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獨處不是熱衷於孤獨,而是喜歡與自己的心靈為伴

2020-12-16 騰訊網

我們的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有些人喜歡合群,有著成群結隊的朋友,有些人喜歡我行我素,到哪裡或者做什麼事情都喜歡自己一個人,他們不喜歡跟人有太多的交流,所以能有同行的人會很少,這樣的人在成群結隊人面前是孤獨的。

孤獨一般不是自己主動故意這樣選擇的,而是擁有與其他人較為獨特的性格,一般跟人的接觸和交流的過程中找不到共鳴所以也就選擇獨行,其實也是一種無奈和被迫之舉,但往往這樣的人特立獨行習慣了,他們也就不覺得孤獨了。

選擇孤獨就是在堅守自己

孤獨者的孤獨一部分是自己不願意人云亦云,不願意隨波逐流,另一部分是沒有遇到互相能夠產生共鳴的人,選擇孤獨是在堅守自己的那份獨特的性質不被別人所同質化,要不磨平自己追隨大眾,要不自行選擇獨行保持個性。

與自己不同性格的人相處,要不自己追隨別人,要不別人追隨自己,反正總要有一個人在中間妥協,有些人會做到,有些人做不到。這個選擇全在於自己,選擇孤獨的人就是不讓別人為難也不讓自己為難。

選擇獨行的人一定是一個很愛自己的人,因為非常的珍惜自己那份獨有的性格,才習慣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沒有人幹涉,也沒有人會說三道四。雖然孤獨,但內心也得到了滿足,因為可以多一些瀟灑和坦蕩。

選擇孤獨的人就是選擇堅持活成自己,自己的一切都是自己的想法,不摻雜任何人的影子,只會讓自己活得更純粹更自然。但不管怎樣的選擇都會帶有一些遺憾,活成自己就只能選擇孤獨,選擇與人為伴就失去自己,相比之下活成自己更為重要。

選擇孤獨也是不想為難自己與別人

人多的時候總會有一些矛盾的,如果都各持己見那麼矛盾就無法化解,選擇退步矛盾雖然可以暫時的得到和解,但還是無法從根本上徹底的解決,這樣互相之間也為難,沒有自己一個人獨立面對時的坦蕩。

在思想和角度不同時誰都想以自己的思想和角度去說服另一個人,讓另一個人認同自己的想法,或者自己去認同別人的想法,這樣久了自己也就沒有純粹的自我觀點和想法了,這樣雖然迎合了大眾,但卻淹沒了自己。

人最大的孤獨是思想上的孤獨,而不是身體上的孤獨,自己的想法別人不懂,別人的想法自己也不懂,這就成了一個思想上的孤獨者,即便身邊有人陪伴,但也依然不可以緩解自己思想上的孤獨。

與其讓自己身在人群中孤獨,不如自己選擇一個人獨處,自己與自己為伴,自己與自己溝通和交流,這樣自己也沒有憂慮。自己的獨處自己也活的隨心自如,不為難別人也不為難自己,自己的想法也無需與誰爭辯出個對錯,對與錯皆是自己。

選擇孤獨不用討好別人,只要討好自己即可

討好別人是很難的,討好自己相對容易一些,人活著就是應該讓自己過得舒心順暢,而不是用自己的才能與智慧去討好別人,與人相處時核心的還是自己,如果自己都不以自己為核心,那麼他人怎會尊重自己。

與其討好別人讓別人開心自己才開心,不如直接討好自己更為開心一些。自己一個人獨處時就會向內的問自己,自己喜歡什麼,自己能做什麼,自己做了什麼才會讓自己身心愉悅,只要沒有別人的幹擾,一切都是可以做到的。

人的歡樂是向內而不是向外的,只有自己與自己真誠的對話的時候自己才能從中真正的了解自己需要什麼,了解自己缺乏什麼,然後自己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來選擇適合自己的事情,這樣人的歡樂也就從內向外散發出來了。

