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笑貧不笑娼,是什麼意思?到底有沒有道理?

2020-12-26 小小嬴政

「笑貧不笑娼」這句俗語的意思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就是如果你沒有錢的話,你就會被別人笑話的。而如果你有了錢,哪怕你這個錢是通過做娼妓得來的,別人也不會笑你。在舊社會,窮人窮得沒有飯吃,為了活下去,不少人只能是拋棄做人的尊嚴。

久而久之,那些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得各種利益的人反而被他人奉為上賓,而那些認認真真做事,辛辛苦苦賺錢的人反而被別人瞧不起。笑貧不笑娼是一種社會的畸形觀念,它代表的一種金錢至上的理念,與我們現代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是格格不入的。

我們堅決反對笑貧不笑娼這種觀念,但是令人感到遺憾的是,直到今天,這種思想在某些人心裡還是有很大影響力的。甚至一些影視劇也有意無意透露出對笑貧不笑娼理念的崇敬。

在某些人看來,錢是萬能的,只要有了錢,什麼都可以買到。為了得到錢,哪裡還管什麼手段,尊嚴和人格。過去的人們想要錢,因為他們活不下去,1942年河南大饑荒時,一個饅頭就可以買走一個小女孩。但是現在卻跟過去完全不一樣了。

現在有些人對金錢盲目崇拜,受到外國拜金主義思想的影響,一些女孩子甚至說出了「寧可在寶馬車裡哭,也絕對不在自行車上笑」的謬論。錢確實對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作用,但是錢並不是萬能的,錢可以買來物質上的享受,卻無法買到親情、友情和愛情。

有太多太多的人為了錢而失去了尊嚴,最後進了監獄。我們不反對賺錢,合法賺來的錢都是值得稱讚的,但是我們絕對不允許出現非法賺錢的事情,哪怕這錢數量驚人。娼妓在舊時是屬於社會最底層的人士,是最讓人瞧不起的一類人,但是笑貧不笑娼卻把

娼妓擺在了貧窮的前面,這是多麼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觀念呀。在那個舊時代,很多人的三觀都不正了,一個人影響另一個人,導致全社會人三觀都亂了。

所以我們今天再也不能重蹈以前的覆轍了,我們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告訴他們一定有正確的金錢觀。既不能笑貧,也不能去笑娼,貧困和娼妓都是舊時代的毒瘤,必須給予割除。現代社會條件好了,我們沒有理由再去笑別人貧困了。

過去貧困,人人都可以有說得過去的理由,但是今天如果再講貧困,那就說不過去了。別人笑你貧,你要大聲告訴他,我正在脫貧,我要通過我自己的努力去脫貧,但絕對不是走歪門邪道。而社會各方面也要對人們的金錢觀有一個正確的引導,告訴人們去如何賺取金錢。

這樣才能形成風清氣正的社會氛圍,才能讓人民的思想慢慢走上良性的軌道。那些本身貧困,卻又不積極脫貧的人才真正是需要被別人唾棄的,因為機會擺在了他們的眼前,他們卻不願意去珍惜。等到別人笑話他們了,他們才著急起來,卻又想著如何才能通過歪門邪道弄錢。

