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書怎麼寫出力量感?林散之用5句話給你說明白

2020-12-12 騰訊網

力量感,一直是學習行書的朋友追求的。楷書還好說,書寫起來還好把控,一旦寫起行書,一不小心,就會寫的浮漂無力。那麼,要想寫出行書的力量感,應該注意什麼呢?

一、寫字要用勁,但不是死勁,是活的,力量要用在筆尖上。

正像林散之說的那樣,書法要寫出力量感,要用巧勁,不能用蠻力,不要指望大力出奇蹟,否則寫出的字也是僵硬的,缺少彈性。我們在書寫的時候,要仔細感悟筆尖的力量。要有一種筆尖入紙,紙面頂住筆尖的感覺。這樣寫出來的筆畫才能入紙三分,力量感自然也就出來了。

二、要每一筆不放鬆,盡全力寫之。

大家不要誤會,林散之所說的「盡全力寫之」,不是說絕對力量要大,指的是要將力量牢牢聚集在筆尖,絲毫不能鬆散,筆尖要始終有一股勁支撐著。這種力量有種打太極的感覺,內收而不能鬆散。

三、筆筆澀、筆筆留。

寫行書的時候,最忌諱的就是滑。筆尖一帶而過,速度是有了,力量卻少了很多。正確的做法是,在行筆的過程中,要找到那種筆尖和紙面摩擦的感覺,有一種逆流而上的意思。大家不妨用手掌撥動水面,來感受一下那種力量感。

四、不看兩頭看中間。

有些朋友在寫行書的時候,起筆和收筆處還會留意一些,在中間的行筆處,反而處理的很潦草,這也是不可取的。正如林散之說的那樣,寫字,不看兩頭看中間。意思就是說,哪怕是行筆再速度,也要能留得住筆,中間部分也要寫出力量來,這樣寫出來的字才耐看。

五、力量凝聚在溫潤之中,看不出用力,方能回味。

大家都唱過歌吧,在唱歌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高手發聲看上去沒怎麼用力,但聲音卻洪亮動聽。而缺乏技巧的朋友呢,即使是喊破嗓子,也唱不出其中的力道。書法也是一樣,用力不能太直白,要骨力內含,要給人一種看似無力,實則骨力滿滿的感覺,這樣才能給人以無窮的回味。

以上就是林散之關於如何寫出力量感的5句話,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當然了,這些觀點不光對行書適用,楷書和草書等其他書體,在書寫的時候也是一樣的道理。大家在平時的練習中,要多加總結體會,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相關焦點