人在孤獨的時候才會向內地尋找自己的不足,然後通過自我去完善它,從而成為一個自己相對滿意的人。孤獨者的自由與快樂是最真實的,因為不用做任何的修飾和偽裝,一切都是自己自然而然從內向外散發的。

孤獨的人可以隨心所欲,隨遇而安

人在獨處的時候身心都是輕鬆自在的,沒有任何的枷鎖和束縛,自己有什麼樣的想法就按什麼樣的想法去做,不會有人幹涉和妄加指責,只要自己的心正,就不會有任何外在的力量來阻礙自己從事隨心的事情。

一個選擇獨行的人,所做的事情都是隨心的,獨處的自在與歡樂是別人所不能感受到的,唯一缺憾的是沒能遇到一個與自己產生共鳴的人,那樣的話歡樂就上升到另一個層次了,雖然沒有知己者相伴但總比在人群中磨滅自我更勝一籌。

自己只有從內心深處的挖掘自己才能知道自己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找到了自己就找到了方向,人的迷茫就是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自己要走向何方,最後走著走著就迷失了自我,找回自我還是要向內去尋求。

一個人活得最值得的事情就是能夠充分地享受自由,一切只跟著自己的心在走,心到之處就是身安之所,這一切的一切只有自己向自己內心深處去尋求答案,孤獨者看似悲涼其實才是活的最愉悅最自在的人,因為他們只跟著自己的心走。

選擇孤獨不是為了顯示個性,但也是無意之中產生了個性

我們交朋友時朋友之間的相互打磨最終大家的性格也基本都是一樣的,包括我們的愛好的和習慣,形成了一個綜合體,誰也不知道誰影響了誰,誰也不知道誰向誰妥協,幾個人如同一個人一樣,完全看不到之前的樣子了。

一心想要按照自己想法活著的人是完全受不了這樣的,因為在人群中是完全身不由己的,一切都要按照集體的想法,自己有什麼樣的想法也都要經過別人的審視才能決定是否會被接納,完全的身不由己。

相比之下選擇獨行的人就會自由很多,沒有那麼多人來審視自己,自己就是自己的裁判者,自己的想法可以完全的得到發揮出來,只要不幹涉到別人,就不會有人來幹涉自己,一切都是隨心又隨意的去完成自己的想法。

人的個性不是凸顯自己與人不同,而是還原一個本真的自我,我的學習也是更好地完善自身,而不是將自己複製成另一個人。人的自在是活的真實,人的舒心是還原本心,如果孤獨的活著是一種個性,那麼這個個性就是活成本真的自我。

走上孤獨之路不是有意而為之,而是無奈之舉

人如果有一個靈魂伴侶那是再好不過了,互相之間可以結伴而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結合而又可以不失本真的自我,那是多麼讓人歡欣鼓舞的事情,如果能遇到與自己進行靈魂溝通的人,那還有什麼孤獨者。

但在現實的生活中我們是碰不到的,也是不可能遇到的,靈魂伴侶或許只是人的一種美好想像而已,現實生活中是很難產生與自己達成高度默契的人,所以也就不會有靈魂伴侶產生,這都是人為了緩解孤獨而安慰自己。

既然不能遇到那樣的朋友,那只能選擇堅強地當一名獨行者,因為不可能為了不孤獨而選擇隨波逐流,所以孤獨者不是故意讓自己走上這條路,而是自己沒有更好的選擇,相比之下孤獨比在人群中更為適合自己一些。

孤獨是無奈也是追隨內心的一種選擇,之所以追隨自己的內心才會選擇不跟隨人群,雖然有無奈但要活得對得起自己,對得起自己的內心,與人相伴是好的,但沒有遇到互相都懂得彼此的人,那樣為伴只會更加的孤獨。