相關焦點

  • 俗語「笑貧不笑娼」,其實後半句才是經典,讀後長見識了
    俗語的語言讀起來其實沒有詩詞歌賦那麼高雅,甚至還有一點簡陋粗糙的意味,但是俗語背後所隱藏的智慧,卻是深刻的,能夠引人深思,給我們很多啟發。我國的俗語數以萬計,有很多俗語我們也是如數家珍,信口拈來。比如我們經常說的「老牛吃嫩草」,還有「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再比如形容一個人特別的倔,也會說他「不見棺材不掉淚」等等,這些都屬於俗語文化的範疇之內。事實上,俗語有很多智慧,告訴我們為人處世的道理,還有的是觀察天文星象,以此來歸納出很多養生的知識。
  • 俗語:「笑貧不笑娼」,下半句才是經典
    說起俗語我們往往都是只知上半句不知下半句。就像這句「笑貧不笑娼」想必很多人都聽說多,但是應該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其下半句是什麼吧!這句話不是出自哪位名人的詩句,也不是那本經典著作的「名句」,而是民間流傳的俗語。
  • 俗語「笑貧不笑娼」的下一句才是經典!更是保護自己的至理名言
    俗語「笑貧不笑娼」的下一句才是經典!更是保護自己的至理名言文/坐看歷史事我國的優秀歷史文化很多,特別是一些有深意的詩詞歌賦,很耐人尋味。只是在生活中用到的不多,一般是作為一種文化來品鑑。而現實生活中,老百姓更喜歡那些通俗易懂的趣味性語言,例如經過人們歷史經驗總結的俗語,就非常的接地氣。現在的社會,好多的目光都是一直往錢看,我們聽過一句俗語「笑貧不笑娼」,雖然意思可能不太好,但它的下一句卻是經典!更是保護自己的至理名言。我們一起來看看。俗語「笑貧不笑娼」的意思,從字面上就可以理解。雖然說的是貧窮更可怕一點,甚至連娼妓都不如。
  • 農村俗語:「笑貧不笑娼」,但是後一句才是經典,別再做老實人了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俗語雖然聽著簡單,但是卻包含了深刻的寓意,和為人處世的道理。不過我漸漸發現,很多俗語隨著流傳,很多人往往只記住了前半句,把後半句給漏了,而其實後半句同樣也是直擊人心的經典句子。想必大家都聽過「笑貧不笑娼」這句俗語,但是後半句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後半句有的人也知道,只不過沒和笑貧不笑娼連接起來,這句俗語是:救急不救窮。而這句話,是老實人不被欺負的秘訣。
  • 農村俗語:「笑貧不笑娼,救急不救窮」啥意思,值得讓人深思!
    農村俗語:「笑貧不笑娼,救急不救窮」啥意思,值得讓人深思!俗語是一種比較口語化的語言,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運用到。它是勞動人民通過長期的摸索不斷總結出來的,通俗易懂很容易被大家記住。俗語常常被大家稱為常言,俗話。
  • 俗語:「笑貧不笑娼」,它的下句才是經典,揭示了人生的5字秘訣
    古代留下來的俗語多得不計其數,但是我們往往只知上句不知下句,或者只知下句不知上句。  想必很多人都聽過一句話,就是「笑貧不笑娼」,不過估計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下一句吧。  歷史上是沒有書籍記載這句話的,它是古代人對人生的一種經驗總結。
  • 古代「妓」和「娼」意義大不同!「笑貧不笑娼」真正的含義你懂嗎
    古代「妓」和「娼」意義大不同!
  • 古語有云,「笑貧不笑娼」,下半句更精闢,說透了人性
    和我們所知道的俗語一樣,其中也蘊含著祖先的智慧。在一些俗語中,我們還可以了解到一些遠古人類的智慧或經驗,有些俗語也許只適用於日常生活,而有些俗語卻蘊涵著人生的道理。如古人云:「笑貧不笑娼」,下半句才是經典之作,說透人性。首先我們來看看「笑窮不笑娼」這句話,其中的笑不僅僅是嘲笑,這笑更多的是一種歧視。
  • 俗語:笑貧不笑娼,後半句發人深省,人生在世,這2種人儘量不幫
    老祖宗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留下了很多俗語供世人去學習體會。有些俗語比較直白易懂,而有些俗語則充滿了批判的意味。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句俗語,上半句已經是經典了,但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讓我們一起來感受感受吧:俗語的上半句是:「笑貧不笑娼」這句話一開始讓人聽起來有點費解,為什麼我們可以嘲笑貧窮的人,卻不能嘲笑娼妓呢?
  • 如何看待「笑貧不笑娼」?
    有戒友留言,怎麼看待現在社會,笑貧不笑娼的風氣? 這個要看古代和現代的區分。
  • 都知「笑貧不笑娼」,但下一句是什麼?這才是看透了人性的真理!
    都知「笑貧不笑娼」,但下一句是什麼?這才是看透了人性的真理!大家應該都聽說過這麼一句話,叫做「笑貧不笑娼」,聽起來就是在諷刺人的,人們在物質的社會環境中,就只追求物慾橫流的物質社會,取笑貧賤 的人,卻不在乎人的錢都是怎麼賺的。
  • 老人言:「笑貧不笑娼」,下半句才是經典,古人忠告,早知早受益
