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掉這幾個習慣,趕走體內的溼氣,讓身體好起來

2020-12-12 崔建軍醫生

馬上夏日將近,最近還有雨水連綿,溼氣多,在加上現在人們的生活習慣不正常,溼邪很容易侵入體內。更可怕的是,溼氣從來不「孤軍作戰」,它還會和外界邪氣配合,比如溼氣遇寒變成寒溼,遇熱變成溼熱,遇風則變成風溼……

夏季即將來臨,改掉這三個壞習慣,趕走體內溼氣

1,病從口入

飲食結構不合理會讓溼氣入侵,比如攝入太多高熱量食物,比如快餐、含糖飲料、油炸食品、酗酒等,或者三餐不規律,分配不合理,晚餐吃得太豐盛等等,都會讓溼氣在體內積聚。

2,不愛運動

運動的時候,身體的各個機能都會被充分調動,新陳代謝就會加快,血液循環系統功能就會提高,血液循環也會加快,身體內的溼氣也會被排排出一部分。

而對於那些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來說,身體中的水分往往得不到很好的清除,日積月累,就會讓體內的溼氣漸漸加重。

3,寒涼過多

酷暑難耐,大多數人會選擇開空調、喝冷飲、吃涼菜、衝涼以冷來對付熱。但當太過貪涼時,身體就會出現各種不舒服。外界的潮溼,再加上過於貪涼就會形成寒溼。

如果空調或衝涼過度的使用,則寒溼最易侵犯肌表而引起周身酸痛困重、或肩胛疼痛、或四肢關節疼痛腫脹。 如果飲食過度寒涼,則寒溼邪氣會直接侵犯脾胃,而導致噁心、嘔吐、口淡無味、腹瀉等問題。

三大祛溼法,健康一夏天

1,按摩祛溼法

按摩祛溼可以選用曲池、陰陵泉、委中、豐隆等穴位,可以選擇拍打、按摩、艾灸等方法。

2,喝茶祛溼法

午後一杯茶,排水有減壓。茶是最自然的利尿劑,每天下午開始工作前,給自己泡上一杯茶,不僅可以提神醒腦,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而且有茶水還有利尿的作用,可以及時帶走體內多餘的水分,同時派出一部分溼氣。

3,飲食祛溼法

蔥、姜、蒜是我們家用最普通的幾種調味料,它們在為我們的菜餚增加味道的同時,還有著不可替代的藥用價值。在夏季,天氣炎熱,本身就應該多吃一些蔥、姜、蒜。

而針對體內的溼氣,我們還可以嘗試在家裡煮一碗熱辣辣的薑湯,用薑湯的絕妙效用將體內的溼氣逼散出來,待到全身發過汗以後,病症就會有所緩解,這個辦法同樣適用於淋雨後預防感冒。