好的孤獨可以成就自己

好的孤獨肯定是自己主動選擇的,而不是被人孤立之後被迫的一種無奈之舉,好的孤獨就是自己選擇了這樣的生活方式自己從內心深處去接受它,不排斥它,而不是一邊選擇一邊懷疑一邊抱怨,這樣是會在孤獨中迷失自己的。

一個好的孤獨者是享受其中,享受自己選擇的這份生活方式,而且這種享受是實實在在的,不需要給自己添加一些什麼,更不需要有某種支撐或外在的鼓勵,而是內心深處要求自己做出這樣的選擇。

人在孤獨的時候可以迅速地提升自己,因為自己在獨處的時候才會開始思考,才會不給自己偷懶的機會,當在思考中讓自己獲得一點點進步的時候人就會更加的迷戀自己的這份生活方式,因為那是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

孤獨者同時也是勇敢者,因為不管什麼樣的事情都是靠自己一個人來完成,沒有人可以依靠,當人孤獨越久的時候解鎖的技能也就會越多,從而不知不覺中讓自己變成了一個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強者和勇敢者。

孤獨不是你不選擇就不孤獨

其實身處在人群中的人也未必就不孤獨,只是他們不敢選擇獨行而已,人群中的人表面上有人為伴,其實內心深處還是一名孤獨者,不可能在自己的所處範圍內找到一個進行心靈溝通的人,也只不過是強忍著不孤獨而已。

表面上的不孤獨可以欺騙別人但欺騙不了自己,內心深處的那份孤獨與寂寞始終的都會在那裡,不會因為假裝不在乎就可以徹底的擺脫內心深處的孤獨,孤獨是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的,就看我們有沒有勇敢地面對了。

選擇與自己為伴,自己與自己對話表面上是孤獨的,但內心深處一點也不孤獨,自己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自己也是自己最好的靈魂伴侶,這樣怎會孤獨呢?這是無比的歡樂和自在,只有自己身處其中才會體會到那份獨有而神奇的快樂。

選擇獨行是因為沒有人與之相伴,但自己慢慢的適應那種生活方式之後,自己就會從中享受那種獨處的生活,其中的樂趣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慢慢地體現出來,身處孤獨但靈魂一點也不孤獨。喜歡獨處就是喜歡與自己的心靈相伴,喜歡獨處就是喜歡一個更真實的自己。

