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吃這個問題上,潮汕地區是少不了的,雖然潮汕人一向以敢打敢拼著稱,在吃的問題上,卻始終保持著自己原本古樸的民風和習俗,所謂臨海有山,在這片土地上,總是洋溢著潮汕食物的獨特味道。
廣義的潮汕地區包括了潮州、汕頭、揭陽和汕尾,這其中,潮州和汕頭更加廣為人知。有一句俗語「食在廣州,味在潮汕」,透著人們對潮汕美味的讚美和追捧,潮汕菜在外給很多人留下的印象是高檔菜的代表之一,但其實在本地,大排檔和普通的家常菜卻是極為親民和廣受歡迎。
古城潮州和西南重鎮成都一樣,處處透著悠閒自得,每日佛曉,街頭巷尾亮起一盞盞燈火,灶臺前升騰起渺渺熱氣,巷子裡飄著一縷縷香味,喚醒了一眾飢腸轆轆的男女老少,踏著清晨的微光來品嘗這一天中第一頓味蕾盛宴。
到了潮州,清早起床,跟著當地人來尋覓城市裡獨居嶺南特色的人間滋味吧。
豆漿油條雞蛋那是中國的國民早餐之一,潮汕人也喜愛喝,不過當地人還喜歡就著甜鹹雙拼的粽子吃,鹹粽部分:鹹蛋黃、五花肉、香菇、板慄、蝦米等等;甜粽部分:豆沙、紅棗、蓮子等等,鹹鮮和清甜的口感交織在一起,毫不違和。
金黃色的豬腳圈,口感香脆,是當地小孩兒超喜愛的街頭小食。
除了常見的菜包、肉包,街頭還買得到潮汕特色的流沙包、叉燒包、奶黃包、麥包、香菇肉餡的玲瓏拇指包、幹蒸燒麥、各種粿、酥脆的春餅,種類繁多,花樣百出。
特色的卷煎是用薄豆皮裹上糯米、香菇等等配料,在油鍋裡煎熟的,口感很獨特。
在潮州,麻醬配的是湯麵,而且還是很多當地人必吃的早餐之一。肉絲、青菜,再澆上一大勺濃濃的麻醬,熱量滿滿。
圖省事的,就在煮熟瀝乾的麵條上,直接淋上店裡特製的沙茶醬,碗底鋪些青菜,拌勻了當乾麵吃,價格親民,5分鐘之內就能呼嚕完了。
促肉是潮汕人的經典早餐類型,包括各種麵湯、粿條湯、益母草湯、西洋菜湯、薏米湯等等,最講究一個新鮮,特別是湯裡的肉,基本都要當天宰的鮮貨。
促肉也算是潮汕獨有的語言文化了,同樣是粿條湯,早上叫促肉,到了中午晚上,大家又改叫粿條湯了,不過相比早餐的促肉,中午的粿條湯食材會豐富很多。潮汕人重視養生,益母草、西洋菜、薏米這些營養豐富的食材,放在早餐來吃,既清爽又健康,利於吸收。
這是本地人常吃的湯羹,以豬血打底,再燙些豬肉、豬雜,加入益母草、西洋菜或是珍珠花菜,講究些的再加把薏米,吃的時候少不了一碟魚露,能將食材的鮮充分調動出來,豬血滑嫩,就著豬腳圈或者包子,吃得心滿意足。
潮汕臨海,街頭自然也少不了眾多魚丸店,早起現包魚餃、現打魚丸,一起下鍋,撒點兒小蔥香菜紫菜,再淋一兩滴香油,清清爽爽的魚餃魚丸湯上桌,在隔壁鋪子裡買兩根油條,一碟雜鹹,也是當地人喜愛的早餐。
誰說早上只能豆漿油條、包子麵條了?中國很多地區早上還喜歡吃飯,譬如貴州人早起就喜歡來一碗熱騰騰的糯米飯。潮汕也不例外,肉燥飯淋了肉汁,拌勻了吃格外香,再就一碗清單的鮮魚湯,乾濕搭配,相得益彰。
潮汕牛肉遠近聞名,除了大家熟知的牛肉火鍋外,牛雜也是斷不能浪費的。當地的牛肉湯以牛雜為主,熬的時候加了九層塔提味,就著白米飯、小鹹菜一起吃,瞬間補充了一天的能量。
在潮州,無菜不能烙,絲瓜烙、薏米烙……滋味各異,鼠二尤其推薦蠔烙,當地講究「大鼎猛火厚油」料理蠔烙,將蔥白、香菇絲等配料用豬油炒熟後,加入勾芡熬成漿,再把蠔放入漿裡,再用豬油猛火煎炸,快熟的時候倒入雞蛋液,撒上胡椒粉,盤子裡放幾條香菜、兩片西紅柿調色,賣相極好,香氣四溢,口感外酥裡嫩。
潮汕人吃蠔烙也喜歡蘸著魚露,鮮味立刻就被喚起來了。
這是連美食家蔡瀾都讚不絕口的特色小吃,豬場裡不但灌了糯米,還有香菇、蝦米、花生、蓮子、綠豆等等見過,所以吃起來不但油香四溢,還有堅果特有的脆生口感,早上當小點心吃,比包子油條又更具地域特色了。
官網:www.leshujidi.com
吃貨集中營
分享最新最全最地道的國內外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