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笑貧不笑娼,後半句發人深省,人生在世,這2種人儘量不幫

2021-01-10 昊濤說史

老祖宗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留下了很多俗語供世人去學習體會。

有些俗語比較直白易懂,而有些俗語則充滿了批判的意味。

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句俗語,上半句已經是經典了,但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讓我們一起來感受感受吧:

俗語的上半句是:「笑貧不笑娼」

這句話一開始讓人聽起來有點費解,為什麼我們可以嘲笑貧窮的人,卻不能嘲笑娼妓呢?

其實這裡的「娼」代表的不僅僅是娼妓,而是那些為了謀取自己的利益不擇手段的人。

這句話實際上是在批判當時的世道,但是也適用於今天的社會。

當一個人落魄的時候,別人不會深究你到底為什麼會貧窮,不會去看你曾經為了擺脫貧窮做了多少努力,他們只會看結果。

人在人生低谷的時候,往往都是孤立無援的,世人不僅不會幫助你,甚至還會在背後議論你,嘲笑看低你。

但是只要我們能夠保持表面的風光,有權有勢,那麼就算我們如今的「成功」,是通過一些不好的手段獲取的,大家還是會為了討好你而在你面前說好話。

這就是事實的殘酷,令人唏噓。

這句俗語要告訴我們的是,不要被人的表面所迷惑,更不要輕易地去評價任何一個人,因為我們誰都不知道,有些光鮮的外表下隱藏著多少的骯髒,而有些落魄的外表下隱藏著多麼堅強的靈魂。

下半句俗語才是精華:「救急不救窮」

為什麼我們可以幫助緊急情況下,需要幫助的人,卻不能幫助窮人呢?

首先,雪中送炭才見真情,我們沒有必要在日常生活中隨意地去幫助別人。

做一個大家眼中的「老好人」,因為「老好人」很容易讓人們認為他的付出都是應該的,導致只要「老好人」一不幫助別人,他人就會厭惡這個「老好人」。

「老好人」是不會得到任何人的感恩的,雖然殘酷,卻是十分真實的人性。

相反我們在一個人孤立無援,只需要我們再拉他一把,他就能獲得新生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選擇去幫助這個人,因為只有這樣,此人才會記住我們的好,我們的付出才顯得有意義。

而不幫助窮人,是因為很多人貧窮並不是命運造成的,更多的是思想上的貧窮。

所謂「救急不救窮」,社會上有這兩種人是不值得幫的:

第一種是眼界狹隘的人,所以一直無法成就大事,這樣的人就算幫助了他,他也會像井底之蛙一樣,永遠地跳脫不出貧窮的陷阱。

第二種是得過且過的人,這種人我們幫助他,無非是讓他更離不開自己的舒適區。

他們的思想往往是:既然今天的生活還能繼續過下去,明天也會有人救濟自己,那我也沒有必要出去工作,能過一天是一天,這是典型的乞丐思想,也是不值得人們的幫助的。

古人說的話,雖然有時聽起來十分地刺耳,但是忠言逆耳利於行,他們都是在幫助我們早點認清這個社會,從而少走一點彎路。

我們普通人還是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善生活,不依靠別人,也不要抱怨,人都是這樣,看開了就好。

短短的一句俗語,就道出了人心的複雜,老祖宗的東西,人生在世,我們不得不學習!

格言、俗語的魅力正是在於即使時代不同,但它仍有積極的意義,內容上對人頗有啟發而且雅俗共賞。

不需要付出很多的時間,往往讀到的卻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對人生經驗的深刻總結。對於比較繁忙,但又需要及時總結的人來說,是再適合不過了。

至於要看什麼書,才能收穫到這麼多「金句」,上文的格言就都是出自取材於民間諺語和各家典籍中的佳句的《增廣賢文》,是一本不錯的讀物。

都說《增廣賢文》裡的每一句話都是先賢智慧的結晶。

在如何減少是非煩惱的問題上,先賢在《增廣賢文》也留下了答案:「是非只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這句話很淺顯,意思是招來的是非只因為話說得太多,心中的煩惱都是因為多管閒事。如果我們把這句話變通一下,換句話說便是:少說一點話、少管一些閒事,是非煩惱也就少了。

閒暇的時間,下班坐車或者睡前,都可以讀一下《增廣賢文》,充分的利用好碎片化時間,還能增長見識與智慧,豈不是一舉兩得。

讀《增廣賢文》更懂社會潛規則,讓孩子出社會少吃虧!恰逢新年大促,這本經典僅需49元,也就是兩盒煙錢,還是十分划算的!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得正版書籍了:

相關焦點

  • 俗語:「笑貧不笑娼」,下半句才是經典
    說起俗語我們往往都是只知上半句不知下半句。就像這句「笑貧不笑娼」想必很多人都聽說多,但是應該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其下半句是什麼吧!這句話不是出自哪位名人的詩句,也不是那本經典著作的「名句」,而是民間流傳的俗語。
  • 俗語「笑貧不笑娼」,其實後半句才是經典,讀後長見識了
    比如我們經常說的「老牛吃嫩草」,還有「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再比如形容一個人特別的倔,也會說他「不見棺材不掉淚」等等,這些都屬於俗語文化的範疇之內。事實上,俗語有很多智慧,告訴我們為人處世的道理,還有的是觀察天文星象,以此來歸納出很多養生的知識。
  • 俗語:「笑貧不笑娼」,它的下句才是經典,揭示了人生的5字秘訣
    古代留下來的俗語多得不計其數,但是我們往往只知上句不知下句,或者只知下句不知上句。  想必很多人都聽過一句話,就是「笑貧不笑娼」,不過估計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下一句吧。  歷史上是沒有書籍記載這句話的,它是古代人對人生的一種經驗總結。
  • 農村俗語:「笑貧不笑娼」,但是後一句才是經典,別再做老實人了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俗語雖然聽著簡單,但是卻包含了深刻的寓意,和為人處世的道理。不過我漸漸發現,很多俗語隨著流傳,很多人往往只記住了前半句,把後半句給漏了,而其實後半句同樣也是直擊人心的經典句子。想必大家都聽過「笑貧不笑娼」這句俗語,但是後半句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後半句有的人也知道,只不過沒和笑貧不笑娼連接起來,這句俗語是:救急不救窮。而這句話,是老實人不被欺負的秘訣。
  • 農村俗語:「笑貧不笑娼,救急不救窮」啥意思,值得讓人深思!
    農村俗語:「笑貧不笑娼,救急不救窮」啥意思,值得讓人深思!俗語是一種比較口語化的語言,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運用到。它是勞動人民通過長期的摸索不斷總結出來的,通俗易懂很容易被大家記住。俗語常常被大家稱為常言,俗話。
  • 古語有云,「笑貧不笑娼」,下半句更精闢,說透了人性
    在一些俗語中,我們還可以了解到一些遠古人類的智慧或經驗,有些俗語也許只適用於日常生活,而有些俗語卻蘊涵著人生的道理。如古人云:「笑貧不笑娼」,下半句才是經典之作,說透人性。首先我們來看看「笑窮不笑娼」這句話,其中的笑不僅僅是嘲笑,這笑更多的是一種歧視。
  • 俗語「笑貧不笑娼」的下一句才是經典!更是保護自己的至理名言
    俗語「笑貧不笑娼」的下一句才是經典!更是保護自己的至理名言文/坐看歷史事我國的優秀歷史文化很多,特別是一些有深意的詩詞歌賦,很耐人尋味。只是在生活中用到的不多,一般是作為一種文化來品鑑。而現實生活中,老百姓更喜歡那些通俗易懂的趣味性語言,例如經過人們歷史經驗總結的俗語,就非常的接地氣。現在的社會,好多的目光都是一直往錢看,我們聽過一句俗語「笑貧不笑娼」,雖然意思可能不太好,但它的下一句卻是經典!更是保護自己的至理名言。我們一起來看看。俗語「笑貧不笑娼」的意思,從字面上就可以理解。雖然說的是貧窮更可怕一點,甚至連娼妓都不如。
  • 俗語:笑貧不笑娼,是什麼意思?到底有沒有道理?
    「笑貧不笑娼」這句俗語的意思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就是如果你沒有錢的話,你就會被別人笑話的。而如果你有了錢,哪怕你這個錢是通過做娼妓得來的,別人也不會笑你。在舊社會,窮人窮得沒有飯吃,為了活下去,不少人只能是拋棄做人的尊嚴。
  • 老人言:「笑貧不笑娼」,下半句才是經典,古人忠告,早知早受益
    讀過此書的人一致認可:但凡後世人,汲取中華智慧,習得為人處世都繞不過他。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但是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智囊全集》中,馮夢龍寫的一句流傳至今的話「「笑貧不笑娼,救急不救窮。」。此話聽著像一句玩笑話,琢磨一下就能看清內在對於金錢的諷刺和物慾橫流社會的不滿。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卻蘊含深意,這就是他的魅力所在。
  • 古代「妓」和「娼」意義大不同!「笑貧不笑娼」真正的含義你懂嗎
