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每個人都曾經有過晚上睡不著覺的經歷,或者是入睡難,或者是睡不實,或者是醒得早,或者是整晚都在做夢,《詩經》裡用「輾轉反側」這個詞來形象地描述這種狀態。
其實有些時候「輾轉反側」是正常的,比如突然換了一個環境、身體不太舒服、作息時間偶爾被打亂、有重大事件刺激等情況下,這些暫時性失眠都不算是疾病。
只有那些沒有特殊原因的長期失眠,才算是病理狀態。失眠是當今社會一個極為常見的症狀,同時也是危害人類健康的一個重大疾病。
經筋異常,失眠發作
導致失眠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心理精神因素,有的是身體其他疾病引起的各種功能失調,這些要依靠調整情緒和治療原發疾病的辦法來解決。我這裡著重要處理的是經筋失常引起的睡眠障礙。現代人長期的工作生活緊張,精神壓力較大,各種原因造成身體頸背部的筋緊張,就會引起失眠。年輕人一整天坐在辦公室,一個姿勢保持很久,再加上空調的冷風吹個不停
,頸背部的筋很容易受寒、僵硬,筋的不柔和進一步影響經脈氣血流動,最終就會出現失眠的問題。另外,大家都知道「陽主動,陰主靜」這句話。陽氣保證我們白天的活動精力,而到了夜裡呢,陽氣就要暫時下班,陰氣開始值班,這樣身體才能夠得到陰氣的涵養,我們也才能睡好。如果某處的筋出了問題,陽氣潛藏於陰氣的通道導致氣血運行不暢通,那麼陽氣自然不能按時下班,陰氣也不能到點上班,陰陽失序的結果就是人整晚都睡不好,而且白天也無精打採的。中醫認為,心主神明,心與失眠的關係最大。因此治療失眠時,一般都會用養血安神的中藥來促進良好的睡眠。
如果手少陰經筋或是手厥陰經筋出現了異常,心主神明的功能必然會受到影響,從而誘發失眠。如果大家不會扎針,按揉以上經筋穴位及筋結,也會起到一定的治療效果。十幾年前,一位病人找到我。他的性格極其開朗,沒有什麼精神壓力,也沒受過什麼情志刺激,檢查了身體,沒有任何嚴重疾病,身體棒得不得了,可就是有頑固的失眠,而且困擾了他二十年。他每天晚上吃兩三片安定,嚴重的時候,吃到七八片,中藥也吃了不少,但效果一直不好。我當時一聽,也覺得有些無從下手。後來經過仔細檢查發現,他的
手少陰經筋和手厥陰經筋的循行路線上有不少壓痛敏感的條索樣的攣縮筋結。此外他的頸部也有不少細小、僵硬的筋結,說明他頸部的經脈也不暢通,氣血很難濡養大腦,自然睡不好。我心裏面有點底了,主要在他的手部扎針,重點在
內關穴、郄門穴、神門穴(手腕內側)附近,並用長針將頸背部僵硬的筋放鬆,重點部位在
風池穴、天柱穴(腦後)及阿是穴附近。扎了兩次以後,他打電話興奮地告訴我,這二十年來,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睡得安穩過,一直從晚上十點多睡到早晨天亮。後來鞏固治療十次,他的睡眠一直都很好。像這種頑固性的失眠雖然持續了二十年,看上去非常棘手,但是一旦找到真正的病因——筋,治療就非常容易,效果也很好。許多年輕人的失眠原因比較簡單,主要是經筋問題,將筋結鬆開了,問題也就解決了。我夫人有一位30歲的女性朋友,在某大醫院被診斷為抑鬱症。我看她本人,並不是有遺傳性疾病或是受過什麼精神創傷,主要症狀不過就是焦慮和失眠。據她描述自己幾乎整夜整夜地睡不著,即使睡著也很淺,正在吃百憂解、蘿拉之類的西藥。她自己知道藥物吃多了不太好,所以也不是長期堅持服。她這個人很要強,睡眠不好,記憶力不好,自然工作都會有影響,所以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越是著急,症狀越重,症狀越重,她的記憶力、思維就越受影響。我認為她的問題就是大腦供血不足導致的失眠,失眠嚴重了,影響到工作,人慢慢開始焦慮。我給她檢查了一下,發現她
頸部的筋特別緊張,於是在頸部給她扎了幾針,使筋得到放鬆,大腦供血得到了改善,結果她當天晚上回去就睡了八個小時,之後就都能維持這樣了。這種失眠完全是由於頸部肌肉,也就是筋的緊張造成的,長期的失眠影響到了心情,產生抑鬱傾向。這是典型的經筋疾病,從筋的角度來治,效果是很明顯的。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興趣減低,悲觀,思維遲緩,缺乏主動性,自責自罪,飲食、睡眠差,擔心自己患有各種疾病,感到全身多處不適,嚴重者可出現自殺念頭和行為。根據筆者的臨床經驗
