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
中新社·華輿訊 據英倫圈報導英國自5月起疫情趨緩,禁令逐步解封。
抗疫一路走來,英國華人也和全球的華人一樣,不僅要「打全場」,還要在各行業在經歷「寒冬」之餘不乏竭力調整、奮力反擊:
餐飲業韜光養晦;線上服裝小範圍內逆流而上;旅遊業遭遇打擊,積極調整行業內部安排;物流業衝擊之下努力拓展多樣業務……
在英國封城期間,中餐業遭到巨大打擊,但外賣整體而言成為了疫情期間餐飲業的頂梁柱。圖為豐盛的海底撈外賣
今天圈哥就帶大家走進他們,以及與他們息息相關的行業,看看他們是如何停止消極等待,各自謀求一條新的自救之路。
封城,中餐業遭巨大打擊
說起飲食,中餐總是在英國的美食榜牢牢佔據著不可撼動的地位,但封城期間, 中餐業遭到巨大打擊。
在倫敦利物浦街附近 的一家米粉店老闆陳先生,跟圈哥分享了疫情期間餐館的經營狀況。
「網紅店」華人顧客驟減
陳先生在2019 年初創辦了這家米粉店。
讓他引以為傲的是,經過不斷的研發食譜和提高食品質量,這家年輕的小店在短時間內就成為附近留學生之間口口相傳的「網紅店」, 但這既是優勢也是在疫情期間折射出的巨大劣勢——
「我們店在英國出現第一例死亡病例的時候,華人顧客驟減,第二天直接少了一 半」,陳先生說,「因為中國經歷了疫情, 華人普遍了解新冠病毒的可怕,反應也會敏感很多」。
圖:CNN
疫情直接影響到這家店的核心客源。
面對現狀,陳先生還算冷靜:「疫情期間或許還有生意做,一旦解封,大批留學生會立刻回國,在中國的留學生可能短期內也難以再來英國,語言課取消和新生不來報導也是很大的問題。再加上暑假本身就是淡 季……」
他還向圈哥透露,有一家熟識的中餐廳老闆,受疫情影響也面臨即將倒閉的困境。
積極拓展外送業務
但談到疫情過後的未來發展,陳先生不無樂觀地表示,作為「80 後」「90 後」的創業者,他相信通過平時對市場的敏銳洞察, 及時調整可以快速恢復。
由於之前留學生群體數量驟減,他計劃今後從口味開始更偏向本地化,吸引以本地顧客為主的多樣化客戶群,同時英國政府提供的「反彈貸款」(Bounce Back Loans)和企業員工工資補貼等援助計劃也為渡過難關提供了一定幫助。
英國財務大臣 圖源:泰晤士報
雖然陳先生在疫情期間堂食和外送均被迫叫停,但外賣整體而言成為了疫情期間餐飲業的頂梁柱。
不僅炒飯和菜餚等紛紛搬到線上,火鍋也在此期間大面積開展外送業務。
海底撈在英國開業雖然還未滿一年,但自疫情開始流行,便迅速根據形勢調整,開展了外送服務。
圖:每日快報
海底撈負責人告訴圈哥,1月23日該集團就成立了防控小組,在中國和新加坡等地邀請專家顧問,成立防疫專家顧問團,協助建立防疫組織架構、按防護標準照顧門店員工。
海底撈總指揮部藉助防疫專家指導意見制定了相應的防範要求,如顧客到店需進行體溫測量並噴灑75度醫用酒精消毒、所有員工每天需量體溫、環境設備等需要進行嚴格的消毒、員工佩戴口罩上崗等。
在封城前期的3月20日,海底撈英國門店根據英國政府防控部署停止堂食供應。
疫情前的海底撈 圖:City Blogs - City, University of London
不過在3月初,海底撈就逐步將火鍋「送」到了有需求的客人家裡——
通過「無接觸配送」,消費者可通過海底撈微信小程序Hi Delivery 和HungryPanda、Deliveroo 等軟體預定, 在牛津、劍橋、布萊頓、南安普頓、樸思茅斯、布魯內爾等地區也開通了遠距離團購配送,這些區域的消費者可以選擇拼單團購形式, 由海底撈每周集中配送。
調整售價、推出特色菜式
