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的漂亮母親黃逸梵

2021-02-13 高昇伴我同行


導語:這張精緻的臉,配合冷漠的表情,很容易讓大家想起一個女人——張愛玲。她們有著血脈關係,卻沒有母女深情;而其中的緣由都是一個:渴望自由


這張精緻的臉,配合冷漠的表情,很容易讓大家想起一個女人——張愛玲。她們有著血脈關係,卻沒有母女深情;而其中的緣由都是一個:渴望自由。

她的一生,惟一的傳世成就是生出了一個名為張愛玲的女兒。然而,倘若人生能夠不以留給後人多少來計算價值,黃逸梵(原名黃素瓊)的人生是一個女人鑽石或者翡翠的生命,即使置於今日,也足夠良家女子羨慕、唏噓。

「與外國人戀愛後,再也不想跟中國人戀愛」

黃逸梵生長在一個官宦之家,從來不愁生活,即便是一輩子。她的爺爺是李鴻章的副手、得力幹將,並掌管江南六省的軍權。父親雖然不像爺爺那樣擁有赫赫戰功,但最終還是通過關係世襲了「爵位」。自然,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黃逸梵的庇護傘很大。

她的童年是快樂的,同時也是悲哀的。未懂事的年紀,便失去了雙親,這對黃逸梵來說是好事也是壞事。好的方面是她出生後便不受父親管制。壞的方面是她太過「自由」了,沒能得到很好的教育。16歲之前她還安心做個纏足的封建普通女子,嫁了人之後心便飄得越來越遠。想來,除了丈夫吸鴉片、愛賭博、好嫖妓的不良嗜好讓她崩潰,國外的新文化尤其是小姑張茂淵深深影響了這個小腳女人。

張愛玲的漂亮母親黃逸梵

於是,受盡了「小妾」待遇的黃逸梵,在張愛玲四歲那年便毅然和張茂淵(張愛玲的姑姑)去了國外,理由是做對方的監護人。沒成想,這一去就是數不清的年華。作為一個母親,她顯然是不稱職的:丟下四歲的女兒和三歲的兒子不顧,對家庭很不負責;年紀輕輕就想著到處遊玩山水,也不符合中國女子傳統美德。當她們在歐洲一起滑雪時,黃逸梵便知道自己的人生應該是旅行。

從瑞士阿爾卑斯山上滑翔而下,超過了從未纏足的小姑。在歐洲的美術學校學畫,去馬來西亞的華僑學校教書。「與外國人戀愛後,再也不想跟中國人戀愛。」這句話被今日許多文藝女青年引為時尚,正宗的原創卻是她。

她一次次地回家,又離開。知道了外面的世界是啥樣,黃逸梵毅然拒絕女兒纏足,強迫女兒學英語、彈鋼琴。這樣的強制教育使得孩子受到了良好的西方文化薰陶,特別是對張愛玲文學的造詣。所以,即便不經常見到母親,張愛玲還是很敬佩這個生養自己的女人的。她每一次出去又回來,帶上一堆古董出去再兩袖清風回來,吃著祖上留下來的遺產,過著逍遙自在的安閒生活。

「我現在惟一的願望就是見你一面」

相反,張愛玲以優異成績考取倫敦大學卻因父母不願出學費而被迫放棄。這也讓她更堅定了「女權」的地位,只有依靠自己的雙手才能擁有廣闊的天空。同時,最要命的是她還缺少一個男人,能給他父愛的大男子。所以我們才會看到已經名利雙收的張愛玲還會對自己的漢奸丈夫胡蘭成一往情深:她是個寫書的女子,亦是書上的女角。當黃逸梵依舊在消耗著她從母親那分得的「古董」遺產時,張愛玲和弟弟只能依靠稚嫩的雙手奮鬥人生。

付出的代價很大:張愛玲因為背著一個「漢奸妻子」的罪名,她的文章也不再那麼受大眾歡迎。黃逸梵雖然每跑一地都有所見聞和欣喜,但終究是一個人獨自闖天下難免孤獨。1957年客死倫敦時,她曾寫信給張愛玲:「我現在惟一的願望就是見你一面。」可惜,女兒並沒有滿足她的這個願望,還以為她是生病無錢醫治,找她要錢,慌忙著寄了一張一百美金的支票給她,預備著老死不相往來。幾個月後,她的遺產寄到了張愛玲在美國的住處,箱子裡滿滿當當是值錢的古董。