相關焦點

  • 喜歡孤獨的人,享受孤獨,喜歡獨處,這是一種什麼心理狀態?
    在獨處時,正是我們從凡塵俗事中抽身出來,回到了自己。所以,真正喜歡孤獨、享受孤獨的人不是冷漠麻木,而是內心豐盈、充滿了愛與溫暖。——蘇軾享受孤獨的人擁有一顆平常心,並不是他們不上進,而是踏實、自律地過好每一天。
  • 跑步是孤獨的,學會和自己獨處,心靈才能得到淨化
    跑步是孤獨的,學會和自己獨處,心靈才能得到淨化。獨處,也是靈魂生長的必要空間,只有靜下心來,才能回歸自我。心靈有家,生命才有路。只有學會和自己獨處,心靈才會潔淨,心智才會成熟,心胸才會寬廣。獨處,是一種靜美,也是一種修煉。能夠在獨處時安然自得,才會在喧囂時淡然自若。
  • 低質量的陪伴 不如高質量的獨處「我孤獨,卻從不寂寞」
    陪伴不僅僅是人要在一起,而是思想上能交流,語言上能溝通,這樣的陪伴才能為感情加分。就像你打電話給一個人訴苦,他連一聲嗯都沒有,只是做著自己的事,甚至都沒在聽你說話,他是接了電話,但你們之間沒有交流。他也無心聽你想說什麼,那又何苦打這通電話呢?
  • 安心也孤獨,獨處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這類人是讓獨處來淨化他們滿目瘡痍的心靈,讓他們好在第二天充滿活力和激情繼續去承受著壓力,繼續努力往前走。 他說首先不能說愛獨處的人就是心理不健康。其次,不能說獨處的人都不擅長交際。再次,不能說獨處的人,不夠自信。 恰恰相反,他說,他覺得他很自信,不需要別人的肯定,獨處只是在減少無效社交,並不是不社交,也不是不擅長社交,需要社交的時候,依然會大大方方。獨處對於他來說,是一個人的選擇方式,選擇更加適合自己,讓自己充實而愉悅的方式而已。
  • 一個人喜歡獨處,到底好不好?
    以前讀書時,我是不喜歡獨處的。在我眼中,自己一個人去逛街,一個人去餐廳吃飯,一個人去自習室學習,一個人獨來獨往,那就說明這個人脾氣怪癖,人緣差,沒有朋友。但是步入社會後,我發現自己越來越喜歡一個人獨處了,越來越不喜歡團體活動。
  • 「不合群」不是孤僻,年歲越大,女人會越來越喜歡獨處
    所以說,「不合群」不是孤僻,更不會寂寞孤獨,而是學會了享受獨處的美好。女人的獨處是浪漫的開始,也是自我成長的沉澱。在獨處的時光裡反思自己,靜靜梳理生活,認清自己真正的需求,與自己共情,在獨處的時光裡找到自我成長的方向和目標。
  • 叔本華的人生哲學:高貴的人一定都喜歡獨處
    人們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種能力,卻忽略了獨處也是一種能力,並且在一定意義上是比交往更為重要的一種能力。如果說不擅交際是一種性格的弱點,那麼,不耐孤獨就簡直是一種靈魂的缺陷了。「要麼孤獨,要麼庸俗」,在快節奏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們的生命有很多都是給被人服務的,只有獨處的力量能夠讓我嗎找回真正的自己,每個人都需要把我們一天外在的東西整合成自己的,這種辦法唯一的方式就是獨處了。獨處並不是在消極避世,而是一種處世態度,更是一種高貴的精神生活狀態。在自然界中往往等級越高的人都是越孤獨的,大自然在人與人之的道德和靈魂上定下了不同的等級。
  • 一個高貴的女人,必然是喜歡獨處的
    -01-越是紛繁,越成空,越是孤獨,越豐富。大多數人還是被生活所牽累,想要遠離喧囂,享受片刻的安靜,簡直成為奢侈。獨處未必孤獨,人多時內心也許更孤獨。作家白落梅說:「在這喧鬧的凡塵,我們都需要有適合自己的地方,用來安放靈魂。」獨處,是一種脫塵絕世的悽美,人生境界一種深刻的詮釋。
  • 獨處——成年人最好的奢侈品
    我們常常有一種找不到自己的感覺,這是現代快節奏的生活偷起我們獨處的時間,使我們無暇與自己的心靈說幾句體己的話。如果可能,還是享受一下獨處的好處,使自己的靈魂趕上自己前行的腳步。成年人,是家庭的頂梁柱,承擔著工作、生活的雙重壓力,能有獨處的時間卻是一件奢侈。要儘可能地從忙碌、浮躁、繁華、應酬中抽出時間靜下來,享受一下這獨處的幸福。
