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學良為何當年不抵抗日軍,晚年接受採訪他說了3個字,字字戳心
1931年日本發動了九一八事變,武力佔領了東三省,而作為東北主帥的張學良卻放棄了抵抗,導致大片國土淪喪,對此國人氣憤不已,張學良一直背負著罵名。那麼張學良為何當年不抵抗日軍呢?晚年他接受採訪時說了3個字,字字戳心。
-
張學良晚年採訪:「不抵抗」是我下達的,西安事變是我生氣導致
張學良是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的兒子,人稱「少帥」。當張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關東軍炸死之後,張學良就成為名副其實的「東北王」。張學良一生中的兩件大事,讓他走上風口浪尖,人們對他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九一八事變後,張學良不放一槍一彈撤離東北,讓他飽受輿論壓力。自此,人人都稱張學良為「不抵抗將軍」,張學良未做解釋。
-
蔣介石臨終時對兒子說了四字,張學良知道後,只好無奈地仰天嘆息
他曾經是蔣介石最信任的部下,但在西安事變後兩人之間存在巨大的信任危機,蔣介石再也不願意見他,並且在臨終前還叮囑自己的兒子,絕對不能將張學良放出來。後來還是李登輝出面,張學良才有機會重獲自由。
-
老蔣去世幾十年後,張學良才敢說出不抵抗的原因
二戰時期整個世界都打成了一鍋粥,當時中國是最先受到法西斯國家侵略的,早在歐洲戰場還沒有爆發的時候,日本就開始發動戰爭,在1931年9月18號日本侵佔了中國的東三省,原本防守東北的張學良卻下達了不抵抗的命令
-
西安事變後蔣介石為何不敢殺張學良?少帥晚年說出答案
張學良獲得自由後曾有一句感慨:「宋美齡活一天,我也能活一天。」這句話,對形容宋美齡與張學良之間的關係,再合適不過了。 ▲張學良與宋美齡 少帥晚年回憶這段往事,不忌諱趙一荻女士在場,情不自禁地脫口對採訪他的學者王書君說:「若不是當時已有太太,我會猛追宋美齡。
-
張學良九一八事變不抵抗,判斷失誤還是不敢打?歷史責任不可推卸
7月,東北軍大權落到張學良手中。獨掌大權後,張學良開始恢復經濟,利用各種資源興辦工廠,發展貿易,投資修建鐵路,限制日本人在東北的勢力。這些發展戰略,對於東北的發展來說是十分有利的。由於利益受到威脅,日本人多次在東北地區尋釁滋事,面對各種挑釁,張學良都選擇了隱忍。
-
張學良去世後,104歲高齡的宋美齡送來花圈,寫的六個字讓人心酸
張學良說,自己一生中,有兩個女人對他恩同再造,一個是宋美齡,一個是趙一荻,張學良晚年時也說過:「初見宋美齡,驚天動地,真是美如天仙,如果當時沒有太太,說不定還會追她呢?」西安事變後,原本是為蔣介石拜把兄弟的張學良,瞬間成了蔣介石永遠不會原諒的罪人,宋美齡為了救張學良,與蔣介石大吵一架,竭力保全張學良的性命,從那以後,張學良一直過著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幽禁生活,在這期間,少帥張學良和宋美齡互相寫信,從不間斷。
-
張學良去世後,104歲的宋美齡送來花圈,上面寫六字讓人淚目!
張學良曾說,自己的一生當中,有兩位女性對他恩同再造,一是宋美齡,一是趙一荻,張學良晚年也曾說過:「第一次見到宋美齡,驚為天人,真是美如天仙,如果當時沒有太太,說不定會猛追她呢!」西安事變後,原本為蔣介石拜把兄弟的張學良,瞬間成為了蔣介石永不饒恕的罪人,宋美齡為了救張學良,和蔣介石大吵了一架,全力保住張學良性命,從此張學良開始了長達半個世紀之久的幽禁生活,在幽禁期間,少帥張學良和宋美齡彼此之間書信從未間斷。
-
蔣介石的葬禮上,張學良到場後留下16個字,轉身掉頭走人
在那之前,蔣介石一直致力於進攻陝北,甚至讓張學良不抵抗去剿共,因此對日軍的瘋狂侵略採取了不抵抗政策,導致大量領土落入敵手,同胞淪為了亡國奴。 被監禁了50多年,張學良對蔣介石的態度十分複雜,蔣介石葬禮上留下了這十六個字 蔣介石在西安事變後立馬監禁了張學良和楊虎城。張學良一直被監禁在貴州重慶等地。隨著南京重慶的失守,蔣介石便逃到了臺灣,並將張學良也押去了臺灣繼續監禁。這一監禁又是幾十年。
-
1990年張學良恢復自由,面對記者918事變的提問,他是如何回答的
918事變是每一個中國人心中永遠的痛,從1931年9月18日開始,中國軍民開始了長達被日寇14年的鬥爭。說起918事變在中國人的心中始終有一個大謎團,當日寇發動侵略戰爭的時候,在東北擁有正規軍20多萬,還組建有強大空軍的張學良,為什麼沒有抵抗?而下達不抵抗命令的到底是誰?
