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個名人說過,「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疫情期間,特殊的上課方式變為常態化的方式,這是一次進步,更是一種考驗。就像一把雙刃劍,提供便捷的同時,也像照妖鏡一樣,反應出相關問題,教師控課能力,學生學習狀態改變,家長是否盡到監督工作等。新形式的應運而生,更需要教師懷著一顆進取的心去探索。
應全國號召,形勢驅動,四年級二班語文課堂也踏上網課的步伐。來的時候不知所措,到快離開時輕車熟路。
臨近開學,龜速的開學通知還在九霄雲外,班級裡的家長學生開始按耐不住。為安撫學生家長的情緒,為打破語文老師家中「瘋」閉狀態,兩全其美下四年級二班首次開始線上書法練習課堂。依託平臺微信群,以「小學必學古詩楷體田字格」為素材,每日提供一首古詩給小朋友做硬筆書法練習,教學「書法觀察法「,學生練習好的作業以圖片形式上傳至微信群,老師批改然後再次更正。每日循環,循序漸進,不斷進步,既複習了需掌握的古詩,又可提高書寫能力,更能提高書寫字詞正確率。
除此之外,廣撒網,多宣傳,邀請到各行各業的人才為班級小朋友帶來了一場又一場「關於生活的可能性」的公益講座,讓小朋友們不出家門,一根網線,一個手機屏幕就能通過各行各業的老師的分享,拓展視野,了解世界的多樣性。為今後孩子們的生活多樣性提供了更多的想像空間。
隨著疫情期間的學習問題受到廣泛關注,教育部提出的「聽課不停學」的網課工作開展,四年級二班的語文線上課堂走向規範化。明確的教學計劃,有序的進行開展。前期使用免費直播上課平臺「好視通」,為學生帶來課堂內容。課堂內容為「複習評講寒假作業為主,繪本閱讀輔助拓展學習」。為順利開展網課,首次召開家長會,和家長溝通,達成共識,家校合作促進步。這一舉措為以後有序的開展網課工作提供了有利保障!中後期網課以四川電視課程為主,線上作業解答為輔開展進行。
通過兩個月左右的網課進行,有收穫也存在許多的問題。
存在問題點:
1. 實際鄉村家庭網絡不通暢,沒有安裝網絡的家庭很多。網絡不穩定斷斷續續。
2. 對於小學生的監督不夠,放縱玩手機的現象很多。
3. 網課下,兩極分化嚴重,有的同學進步很大,有的同學止步不前甚至退步。
4. 教師的線上教學無系統性培訓,線上教學資源不完整性,存在嚴重的個體差異化。
問題很多,需要一步一步的解決。除了問題,網上教學也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
1. 師生關係有了進一步的拉近,學生更願意通過網絡和老師分享。
2. 語文方面,班上有參與網課的同學,書寫能力加強,部分同學開始掌握書法小竅門。表達方面,通過視頻作業的形式,學生能明白什麼是流利有感情的朗讀文章,以及更願意表達自己的觀點,想法。作文方面,大部分同學的作文有進步,甚至有少數同學可以靈活自如的應用所學詞彙。
3. 家長和老師的溝通更多,家長更配合,家長也更清晰的掌握了自己孩子的學習情況。
部分線上教學成果展示:
線上上課增添了一種課堂方式,只是現在還不夠成熟,希望在今後的發展中,線上課堂和線下課堂相結合,會帶來更多的可能性。也希望有更多的人關注到鄉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