疫時如何維持銷量也是餐飲界都在考慮 的問題。海底撈對售價進行了調整,外送點餐提供8折優惠,並推出了自選冒菜業務,通過增加產品多樣性抵禦疫情的巨大衝擊。|
負責人向圈哥透露,自該服務推出後,銷量穩定增長。不僅如此,基於顧客居家烹飪的需求, 海底撈英國門店還推出了方便菜餚,將一道菜的主料、輔料和醬料包製作成半成品分別包裝,讓消費者進行簡單的加工即可使用。
現在已有紅燒茄子、撈派辣子雞丁、宮保蝦球和剁椒巴沙魚這4款經典菜品,後期也將繼續推出其他特色菜色,滿足更多人群的口 味需求,在疫情中以創新求突破。
提到疫情後的恢復計劃,負責人告訴圈哥,海底撈一直在積極地進行復工的相關準備,並希望繼續以為顧客提供貼心的服務、 放心的食材、安心的就餐環境成為消費者的就餐佳選。
同時,英國政府對員工的補助政策也使員工能夠安心居家隔離,為之後的復工做充 足準備。
旅遊產業遇寒冬
旅遊業是在英華人主流產業之一,這次疫情中受到打擊較為嚴重。
海諾旅遊副總經理張宇告訴圈哥,海諾主營英國目的地B2B (企業對企業)地接社業務和英國市場B2C(企業對接消費者)組團社業務,分別服務於國內的組團社客戶和在英華人及留學生。
圖:Emerj
旅遊業需要一個非常穩定的社會環境來保持運作,當中國出現疫情的時候,中國國家旅遊局馬上叫停了所有旅行團出境遊,作為英國地接社,海諾已經失去了一大批來自中國客戶的訂單。
當英國相繼也出現疫情後, 一方面是出於安全問題的考慮,另一方面是報團客人的顧慮和出遊意願的降低,海諾停止了英國市場的所有組團社業務。
旅遊業是這次疫情受影響行業的重災區, 而像海諾作為主營英國地接和英國組團的旅遊公司則是重災區中的重災區,「俗語說的『打完上半場還有下半場』用來形容我們最恰當不過了」,張宇苦笑著說道。
當疫情發生後, 海諾第一時間分別與客戶和供應商進行溝通, 採取取消、延期、退款等措施。
同時,在安排員工在家工作和休整期間,他們也安排了線上培訓,並努力尋找副業機會,儘量彌補收入損失。
此外,公司根據疫情的發展情況每個月調整一次計劃安排。
張宇認為,新冠疫情在英國境內「清零」 前公司很難恢復正常業務。鑑於目前疫情的不確定性,不排除在可預見的未來極長時間內繼續會是「旅遊寒冬」。
張宇說,「只要疫情一過 我們馬上就能重振隊伍投入工作,恢復以往 的正常運營。在疫情期間,我們也會保持對團隊的針對性培訓,並繼續深挖目的地資源和研發新產品,爭取在恢復正常後給客戶帶來更好的服務和旅遊體驗。」
然而,受限於業務性質以及華人的警惕心理,海諾受疫情影響的時間或比英國當地旅遊公司長。
另外, 海諾在中英兩地多個城市都有自己的辦公室, 因此對比英國當地公司,它在向不同地方政府申請補助、多個辦公室和人員管理協調方 面可能會更複雜一些。
張宇談到,英國疫情防控是一場持久戰,對在英的中資企業特別是旅遊業的影響是相當大而且非常持久的, 希望英國政府能持續關注這類企業並繼續提供幫助。
物流業謀轉型求突破
疫情期間華人各行業普遍都受到了巨大衝擊,唯一「反其道而行之」的似乎就是物流業了。
當大批留學生希冀將行李運送回國 或是寄存,物流業仿佛一夜之間成為眾人眼中的「香餑餑」,但從事物流業多年的海龍國際物流運輸集團負責人Andy卻向圈哥道出了自3月中旬就開始的華人物流業辛酸故事。
和陳老闆的飯店一樣,海龍國際90%的顧客都是留學生,因此當大批訂單湧來時他們也面臨著最主要的兩大挑戰——海關清關和人手不足。
首先,臨時增加的大量行李單都需要跟海關溝通,加之由於航班限飛等客觀因素導致空運價格上漲,兩倍到三倍價格也是常有的,整個物流行業的時效性也有大幅度下降。
