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玲應該懂:借鑑、模仿和抄襲,這是三個不同的概念!

2020-12-17 大教育評論

5月4日,百家號發布資訊《賈玲抄襲事件持續發酵,過往言論被扒!稱抄襲僅佔1分鐘無傷大雅》。該資訊稱,有網友曝出賈玲之前的小品涉及抄襲的消息,震驚一眾網友。看到此資訊,我們吃驚:賈玲翻車了嗎?我不信!除非有確鑿證據!

演員 賈玲

該資訊所附的截圖上有這樣的文字:我真沒想到賈玲也有翻車的一天。該資訊還稱,5月4日凌晨,又有網友扒出她之前談及抄襲時的言論,言語中的理直氣壯令人咋舌。該資訊介紹:

網友扒出賈玲2014年的作品《小哥哥》抄襲裡韓國喜劇綜藝《尋笑人》裡的作品,2015年賈玲和瞿穎的小品《喜樂街》中也被扒抄襲韓國喜劇綜藝作品裡的段子。其《歡樂喜劇人》作品參考了《尋笑人》裡的橋段。

賈玲回應稱,"這個橋段只佔一分鐘的比重,即使是抄襲也無傷大雅",「無非也就是借鑑個形式」,「我允許自己先從模仿開始,不是說抄襲」。而我們覺得,賈玲不會這樣說,但截圖上的文字清清楚楚,賈玲就是這麼說的,不得不信。

資料顯示,賈玲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她是喜劇演員,師從馮鞏,酷口相聲就是她創立的。作為知名大學畢業生賈玲不會不知道抄襲行為屬於侵權吧?她應該分得清啥是抄襲,啥是借鑑和模仿吧?

如果真的抄襲了,應該是道歉,而非換個「借鑑」或者「模仿」的概念。如果沒有抄襲,那就直說「借鑑」或者「模仿」,畢竟借鑑、模仿和抄襲是三個不同的概念。如果賈玲涉嫌抄襲,也該有個部門出面核查才對。

我們看到,除了本文開頭提到的有關賈玲抄襲的資訊,5月5日百家號還發布的數篇有關賈玲抄襲的網評。看到有不少網評議論賈玲抄襲之事,賈玲這次是真的進入到有關抄襲事件的輿情中了,也不知後續輿情怎麼變化。我們想問她會道歉嗎

我們看到其他有關賈玲抄襲的網評有:《賈玲人設翻車,作品涉嫌抄襲卻理直氣壯,被網友封為韓綜漢化女王》《賈玲抄襲事件持續發酵,版權意識過於淡薄,實在令人不敢苟同》《賈玲被曝抄襲韓國綜藝,本人回應令人無言以對,堪稱當代王司徒!》

