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到底是誰引起的?為什麼韓國執意不肯在停戰協議上簽字?

2020-12-15 憨豆歡樂多

韓戰發生之前,引起這場戰爭主要者還是日本,在1910年以後,朝鮮就淪為了日本的殖民地,所以在中國抗日期間,很多穿著日本衣服的人,很多都是朝鮮人,基本上屬於朝鮮奸細的人,但是也有很多抗日的朝鮮人跑到中國境內進行繼續抗日,但是也很多人也參加了日本的軍隊,這些人在侵略中國的時候扮演著不光彩的角色

到了抗日戰爭快要結束的時候美國和蘇聯看到形式基本上穩定,當時美國和蘇聯達成協議,在朝鮮半島畫一個三八線,在三八線以北的地區屬於蘇聯紅軍接受日本投降地區,三八線以南屬於美國接受日本投降地區,這就第一次出現一個朝鮮半島三八線,本來蘇聯完全可以把朝鮮拿下來,但是礙於協議蘇聯並沒有這麼做,於是1945年接受投降的部隊是朝鮮人民軍

過了三年以後也就形成了南朝鮮北朝鮮,各自成立政府,這兩個政府都不承認三八線,都認為自己是朝鮮這個國家唯一的合法政府,這個時候都想吞掉對方,北朝鮮這個時候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發展比較快,1950年北朝鮮主動出兵,很快就把韓國的漢城就拿下來了,一直把把韓國軍隊打到了釜山這一小塊區域,基本整個朝鮮基本要統一,這個時候美國控制的聯合國表示強烈不滿,聯合國表示要恢復這個地區的正常化,所謂聯合國出兵只有16個國家出兵了,當然出兵最多是美國,尤其是作戰部隊,80%以上的都是美國兵。

出兵過程中一個重要的過程就是仁川登陸,仁川在朝鮮的中部,把朝鮮人民軍給分成兩部分,於是人民軍一路潰敗,一直到十月份中國發現有可能所謂的聯合國軍要通過三八線,逼近中國邊境,這個時候中國政府就強烈聲明告訴世界任何軍隊不能越過三八線,聯合國軍隊不止過了三八線還把朝鮮人民軍擠到了鴨綠江邊,這個時候中國軍隊在10月19日秘密進入,整個戰局發生革命性的變化,很快把聯合國軍打退到三八線,然後打過漢城

談判也很有趣,在1953年談判要籤字之前,這個時候韓國覺得我可以統一,所以李承晚方面就放棄籤字,但是美國有美國的想法,聯合國有聯合國的想法,於是1953年的停戰協議是三方籤約的,從嚴格意義上講韓國今天並沒有在停戰協議上簽字