其次,「今年情況特殊,往年留學生比較穩定,從4月起到7月都是旺季,但今年從3月中旬,尤其是英國封城前和疫情達到 高峰前兩星期,眾多留學生回國需要寄運行李,人手根本不足」。
Andy還說:「不少員工小孩停課需要在家帶孩子,還有很多顧客由於航班變動也是不停聯繫客服,當時我每天早上起來從9時到12時片刻不停,微信每天都有1000多條未讀信息,壓力非常大。」
由於主要客源是留學生,Andy說秋季入學及之後的情況也並不樂觀,對比英國本地物流,華人物流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更大衝擊和影響。
從宏觀角度看,物流業的確在疫情期間快速發展,據Andy觀察,英國本地物流公司業務激增,亞馬遜等購物網站和生鮮及雜貨店的外送服務業非常火爆。
「許多英國人原本不是很熱衷於線上購物,現在也全都轉戰線上了。」 因此,以行李運送為主的華人物流業也不得不思考疫情後的轉型問題。
Andy 告訴記者,目前計劃拓展業務多樣性,考慮與當地華人超市合作開展配送業務,英國政府的援助資金雖然起到了一定幫助作用,但之後希望能開發更多樣的客戶群體。
服裝業面臨窘境 電商逆流而上
承包黴黴衣櫥、在英國創業11年的英國復古服裝Miss Patina創始人汪雅婧也向圈哥展示了疫情期間服裝業整體面臨的窘境。
Miss Patina是泰勒·斯威夫特忠愛的品牌
不過,以電商銷售為主的Miss Patina, 在疫情期間反而逆流而上,爭取到相對更多的生存空間。
汪雅婧說,整個時裝零售業都受到重創, 大量服裝在倉庫積壓,許多品牌取消訂單, 也有拖欠甚至拒付訂單尾款的現象發生。
幸運的是,作為主營線上銷售的品牌,儘管在實體店的銷售無法進行,但線上卻得以保持,再加上通過新舊款搭配和主推適合在家上班的經典款式,Miss Patina 可以靈活地應對疫情帶來的打擊。
Miss Patina首頁圖片
但因為時裝有應季的限制,春季款式積壓無法在夏季上貨,是大家共同面臨的困境,汪雅婧坦言,為了減少壓力她也取消了10% 左右的訂單。
網絡在疫情期間成為各行業不約而同開展陣地的主戰場,深諳在線運營的汪雅婧也通過在社交媒體上與顧客互動有了意想不到的收穫。
她說,「本來電商在社交媒體上就 需要和大家多互動,此時更是如此,在我看來, 品牌不僅僅是賣東西那麼簡單,承擔社會責任也是我們必須要做的事情。」
貓咪是Miss Patina 最具代表的特色,汪雅婧筆下的小貓們也化身宣傳大使,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的提示以小貓的形象出現在Miss Patina 的各個社交平臺和網站上。
同時,為了鼓勵大家待在家裡,Miss Patina 還抽取部分將自己「宅家」活動展示出來的顧客,為他們提供優惠折扣。
不少參與的用戶說穿著可愛的貓咪在身上感到十分治癒。
強調客戶粘性是汪雅婧一直以來秉持的重要經營理念,儘管這次疫情為數字營銷帶來了巨大機遇,但她並不想打「價格戰」。
工作室中的汪雅婧
她說:「我知道自己的市場和目標客戶群在哪,作為非大眾商業街的獨立設計師小眾風格品牌,我不想做第一,但我想做那個唯一。」
因此即使擔心疫情過後多數服裝公司都會通過減價、打折等促銷手段「回血」,擠壓其他價格堅挺品牌的生存空間,汪雅婧還是始終想以賦予設計文化內涵,讓每一個設計背後的故事賦予服裝生命,和穿著者產生 連接來獲得大家對衣服發自內心的喜愛。(原標題:英國華人的疫情後半場:竭力調整、奮力反擊)
來源: 英倫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