以尋常觀念看來,黃逸梵的晚景甚是悽涼。然而,倘若一個人,一生都在追逐自我,並未忍辱負重地修功德、做勞模,最終還想獲得別人許多的愛,恐怕也顯得過於貪心。成就自己,總是會犧牲別人,有心或無意,偶爾或徹底。她定是知曉,所以並不強求母女恩愛。

但張愛玲在《愛恨錄》中,還是將母親最終歸入自己愛的人。這或許應該讓她釋然,又或者她其實並不在意這些。所有人都有自己選定的人生,誰也不過是誰的過客。

黃逸梵生平

張愛玲的母親黃逸梵門庭顯赫,祖父黃翼升是清末長江七省水師提督。

1894年,黃翼升去世,享年76歲。他只有一個兒子黃宗炎(另二子早夭),早年中舉,黃翼升為他捐了道臺,承襲爵位後,便赴廣西出任鹽道。這位將門之子,婚後一直未有子嗣,赴任前,家中從長沙家鄉買了一個農村女子給他做妾,有身孕後,將其留在南京。黃宗炎去廣西赴任,不到一年便染瘴氣而亡故,僅活了30年。黃宗炎死後,全家人都關注著姨太太的臨產,1896年生下了一女一男的雙胞胎。女孩子便是張愛玲的母親黃素瑩,又名黃逸梵,男孩就是張愛玲的舅舅黃定柱。

張愛玲的母親黃逸梵是一個了不起的女子。她雖然生身豪門,但由於是小妾所生,父母又早逝,因此童年並不幸福。她纏過腳,又深受五四新潮思想的影響,上世紀20年代出國留洋,學過油畫,跟徐悲鴻、蔣碧微等都熟識,沐浴歐風美雨後,她已經完全是一個新派的女性了。作為張志沂的妻子,接受了新思想的她自然無法容忍丈夫吸食鴉片、嫖妓、娶姨太太,更看不慣他無所作為,最終兩人的婚姻破裂,黃逸梵本人孤苦地死在異國他鄉。家族的日趨衰敗,家庭的不幸,父母的離異,給張愛玲留下了抹不去的陰影,以後曾多次體現在她的作品裡,對她的創作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相關焦點