相關焦點

  • 為何韓國沒有在韓戰停戰協定上簽字?
    1953年3月後,關於韓戰停戰問題,中美朝達成基本共識。就差坐下來談判了。然而就在此時,李承晚跳了出來,狂刷自己那點可有可無的存在感。他派人向時任美國總統艾森豪轉達了自己的意思:只要中國人民志願軍不退出鴨綠江以南地區,他就不籤署任何停戰協議。
  • 韓戰,美國三易主帥,為何最終還是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
    韓戰期間,以美國為主導的「聯合國軍」司令,首先由麥克阿瑟擔任,麥克阿瑟被杜魯門總統解職後,由李奇微接任,李奇微調離朝鮮後,由克拉克接任。三易主帥,最終,克拉克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並說「我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在沒有取勝的停戰協定上簽字的司令官。」這三位美國主帥在韓戰期間,都做了些什麼,導致最終沒有取得勝利?
  • 板門店停戰協定後,為什麼志願軍又過了五年,才從半島回國呢?
    新中國建立的第二年,韓戰爆發了。起初,朝鮮如入無人之境,打得韓國潰不成軍,沒多久朝鮮就佔領了半島的大部分地區。危急關頭,美國出手了,組建了聯合國軍在仁川登陸了。在朝鮮的請求下,中國組建了志願軍,入朝作戰。抗美援朝一共進行了兩年零九個月,期間,志願軍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一直到1953年7月27日,戰爭雙方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可是,停戰協定之後,志願軍並沒有立即回國,而是又待了五年,這是為什麼呢?
  • 南朝鮮為何沒參加《朝鮮停戰協定》的籤訂
    美國介入韓戰時曾對中國參戰的可能性進行過評估,然而當時美國國內的主流觀點傾向於認為中國不會介入,退一步講即使中國介入也不可能改變戰局,然而當美軍在朝鮮戰場與中國人民志願軍交上手之後就開始在戰略上對中國進行了重新認識和定位。韓戰消耗了美國大量精力,從而使其與蘇聯在歐洲等地的戰略博弈中處於相對不利的地位。與此同時美國國內要求停戰的呼聲也日漸高漲。
  • 在韓國尋覓韓戰的遺蹟
    唯有首爾韓國戰爭紀念館外停放的那架猶如巨獸般的B52轟炸機還在提醒著人們,戰爭並沒有真正遠去。當時雙方籤署的只是《停戰協定》,和平協定至今不見蹤影。這裡距離朝韓軍事分界線不過40多公裡,任何一顆炮彈都可以輕易地落到這裡。韓國戰爭紀念館入口處,一群韓國士兵正在排隊等候進館參觀。
  • 韓戰結束,彭老總籤署停戰協定時很是感嘆:有些可惜了!
    彭德懷在朝鮮半島籤署停戰協議時,想必也是這種心情。當時我軍剛取得了金城大捷,殲敵近8萬人,而彭總在籤完字後則感慨道:"沒能通過這場勝利對敵人造成更大的打擊,這實在有些可惜。其實也能看出來美國還是有頭腦的,不然就要被我們趕到海裡餵魚去了"對於停戰協議的籤訂,美國其實早就有了這樣的想法,在把麥克阿瑟撤職時就已經考慮過和中朝方籤署停戰。
  • 韓戰中,美國為何主動提出談判停戰?再打下去就要出大問題
    為什麼? 原來,美軍在戰爭中遭到中朝兩軍的沉重打擊,兵員和物資一年的消耗,比他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第一年消耗的還多1倍。 這是一個什麼情況?
  • 韓國和朝鮮是什麼關係?曾經是一個國家?
    新羅之後,朝鮮半島內部戰爭,出現了高麗王朝,隨後被推翻又有朝鮮王朝。朝鮮王朝,又稱李氏朝鮮,是朝鮮半島歷史上最後一個統一封建王朝。首先韓國和朝鮮,之前確實是一個整體,但後來為什麼分道揚鑣了呢?這就得從1876年開始說起,那一年朝鮮跟日本籤訂了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江華條約》,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朝鮮的噩夢來臨了。
  • 停戰協議籤訂在即,李承晚仍叫囂攻到鴨綠江,毛主席:打疼他!
    南朝鮮為何沒有籤訂韓戰停戰協議,完全是因為一個人從中作梗,以至於連老美都差點將他拿下,此人不是別人,正是當時南朝鮮政權的總統,李承晚。這位當時已經垂垂老矣的李大總統不打算再做任何進一步的妥協了,不管當時的美國是多麼急於擺脫這場戰爭。有解密後的檔案披露,1951年末至1952年初,當時美國駐韓國大使約翰·穆喬注意到,李承晚「對每一個最終可能要出現停戰的跡象都感到氣惱」。而且這種反停戰情緒已經蔓延到了李承晚政府裡一些重要成員之中。
  • 李承晚不滿美停戰談判,韓軍精銳單幹讓志願軍千門火炮揍沒了脾氣
    而我志願軍經過3年血戰死傷比較嚴重,而且中朝聯軍也充分見識到現代化戰爭的殘酷,深感技術上的差距,我國建國之初百廢待興,國內需要休養生息發展經濟。鑑於雙方都沒有進一步將「敵人」趕出朝鮮半島的實力,因此雙方均願意談判。而一向以美軍馬首是瞻的李承晚卻認為大韓民國的軍隊經過戰爭的洗禮,裝備美軍制式裝備已經不比美軍差了。
