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蔻「花樣討好」中國消費者 中國市場因何成業績「救星」

2020-10-03 中國商報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見習記者 馬嘉 文/圖)10月1日,蘭蔻中國暨亞太首家旗艦店(以下簡稱蘭蔻中國旗艦店)在北京王府井大街APM商場開業。為了表達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從旗艦店的裝飾設計到產品推廣,蘭蔻使出了渾身解數。事實上,討好中國消費者的不只蘭蔻一家,中國市場正成為國際高端化妝品品牌眼中的「香餑餑」。

蘭蔻中國旗艦店開業當日,不時有消費者前來捧場。

蘭蔻首次來中國開門店

據了解,蘭蔻在全球僅有兩家線下旗艦店,一家在法國巴黎,另外一家就在中國北京。作為歐萊雅旗下的高端化妝品品牌,蘭蔻一直面向中國市場布局,且收穫了不錯的銷售成績。2018年,蘭蔻在中國百貨、專賣店、天貓美妝、官網等四渠道的銷售額均領先。

此次來中國開店,蘭蔻也對中國消費者展開了「花樣討好」的攻勢。蘭蔻中國旗艦店負責人告訴中國商報記者,蘭蔻中國旗艦店佔地面積320平方米,是目前中國最大的高檔美妝門店,也是第一家結合了中西方設計元素的門店,還原了法式宮廷和北京四合院內廷的概念。店內的銷售人員也對記者表示,不管是在護膚還是彩妝領域,蘭蔻中國旗艦店都拿出了最暢銷的產品和最受歡迎的新品。

面對蘭蔻的強烈攻勢,中國消費者買帳嗎?有前來逛店的消費者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她就是被店內的裝飾吸引進來的。還有消費者表示,她是蘭蔻的忠實粉絲,專門來線下旗艦店「捧場」。此外,銷售人員也告訴記者,剛剛開業,店內多款明星產品已經有不錯的銷量。

旗艦店內的明星產品受到消費者追捧。

中國市場或成高端化妝品牌業績「救星」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國際美妝巨頭們「很受傷」,歐萊雅、寶潔、資生堂、強生、聯合利華、花王等企業均交出了業績下降的成績單。其中,歐萊雅今年上半年的銷售額同比減少143億元。但值得關注的是,其美妝產品在中國市場上的銷售業績穩定。

歐萊雅在中國市場的銷售業績成為其止損的關鍵。根據財報,第二季度歐萊雅在中國的銷售額增長了30%,旗下科顏氏、蘭蔻、赫蓮娜等品牌的高檔化妝品部門在中國的市場份額繼續擴大。

作為歐萊雅旗下的高端化妝品品牌,蘭蔻選擇在中國市場開設全球第二家旗艦店,代表著其邁出了拓展中國線下市場的重要一步。蘭蔻中國旗艦店負責人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中國市場的銷售成績在蘭蔻全球銷售區域中位列第一,此次旗艦店的開設也是希望能夠進一步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蘭蔻中國品牌總經理馬曉宇也對記者表示,法國總部非常重視蘭蔻中國旗艦店,旗艦店未來將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更多定製服務。

中國化妝品市場因何成「香餑餑」

今年上半年,中國化妝品市場恢復速度快,發展良好。賽迪顧問醫藥健康產業研究中心分析師李豔芳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化妝品零售額共計1456.4億元,與去年上半年1461.8億元相比基本持平。化妝品零售在4月出現增速轉正,5月、6月的單月增速已經開始超過去年全年12.6%左右的行業正常增速水平。」

國際化妝品牌的銷售業績也有望在中國市場得到恢復和刷新。蘭蔻中國旗艦店負責人告訴中國商報記者:「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我們第一時間做出調整,針對新零售做了一些布局。到八九月份,我們已經完全恢復到去年的成績。按照我們目前的銷售成績,完全可以達到預計的銷售目標。」

看重中國市場的不只有蘭蔻,資生堂也於今年透露將與雅萌(YA-MAN)合資在中國成立新公司,預計到2030年成為以高端皮膚美容為核心業務的全球第一美妝企業。

李豔芳告訴中國商報記者:「預計今年下半年,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大背景下,中國化妝品市場將在直播帶貨、短視頻營銷等新數位化營銷方式的帶動下,進一步恢復市場消費,行業長期成長屬性不會改變。」