相關焦點

  • 體內溼氣重,有哪些表現?醫生:若改掉3個習慣,溼氣排光光
    每個人的身體中多少會存在一些溼氣,這是因為人體需要充足的水分,來保證機體正常運作,但是如果攝入過多的水分,那麼就有可能會變成致病的因素,在中醫上來講,就是溼氣重,溼氣重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由於有醫生曾經說過:人體內的溼氣較重時,身體會存在非常多的異常症狀,溼氣重除了氣候的影響,生活中三個不正確的習慣也會增加體內的溼氣,如果能很好的改善這三個習慣,那麼溼氣就會很快的排出。
  • 女性堅持這5個習慣,趕走「溼氣」,大肚子也消失不見了
    而造成肥胖的原因不僅和飲食有關,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肚子大」,還有可能是溼氣重在體內作祟!溼氣重除了和外界條件有關外,溼氣重和飲食、生活習慣等因素有關,當某些不良因素損傷脾胃之後,就可導致脾胃功能下降,無法自主運化水溼,溼氣在體內過度聚集,從而引發一系列症狀。這包括了乏力睏倦、食欲不振等,除此外溼氣還會不斷聚集在脾胃、臟腑中,最歡的形成「將軍肚」!
  • 體內有溼氣,改掉3個習慣,做好3事,或能祛溼排毒,一身輕鬆
    導語:寒氣很容易去掉,但是我們體內的溼氣卻不那麼容易排得乾淨,我們體內溼氣就像渾濁的空氣,非常討厭,尤其是秋天來臨,是溼氣非常嚴重的時候,溼氣在我們的體內積聚太多。溼氣重的人,會使身體發胖,還會引起痛風一些現象。
  • 身體這2處常用生薑擦一擦,趕走體內溼氣,體重慢慢降下來
    為了能夠緩解體內溼氣過重的情況,大家通常會選用一些養生保健的方法。身體這2處常用生薑擦一擦,趕走體內溼氣,體重慢慢降下來生薑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調味品,養生效果也是不錯的。帶春見這個適合養生的季節,我們不妨利用生薑來進行保健,調理身體健康,將生薑塗抹在身體這兩處,你會收穫到的意想不到的結果。
  • 是你體內溼氣太重了,排溼有妙招
    一、體內溼氣過多的3大表現1、渾身乏力,舌苔厚如果你每天早上起來,總感覺睡眠不足,渾身沒力氣,這是有溼氣的表現,你不妨看看舌苔,如果發現自己舌苔很厚膩,而且上面有一層發黃,那說明你體內的溼氣很重。需注意儘早祛溼了。
  • 溼氣到底是怎麼來的?洗澡會加重體內溼氣?如何有效祛溼?
    從內看,溼氣重的源頭在於脾,脾為後天之本,主運化,脾一旦虛了,運化水溼的能力就會下降,體內殘留了過多的水溼,不能及時被排出去,又無法被身體利用,久而久之,溼氣就會越來越重。想要祛溼,就要先改掉加重溼氣的習慣,洗澡就是一方面,現在已經到春天了,我們洗澡的頻率會有所增加,但不正確的洗澡方式可能會加重體內溼氣。
  • 體內溼氣重別傻傻去拔罐,只要五步幫你「趕走」體內溼氣
    現在很多人都懷疑溼氣重的問題,倡議大家每天都要觀察一下自己,比如早晨起床看看是否頭暈發汗、四肢無力、睡不醒、沒有精神等情況,如果有,那麼身體裡就有溼氣
  • 口氣重,沒有精神,醫生:多半是溼氣重了,多喝1物「趕走」溼氣
    只想馬上躺下又繼續睡覺,怎麼睡好像也睡不醒,努力起來之後一天都無精打採的,顯得特別乏力,記憶力嚴重下降,經常忘記自己在幹什麼,無精打採,而且幾個月來都是這種問題,吃藥也很難改善,一定要小心了,因為身體裡面可能含有大量的溼氣沒有排出去,溼氣是很容易影響人的精神氣。
  • 體內溼氣太重的人,不妨試試這幾個祛溼方法,輕鬆排出溼氣
    有溼氣的人一般都會出現面部髮油,四肢無力沉重,體型肥胖,腹部肌肉還會有鬆軟的情況等。溼氣每天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因素而形成,其中生活中的飲食方式、生活習慣常常是導致溼氣發生的重要源頭。有些人並不是很重視自己體內有溼氣這件事,但是事實上,溼氣是萬病之源,溼氣過重會造成人的身體素質低下,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侵襲。所以,要及時的採取適當的方法祛除溼氣。
  • 體內有溼氣,天越熱越好排,不吃4物,多喝4粥,溼氣沒了肌膚透亮
    內溼跟飲食生活習慣有關係,主要是因為脾虛導致的,所以,分清楚自己身體裡的溼氣,才能更徹底的清理體內溼氣。想徹底祛除溼氣,除了每天運動曬太陽之外,還得改一改原來的這些飲食愛好和習慣,比如口味偏重、愛吃油膩甜食、愛喝冷飲、經常熬夜等這些習慣都得改,只有杜絕源頭才能根除內溼,飲食益清淡,多吃薏米、紅豆、海帶、扁豆、白蘿蔔、冬瓜、木瓜、山藥、蓮藕、等食材,拒絕寒冷的食物,少吃油炸、燒烤、辣椒等酸甜滋膩的食物,改掉暴食暴飲的習慣。
  • 自己不知道體內有溼氣,身體這三種現象,會警告你,千萬別大意
