破了「空」的本質,也就不會執著和煩惱,才能得到佛法的真正利益,獲得究竟的解脫自在。

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話大家應該非常熟悉吧,可以說是《金剛經》裡非常有代表性的名句。我國大乘佛教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就是因為這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明心見性、開悟成佛。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只有無住,才能見到如來自性。

佛法告訴我們,要離一切相,不要執著於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內心不執著於任何的念頭、事物,念念清淨。過去事、過去心,未來事、未來心,皆不可得,要活在當下,隨緣不攀緣,不住任何煩惱在心頭。


三、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佛告訴須菩提說:「無量佛世界的所有國土中,所有眾生的若干種心,如來全部都能知曉。為什麼呢?因為如來只是稱名為心,並不住於心之相,而實際上也無心相可住,因為「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一切眾生的心都在變化中,永遠不會停留,永遠把握不住。

我們這個心,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總是一個念頭接著一個念頭,如水一般,川流不息,剎那不停, 根本就把握不住。再說其實只有過去、未來心而已,現在心剎那間就會變成過去,過去心已經過去,未來心還沒有來到,現在的心又抓不住,所以說三心不可得,其實我們所說的心都是妄心,我們的真心是不生不滅,常住不動的。


《金剛經》一開始,就提出了一個人生的大問題:「云何降伏其心?」也就是如何才能降服心中亂七八糟的想法?如何才能讓身心清淨,就是金剛經的主旨。

在生活中,當我們遇到煩惱時,往往只是責怪環境,而很少有人懂得去反省自己的內心,其實心才是一切煩惱的根源。

佛法說「一切唯心造」,我們擁有什麼樣的心態,就會出現什麼樣的世界。心態的健康與否,直接關係到人生的苦樂。擁有健康的心境,是快樂幸福的根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如果能夠經常誦讀《金剛經》,不僅可以破除業障,還可以明心開悟
    如果是經常打坐的朋友應該知道,《金剛經》是一部可以助力打坐的經書。如果是在打坐的時候在心中默念金剛經,對自身的修行有著非常大的作用。而且如果可以經常誦讀《金剛經》,不僅可以看清自己的內心,也可以看見人性。
  • 《金剛經》中最精華的十句話
    《金剛經》中最精華的十句話 前言:《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經典,以下經句更是其中精華,讀通此經,即可開悟。(文中部分釋義來自南懷瑾先生) 1.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 《金剛經》中的四個經典名句,越讀越開悟!
    《金剛經》也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佛教教人修行悟道的重要經典。禪宗六祖慧能因為聽到其中一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而開悟,給諸多修行者,留下不識字,卻能悟道的典範。可以說,《金剛經》中諸多經典,都能讓人見性、開悟。
  • 佛教:《金剛經》中的五大名句,越讀越開悟!
    《金剛經》,又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稱《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意思是,以能斷金剛的智慧到彼岸。金剛經是佛教裡非常重要的經典,是一部般若智慧經。它和《心經》一樣,為大乘般若品的經典。如今社會上流傳的版本以後秦鳩摩羅什翻譯的居多。
  • 佛教:《金剛經》中的四大名句,越讀越開悟!
    關於禪宗,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也無外乎「開悟明心」。其實,最初達摩祖師弘傳禪宗,專以《楞伽經》作為參禪印證,傳到六祖慧能大師,才開始以《金剛經》作為驗證參學者所悟真假的憑證。《金剛經》是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總綱,「金剛」意為金中之精堅者,能斷萬物。佛言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由此可見《金剛經》在佛門中的地位。
  • 讀《金剛經》,尋找開悟的感覺
    我家書房裡供奉著一本《金剛經》,放在書堆的最上方,算作最簡單的供奉。《金剛經》上說「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經書裡藏著佛陀偉大的靈魂,我隨時都可以打開,隨時都可以與佛陀會面,有佛陀在,何愁不開悟!在河行船的時候,時常都要避開許多物什觸碰船體,有些露出水面顯而易見,有些隱藏在水下就要加倍小心,以避免擱淺;船在河中央「觸礁」的機會就小,但又因為水流湍急而容易造成船翻人亡;船靠岸是最難的,有時會因為沒有合適的地方靠岸而陷入苦惱,所以大河道或海岸通常都建有碼頭以供船隻靠岸;碼頭的建設是個巨大無比的工程,目的是清理暗礁雜物以達到船隻靠岸的要求。沒有行船經驗的人是很難想像「渡」的意義的。
  • 永遠不要瞧不起讀《楞嚴經》、《心經》、《金剛經》的人
    1、《楞嚴經》:「自從一見《楞嚴》後,不讀人間糟粕書。」《楞嚴經》是佛教的一部極為重要的經典,早在唐朝房融把《楞嚴經》獻於武則天,但又被武則天將此經存在宮中,未有流通。後來,是國師神秀禪師發現了此經,才將它流通出來。《楞嚴經》在宋朝非常受到士大夫的歡迎。
  • 《金剛經》中的四句經典,讀得越多,開悟越快!