  • 是什麼成就了林散之?
    說到草聖,想必你最初想到的是張芝、張旭和懷素,東漢張芝最早被稱為草聖,而在古代書法史上,被公認為"草聖"的代表人物只有唐代張旭和懷素。而我們今天談到的是當代草聖--林散之先生!林散之先生是我國現代詩書畫藝術巨匠,素有「三絕」之譽。
  • 江蘇省書法院引進專業人才書法作品展在林散之紀念館開展
    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常勝梅,中國書協草書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書協第五、六屆副秘書長張旭光,中國書協行書委員會委員、河南省書協副主席兼秘書長米鬧,中國書協行書委員會委員、安徽省書協副主席王金泉,中國書協行書委員會委員、全國公安書協副主席遆高亮,中國書協行書委員會委員、河北省書協主席團成員劉京聞,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乙莊,中國書協理事、江蘇省書協副主席
  • 他是一個笨小孩,9歲還口齒不清,卻寫出明朝最美行書
    文徵明《行書千字文》文徵明雖然天資愚笨,年少坎坷,中年之後卻在書法、繪畫、詩、詞方面取得了不斐的成就,可以說是一位「四絕」人才,尤其是他的行書,造詣非常深厚,其行書師承王羲之、智永一脈文徵明《行書千字文》文徵明的書法最大的特點是沒有咄咄逼人之感,而是流露出一股翩翩君子的溫文爾雅的之氣,功底深厚且平易近人。
  • 邱振中:從黃庭堅開始,人們用行書的筆法來書寫草書
    林散之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這種狀況。特別是最近十餘年來,研習草書的人數增多,已經逐漸成為一種趨勢。 草書書寫的關鍵,在於在保持線條的流暢時,必須同時保持線條的質地:變化、力量、豐滿性等等。這是草書點之所在。
  • 當代草聖,名震日本,書法大家林散之拍賣價格最高的30幅書法作品
    專場:中國書畫(七)時間:2011-06-19尺寸:99×34cm×4林散之書法拍賣榜第29名 行書《楚辭離騷九歌》 立軸 水墨紙本>拍賣會:南京經典2013年秋季拍賣會專場:一代草聖—林散之書畫時間:2014-01-05尺寸:108×33.5cm
  • 顏行書怎麼用三行玩出各種花樣,請看這裡!
    幫主斯唔嗯·超:「菊座,你怎麼理解變?」蟹魚圖 明 徐渭菊座茲唔昂·菊:「君子豹變,其文蔚也。」
  • 行書書法:行書的15種筆法
    這種收筆在行書中運用較多。(三)提筆:指一筆中的提筆。起筆後,把筆稍稍提起,筆鋒並未離開紙面,出現較細的點畫。(八)轉筆:用筆寫出圓轉沒有稜角的筆畫。 (十)圓筆:用筆寫出圓勁而沒有稜角的點畫。這種筆畫鋒芒少露,骨力內含。它是用裹鋒、轉筆的方法寫出來的,給人以含蓄秀勁之感。
  • 清朝書法天才梁詩正,寫出「清代最美行書」,書法門外漢也能欣賞
    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行書,是為了彌補楷書書寫速度太慢,草書又難以辨認,從而產生的。東晉時期的書法家王羲之寫下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坐穩了行書魁首之位,其後歷朝歷代的書法家也爭相在行書上下功夫,比如顏真卿、蘇軾等人,都是巔峰的行書大家。
  • 弘一的「禪意」行書對聯,每一個字,都像看破紅塵一樣
    如果沒有用筆方法的傳承,書法藝術又如何能健康且有序地發展幾千年呢?有了技法,就足夠了嗎?當然沒那麼簡單。如果誰的動手能力強,誰的書法水平就高的話,那麼,書法就不能算是一門藝術了,頂多算是一項比較精密的手工活。如果真是那樣的話,提筆寫字,也就太無趣了。
  • 李雙江書法真漂亮,字字寫出行書精髓,書法水平達到專業水平!
    文 / 小七各位網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書法是我國的傳統文化,談到我國的書法大家會想到很多著名的書法家,有的網友喜歡書聖王羲之的書法,特別是王羲之的代表作《蘭亭序》更是每天都會臨摹,為的就是能領悟到王羲之行書的精華,還有的網友喜歡歐陽詢的楷書
  • 行書筆法15種