    但是當我們體內有溼氣,就會導致我們的人免疫力和抵抗力都下降,另外也可以使我們人體發福,下面來告訴你如何通過自己的身體特徵來判斷自己是否體內有事情。所以當我們平常狀態比較好,但是有一段時間有過於懶散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是否溼氣太重。
  • 按摩承山穴,趕走全身溼氣
    俗話說「千寒易去,一溼難除」,現代都市人普遍處於亞健康狀態,而且往往都飽受溼氣困擾。溼氣重的人,總是覺得身體沉重,四肢乏力,容易疲累;臉上出油,脾胃虛弱,大便溏軟;睡眠質量差,總是感覺沒睡夠。持續按揉承山穴幾分鐘,會感覺身體微微發熱,這代表膀胱經的陽氣正被激發出來,身體會將體內溼氣慢慢排出。承山穴位於人體的小腿後面正中,委中與崑崙穴之間,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的尖角凹陷處即是。一般人體內多多少少都有點溼氣,用大拇指去按壓的時候,就會感到有明顯痛感。如果肌肉輪廓實在不明顯,在大致位置上憑藉痛感就可以找到承山穴。
  • 溼氣是怎麼進入人體的?招溼行為不及時改掉,就別抱怨了
    溼氣重,在近幾年內,會經常聽到,原本大家對於溼氣並不是很熟悉,但是,隨著不良習慣的增多,發現很多人都有溼氣重的現象。溼氣重,是中醫的一個說法,別不當回事,溼氣重帶給身體的影響很多,若不能及時祛除溼氣,就會給身體帶來疾病。
  • 是體內溼氣太重了,教你幾個排溼妙招
    導語:近期的天氣正在逐漸變冷,秋天真的來了,溼氣也悄悄地跟了上來,悄無聲息地入侵我們的身體,造成乏力、口苦等。若我們不重視,溼氣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儘早祛溼對養生來說十分重要。一、溼氣多的3大表現1、虛胖、小腹大你有過這樣的經歷:明明吃的不多,運動也不缺,但是身體還是發胖,而且稍微幹一點火,體力還跟不上,妥妥的虛胖。其實是溼氣在我們體內作祟,它導致了脂肪堆積,尤其是小腹。甚至有些人會出現浮腫。
  • 體內溼氣較大,做這2件事可能會讓溼氣減輕,做對的人受益多多!
    如果是溼氣比較重的話就有可能是身體是很不舒服的,如果想要溼氣被趕走,那麼在日常的生活中可以選擇多做這些事情,可以有利於去除身體內的毒素,也可以排除身體裡的毒素,所以說有一些好的習慣要經常做,如果是一些不好的習慣就不要再做了,否則的話就會引起身體上的很多的疾病,所以為了自己的健康也一定要注意一下自己的習慣
  • 身體溼氣太重的8個症狀,冬季簡單7招趕走溼氣
    ,如何才能去除身體的溼氣呢?身體溼氣太重的8個症狀,冬季簡單7招趕走溼氣。怎麼判斷體內有溼氣呢?一旦身體有以下這些表現,大家需要注意了:1、睡不夠、精神萎靡即使睡足了6~8個小時,早上醒來後仍然覺得很睏倦、頭昏、四肢沉重、不願起床,甚至覺得頭上有東西裹著、包著,讓人提不起精神,完全不想動彈,還會有發熱、微微怕冷怕風,流清鼻涕等,也是體內有溼氣的一大表現。
  • 體內溼氣太重怎麼辦?教你這4種簡單有效的去溼氣方法!
    大家都知道,南方人的溼氣比北方人的嚴重,這是由於南北方氣候的不同而導致的。其實溼氣的產生與潮溼的外界環境有關,如長時間在待在溼氣重的地方,或是在晚上洗頭後沒吹乾就去睡覺等等原因。此時,就是導致外界的溼氣進入體內,導致體內溼氣重。
  • 葡萄乾搭配這幾物,一起泡水喝,或能趕走溼氣,慢慢瘦下來
    現代不少朋友們都整天待在空調房、久坐不起缺乏運動,久而久之身體內的溼氣就越積越多。體內有溼氣之後,不但整個人覺得異常難受,連顏值都會發生變化,好多人都通過食補來改善溼氣重的情況,那麼葡萄乾可以發揮它的作用了。葡萄乾搭配這幾物,一起泡水喝,或能趕走溼氣,慢慢瘦下來。
  • 【育兒經】內外兼修,趕走寶寶體內的溼氣(內附祛溼食療法,實用,收藏)
    醒醒~~春雨雖好,不可貪多。春雨也會帶來溼氣侵襲人的體內,尤其會令寶寶遭罪。春日裡,粑粑麻麻們除了帶寶寶去戶外拜訪花兒草兒,也要記得做好護理,趕走寶寶體內的溼氣哦。溼氣是怎麼產生的?怎麼判斷寶寶體內有溼氣?又有什麼法子趕走溼氣這個「小魔鬼」呢? 寶寶溼氣有內外之分。
  • 如何判斷體內是否溼氣過多?沒有這6個表現,基本不用擔心了
    說到溼氣,想必大家也都不陌生,因為在現實生活中經常聽到這個詞,溼氣重似乎是普遍存在的問題。雖然大家對溼氣這個詞都很熟悉,但是,要讓你具體說說什麼是溼氣,可能就沒幾個人能說清楚了。溼氣到底是個啥?溼氣,通俗點來理解就是體內氣化狀態的水蒸氣。人體70%都是水組成的,也有體溫,其實只要有水和溫度,水在溫度的蒸發作用下就會成為水蒸氣,也就是形成體內的溼氣。所以,我們先要有一個基本概念:有溼氣是正常的,只有溼氣太多才對身體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