  • 黃逸梵-張愛玲的母親
    提起母親,許多人能想到的詞,無外乎溫柔、賢惠之類的詞,而黃逸梵之於張愛玲,則恐怕是又愛又怨,晚年時,張愛玲曾形容自己的母親「踏著這雙三寸金蓮橫跨兩個時代
  • 百年愛玲②|一代名媛黃逸梵——張愛玲的母親,是當年滬上的奇女子
    有人說,張愛玲的母親黃逸梵是「奇女子」、「中國娜拉」:19歲嫁入張家、28歲「拋夫棄子」前往歐洲、34歲離婚、二戰期間輾轉南洋、印度、一度成為印度高層人員的秘書,最後客死倫敦。黃逸梵一輩子將自己燃燒殆盡,只為自己而活。在張家人眼裡,她是一樁醜聞;在兒女眼裡,她是缺席的母親。
  • 黃逸梵:比張愛玲更叛逆傳奇的女子
    世人記住她,多半是因為她的另一重身份——才女張愛玲的母親。堪稱民國時期上海傳奇的張愛玲,然而她的母親黃逸梵,一生的經理稱得上是傳奇。
  • 第一代「出走的娜拉」,張愛玲的母親:比女兒更傳奇的人物
    張愛玲而在大約40年前,張愛玲的母親黃逸梵也同樣孤苦伶仃的在英國去世,與女兒的最後一面都沒來的及見。若論傳奇,張愛玲比不過黃逸梵。同樣是特立獨行的人,黃逸梵卻比張愛玲更恣意灑脫。黃逸梵的母親是個村婦,因為黃宗炎正妻無後所以嫁與他為妾。懷孕後留在南京養胎,而黃宗炎在廣西任職不到一年便去世,黃逸梵和雙胞胎弟弟黃定柱成了遺腹子。
  • 有錢有顏,男友無數:論傳奇,張愛玲比不過她母親
    後來日軍投降,胡蘭成開始逃亡,正是需要錢的時候,說著「喜歡一個人,姿態能低到塵埃中開出一朵花」的張愛玲也絕不鬆口提及那個手提箱。她反倒將這箱錢幣積攢成黃金,跑去找母親黃逸梵。在被視作半自傳的《小團圓》裡,她將二兩小金條放在手心遞給母親時,客套且疏離地笑:」這麼多年花你的錢我一直過意不去。
  • 張愛玲和母親「相愛相殺」的一生:你怎麼這麼笨?我寧願看你死!
    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即使是像張愛玲這樣惹人驚羨的天才少女,在她母親黃逸梵的眼裡卻一直是一個笨拙不堪的形象存在。張愛玲的父親和母親在她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而離婚原因竟然是類似於情感破裂這種原因。這在現代人看來雖然是稀鬆平常,但在那個年代卻可以說是十分的標新立異了。
  • 黃逸梵:踏著三寸金蓮遊走世界的女人
    張愛玲去催促母親出發登船,說黃逸梵只顧自己哭,「她睡在那裡像船艙的玻璃上反映的海,綠色的小薄片,卻有海洋般的無窮盡的顛簸悲慟。」但傷感歸傷感,她終究是放棄了做一個好妻子、一個好母親的人生抉擇,開啟了她「一雙三寸金蓮橫跨萬水千山」的個人時代。
  • 張愛玲身邊的女人
    1 母親黃逸梵張愛玲的母親黃逸梵,本名黃素瓊,她的祖父黃翼升是清末長江七省水師提督,黃翼升也曾是李鴻章的部下,妥妥地名門之家,黃翼升去世時,兒子黃宗炎承襲了父親的爵位。所以她才會在張愛玲年幼時離家出走,才會在兒子受盡繼母的欺負,想與她同住時,冷靜地甚至狠心地告訴兒子:我的經濟能力只能負擔一個人的教養費。黃逸梵嫁給張志沂後,兩人過了一段幸福的日子,也給幼年的張愛玲留下了關於母親最初的記憶。
  • 張愛玲委身65歲老頭,為何還放棄腹中胎兒?只因「求而不得」的母愛
    張愛玲與母親黃逸梵張愛玲的童年過得並不幸福。童年對她而言,不是溫度極佳的大晴天,而是清冷孤寂的雨天。母親黃逸梵在張愛玲四歲時就離開她,遠渡重洋去留學,追逐自己想要的生活。那段正是孩子最需要母親的關懷與愛的幼兒時期,而母親黃逸梵缺位了。
  • 二婚女再嫁富商,讀懂《傾城之戀》的殘酷,你才明白張愛玲的清醒
    張愛玲估計也沒想到這句話會一語成讖,為她坎坷的愛情之路埋下伏筆。張愛玲身世顯赫,祖父是晚清名臣張佩綸,祖母是李鴻章之女李菊耦,外祖父是廣西鹽發道黃宗炎。父親張志沂是個典型的封建遺少,母親黃逸梵卻是個深受五四新思潮影響的新女性。兩人難以融合的思想觀念加劇了婚姻的裂痕,在張愛玲四歲時,黃逸梵拋下一雙兒女去了國外。
  • 《張愛玲的33堂寫作課》:用文字書寫生活之痛、之美
