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塑料迎來百億級風口,市值醫生:重點關注3個門檻

2020-12-21 3分鐘學管理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這段視頻:一隻被塑膠袋堵住嘴巴的烏龜,從它的嘴巴裡拉出血肉模糊的塑膠袋滿是淚痕。看完視頻在感嘆塑膠袋對海洋生物的危害同時,也對限塑令發起深思。我國早在2008年就提出了限塑令,實行十年以來,白色汙染沒有減少,反而讓塑料生廠商大賺了一次。

2020年底前,我國最強限塑令將落地實施,短期內可降解塑料增加的量將非常可觀,可達到百億級增量,但這遠未達到可降解塑料的天花板,長期來看,可降解塑料存在千億級的市場空間——根據國信證券測算,國內生物降解塑料需求空間巨大,一次性餐具、一次性塑膠袋、農用地膜和包裝用塑料薄膜四大重點應用領域合計約有1017萬噸的潛在需求空間。不過,要充分挖掘這個市場,目前這幾大門檻仍亟待突破。

摘自:市值醫生模型-中小企業發展潛力自評問卷

在一次性塑料製品替代產業中,重點要關注的門檻是:

1 專利技術,仍然沒有得到創新性突破

其一、影響可替代品的開發。

2020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了新版「禁塑令」,它被行業內稱為「史上最嚴禁塑令」。這份「禁塑令」釋放了一個信號:不可降解塑料將逐漸被全面禁止。

這份新政實行後,可降解塑料的需求已經開始快速提升。僅在外賣和快遞對可溶解塑料需求較高的行業需求就能達到154.53萬噸,市場增長達到36倍,潛在的需求有1017萬噸。

從2019年我國的外賣盒使用量來看,274億個飯盒使用量代表可降解飯盒存在極大的替換空間。日常可見的一次性塑膠袋,以2019年我國塑膠袋10950億個30%的可溶解塑膠袋滲透率來看,至少有3055億個可溶解塑膠袋替代量。

儘管一次性塑料替代品的研發和產業發展正在推進,但大規模使用替代材料仍面臨著一系列問題和挑戰,比如:

目前市場上的可降解餐盒材料基本為一半澱粉、一半原本的塑料材質,這是因為中餐屬於熱食,百分百的可降解材質容易變形;

目前可降解塑料的現有滲透率低、行業起步晚,要在研發上找到耐熱、不變形的環保材料進行完全替代,還比較困難。

在2020中國包裝容器展上展出的紙質外賣餐盒

其二、價格困擾可降解塑料行業發展。

可降解塑料材質的價格是普通塑料的2-3倍。以原材料PBAT為例,價格高主要是製作原料價格高,其次是利用率低消耗大,主要還是技術沒有攻破。

作為重資產,重投入行業,資產利用率平均只有50-90%,雖然有的企業已經優化到83%,未來也需要很多投入才能降低生產成本。成本高,直接導致使用得少,但反過來只要使用數量提高了,成本一定會降下來。

因此,還是要從源頭上解決塑料廢棄物與汙染問題,尤其是上遊的技術創新。產品設計不僅要考慮環境需求,同時還要考慮到實際使用中涉及到的食品安全、使用習慣等問題,但是目前多項技術仍然掌握在少數企業手中,替代產品產業尚處於發展初期,市場競爭力較弱。替代品市場要做大,還需要更多企業、政策和消費者的支持。

2 政策

雖然國家已經明確頒布新令,但是可降解塑料需要的降解環境沒有明確,統一的生產標準也還沒有。

目前需要工業堆肥才能降解,不堆肥就無法降解?可降解塑料在低溫或者在海洋環境,土壤中的可降解塑料降解是十分緩慢的。但是總體來看,可降解的降解速度比普通塑料速度快。

此外,可降解塑料目前沒有生產標準,具體哪一種塑料對環境最友好,生產成本最低,以及產能之間的權衡,都還沒有確立國家甚至世界標準。

3 資本運作

據國信證券研報表示,國內可降解塑料相關上市公司主要有:金髮科技、金丹科技、瑞豐高材、中糧科技、華峰氨綸、彤程新材和萬華化學。在政策扶持下,包括但不限於以上公司都在瞅準機會擴充產能,希望解決成本高企、產能不足等問題,中小企業也能緩解融資難、貴、慢的困境,加速行業快速發展。

部分上市公司的可降解塑料產能布局

可降解塑料前期發展進程慢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相信在生態保護、政策壓力、行業轉型、資本布局的多重作用下,市場競爭力能得到加強,進而打開一個全新的市場。

(文中部分圖片、文字來源於網絡公開整理)