  • 享受孤獨,喜歡獨處,精神世界非常豐富,心中有著大智慧的星座
    本期,我們一起來分享的就是,享受孤獨,喜歡獨處,精神世界非常豐富,心中有著大智慧的星座。而天蠍就是這樣的類型,小時候的天蠍們也是一腔熱血地愛著這個世界,懷揣著夢想相信自己有著改變世界的能力。可是慢慢地,生活給天蠍們上了一課又一課。漸漸地,天蠍們懂得了獨處的可貴,懂得了少說的可貴。
  • 為什麼很多聰明人喜歡獨處?
    和與人一起做事相比,我更喜歡一個人默不作聲地讀書或全神貫注地聽音樂。只需一個人做的事情,我可以想出許多來。周國平曾說,閱讀是與歷史上的偉大靈魂交談,藉此把人類創造的精神財富「佔為己有」。寫作是與自己的靈魂交談,藉此把外在的生命經歷轉變成內在的心靈財富。信仰是與心中的上帝交談,藉此積聚「天上的財富」。
  • 永遠不要小看喜歡獨處的人!
    與其浪費時間精力,去結交那麼多無關痛癢的「朋友」,倒不如多花點時間學學如何更好地獨處,豐富自己的生活。林徽因說過,真正的淡定,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如果想衡量一個人的內心有多強大,就看他能不能一個人獨處。
  • 有遠見的女人,往往喜歡享受獨處
    Chapter 01國民才女林薇因曾寫道:「真正的平靜,不是遠離喧囂,而是在心裡修籬種菊。」外面的世界再喧譁,但只要保持內心平靜,依然可以享受寧靜,讓自己不浮不躁,心不慕繁華。女人最好的姿態,不是三五成群的嘰嘰喳喳,議論別人的是是非非。而是依著光陰,賞風沐月,把盞品茗,享受獨處的時光。
  • 能夠獨處卻不孤獨的人,非常的不簡單
    人是害怕獨處的,也是害怕孤獨的。人害怕獨處,也是因為害怕孤獨。可是,有的時候,即使在熱鬧的人群中,心中依然會感覺特別的孤獨,會感覺特別的失落,依舊沒有享受到熱鬧的快樂。人們喜歡熱鬧,是因為不想面對孤獨。
  • 孤獨也是一種高貴
    作者 | 叔本華孤獨為一個精神稟賦優異的人帶來雙重的好處:第一,他可以與自己為伴;第二,他用不著和別人在一起。
  • 周國平:越是優秀的人,越喜歡獨處
    然而,人,之所以又高於動物,是因為人有精神追求,懂得關注自己的內心,審視自己的靈魂,明白一個人內在決定了外在,這是一種文明的開化,是一種比生存更高級的精神需求。在心理學上認為,人需要獨處,是為了內在的整合,人只有學會自我審視調整,才能成長為一個獨立的系統。
  • 最好的戀愛不是越來越喜歡對方,而是越來越喜歡自己
    有人會說,兩個人在一起之後,越來越喜歡對方了,越來越離不開他了,覺得自己遇到了真正的愛情。在我看來,你越來越喜歡對方,只是你內心情感的表達,而真正好的戀愛,是你越來越喜歡自己,這段戀愛讓你變得更加優秀,同時也讓對方優秀,這才是戀愛真正的意義所在。
  • 學會和自己獨處,心靈才能得到淨化
    1、學會和自己獨處,心靈才能得到淨化。獨處,也是靈魂生長的必要空間,只有靜下心來,才能回歸自我。心靈有家,生命才有路。只有學會和自己獨處,心靈才會潔淨,心智才會成熟,心胸才會寬廣。獨處,是一種靜美,也是一種修煉。能夠在獨處時安然自得,才會在喧囂時淡然自若。早上開心快樂!
  • 喜歡獨處的人,往往都擁有這六個優秀的人格特質
    獨處既是一個人的清歡,也是一種人生的境界,喜歡獨處的人,是懂得安靜,是讓自己的內心,變得更加強大。——題記01.就如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有的人好熱鬧,有的人好清靜,但總是很多人覺得喜歡獨處的人性格孤僻,格局小,其實未必,因為愛獨處者,身上那些優秀的特質,根本不是一般人能夠可以企及的。
  • 在沏一杯茶的時光裡,和自己獨處
    現如今常年在外,媽媽的味道難在異鄉找到,但爸爸的茶香卻常伴我左右。獨處時泡上一杯雲端蜜芽,讓這些都在我的回憶慢慢浮現,想念舊時光。就是這些帶著茶香的回憶讓我即便獨身一人,也覺得有精神在支撐,有堅持下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