相關焦點

  • 蘭蔻中國旗艦店開業 中國市場因何成業績「救星」
    事實上,討好中國消費者的不只蘭蔻一家,中國市場正成為國際高端化妝品品牌眼中的「香餑餑」。蘭蔻中國旗艦店開業當日,不時有消費者前來捧場。蘭蔻首次來中國開門店據了解,蘭蔻在全球僅有兩家線下旗艦店,一家在法國巴黎,另外一家就在中國北京。
  • 集團業績受損 高奢美妝的「命」中國能救嗎?
    為了表達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從旗艦店的裝飾設計到產品推廣,蘭蔻使出了渾身解數。事實上,討好中國消費者的不只蘭蔻一家,中國市場正成為國際高端化妝品品牌眼中的「香餑餑」。根據財報,歐萊雅第二季度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增長了30%。旗下品牌科顏氏、蘭蔻、赫蓮娜等高檔化妝品部門在中國繼續擴大了市場份額。
  • 研發引入中醫藥 密聯美妝博主,嬌韻詩「討好」中國市場的路子對嗎?
    值得關注的是其有望在產品研發中加入中國本土中醫藥和植物成分,這也被看作是向中國市場「討好」的強烈信號,畢竟中國是全球疫情以來恢復最快的地方。同時,據嬌韻詩集團研發總監Nathalie Issachar介紹,中國實驗室意在直接了解中國消費者對皮膚護理和美妝品的需求,將與中國美妝博主密切合作,推出更多適合亞洲人使用的美妝產品。
  • 中國市場和電商「救了」歐萊雅
    今年以來,歐萊雅高檔化妝品部門已連續三個季度業績下滑,且成為第三季度集團內唯一業績下滑的部門。另外,歐萊雅今年前三季度業績出現近五年內的首次下滑,但中國市場和電商渠道表現亮眼。歐萊雅該如何「拯救」業績?
  • 蒂芙尼花樣百出討好千禧一代 搶佔中國市場
    在中國市場嘗到甜頭的蒂芙尼,為了討好中國消費者,線上賣珠寶、線下賣咖啡,可謂花樣百出。數據顯示,第二季度蒂芙尼淨銷售額為10億美元,同比下跌3%,以不變匯率計算下跌1%;可比門店銷售同比下跌4%,不計匯率影響下跌3%,跌幅高於分析師預計的1.3%。淨利潤為1.35億美元,攤薄後每股1.12美元,同比下跌5.8%。
  • 上半年六大美妝巨頭虧損嚴重 中國市場成止損「救星」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見習記者 馬嘉)今年上半年,美妝巨頭們紛紛陷入業績下滑的窘境。歐萊雅、寶潔、資生堂、強生、聯合利華、花王等企業的業績均出現明顯下滑,有些甚至出現銷售收入、利潤的雙下降。但值得關注的是,上半年中國化妝品市場表現亮眼,銷售業績穩定甚至不降反增,成為美妝巨頭們止損的「救星」。
  • 上半年六大美妝巨頭虧損嚴重,中國市場成止損「救星」
    今年上半年,美妝巨頭們紛紛陷入業績下滑的窘境。歐萊雅、寶潔、資生堂、強生、聯合利華、花王等企業的業績均出現明顯下滑,有些甚至出現銷售收入、利潤的雙下降。但值得關注的是,上半年中國化妝品市場表現亮眼,銷售業績穩定甚至不降反增,成為美妝巨頭們止損的「救星」。
  • 全球關店風波不斷,Gap為何頻頻討好中國消費者
    聯合明星張天愛發布新品、升級定製化產品以及與主播合作直播,最近快時尚品牌Gap(蓋璞)在中國市場很活躍。Gap在全球關店的趨勢下,反而在中國市場加大了擴張力度,力圖討好中國消費者,這其中有何原因?最近,Gap攜手其亞洲區品牌大使張天愛亮相上海,為其新推出的「自在我們Comfortable Together」概念造勢。
  • 全球關店風波不斷 Gap為何頻頻討好中國消費者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王玥文/圖)聯合明星張天愛發布新品、升級定製化產品以及與主播合作直播,最近快時尚品牌Gap(蓋璞)在中國市場很活躍。Gap在全球關店的趨勢下,反而在中國市場加大了擴張力度,力圖討好中國消費者,這其中有何原因?
  • 蘭蔻、雅詩蘭黛集體漲價!漲價成為國際美妝巨頭在中國的新戰術
    歐萊雅在中國的美妝市場佔據半壁江山,旗下有蘭蔻、科顏氏等多個品牌,為什麼漲價要挑蘭蔻「下手」?,其目標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程度低,小幅度的漲價並不會降低消費者的購買積極性;其二是蘭蔻在中國消費者心中「根深蒂固」,雖然旗下的也屬於高端,但是比起深耕中國市場的蘭蔻來說,影響力和客戶群體都相差甚遠;其三就是定期的漲價能夠保持蘭蔻在消費者心中「高端」的地位,也就是說漲價是一種手段,這個手段在奢侈品上我們早已看明白。
  • 蘭蔻價格30倍暴漲真相 中國消費者錢花得是否值