相關焦點

  • 賈玲作品多次抄襲,卻自辯只是模仿,這樣的解釋你接受嗎?
    在一些平臺上,也有網友整理了有關賈玲的一些負面新聞,這些消息,自然也是有理有據,那就是賈玲的抄襲事件。多年以前,賈玲曾經參加一檔喜劇綜藝節目叫《一起來笑吧》,賈玲的確是嶄露頭角,憑藉自己的搞笑天賦,獲得了大家的認可。只是,與此同時,大家在關注她這個小品的時候,也同時發現了端倪,那就是,她所表演的節目居然和另一檔韓國的綜藝裡面的某個作品簡直一模一樣。
  • 寫小說如何區別致敬、借鑑、模仿、抄襲?
    我們先默認一下,大家都不會故意抄襲,只是擔心自己把握不好這幾個詞的分寸而犯錯,所以需要好好了解一下這裡面的門道。其實作為作者,你自己有沒有去抄襲心裡都是有數的,但當你想要致敬某個經典,會不會寫得不好變成了模仿?你想模仿某個文風,會不會無意之間變成了抄襲?這是作者們要避免踩的坑。
  • 論文模仿算抄襲嗎?
    對於剛開始寫一篇論文的人來說,最快最直接簡單的方法可能就是模仿。看看別人怎麼寫的,自己可以進行借鑑和模仿。注意,這裡的模仿不是說抄襲,因為模仿主要指的是學習借鑑別人想法,從而結合自己的思想進行寫作,這也是在學術寫作中常用的一種學習方式。
  • 於正劍指TFBOYS抄襲?借鑑和抄襲應該如何界定?
    到底什麼是界定抄襲的標準呢?下面就讓小編來給你分析分析抄襲這兩個字背後的淵源吧。讓大家失望的是,目前抄襲和借鑑並沒有明顯的界限劃分。儘管融梗借用了他人的智力成果,可很少人說融梗是抄襲。很多時候抄襲、借鑑、融梗都是混在一起的根本分不清誰是誰非。一件作品你說它是借鑑,融梗,他說這作品是抄襲,一般遇到這種情況下往往是誰也說服不了誰。網絡抄襲事件的判定是很麻煩的,很多人都聽說過調色盤,調色盤常用於文學作品的判定。
  • 賈玲人設翻車,作品涉嫌抄襲卻理直氣壯,被網友封為韓綜漢化女王
    但是讓人驚訝的是,賈玲居然大多數作品都涉嫌抄襲韓國一檔綜藝!其實賈玲抄襲這件事,在2015年她上春晚與搭檔沙溢、李菁、瞿穎表演小品《喜樂街》那段時間,就有被曝光過。也許大多數網友不記得小品的劇情了,但我提到這兩個詞你一定知道,那就是「女神」「女漢子」。
  • 如何判斷服裝設計的抄襲or借鑑?
    B: 不知道你看中了這衣服的款式,面料,色彩,工藝的哪一部分?想針對哪一部分進行開發?這很正常吧,類似不同版本的款都好多了,但是掉肩改掉就普通了,不改又爛大街了。A:這種算明顯抄襲了吧?面料其實也是普通面料,借鑑細節分割和顏色,我只是擔心會被舉報投訴。因為是有提前問過粉絲,反應還不錯對於這種明星同款,但是現在就是擔心被舉報投訴。
  • 抖音之困:模仿、搬運、抄襲與維權
    01 借鑑模仿、抄襲洗稿, 法律和道德的界定不同 今年6月12日,擺貨小天才發布第二條視頻。 模仿與借鑑,多少對多仔有一定影響,「用戶選擇變多了,有別人去做,可能就不看你了。再加上我們主要是探索上海美食,如果其他城市出現模仿者,用戶肯定更願意看當地的。」 對於多仔來說,這種模仿莫名其妙的把自己的短視頻內容拉進了營銷號的內容範疇裡,但在另一個層面上,也在鼓勵自己做內容革新。
  • 賈玲有人設車翻車!作品涉嫌抄襲
    另一個「神仙」領導是由今天熱搜索發送的,即喜劇演員:賈玲。胖乎乎的賈玲雖然看起來很普通,但一直受到觀眾的歡迎。因為她情商高,智商高,專業能力強,甚至被稱為「中國女性喜劇人第一名」。但令人驚訝的是,賈玲的大部分作品涉嫌抄襲韓國某綜藝節目!實際上,賈玲抄襲了這個事件。2015年,她和搭檔沙溢,李菁,瞿穎執行了《喜樂街》,即段時間是曝光。
  • 扒一扒賈玲小品「抄襲史」,曾惹怒韓國電視臺,正式提出抗議
    這個節目說是抄襲,其實是沒得洗的,再加上這個欄目的其他一些作品也有抄襲行為,最終惹怒了韓國方面,韓國兩大電視臺SBS和KBS聯合正式向廣電總局和江蘇電視臺提出抗議,人民網和央視網都關注了這件事。最終以江蘇衛視《一起來笑吧》停播不了了之。
  • 被借鑑的《塞爾達傳說》借鑑了什麼?原來封面就「抄襲」了名畫
    最近它又重新進入了玩家們的視野,這款重新定義了"開放世界"玩法的偉大遊戲,自然也被許多想要製作同類遊戲的公司爭相模仿:前有《原神》"借鑑"了《曠野之息》的美術風格,後有仿佛和《曠野之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渡神紀》橫空出世。玩家之間圍繞這些遊戲究竟是"抄襲"還是"借鑑"的爭論,似乎一刻也未曾停止過。抄不抄襲不好說,借鑑應該是確實借鑑了。
  • 你是在借鑑還是抄襲呢?