    張愛玲出身名門,奶奶李菊藕是晚清名臣李鴻章之女,母親黃逸梵的爺爺黃翼升是清廷長江三省的水師提督。張愛玲的父母雖然郎才女貌、門當戶對,但每日生活裡充斥的卻是無止境的爭吵,隨後母親遠走異國他鄉,自己則跟著整天抽大煙的父親生活。
  • 懂得「低頭」的女人,都不會活得太差,張愛玲的《傾城之戀》講的太...
    張愛玲身世顯赫,祖父是晚清名臣張佩綸,祖母是李鴻章之女李菊耦,外祖父是廣西鹽發道黃宗炎。父親張志沂是個典型的封建遺少,母親黃逸梵卻是個深受五四新思潮影響的新女性。
  • 張愛玲為何不肯生下孩子?事後19年她給出原因:小孩一定會對我壞
    張愛玲母親黃逸梵張愛玲的母親黃逸梵,乃軍門之孫,嫁與張家,算得上門當戶對的。然而婚後幾年,黃逸梵便不再快樂了,在張愛玲四歲那年,她與小姑子張茂淵遠赴法國。這時的黃逸梵,第一次不肯為兒女犧牲。此後幾年,張愛玲與弟弟一直過著沒有母親的生活。待黃逸梵再回到上海,在國外有了男友,她已經可以笑著面對丈夫狎妓了。母親離婚了,她搬進了一所公寓。按協議,她和弟弟都由父親撫養。可是在與父親決裂後,她投奔了母親。
  • 相較張愛玲,張子靜更加的乖巧聽話,為何張茂淵卻對十分他冷淡?
    1915年,張志沂與黃逸梵成婚。普通家裡的姑嫂向來是處在一個微妙的位置的,而張家不一樣。因為黃逸梵同樣是個不願成為時代犧牲品的女人。這與張茂淵不謀而合,兩個女孩因此成為了無話不談的好友,日後感情日益加深,彼此相扶相持幾十年。新婚不久,張志沂便染上了惡習。黃逸梵和張茂淵深惡痛絕於此良久,兩人幾次勸說,張志沂都無動於衷,而且認為她們並沒有發話的餘地。
  • 父親娶歌女,母親隨小姑子出逃國外,她到底是白玫瑰還是紅玫瑰
    說起張愛玲,立刻浮現在我腦海中的就是她的那張穿著旗袍,臉頰微抬著的照片。這樣的妝容和服飾不要說是民國時期,就算是在現在依然算精緻、時髦。張愛玲的旗袍都是出自她自己的手,是她自己設計的。張愛玲設計服裝和把控色彩的天賦來自於她的母親黃素瓊。
  • 才女張愛玲還是服裝設計師,曾為閨蜜設計另類服裝,引領民國時尚
    其中,才女張愛玲的時裝,也是一個重要的現象。民國時期紅極一時的才女張愛玲,除了在文學創作上極有天賦以外,她的審美觀也很超前。她有個閨蜜叫炎櫻,是港大上學時的同學,她們成了無話不談的閨蜜。但後來張愛玲去美國後,倆人反而漸行漸遠斷了聯繫。
  • 如果你認識過去的我,就會原諒現在的我,我們該如何評價張愛玲?
    ,母親黃逸梵卻是新式教育下獨立女性的腦袋,自由而浪漫。張愛玲在很小的時候便與生母分離,又不得不認了個繼母,可是她的觀念同黃逸梵一樣,渴望獨立自由,渴望一個嶄新的天地,而這些恰恰是父親張志沂不容許的,他毆打張愛玲,甚至軟禁她,不讓她走母親的老路。可她還是逃離了,還將自己的囚禁經歷投稿給《大美晚報》,徹底與父親決裂,連一點迴旋的餘地都不給。
  • 張愛玲嫁大自己29歲的賴雅,是精心設計?繼女說:那女人不可理喻
    字如其人,張愛玲的文字就像她的人一樣。愛恨別離,有時深情款款,有時又無比的狠厲。你以為張愛玲天生就是這樣一個人,但卻並非如此。大多數人的性情,都是原生家庭所造就的,張愛玲也是如此。
  • 寫盡浮世悲歡的張愛玲,對自己的感情並不糊塗,她才不是傻白蠢
    1956年3月31日,在麥克道威爾文藝營裡,張愛玲認識了賴雅。他們的感情發展迅速,7月5日,在紐約的賴雅收到張愛玲的來信,得知張愛玲已經懷孕。在慎重地考慮後,當天下午,他向張愛玲寄出了一封求婚信,但希望張愛玲能夠選擇放棄這個孩子。同年的8月14日,張愛玲與賴雅在紐約結婚,參加婚禮的人有張愛玲的好友炎櫻和經紀人馬莉·勒德爾。這也是炎櫻第二次為張愛玲證婚。
  • 深度剖析:民國才女張愛玲,為何一生淡漠涼薄?
    張愛玲的童年快樂是鮮有的,父親與母親完全不是一個世界的人。父親張廷重是典型的富貴公子做派,身上沾染了各種舊社會的陋習,抽大煙,逛窯子,娶姨太太……她曾這樣形容父親:「那裡我什麼都看不起,父親的房間裡永遠是下午,在那裡坐得久了便覺得沉下去,沉下去……」而母親卻是一個思想新潮,有自己追求的人,這樣的兩個人註定無法在一起過日子,於是在張愛玲四歲那年,母親黃逸梵就跟著小姑子一起出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