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身長八尺到底是什麼概念?假如你身在古代,算幾尺男兒呢

2021-01-11 小寶兒品歷史

Hello~大家好,歡迎收看今天的小李品歷史。在現代眾多的古代影視作品中,我們往往能夠聽到在介紹一個人的時候會說「某某某,身高八尺,力大無窮」之類的話,或者有一句俗話叫「堂堂七尺男兒」,這個七尺八尺的,到底有多長呢,現在很多人都不清楚吧,所以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下在古代的時候,人們是怎麼確定高度的,如果你身在古代,那麼你算幾尺男兒呢?

我國在5000年的歷史長河中誕生了很多朝代,幾乎每個朝代都有自己對於長高度的定義據說古代的一尺是根據當時皇帝的手肘長來定的(沒有史料記載),所以都不大一樣。最早在商代的時候,一尺合今16.95cm,按照當時的換算方式,人大概高一丈左右,所以之後便有了「丈夫」這個稱謂,丈夫剛開始不是婚後女性對男性的稱呼,而是所有的男性都是這個稱呼,只到唐宋年間才逐漸被用來當做已婚女性對男性的稱謂。

我們在看三國演義的時候,很多著名的武將都有介紹過自己的身高,比如像呂布身高一丈,按照三國的換算方式一尺合今24.2cm,也就是說呂布有242cm的身高,關羽身高九尺,也有217.8cm,在現在人的眼光來看的話去打NBA都是裡面無人能及的大個子了,這裡不排除藝術渲染,因為根據史料記載,當時士兵的平均身高在160cm~170cm之間,所以作為將領,小編覺得190cm已經很多了,過兩米就有些誇張了。

按照皇帝手肘定長度的規則一直延續到了明朝,明清時,長度單位就被固定了,是按照木工的工作標準來執行,一尺合今31.1cm,所以七尺男兒到底算多高呢?綜合一下各個朝代的數據,七尺的定義最早是在魏晉南北朝的時期提出的,當時的七尺根據換算一般是指170cm左右,所以只要達到170cm,你就可以達到七尺男兒這個標準了,但是七尺男兒的深層含義其實是指在精神方面的高度,所以沒有達到170cm的同學也不要灰心,畢竟精神的高度,才是真正決定一個人高度的標準。

好的,今天就到這裡了~謝謝大家收看今天的小李品歷史,歡迎大家點讚留言,小李會在第一時間給大家帶來最新的遊戲資訊,我們明天見!