    但是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智囊全集》中,馮夢龍寫的一句流傳至今的話「「笑貧不笑娼,救急不救窮。」。此話聽著像一句玩笑話,琢磨一下就能看清內在對於金錢的諷刺和物慾橫流社會的不滿。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卻蘊含深意,這就是他的魅力所在。
  • 古人云:笑貧不笑娼,救急不救窮;本應是至理名言,卻有人不認同
    故古人云:「笑貧不笑娼,救急不救窮」。這句話也是對於一些事實現象的反饋,本應是至理名言,但是卻有一些人卻不認同這個道理,這是怎麼回事呢?首先,「笑貧不笑娼」表面上看好像就是說相對於賣笑女子,人們更願意去嘲笑貧窮的人。
  • 古人云「笑貧不笑娼」,了解下半句,你才會明白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自古農民就鮮有富人,他們做著最辛苦的夥計,養活這絕大多數的人,可是自己卻沒有多少資產,是被剝削最嚴重的階級。古代勞動人民留下來較為寶貴的人生財富,讀懂了這些諺語,能夠使自己的人生少範一些不必要的錯誤。有一句古語,想必很多人都是知道的,「笑貧不笑娼」,眾所周知,在古代青樓女子也是一眾正當的職業,在很多人的理解是,金錢至上娛樂至死的社會裡,很多人會看不起貧窮的人,但是對於青樓女子,卻是沒有過多的嘲諷,事實上,「笑貧不笑娼」這句古語中的「娼」並不是指的古代的青樓女子,而是那些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取錢財的人。他們只會通過表面現象來區別自己該高看誰,或者巴結誰。
  • 農村俗語:「妻子顴骨高,殺夫不用刀」,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農村俗語:「妻子顴骨高,殺夫不用刀」,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在農村裡,人們的生活是離不開農村俗語的。有一些俗語雖然聽起來很直白,但是這話糙理不糙俗語卻是有很深的道理的,因為老祖宗不可能無緣無故留下俗語。
  • 男看鼻子女看嘴,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男看鼻子女看嘴,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我們平常在日常生活中會聽到很多的俗語,這些俗語大多數都是來自於民間,來自於人們的口口相傳之中,這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總結出來的一些規律,像這樣的俗語有很多,而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其中一則俗語,男看鼻子女看嘴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看著鼻子和女人的嘴巴就能夠判斷個人的一生的運勢怎樣?這句怎麼樣?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冬月三一晴,穀米一般平」,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到了寒冬臘月,農活基本都放下了,這時的老農在閒暇之餘也常常出去溜達溜達,看看農田,看看天氣,就像有首歌裡那樣唱的「寒冬臘月哦,盼春風」,他們期盼的是來年能有個好收成。以前就常聽老人說「不怕冬月三一陰,只怕大寒滿天星」,當時也不懂是什麼意思。
  •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裡,留下來了很多的農村俗語,這些農村俗語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而且字字珠璣,句句屬心。而這句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就很明確的說了這一點,那麼這句俗語的意思是什麼呢?
  • 農村俗語「不怕夜貓叫,就怕夜貓笑」到底是啥意思?有啥道理?
    導語:農村俗語「不怕夜貓叫,就怕夜貓笑」到底是啥意思?有啥道理?我們國家有很多的農村俗語,一直從古代就在民間廣泛流傳。有些農村俗語到現在也在農村流傳著,我們國家同樣有著千千萬萬的農村俗語,涉及的領域範圍也特別的廣泛,有預示天氣的、有預示未來的、有預示人情世故的等等。
  • 農村俗語「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農村裡面有各種各樣的俗語,這些俗語看似毫無根據,但是都是老人對於生活經驗的總結,充滿了智慧,像「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這句話就經常聽老人們提起,那麼這就話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是什麼意思呢?以前農村裡面蓋的房子基本上都是四合院的形式,一般都會在院子的外側築上一道圍牆,這樣可以防止晚上心懷不軌的人進入偷盜,是為了安全起見的一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