,多數抑鬱症患者除了情感因素和精神壓力外,主要是經筋出了問題,尤其是頸背腰部的經筋非常緊張,如果通過按摩或針灸將這些筋結松解開,多數患者會恢復健康。近幾年來,筆者通過針刺配合站樁治療幾十例抑鬱症患者,均取得了理想的療效。許多一生勞作的老年人頸椎都不太好,大腦供血不足,所以多有失眠。針刺頸部筋結效果一般都比較好。這是弟子李景利記錄的一例老年失眠病例,治療主要是針刺頸背部筋結,在家點穴按摩也主要是這些部位和腧穴。自訴:失眠,每日最多只睡兩三個小時。同時伴有頭腦昏沉,辨別方向障礙2年餘,近期於家門口出現三次不能辨別家的位置,拿著手機不知道怎樣使用。有高血壓病史十餘年,口服降壓藥控制;2002年患腦梗死,無明顯後遺症。夜間小腿抽筋,一直吃鈣片,不能緩解。
查體可見大椎處有明顯凸出的筋結,直徑約10mm,比正常皮膚高出近3cm。胥老師在患者大椎周圍及頸枕筋結處毫針適度深刺,同時針刺督脈、夾脊穴、百會、四神聰,深刺腰骶部筋結、下肢膀胱經筋結,整脊手法每周一次。
針刺治療一次後小腿抽筋緩解,未再服用鈣片;治療兩次後,病人可獨自從通州坐地鐵到城裡看病,每晚可安睡七八個小時;針刺十次後血壓平穩下降,自述降壓藥由每日三種,變為十餘日吃一片,血壓一直很平穩。大椎穴處的筋結由僵硬變得柔軟,體積也略有縮小變平。中醫有一句話叫做
「胃不和則臥不安」,就是說如果胃的功能不正常,比如晚上吃得太多,肚子太脹等,也會造成失眠。對付這種原因的失眠,我們通常可以在腹部的
中脘穴、腿部的
足三裡穴或是其他
阿是穴附近尋找到
筋結,把這些筋結撥開了,失眠也就緩解了。中醫上,還有一個經外奇穴叫做
安眠穴,在風池穴和翳風穴的中間,也是治療失眠的經驗效穴。如果你仔細摸摸安眠穴的話,幾乎每個失眠的人這裡的經筋都緊張,所以臨症治療時,將這裡的經筋松解開就行了,一般會取得理想的療效。像頭疼或是血壓容易升高的朋友還要在太陽穴和印堂穴附近尋找筋結,找到筋結後,努力把它揉開;情緒不好的朋友一般是肝火旺盛,晚上要用力按揉太衝穴、肝俞穴,可以瀉肝降火,幫助睡眠。還要在腳上的太溪穴周圍找到這小的筋結,也要把它揉開。有的失眠患者情況比較複雜,治療時需要綜合調理。診室裡經常有一些病情十分複雜的病人,症狀表現多樣,有的患者怕忘了往往會寫上整整一頁紙。上周某大醫院的一位姓韓的內科醫師來診,居然寫了兩頁紙,症狀互相之間又沒有什麼聯繫,讓年輕大夫為之頭大,真不知從哪裡下手。
像這位年逾古稀的韓大夫,最初來診室時敘述自己的病情就提到:頸椎病多年,大腦供血不足,頭暈,近來左手小指發麻,左腳大腳趾疼痛,行走時疼痛加重,還有多年的右側下肢靜脈曲張,真是從頭到腳無一不備。
老師在頸部局部針刺之外,給予整體夾脊穴治療,幾次治療後,病人以上症狀都有改善,十分高興。「順便」提到自己有多年的失眠頑疾,一直依賴安眠藥。因為他自己也是大夫,憑經驗認為是治不好的,沒想到調理頸椎後,失眠這個症狀反而改善得更明顯,現在已經不用安眠藥了。
對老先生來說,這一「意外收穫」更增強了他治療的信心,現在每次來診室,都能聽到他爽朗的笑聲,這是健康的聲音啊。
還有一位女士比較典型,該女士正值更年期,來治療腰痛,幾次治療後,表示腰痛改善的同時,時常煩躁出汗的症狀也得到解決,她自己也感到奇怪,可是對於我們來說,已經不止一次見到病人的這種「意外收穫」了。對於此類,胥老師說,病人症狀比較多樣,症狀之間有時候似乎沒有必然的聯繫,這時候從松解經筋調理脊柱入手,往往能事半功倍。
元氣較虛弱的中老年人最好經常用艾條灸自己的命門穴及腎俞穴,效果是引虛火歸元,讓陽氣內收,時間一般是10~15分鐘。
經常失眠的朋友一定要擺脫對安眠藥的依賴,多從筋的角度去試一試,只要讓筋舒脈暢,脾胃調和,那麼安然入睡夢鄉酣就不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了。如果每天堅持站樁練習的話,幾乎天天都會睡得很好,這是許多站樁班學員的體會。
本文選自:《筋柔百病消》,人民衛生出版社,主編胥榮東。轉載請註明出處。
註:文中所涉及到各類針灸方法僅供專業中醫人士參考學習,不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用,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版權聲明:我們注重分享,文章、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異議,請告知小編,我們會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