    貿易專家指出,化妝品因規格、成分不同,實際價格差異很大,單靠比較進口量、值,不能準確反映每一種產品的實際採購價。但這個數據,至少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國外採購價格較低的事實。按照蘭蔻日霜每公斤50歐元進口價估算,50克日霜進口價僅23元,稅負即使達到50%,所交納稅負不到12元,與600多元的零售價相比,可謂微乎其微。
  • 多批次梭子蟹鎘超標被通報,水產品因何成重金屬超標「重災區」?
    多批次梭子蟹鎘超標被通報,水產品因何成重金屬超標「重災區」?: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中國食品安全唯一中央網絡媒體
  • 22年增長400倍,蘭蔻藉助天貓拿下中國高端美妝第一
    2018年,蘭蔻拿下中國百貨、專賣店、天貓美妝、官網四大渠道的NO.1,成為中國高端化妝品市場的第一品牌;2018年雙11,蘭蔻成為了天貓美妝品類第一——這是外資高端美妝品牌第一次超越大眾品牌,登上雙11的銷冠寶座。從1997年進入中國市場,蘭蔻在22年間取得了400倍的增長。馬曉宇將蘭蔻在中國市場取得的成績歸結於「定力」與「張力」的平衡。
  • 中國市場成耐克業績逆轉支撐
    另一個原因則是得益於中國等關鍵市場的業績增長。  來自耐克的數據顯示,在最新結束的公司2021財年第一財季,耐克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同比增長6%。與此同時,耐克最重要的北美市場的銷售額則出現了2%的同比下滑。
  • 中國買家拯救奢侈品市場?上半年帶動亞太市場業績
    疫情前,中國消費者買走全球1/3奢侈品  近年來,中國消費者是全球消費市場的主要增長動力。據貝恩諮詢公司統計,2018年中國內地奢侈品市場消費總額達1700億元,中國消費者在內地的奢侈品消費比例由2015年的23%上升到27%,再加上旅遊、出差等海外購物,中國消費者的奢侈品消費已佔到全球市場份額的33%。
  • 外資化妝品巨頭業績集體下滑 國產新銳逆勢追風
    國內外化妝品巨頭備受打擊,業績持續下滑。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化妝品市場率先甦醒,一方面中國市場成為國際化妝品巨頭業績的「唯一救星」;另一方面國產新銳化妝品企業扎堆上市,銷售業績尤為亮眼。同時,國產化妝品品牌與國際化妝品巨頭在線上市場的競爭愈加激烈。中國市場領跑中國市場無疑成為今年化妝品行業關注的焦點。
  • 中國買家拯救奢侈品市場?上半年帶動亞太市場業績,領跑全球
    疫情前,中國消費者買走全球1/3奢侈品 近年來,中國消費者是全球消費市場的主要增長動力。據貝恩諮詢公司統計,2018年中國內地奢侈品市場消費總額達1700億元,中國消費者在內地的奢侈品消費比例由2015年的23%上升到27%,再加上旅遊、出差等海外購物,中國消費者的奢侈品消費已佔到全球市場份額的33%。 但受到疫情影響,奢侈品的線下零售一度陷入停滯。
  • Olay單月線上銷售超7億元 中國市場業績不再「拖後腿」
    來源:中國商報圖集 曾經因業績「拖後腿」而面臨撤櫃危機,如今Olay(玉蘭油)卻在今年9月靠帶貨直播在中國市場實現銷售額7億元。轉型高端品牌後,Olay在中國市場成功斬獲了一批輕熟女性消費者,它是如何實現「逆風翻盤」的?深耕線上直播今年9月,Olay線上旗艦店的銷售額達到7.58億元。
  • 愛馬仕業績上漲超預期 中國市場成香餑餑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陳晴)近日,愛馬仕集團(簡稱愛馬仕)公布了其截至2019年9月底的第三季度及前三季度業績報告。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愛馬仕的綜合營業收入為50.12億歐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6%。中國內地消費者需求依舊高漲,推動其第三季度在亞洲市場的銷售額大漲20.1%,推動品牌整體業績大漲18%至17億歐元。雖然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但是集團在2019財年前九個月依舊實現了業績的飛速增長。愛馬仕執行董事長Axel Dumas表示,這得益於集團的不斷創新、出色的專業知識以及極佳的用戶黏性。
  • 化妝品巨頭們接連傳「關門」 真正的救星在中國
    全球化妝品公司多數巨虧  國內市場成大牌「救星」  也不怪雅詩蘭黛這麼緊張中國市場,在今年疫情衝擊的嚴峻形勢下,全球不少化妝品巨頭都在上半年迎來巨虧,而他們能夠繼續堅持的原因之一,則得益於中國市場銷售額的迅速恢復,為其提供了大量銷售額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