相關焦點

  • 可降解塑料風口再起 可降解塑料產業鏈全景圖及投資機會深度剖析
    中商情報網訊:可降解塑料是指其製品的各項性能可滿足使用性能要求,在保存期內性能不變,而使用後在自然環境條件下能降解成對環境無害的物質的塑料。中央連續兩次出臺限塑禁塑相關政策,24個省份也陸續發布了當地的「禁塑令」,可降解塑料的風口再起。
  • 又一領域加快綠色轉型,可降解塑料迎來發展機遇
    要求加強快遞領域塑料汙染治理,推動重點地區逐步停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一次性塑料編織袋,減少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膠帶。推動全國快遞業務實現電子運單全覆蓋,大幅提升循環中轉袋(箱)、標準化託盤、集裝單元器具的應用比例。
  • 「禁限塑」新政升級——我市可降解材料產業迎來風口
    10月19日,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荊門市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工作方案》,將「禁限塑」範圍擴大到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遞塑料包裝等。「禁限塑」新政升級,傳統塑料產業面臨挑戰,而我市可降解材料產業則迎來了風口。
  • 可降解塑料火了!這隻A股狂拉四連板
    同時公司也積極進行其他一些可降解塑料的改性和試製工作。今年前11個月,公司試產的可降解塑料產品的銷售額約600萬元,佔公司營業收入的比重很小。  可降解塑料是個綜合性、高技術、高投入的行業,公司的PGA項目及下遊應用未來能否大規模工業化生產,仍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 誰來關注可降解塑料廢棄物回收與環保處置
    文章導讀:禁塑背景下,站在風口的可降解塑料迎來快速發展時期,可快速發展背後,卻存在了諸多爭議。現階段,對可降解塑料需要有理性的認識,有時一紙「禁令」並不足以解決所有問題。對塑料的汙染問題,還面臨著技術、末端處置、公眾認知方面的一些不足。國家對「可降解」塑料的宣傳口徑中,不妨再細緻一些,避免「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
  • 一個「塑膠袋」背後:百億級風口,千億級潛在增長空間?
    每年,人類產生近3億噸垃圾。有800多萬噸垃圾被扔進海洋,至少10億個海洋生物因為塑料垃圾失去生命。每周,全球人均吃掉一張「信用卡」。因為未被回收的塑料慢慢降解成塑料微粒,出現在土壤、水體、空氣,以及富集在海洋動物體內。
  • 瑞豐高材優勢產能持續釋放 搶佔生物可降解塑料風口再做新布局
    進軍生物降解塑料藍海鞏固傳統優勢業務固然重要,對於不甘平庸的瑞豐高材來說,積極拓展行業產業鏈,成為具備持續創新和研發能力的國際知名新材料生產銷售商,才是公司未來發展的方向。在公司方面看來,隨著新版限塑令逐步在全國推行,已經成為市場風口的生物降解塑料行業。
  • 「口罩+可降解塑料」加持,68億訂單黃了的金髮科技上半年淨利仍增...
    口罩、可降解塑料兩大熱點加持儘管上市已經超過16年,但主要從事TO B業務的金髮科技此前並不被太多人所熟知。根據金髮科技公布的信息,其是全球化工新材料行業產品種類最為齊全的企業之一,同時是亞太地區規模最大、產品種類最為齊全的改性塑料生產企業。4月以來,金髮科技受到資金關注漲勢凌厲,至8月5日84個交易日大漲134%。
  • 稅銀攜手助可降解材料產業抓住風口
    「『禁限塑』新政一出,諮詢代塑產品的客戶明顯增多,『以紙代塑』是一條捷徑,這個關鍵時刻,1000萬元出口退稅貸對我們擴充產能、抓住風口實在太重要了!」近日,在湖北克拉弗特實業有限公司的車間裡,8臺全新設備正在緊張地進行安裝調試,公司總裁丁宇凡在不時提醒施工工人的同時難掩激動。
  • 中央支持的新風口?700億件的大市場迎來轉型文件 這些股票受益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央支持的新風口?700億件的大市場迎來轉型文件,這些股票受益劉麗靚「雙十一」、「雙十二」購物狂歡後,大量的快遞包裝何去何從?推進快遞包裝材料源頭減量,加強快遞領域塑料汙染治理,推動重點地區逐步停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一次性塑料編織袋,減少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膠帶。減少電商快件二次包裝。三是加強電商和快遞規範管理。嚴格快遞操作規範,推行綠色供應鏈。四是推廣可循環包裝,培育新型模式,開展可循環快遞包裝規模化應用試點示範。
  • 冠豪高新逆勢上漲背後:搏擊千億可降解塑料市場 聰明資金連續買入
    1)食品級白卡紙有望成為塑料餐具主要替代產品 根據國家標準GB4806.8-2016《國家食品安全標準食品接觸用紙和紙板材料及製品》,食品級包裝用紙必須使用原生木漿為原料,市場普遍認為食品級白卡紙是替代塑料餐具的最合適材料。