    這種收筆在行書中運用較多。(八)轉筆:用筆寫出圓轉沒有稜角的筆畫。 (十)圓筆:用筆寫出圓勁而沒有稜角的點畫。這種筆畫鋒芒少露,骨力內含。它是用裹鋒、轉筆的方法寫出來的,給人以含蓄秀勁之感。(十一)方筆:用筆寫出方整有稜角的點畫。用逆鋒、頓筆的方法,骨力外拓,給人以方整險勁之感。
  • 方放書法是書壇一股「清流」,楷書意氣駿爽,行書剛健婀娜,羨慕
    在當今書壇,雖然活躍著不少的女性書法家,她們很多都已經是書壇裡的佼佼者,但是,能夠寫出自我特點,寫出自我風格的女性書法家還真不是太多,而她說是一種例外,不如說是一種必然,她擅長書法諸體,尤其是楷書和行書最為精到,最讓人羨慕,其筆下的楷書端莊中不失靈動,灑脫中又透著細膩,而她筆下的行書卻非常瀟灑,行雲流水一般,她就是方放,其書法是書壇裡的一股
  • 臺灣硬筆書法冠軍葉曄:每天10分鐘,人人都能輕鬆寫出一手漂亮字!
    著名女演員孫儷也喜愛練字,她的書法作品經常上熱搜,寫字對她來說是一種修身養性,清新秀麗又不失力量。他開始在網上發表自己的字,有很多粉絲會給他留言,說看他的字,會讓人感覺平靜,有一種療愈的力量。以前的他,因為字醜而自卑。現在的他,以一手好字為豪,希望用寫字治癒更多人,讓更多人因寫字持續享受著簡單的幸福。
  • 品一品林散之作品中的「氣韻之美」與「天真淡逸」
    韻在書法技法運營中,與用筆用墨用水有關,其作品帶給人的就是清、潤、鮮、麗的審美愉悅。林散之老人生活在江蘇,南方的秀麗溫潤的景色勢必會影響到他的審美,再加上林散之受其師黃賓虹的那朦朧暮靄,幽靜山林的山水畫風的影響,所以他極好地將這種氣韻生動的美感地傳遞到書法中,用清水、淡墨、宿墨、渴筆等種種手法將其運用其中。林散之的草書師法「二王」,然傾心於懷素,王鐸。
  • 林散之:如何悟得書法真源?在「疾澀」上做功夫
    傳播:國學 | 文化 | 藝術 | 哲理 | 養生 | 視覺 | 美文原題:用筆宜留更宜澀作者:崔樹強《書畫藝術》雜誌2008年5期林散之先生是當代一位典型的傳統型藝術家,詩書畫俱能,自稱詩第一、畫第二、書第三,但卻以書法成就享譽當代,被日本書家青山杉雨譽為「草聖遺法在此翁」。
  • 0基礎直接練行楷、行書怎麼練?
    前提是:必須獲得練字秘籍,只有真正聽懂了看懂了,才能用得上,用上了,不漂亮才怪。再來談談下一個問題:先練什麼?這又是一個多選題!按照常理,一般都認為先練基本筆畫,點呀橫呀撇呀什麼的。再比如,寫字呆板不精神,那麼就專門學習怎麼收、怎麼放。這樣一來,先練什麼,就有了一定的目標。有的朋友可能喜歡按部就班的方式練字,那好,就從基本筆畫開始練!完了再練偏旁部首,再練間架結構,再練章法,這個順序就是一般的約定俗成的順序。再來談談這個問題:0基礎,可不可以直接練行楷、行書?怎麼練?
  • 有硬筆行書基礎能學好毛筆行書嗎
    我工作了幾十年,都是以行書的方式記錄筆記或寫東西,沒有系統認真地學習過楷書,如果想學毛筆行書,跳過楷書直接學行書,可以嗎?……,提這類問題的人不少,意思大同小異。實際上就是說,我不想學楷書,就想直接練行書,行不?我個人的答案是:肯定行,練得好可以出類拔萃。事物的發展有時候具備逆操作的先決條件。這個先決條件就是有過體驗,然後進入一個自己喜歡的階段。
  • 行書入門要領
    行書書法相對於楷書來說,在書寫速度和用筆上都有所不同,書寫速度加快,用筆也不像楷書那樣筆筆逆鋒,筆筆回鋒收筆。但是,行書也有行書的特點和規律,學習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 行書筆法15種,講得很好!
    這種收筆在行書中運用較多。(三)提筆:指一筆中的提筆。起筆後,把筆稍稍提起,筆鋒並未離開紙面,出現較細的點畫。(八)轉筆:用筆寫出圓轉沒有稜角的筆畫。 (十)圓筆:用筆寫出圓勁而沒有稜角的點畫。這種筆畫鋒芒少露,骨力內含。它是用裹鋒、轉筆的方法寫出來的,給人以含蓄秀勁之感。
  • 寫好偏旁部首,是寫好行書的關鍵。王羲之聖教序是這樣寫的
    在書法的各書體中,行書的部首相對簡化而書寫也相對自由,因此寫行書的一點特點就是要寫出各部首簡省與特點。漢字的部首,是指的標誌性部件。寫好行書必須先把部首寫好,重要的是把行書各部首簡省與特點寫出來。行書的偏旁部首寫法突出了對另一邊的呼應,因此在書寫行書時,點畫間連寫縈帶、改變筆順的現象是普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