    「笑貧不笑娼」真正的含義你懂嗎如今,很多人將娼妓兩個字連起來讀,其實在古代,『娼』和『妓』兩者是有本質的區別的,他們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那麼到底有什麼不同呢?娼,是需要出賣肉體的,屬於下九流的一類人,和現代意義上的妓女差不多。而妓,在古代指賣藝不賣身的女子,地位比較高,歷史上出名的「妓」很多,比如南宋名妓李師師,她和文人周邦彥等都有來往,留下很多風流趣事。
  • 如何看待「笑貧不笑娼」?
    有戒友留言,怎麼看待現在社會,笑貧不笑娼的風氣? 這個要看古代和現代的區分。
  • 古人云「笑貧不笑娼」,了解下半句,你才會明白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自古農民就鮮有富人,他們做著最辛苦的夥計,養活這絕大多數的人,可是自己卻沒有多少資產,是被剝削最嚴重的階級。古代勞動人民留下來較為寶貴的人生財富,讀懂了這些諺語,能夠使自己的人生少範一些不必要的錯誤。有一句古語,想必很多人都是知道的,「笑貧不笑娼」,眾所周知,在古代青樓女子也是一眾正當的職業,在很多人的理解是,金錢至上娛樂至死的社會裡,很多人會看不起貧窮的人,但是對於青樓女子,卻是沒有過多的嘲諷,事實上,「笑貧不笑娼」這句古語中的「娼」並不是指的古代的青樓女子,而是那些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取錢財的人。他們只會通過表面現象來區別自己該高看誰,或者巴結誰。
  • 古人云:笑貧不笑娼,救急不救窮;本應是至理名言,卻有人不認同
    不僅在漫長的時間裡,我們失去了與外界文化交流的機會,還在完全封閉的環境下,將這種封建皇朝的體制鐫刻在了中國人的身上,影響了很多人。哪怕後來的袁世凱,都還懷揣著皇帝夢,可見人們是多麼渴望權力帶來的名利。在這樣的渴望之中,近代歷史的社會可以說是十分混亂,富貴之家酒肉臭,貧賤夫妻百事哀。故古人云:「笑貧不笑娼,救急不救窮」。
  • 都知「笑貧不笑娼」,但下一句是什麼?這才是看透了人性的真理!
    都知「笑貧不笑娼」,但下一句是什麼?這才是看透了人性的真理!大家應該都聽說過這麼一句話,叫做「笑貧不笑娼」,聽起來就是在諷刺人的,人們在物質的社會環境中,就只追求物慾橫流的物質社會,取笑貧賤 的人,卻不在乎人的錢都是怎麼賺的。
  • 古人說:「勸賭不勸嫖」,殊不知下半句才是經典,道出人性險惡
    前幾天回老家,聽到村裡老人談到了這麼一句俗語——「勸賭不勸嫖,勸嫖兩不交。」從表面上理解,可能很多人有疑問,但是深入分析一下,你就會明白了。對於人們來說,知道上半句的可能多一些,下半句少有人知。如果你真的理解明白了這句話,你會很佩服古人的處世智慧。
  • 俗語「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啥意思,後2句更引人深思
    俗語是民間老百姓自行創造和感悟的人生哲理,表面意思雖然看起來簡陋,但是細細品讀,能讓我們獲得很多感悟,從而在人生之路上避開很多陷阱。 那麼「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說的到底是什麼意思,我們該如何理解?其實俗語的後半句也同樣的精彩,說透了人性的現實。
  • 俗語「人無笑臉莫開店」,其實後半句才是精華,讀懂了會化解尷尬
    比如一個人經常說大話,卻不付諸實際行動,如果我們直言不諱地批評,會顯得對話十分生硬,脾氣不好的還會和我們發生口角爭執,但是如果用俗語「與其坐而言,不如起而行」來表述,對方就很容易接納;再比如和好友相聚,感慨良多,如果只是尋常的套近乎,對方會覺得索然無味,但是如果說「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這會讓談話雙方都十分的愉快。
  • 俗語「七不出,八不歸」下半句才是意義所在,但知道的人卻很少
    俗語內容精闢,寓意深邃,通俗易懂,因而有廣泛的感染力,但是有些俗語並非字面上所表達的意思,許多人雖然整天把一些俗語掛在嘴邊,但卻壓根沒有意思到這句俗語並非一整段和其意義的所在,就如下面這則俗語「七不出,八不歸」下半句才是意義所在,但知道的人卻很少「七不出」
  • 俗語:「人窮不思三人,沒錢不貪三欲」是何含義?現在明白也不晚
    俗語:「人窮不思三人,沒錢不貪三欲」是何含義?現在明白也不晚俗語作為我們一種通俗的語言,可以說是話粗理不粗,是不是就能從其中悟道一些人生道理,開闊眼界。今天就來講一句蘊含人在沒錢的時候的人生哲理的俗語,那就是:人窮不思三人,沒錢不貪三欲。
  • 俗語:「財不跟無福之人,勢不隨無德之人」,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俗語,非常簡單的話語,但是非常的經典,仔細品讀,回味無窮,從中能夠領悟到很多生活的真諦,能給我們帶來很多幫助,今天來給大家說這樣一句俗語:「財不跟無福之人,勢不隨無德之人」,啥意思?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