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2月21日常州訊(朱莉娜 趙家瑋) 「若有戰,召必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來,河海街道無數堅守一線的工作人員許下錚錚誓言。而這其中,也有一群特殊的人群——一線物業人,他們在萬家團圓之時化作點點星光,守護萬家燈火。
「你們守一座城,我們護一個門」
90後,新市民,妻子預產期僅有二十幾天的二胎爸爸高超,帶著這三個tag(標籤)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線已堅守有整整26天。
高超是九龍倉物業國賓花園項目的安保主管,國賓花園現有2744戶住戶。疫情來臨之際,面對每天近800人的人員進出、體溫監測登記,12個小時的工作量,26+N天的持續堅守,這位90後沒有退縮,他說:「在防疫的最前線有無數的戰士衝在前面,為大家守護好我們的城市,我們的家園。而我的身後也是無數個家庭,我一定要把好這一道門,護住他們。」
(早8點,高超對進入小區的車主測量體溫)
「累嗎?累,但為家做的事,值!」
8萬平方米,8幢住宅,15臺電梯,每天7:00開始配比消毒液,20斤重的噴桶,每天2次消殺,想必許多人都要為這一巨大工程「折腰」。而在江南中鑫物業都市雅居項目,這一切都被一位62歲,身高1.6米,體重不足100斤的吳奶奶攬下。
吳金芝今年已經62歲了,是江南中鑫物業都市雅居項目的一名普通保潔員,在小區疫情戰線上,她用自己一米六的小小身軀每天背著裝滿消毒液足足有20斤重的噴桶,對整個小區進行噴灑,每次噴灑結束,她都已經累的腰都直不起來。但吳奶奶還是堅持了下來,一天又一天。她說:「雖然每天是真的累,但是只要疫情不散,再累我們也必須守好家園。」
(早上9點,吳金芝對小區公共區域噴灑消毒液)
「向前是家人,向後也是我要守護的家」
安排了6個多月的親子假期,榕築物業南博灣項目負責人陳亞主動取消返崗。防疫期間,幾乎每天都有50多位業主來電,電話成了她每天最親密的朋友。
在接到上級疫情防控指示時,陳亞還正憧憬著難得的親子時光。「媽媽,我想出去玩,你不要上班了好嗎?」孩子稚嫩的話語讓陳亞很是心疼。向前是與家人難得的團聚時光,向後是小區的800戶住戶,也是自己需要守護的家。
最終,陳亞還是選擇了第一時間投入到工作崗位,每天她都早早來到物業,製作小區消殺計劃、叮囑門崗做好登記等。她說:「我是一名物業人,現在疫情爆發,業主把大門交給我,我就一定要幫他們守好大門,每一次對話我都會耐心解釋,因為對於業主來說,我們也是他們的依靠。」
在與業主對話的每一通電話裡是物業人的細心、真心和關心。
(陳亞在辦公室向業主電話解釋小區防疫情況)
「你守我,我守你,我們一起守家」
對於在外奔波的務工者來說,一年一度與親人團聚的時光尤為寶貴,對於在懷德名苑小區工作的馬庭高和林洪英老夫妻兩個也是如此。
馬庭高和林洪英今年都已經60歲了。丈夫馬庭高是小區北門的保安,妻子林洪英則負責小區的部分保潔工作。平時工作兩人就很認真,在他們眼裡物業就是家。他倆原本辛辛苦苦忙了一年,打算回老家鹽城和家人過個團圓新年,抱抱自己兩個可愛的小孫子,但在聽到這次疫情嚴峻後,老兩口都主動請纓留下來。他們說「我守著你,你守著我,孩子們就等疫情好了我們再回去看,現在我們一起守著這裡的孩子。」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河海街道53個住宅小區500多名物業工作人員在萬家團圓之時選擇堅守在崗,奮戰在維護安全、協助疫情防控的執勤崗位上,加班加點。
一個個事例的背後是河海街道黨工委實施黨建引領推進物業服務企業高質量建設的累累碩果,轄區29家物業服務企業、18個自治組織積極向社區黨總支靠攏,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在指導物業服務企業創建「紅色物業」的同時,以片帶面,示範帶領小區居民堅定信心、眾志成城,用實際行動詮釋著物業人對黨的初心和使命、對「防疫」的無私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