相關焦點

  • 古代所謂的「身高八尺」到底有多高,若在古代,你是幾尺男兒
    三國中最高的人是誰呢?那就是"馬中赤兔,人中 呂布 "的呂奉先了。據說呂布身高一丈,一丈等於十尺,那就是兩米三一。比兩米二六的姚明還要高三指。古代戰爭多出奇才,身高兩米三的呂布往那兒一站就有威懾力。赤兔馬是呂布的座駕,一匹成年馬的高度一般都在兩米二以上,體重基本都在一噸以上。像赤兔馬這麼有名的品種,沒有絕對的身高顯然是駕馭不了的。史書上記載 關羽 身高九尺,大概是兩米零八。
  • 古代身高八尺、才高八鬥、腰纏萬貫到底是什麼概念?
    咱們的祖先首先拿什麼東西測量呢?最直接、簡單、粗暴的辦法——人的身體。成語「布手知尺」。 象形字,尺就是如圖所示。不過「布手知尺」限於男子,女子的手小怎麼辦呢?古代人管女人拇指指尖到食指指尖的長度為「咫尺」。成語「近在咫尺」,你懂是什麼意思了吧。
  • 你的身高在古代算得上「七尺男兒」嗎
    古人常常說「七尺男兒」,如今一尺約33釐米,算下來都有2米3,項羽「八尺男兒」,孔子「九尺六寸」就更加超出人們的想像了,難道古人的營養真的這麼好嗎?其實不是的,根據學者考證,每個朝代對尺的標準都有所不同,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大拇指和中指之間的距離,大約是20釐米,很顯然,古代的尺比現代的尺要短。
  • 古代的身高八尺到底有多高
    我們看小說常常看到,某人身高八尺,那麼這個身高八尺到底是多高呢?有學者研究,最早記載中國人身高的是《靈樞經》。
  • 身高八尺 才高八鬥……聊聊古代擇偶常用的計量相關成語背後的故事
    先來說說身高八尺。  《戰國策》裡很有名的一段故事《鄒忌諷齊王納諫》:  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  他問老婆,我與城北徐公誰美?老婆說,你美。他又問小妾,小妾也說你美。他又問客人,客人也說你美。後來,他見到了徐公,覺得人家比自己美,想了想,老婆偏愛我,小妾懼怕我,客人有求於我。
  • 如果你在古代,你算幾尺男兒
    在裡面經常有一些對人物身材的描寫,什麼紅顏長鬚,濃眉大眼,身長九尺等,在小編心中一直都有一個很大的疑問,這古人口中的八尺和九尺,到底有多麼的高?換成現在的長度單位到底是幾米幾?書中對武將的身高描寫的語句非常多,比如張飛身高八尺,關羽九尺,馬超八尺,而呂布居然有一丈之高。
  • 項羽身長八尺,關羽身長九尺,將他們放到現在,實際身高是多少?
    此外,唐太宗李世民,書上記載他身高八尺,可根據唐代那會兒的度量衡來計算身高,唐太宗約摸兩米三的樣子;至於他的老婆韋貴妃,甚至有一米九的身高,堪稱小巨人。亦可見李世民身高絕不會低於自己老婆的一米九,從而證實這句話。
  • 男兒「七尺」另有何意?
    在中國歷代,度量衡不是不變的,然而不管尺寸標準幾度改變,堂堂「七尺男兒」的用法為何不變呢?身高不到六尺的晏子立德立言受人敬仰,而他八尺軀的車夫卻受妻子看輕。那麼「七尺男兒」鮮明的形象不僅指男兒的「七尺軀」,實際有什麼真意?指什麼內涵呢?先來看一個和身高相應的故事,出自《晏子內篇?雜篇》。春秋晚期齊國宰相晏子是個著名政治家、外交家。為晏嬰駕車的車夫是個身長八尺的大漢。
  • 你知道七尺男兒有多高嗎?古代人和現代人的身高差距到底有多大
    一方面是在古代影視作品中,都是身材挺拔的演員們在表演,另一方面則是一些古代流傳至今的俗稱,比如「七尺男兒」。每當古人要表現自己的英雄氣概,肯定就會說「堂堂七尺男兒」之類的話,可見古人有很多人的身高都達到了這個標準。表面上看沒什麼,但我們仔細一算,才發現問題大了去了。
  • 中國古代沒有牛奶,中國人身材比西方人矮小嗎?喝牛奶是個騙局?
    喝牛奶到底有沒有騙局?能不能提高國民的身體素質,今天,我們從歷史的角度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身長八尺,容貌甚偉,時人異焉。」諸葛亮的身高是八尺,漢代的八尺是多少呢?東漢時期的一尺約合23.4釐米,戰國至西漢時期的一尺約合23.2釐米,現在的一尺約為33.3釐米,諸葛亮「身長八尺」,按東漢的八尺計算,約為187.2釐米。在漢代,一般男性的身高只有七尺,即163釐米左右,所以,男人在中國古代也被稱為「七尺男兒」。
  • 一把新出土的漢尺,告訴你身長九尺的武聖關羽,放到如今究竟多高
    引言「鄒忌修八尺有餘,形貌昳麗」,戰國時期齊國人鄒忌算是一個美男子。古代人們對於男人的相貌,自然是很關注,像古代知名的美男子潘安,蘭陵王。書中有記載,他身長九尺,那麼關羽放到如今究竟有多高呢?一、形容男子身高用尺來衡量,各個朝代數據不同秦始皇當年統一六國之後,為便於統治管理,統一文字,度量衡,錢幣等。這麼做「事實上」很有必要,每個國家尺寸標準不同,人們使用起來很不方便。前面講到說鄒忌八尺有餘,戰國時一尺相當於如今7寸,大約為2米3。
  • 漢代尺子出土,終於知道劉備等人身高了,還有七尺男兒的身高
    中國古代長度計量通常用丈、尺、寸單位表示,經常形容一個身材高大,身高八尺,到底多高呢? 洛陽出土漢代骨尺,提供了答案。這座漢墓埋葬時間為東漢晚期漢桓帝永康元年(公元167年),骨尺長23.7釐米,寬2釐米,骨尺分寸刻畫清晰,尺的正面一半刻卷草紋和菱形點紋,另外一半分為5等分。
  • 古代一尺是多長?
    【國寶密語】古代一尺是多長?
  • 身長九尺的武聖關羽,相當於現在多高?一把新出土的漢尺給出答案
    「玄德看其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
  • 盤點古代雙手過膝的名人,有帝王將相還有女傑
    最有名望的,就是三國時期的英雄劉備了,史載劉備「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他是三國曹操一類的英雄人物;第七位垂手過膝的帝王,是陳朝的開國皇帝陳霸先,史載陳霸先「身長七尺五寸,日角龍顏,垂手過膝。」,陳霸先雖是村官出身,比劉邦稱帝前的地位還低微,但卻被梁武帝的侄子蕭映認為「此人方將遠大」,此後陳霸先果然平叛交州,討滅侯景,北退齊朝,南定蕭勃,挫敗王琳,代梁建陳,成一霸業;陳霸先侄子陳宣帝陳頊也天生異象,是第八位垂手過膝的帝王,他「身長八尺三寸,手垂過膝。」
  • 古代的計量單位緡、鈞、跬、尋、斛,它們都代表什麼意思
    那古代有哪些少為人知的計量單位呢?它們都表示了什麼? 但另一方面,「跬」也是古代計量長度的單位之一。古代一腳邁出後著地的距離就稱為跬。因為每個人腳的大小不一樣,所以跬的長度也不能確定。
  • 中國公認「身高最高」的省,男生170都算矮,遍地都是大長腿
    在我國古代,形容一個男人高大威猛,會用上「八尺男兒」的稱號。而我國領土遼闊,南方和北方有很明顯的區域特徵,同時南方人和北方人差別也很大。比如北方人普遍個子高大,而南方人相對瘦小。因此不同民族和不同省份之間自然也存在身高不同的情況。
  • 漢朝一把尺子出土, 終於知道九尺的關羽到底多高了!
    在古代戰場身材高大的將軍,往往有著更充沛的體力和更遠的攻擊範圍。東漢末年,三國東晉,英雄豪傑輩出,名將更是數不勝數。尤其是「武聖」關羽,在歷史上的粉絲中知名度相當高。書中記載,他身長九尺。但是這個尺究竟是多少釐米呢?關羽放到今天,究竟有多高?
  • 身長造句和解釋_身長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身長八尺,相貌堂堂。] 衣服從肩部到下擺的長度。 身長在教材中的例句: 1、有些恐龍身長几十米,重達數十噸;有些恐龍則身材小巧,體重只有幾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