  • 韓戰爆發時,朝鮮到底有多少兵力,為什麼打得韓國落花流水?
    那雙二戰結束時曾在日本投降書上籤過字的手,卻無法籤下韓戰的勝利。西方軍神在與小他18歲的中國戰神的較量中,黯然結束了自己的軍事生涯。1955年,開國授銜,彭德懷名列十大元帥第二位,時年57歲。當今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國際糾紛都可以牽扯到第2次世界大戰,朝鮮半島自然也不例外。迄今為止,依然分為朝鮮和韓國的朝鮮半島之所以仍保持著軍事對峙的局面,正是因為第2次世界大戰末期蘇聯和美國對於朝鮮半島的分割。
  • 鏡頭裡請看:韓戰中的美軍
    軍事科學院編著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戰爭史》、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編著的《抗美援朝戰爭風雲錄》和韓國出版的《韓戰》對「聯合國軍」從不同立場、不同角度做了簡要介紹,於江欣對「聯合國軍」做了深入研究,在《軍事史林》雜誌上也發表文章加以論述,筆者綜合各種資料,並採訪的有關專家,對韓戰中的「聯合國軍」內幕進行系統披露,以飧讀者。
  • 韓用舊花圈做雕塑 紀念韓戰停戰60周年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韓聯社5月30日報導,為紀念韓戰停戰60周年,韓國將首次在大田國立顯忠院設置象徵朝韓的雕塑,並將在全國範圍內舉行多種紀念活動。據報導,該雕塑為象徵朝韓兩國的兩隻手,位於其下是朝鮮半島的地圖。目前,雕塑正在製作中,預計將於7月27日停戰紀念日前安放在顯忠院顯忠廣場內。該雕塑使用顯忠院6.4萬餘墓地的舊花圈製作,長5米,寬3米,高2-3米。
  • 中美俄朝韓五國教科書上如何描述韓戰?
    實際上,進入該國的是上百萬的中國軍隊,他們將美國人趕回到三八分界線,戰爭由此爆發。1951年至1953年,漢城和平壤之間進行了血腥的陣地戰。任何一方都無法突破前線。數十萬人死亡。美國空軍殘忍地轟炸北朝鮮,甚至中國。為反擊這種攻擊,蘇聯飛行員秘密參戰。1953年7月,籤署停戰協議。
  • 三得一失,禦敵於國門之外,為什麼這場戰爭中國必須打
    此後,軍事行動與停戰談判密切配合,邊打邊談,以打促談,在1951年夏秋防禦戰役、 1952年秋季戰術反擊作戰、1953年春反登陸作戰準備、1953年夏季反擊戰役之後,最終7月金城戰役迫使"聯合國軍"方面向朝中方面作出實施停戰協定的保證,有力地促進了停戰的實現。
  • 韓戰對美國人的影響有多大?直到現在都尊重中國軍人
    在韓戰前,美國享受了兩次世界大戰的紅利,大發戰爭財,本土還沒有受到戰爭的破壞,美國在經濟和軍事上是當時絕對的超級大國。當時美國人驕傲得很,這一點從麥克阿瑟不可一世的態度就可看出來。在板門店籤訂停戰協議後,克拉克沮喪地說:我是首個在沒有勝利的停戰協議上簽字的美國將軍。
  • 朝鮮和平談判始末:戰爭得不到的東西,在談判桌上也得不到!
    板門店的協議不同於兩宋或晚清籤下的那些城下之盟,也有異於日寇投降時多少藉助了美蘇的力量,而是更像兩位氣喘籲籲的拳擊手在慘烈搏殺之後發現誰也奈何不了對方,索性心平氣和地在談判桌上「平等」交流了起來。話說勢均力敵的戰場形勢其實很明顯,白頭鷹維護「霸主」顏面的執念不容小覷,種花家保家衛國的決心更是眾志成城,誰都不會主動撒手。
  • 挑起1950年韓戰導火索的到底是南朝鮮(韓國)還是北朝鮮?
    圖-蘇聯坦克 1950年6月25日,韓戰正式爆發了,北朝鮮人民軍在蘇聯援助的T-34坦克的帶領下,僅用了三天時間便擊潰韓國國防軍,佔領韓國首都韓城。很多讀者朋友在這裡應該都比較關心一個問題,那就是在北朝鮮進攻韓國之前,到底是哪一方先開火挑起軍事衝突,進而引發朝鮮南北內戰的?說得更簡練一點就是:挑起1950年韓戰導火索的到底是韓國還是北朝鮮?小編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發現朝鮮南北雙方都說是對方先開的火,但雙方有關的檔案卻至今都沒有解密和公開。
  • 李承晚反對朝鮮停戰,聯合國軍總司令:讓中國教訓一下他吧
    然而李承晚這個戰爭販子居然冒天下之大不違,猖狂叫囂,要將戰爭進行到底,要把志願軍打回鴨綠江邊,而且不顧全世界正義組織的勸告,也不顧聯合國軍的態度,獨斷專行,我行我素,讓聯合國軍很沒面子。這種以一己之私,公然阻撓停戰的狂妄行為,頓時引起了全世界的公憤。
  • 韓戰誰贏了?為何一槍未發的蘇聯和日本成為了最大的贏家?
    美國陸軍上將克拉克曾說過這樣一番話:「我是美國歷史上在沒有取得勝利的停戰協定上簽字的司令官。」這場戰爭指的便是二戰後規模最大的一場戰爭,歷時三年多、參戰人數超過300萬的韓戰。那麼誰才是這次戰爭的最終贏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