-
張學良晚年說出蔣介石失敗原因:失去了一個人,又錯留一人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執意發動內戰,但是沒想到手握一手好牌的老蔣最終輸得一敗塗地,只能倉促間退守臺省,其實他之所以兵敗如山倒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失盡民心,然而他自己一直把過錯向別人的身上推,認為是張學良和楊虎城導致自己前功盡棄,而張學良晚年卻說蔣介石失敗的真正原因是因為別人。
-
張學良去世後,104歲的宋美齡送來花圈,上面寫6字讓人淚目!
張學良不止一次地向外界說過,自己的一生中有兩位女性同志對他來說恩同再造,一位是趙一荻,一位是宋美齡。張學良晚年的時候開玩笑說:」第一次見到宋美齡,真是驚為天人,毫不誇張地能稱得上美如天仙,如果當時沒有太太,說不定還真會追求她呢!「
-
張學良葬禮上,104歲宋美齡派人送去一個花圈,上面6個字傷人肺腑
張學良之所以得以倖免,宋美齡從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張學良也承認了這一點,「夫人(指宋美齡)是我的保護神!」張學良晚年在接受唐德剛採訪時說:「西安事變後我沒死,關鍵是蔣夫人幫我。我認為蔣夫人是我的知己,蔣夫人對我這個人很了解,她說西安事變,他不要金錢,也不要地盤,他要什麼,他要的是犧牲。」
-
東北不抵抗的命令到底是誰下的?晚年張學良的答案可能並非實情
然而,蔣介石的機要室主任洪鍅,卻寫回憶錄說:親眼見到「九一八事變」之前,給張學良拍電報要求不抵抗。最近解密的國民黨檔案,也有蔣介石下命令不抵抗的證據,這是為何呢? 一、張學良事實上有「不抵抗」的主觀理由 三十年代,蔣介石想通過「中原大戰」一統江湖,他提出所謂的了「攘外必先安內」的主張。
-
九一八事變不抵抗究竟是不是蔣介石下的命令?誰才是不抵抗將軍?
九一八事發後,是張學良給蔣介石背了「不抵抗」的鍋嗎?那麼到底是張學良不抵抗,還是蔣介石不抵抗呢?今天我們就通過張學良本人晚年的回憶以及一些史實來解開這個歷史的謎團。 1991年5月28日,張學良在美國接受紐約東北同鄉會的訪談時,有人提問:「大陸拍攝的電影《西安事變》說:蔣介石下手諭,令你對日本侵略採取不抵抗政策。究竟有沒有這道手諭呢?」張學良立即回答:「是我們東北軍自己選擇不抵抗的。
-
揭秘九一八事變中,張學良奉行不抵抗政策的隱層原因!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關東軍安排下,鐵道「守備隊」炸毀瀋陽柳條湖附近日本修築的南滿鐵路路軌,並栽贓嫁禍於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為藉口,炮轟瀋陽北大營,是為「九一八事變」。
-
張學良被老蔣軟禁54年,直到臨終前才告訴兒子真正原因,你知道...
文/張學良被老蔣軟禁54年,直到臨終前才告訴兒子真正原因,你知道為什麼嗎 大家好,小編來給大家更新歷史故事啦,歡迎各位看官。 眾所周知,西安事變以後,張學良一直被蔣介石囚禁著,直到蔣經國去世以後,他才得以自由。
-
張學良在美國去世後,宋美齡專程派人送去一個花圈,上面寫了6個字
事實上在宋美齡嫁給蔣介石之前,她和張學良之間還真的曾經摩擦出了愛情的火花,但是後來這段感情因為種種原因無疾而終,可能有些遺憾吧!在張學良心中,宋美齡絕對是中國近代女性中最有魅力的那一位,兩個人最後沒有在一起但他們卻是紅顏知己。張學良晚年的時候曾經回憶說:西安事變之後自己沒死,全都是蔣夫人在背後幫助他。蔣夫人十分了解他的為人,知道自己這麼做(發動西安事變)並不是為了搶地盤,而是為了民族大義。
-
張學良晚年珍貴照:圖2罕見全家福,圖4是他90壽辰的樣子
張學良晚年珍貴照:圖2罕見全家福,圖4是他90壽辰的樣子 「西安事變」後又被長期軟禁,直到1990年恢復人身自由,1995年起僑居美國夏威夷,2001年10月14日病逝於檀香山,享年101歲。張學良的一生充滿了故事,見證了一個世紀的發展,今天我們就通過一組老照片,來了解下晚年的少帥。
-
晚年的張學良否認,他發動西安事變是為了將功補過,表示問心無愧
提起張學良,就不得不說一下三件改變歷史的大事:九一八事變、東北易幟、西安事變。其中,九一八事變的不抵抗是張學良一生的汙點,而後面兩件事則是他為國家做出的巨大貢獻。在很多人看來,張學良不僅選擇不抵抗,將東三省拱手讓給日本,還將龐大的軍械工程和大量的武器留給日本,助漲了日本的野心,犯下了滔天大罪。所以,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的初衷,是為了將功補過,刷新群眾對他懦弱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