  • 「限塑令」密集出臺,可降解塑料概念火了
    原標題:「限塑令」密集出臺,可降解塑料概念火了,這一板塊蓄勢待發丨行業風口近日,商務部的一則消息引爆可降解塑料板塊行情。11月30日,商務部發布《商務領域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回收報告辦法(試行)》,鼓勵環保替代產品供應商依據本辦法規定報告可降解塑料原料、可降解塑料製品以及其他環保替代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情況。
  • 快遞塑料包裝2025年前逐步禁用,可降解塑料和瓦楞紙需求激增
    根據《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規劃,到2022年,全國重點省市快遞塑料包裝將禁用不可降解塑料,2019年重點省市(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快遞業務量佔全國的48.17%,到2025年全國快遞禁用不可降解塑料。
  • 「史上最嚴限塑令」來襲,可降解塑料市場將增長?
    2018年4月4日,河南省南樂縣出臺「禁塑令」:《關於治理白色汙染推廣使用一次性可降解塑料製品的實施意見(試行)》,禁止生產、銷售、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製品,違者將處以最高2萬元罰款,這也是河南省開出的首個「禁塑令」。
  • 限塑令前夜塑料之鄉「荒」了:可降解塑料成本翻3倍 一天30個電話無...
    但在巨大風口下,沒有訂單讓一眾大中小塑料企業不得不「剎車」——一邊繼續生產即將過時的一次性塑料製品,一邊敏銳探知著可降解的風口真正到來。 「市場會很大,但這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現在轉也就像是在賭博一樣。」當地一家企業主表示。此番轉向,被部分人視作80年代在承包責任書上簽字的小崗村村民。
  • 新版禁塑令下 快遞業瓦楞紙及可降解塑料需求替代空間將達百萬噸級
    ,採用可降解塑料的塑料包裝快遞潛在需求增加388.5億件;2025年,用於快遞包裝的瓦楞紙潛在需求增量為459.66萬噸,可降解塑料潛在需求增量為158.78萬噸。  快遞塑料包裝將於2025年前逐步禁用  2020年1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了新版限塑令——《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相對舊版,新版規劃三個階段限塑實施目標,以及對四個重點領域(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酒店一次性用品、快速塑料包裝)的塑料使用進行限制。
  • 剩餐打包成為多方共識 可降解塑料產業迎來機遇
    華創證券指出,根據《相關塑料製品禁限管理細化標準》(2020年版),包括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在內的多種不可降解塑膠袋,將從今年年底開始禁限。2018年我國可降解塑料需求僅4.2萬噸,預計政策落地後,外賣、快遞、農膜三個領域的市場需求將增至154.53萬噸。從上遊的乳酸、丙交酯等原材料,到中遊的聚合物合成及塑料製品製備,再到下遊的垃圾分類降解,都有望迎來快速發展。
  • 總投資額約69.8億!5個生物基材料項目落戶濮陽 打響可降解塑料「競...
    「雙11」來臨,塑料包裝廢棄物的激增使「白色汙染」話題又成為熱點。11月8日,作為河南省率先探索塑料製品禁限管控的四個試點城市之一,濮陽成功籤約5個生物基材料項目,總投資額約69.8億元,項目落戶位於南樂縣的國家級生物基材料產業園。此次籤約,是濮陽打卡綠色「雙11」、搶佔可降解塑料產業高地的一次有力實踐。
  • 可降解塑料產業鏈深度剖析,一文搞懂它的上、中、下遊!
    中央連續兩次出臺限塑禁塑相關政策,24個省份也陸續發布了當地的「禁塑令」,可降解塑料的風口再起。 可降解塑料上遊原材料主要包括PLA(聚乳酸)、PHA(聚羥基烷酸酯)、PGA、PB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AT(聚己二酸/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CL(聚己內酯)等。
  • 可降解塑料:「禁塑令」下的環保替代藍海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固廢網訊:受全球「限塑」、「禁塑」法令影響,全球部分地區開始大規模限塑以及國內禁塑政策逐步實施,可降解塑料需求持續增長。根據IHSMarkit的統計數據,2019年全球可降解塑料產量為117.4萬噸,預計2024年可達133.4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