    《金剛經》是大乘佛教經典,以「緣起性空」而教人開悟!所謂的緣起性空,就是一切事物,都存在它的本來面目。同時,也因為任何人都有一個行為存在,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會如夢幻泡影般幻滅,最後歸於空的境地。《華嚴經》云:「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要想脫離苦,就要從自心所造的幻境中,你才能開悟,從諸苦中跳出來。《金剛經》中有四句經典,讀得越多,開悟越快!
  • 《金剛經》中最有智慧的4 句開悟箴言,讀懂了能讓你一生獲益
    01前言《金剛經》全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大乘佛教裡非常重要的經典,距今已經有1300多年,它之所以流傳時間之長、流傳範圍之廣,與它內在的修心與引導人們開悟的智慧分不開,下面為大家講解下《金剛經》中最有智慧的4句開悟箴言,讀懂後可以讓你的一生收益。
  • 金剛經第三:真正開悟的人,都是返璞歸真,看看釋迦佛就知道了
    01《紅塵說禪》系列第340篇咱們繼續來聊《金剛經》,之前談了這部經在佛法中的地位和影響力,也聊了經名「金剛般若波羅蜜」的具體含義,這一章開始正式介紹裡面的內容熟悉佛教的師兄都知道歷史上的帝王之中,對佛教最狂熱信奉的莫過於梁武帝,他一生齋僧布道,建廟弘法,福德無量,但是他的兒子昭明太子的慧根更在其父之上,他把當時影響力極大的《金剛經》按照內容劃分了三十二品,並且各自單獨起了一個名字。
  • 別小看那些讀《金剛經》、《楞嚴經》、《心經》的人
    人們常說:「《金剛經》破色相,《楞嚴經》破空相,方顯《心經》。」在佛教的語境裡,「色」指代世間一切存在的實體,「空」指真空的本體,也指幻象,「相」的含義更宏大,指人心中的執念。所以,《金剛經》看世界,《楞嚴經》看自己。那這幾部經書又都是誰寫的,怎麼流傳進中國的呢?
  • 《金剛經》四大經典名句,能懂一句,也可開悟!
    而鳩摩羅什所翻譯的《金剛經》,則是其中經典的經典。其中的許多句子,都深為廣大佛學愛好者喜愛。《金剛經》中有許多經典名句,今天雲來就與大家分享其中的四大經典名句。這四個經典名句,只要能真正弄懂其中一句,也可開悟!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 讀《楞嚴經》、《心經》、《金剛經》:讓你找到真實的自己
    今天給大家介紹佛教三大經典:《楞嚴經》、《心經》、《金剛經》。1、《楞嚴經》《楞嚴經》又叫《大佛頂經》,由唐般刺密諦譯,唐中宗元年,般刺密諦口誦,沙門懷迪證譯。《楞嚴經》來之不易,般刺密帝為了惠及中土之人,把《楞嚴經》藏在身上,不料卻被守邊界的官吏查獲,不允許出境傳授。
  • 學佛必讀的三大經典佛經,讀得越多,開悟越快
    那接下來可以讀《金剛經》。二、《金剛經》《金剛經》全稱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大概情節是這樣的:一天中午,該吃飯了,佛陀帶著大夥一起去託缽乞食,回到樹林子裡吃完飯,衣缽收好,腳也洗好了。禪宗五祖弘忍大師說:但持《金剛經》,即自見性,直了成佛。六祖惠能就是聽《金剛經》,言下大悟。可見《金剛經》的玄妙之處了。
  • 六祖壇經第二:惠能聞經開悟,背後卻是前世無量佛前中下的善根
    01一字不識,聞經開悟先請經文:惠能嚴父,本貫範陽。左降流於嶺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遺,移來南海,艱辛貧乏,於市賣柴。時有一客買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惠能得錢,卻出門外,見一客誦經。惠能一聞經語,心即開悟。譯文:惠能大師的父親姓嚴,籍貫是範陽,也就是如今的河北一帶,後來流落到了嶺南,也就是現在的廣東。
  • 金剛經十大名句,句句開悟,值得反覆去讀!
    金剛經十大名句,句句開悟,值得反覆去讀!聖度文化總結了金剛經十句經典名句,分享給大家。當年六祖慧能,只是聽了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便言下大悟,可見金剛經卻有開悟之功,希望所有學佛者,都能常讀金剛經,功德無量,好處無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 佛法:想獲得《金剛經》的殊勝功德,在讀誦之前先要搞清楚4個要點
    一定數量去讀誦《金剛經》就能否獲得開悟,這個還真的不好說,有的人讀誦了一輩子《金剛經》,也沒有悟入如來的智慧之海,可是六祖慧能只是因為聽到了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卻心下啟悟而跑去黃梅求法,並最終證道入於涅槃,可見這個能否開悟,與數量的關係並不是太大。
  • 禪宗的「開悟」到底是怎麼回事?開悟就是得道嗎?
    《金剛經》裡面,佛對須菩提說: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金剛經)出。而其實整部金剛經,就是講了兩方面:一個是離相,一個就是修行,二者缺一不可。《六祖壇經》記載,六祖慧能聽五祖弘忍講解金剛經,當慧能大師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一句瞬間開悟。實際上,「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講的就是離相、破執,也就是說,不滯留在任何一種狀態,也不去分析辨別任何事物和現象,但是這只是在心性上提高了一個層次,在修行上遠遠不夠。
  • 持誦金剛經的功德感應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簡稱金剛經。是大藏經中六百卷般若經的精華,是佛法的心髓。世尊說法四十九年,講般若經花了二十二年,可見般若經的重要。禪宗傳法從黃梅五祖開始,即以金剛經印心。五祖經常勸世人,多讀金剛經可以開悟,因此歷來誦金剛經的人特別多,因持誦金剛經而得長壽、免難、滅病、消災、拔苦、升天、生西等各種靈感事跡,亦甚顯著。
  • 有了即可開悟
    看來真的是大道至簡——生清淨心,無所住而生其心即可開悟。《金剛經》中佛陀說他成佛什麼也沒有得到,直到現在,那人終於領悟到其含義,我們本自具足,還在索取什麼?要想證得本有的能量,放下一切的外衣(妄想、分別、執著)即可證得。這是達摩祖師說的從根本上修,心為根本。也是六祖所說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