    1、勉強忽悠老百姓的低級思路大家剛剛開始「借鑑」的時候,一上來,難免為了圖省事,直接把別人的創意拿來,這種「借鑑」,我們可以把它直接叫做「抄襲」。在這一階段,由於大家學設計處於剛剛起步的狀態,還會受到創作表達能力的雙重瓶頸限制,產生類似以下效果。
  • 作品創作,如何區分抄襲和借鑑
    關注我們 前些日子又傳出有在校大學生拿別人的作品去參賽獲獎的消息,如果對這方面有關注的,應該也知道這種事絕不只是少數,甚至可以說是頻頻發生,包括學術作品都有人抄襲並且試圖獲利。
  • 大張偉陷抄襲爭議:職場上這樣借鑑,輕鬆做出成績還不落人口實
    在那段時間,為了能夠買打口碟,他每天中午都吃五毛錢的乾脆麵,筆記本上面更是滿滿的旋律和歌詞。因為興趣相同,大張偉遇見了王文博和郭陽,而因為巧合,他們三個人被安排到忙蜂進行樂隊演出,最開始付就看他們是三個未成年人,也不在意,反正就是來暖場的罷了。結果三個人一上臺,旋律一出來,幾乎在座的所有人都震驚人,對他們三個讚不絕口。
  • 這些大牌到底在抄襲誰?(借鑑vs抄襲)
    馬卡龍配色西裝套裝和之前的 Celine 非常相似。在上圖中,我們只能說 Virgil Abloh 同樣也使用了流蘇的手法,但這一套服裝的款式、色彩、細節,及流蘇的位置都完全不同。「這Gucci嘎哈呀,整的這毛衣,害挺有年代感。」「我感覺,這散落的色點,應該是借鑑了抽象表現主義大師波洛克…」
  • 英雄一直被模仿,聯盟從未被超越 抄襲還是借鑑?
    這就是買家秀和賣家秀的區別嘛。都是忍者,都是苦無和忍鐮,都有面罩,但我麗麗更加帥氣! 除了抄襲了《英雄聯盟》,這款遊戲還抄襲了DOTA2,其中的一個角色就像是DOTA2裡的孫悟空。 無獨有偶,還有一款遊戲抄襲了英雄聯盟,那就是上海沐瞳科技出品的《無盡對決(Mobile Legends)》。但是在騰訊和拳頭公司的合作下,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已經判決上海沐瞳科技敗訴。
  • 《鎧甲勇士》是「借鑑模仿」《假面騎士》的山寨作?別輕易下結論
    但是有的網友對《鎧甲勇士》是非常不屑的,認為這個系列就是「借鑑模仿」《假面騎士》的山寨作品。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這個話題。不成立的抄襲先給大家看個非常有意思的言論吧。除了狼帥以外,雅塔萊斯也抄襲了假面騎士W,捕將抄襲了假面騎士Kabuto。更有甚者直言只要是用腰帶變身的那就是在抄襲《假面騎士》。好傢夥,啥時候腰帶變身還成了《假面騎士》系列的專利嗎?這創意兒根本就不是東大媽的專利,更加談不上抄襲。稍微換個角度來思考一下也能發現不是這麼一回事呀。
  • 《黑神話:悟空》是在模仿《只狼》?抄襲與借鑑有天壤之別
    這無疑就像是將《黑神話:悟空》扔進了「煉丹爐」備受灼烤,不過上一個被扔進去的煉出了火眼金睛,而這一次則是將《黑神話:悟空》練得通體透徹。玩家們並沒有出現以往一邊倒或者雙方對峙的局面,面對《黑神話:悟空》是否抄襲的問題,這一次玩家表現的更加冷靜和成熟。
  • 教授模仿《將進酒》作出《將進茶》,竟獲魯迅文學獎,這和抄襲有何...
    古人已經沒有機會看到如今世界的文學成果了,但我們卻能有幸去了解古人的所思所想,一舉一動,引人爭相模仿。所處環境的差異,造就古人和今人在文化修養的方面傾斜方向有所不同。 相信很多人對於李白並不陌生,從小學開始就一直在學習他的詩詞,從當初學習「床前明月光」再到「天生我材必有用」,我們也從小學生長大成人。
  • 關於抄襲和借鑑的界定
    這裡,我想舉一個例子,有兩個小偷坐摩的,一個成功偷竊了一千塊,另一個偷竊失敗,惱羞成怒,痛扁摩的司機一頓,取走司機口袋裡的一百塊,二人被抓後,成功偷竊的,以偷竊罪名,罰款,外加十五天拘留,另一個則是判定搶劫,入獄七年。為什麼一百塊要判重刑,一千塊卻輕判?————多少並非量刑主要標準,行為才是。寫一千萬字原創,抄襲一百字,也是抄襲。
  • 短視頻創作者的困境:被模仿被抄襲,維權無門成本高
    借鑑模仿、抄襲與洗稿,法律和道德的界定不同今年6月12日,擺貨小天才發布第二條視頻。視頻中,小天才為想要買表送男友的女生接連推薦「迪迦奧特曼戰鬥同款」、「2020年新款深海鯊雕」、塑料殼的「綠水龜」(勞力士的一款名表叫做「綠水鬼」)等3款手錶。這條視頻獲贊超過170萬,擺貨小天才一夜躥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