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的根本問題——目的與價值觀

2020-12-21 啟加家庭教育

如果把教育孩子當作一項工作,那麼請家長思考這三個問題:

教育孩子的工作目標是什麼呢?

教育孩子的目標是什麼?

教育孩子的方法是什麼呢?

第一個問題,屬於價值觀問題,它解決培養什麼樣的人的問題;第二個問題屬於標準問題,它檢測教育有沒有成功,有沒有符合我們的預期;第三個問題解決教育孩子的方法途徑,屬於技能問題。這三個問題值得每個孩子家長仔細體會,深刻反思。

尤其是教育孩子第一問:我們要培養什麼樣的孩子?其他兩個問題都是為這一問服務的,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或者走了邪路、歪路,那麼有再好的教育方法與技能,達到多高的標準都難以成材,甚至對社會造成危害。

在此,我們要區分孩子(的)問題與問題(的)孩子,幾乎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有的問題得到了解決,有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解決得好,孩子就會順利成長。解決得不好,孩子就會轉變成為有問題的孩子。

那麼我們來分析一下第一個問題:培養什麼樣的孩子。

大部分家長提供的一個答案可能就是「成才」。啟加通過問卷調研,提煉出十幾項廣大中國家長教育孩子的目的不出以下這些項:

讓孩子成才;

讓孩子自食其力;

做一個有用的人;

為社會做貢獻;

做一個快樂的人;

做一個身心健康的人;

養兒防老,孝敬父母;

長大當大官;

長大賺大錢;

……

……

在這些所有的目的中,我們可以再概括歸納出一個目的:讓孩子一生幸福。相信每一個讀到此處的家長都不會拒絕這個目的。不管是當大官、當明星、當科學家、賺大錢等等,讓孩子一生過的幸福,是每個家長由衷的期盼。那麼什麼是幸福呢?家長能否回答這個問題呢?社會學家對幸福的定義是:一個人既在享受著當下的快樂、滿足的同時,又同時在積極地追求著人生目標。這種狀態就是一種幸福的人生狀態。我們常聽到一句話「工作使我快樂」,其實不是工作讓一個人快樂,而是一個人能勝任一項工作並且能夠持續地接近工作的目標,這樣的過程才使一個人感到快了。如果一個人不喜歡這項工作,沒有目標和動力或者他不具備完成工作目標的能力,他都不會感到快樂。

可是能處於這種幸福狀態的人少之又少,其根源在於當下我們主流的價值觀導向:現在苦點沒關係,將來能掙到10萬就幸福了。可是當你掙到10萬,你就會說這10萬塊不算什麼,掙到一百萬就幸福了……慾壑難填,人的欲望是永遠無法滿足的。把成功當幸福的人,在享受著些許的快樂後,大量的時間是被壓力和焦慮包裹。

所以樹立正確的教育目的與目標,教育好孩子的首先工作,也是每位家長的必修課!

相關焦點

  • 培養優秀孩子 重在人格塑造
    先明確培養孩子的目標才不會失去方向 對於一代代父母來說,培養優秀的孩子是個永恆的命題。望子成龍、盼女成鳳更是萬千父母孜孜以求的教育目標。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
  • 愛貝英語:讓孩子在英語學習中,養成成長必備的價值觀
    面對資訊時代的海量數據,培養他們篩選正確信息的能力,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和責任感,是幼少兒教育的一項核心課題,這既是為了孩子的未來,也是關乎到中華民族的未來。少年兒童時期是形成思想、鑄造靈魂的最佳時間,國內知名的少兒英語教育品牌愛貝英語,將樹立孩子善良、禮貌、正直、努力的價值觀,作為少兒英語教學課堂的一個重要環節。這些看似簡單的價值觀,落實到英語課堂上,也需要一番精心設計。
  • 教育對於孩子來說 最重要的是培養什麼樣的能力?
    我們每個人從出生之處,都要經受到不同程度的教育,那麼教育的根本對於我們是什麼呢?對於年輕的孩子們又應該是什麼呢?接下來我們也不妨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素質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體性和主動精神,以人為的性格為基礎,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徵的教育。素質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要達到讓人正確面臨和處理自身所處社會環境的一切事物和現象的目的。
  • 男孩撿袋塑料瓶作班費,父親:做的挺好,正確價值觀影響孩子一生
    當看到兒子拿塑料瓶去廢品站售賣時,有很多的同學在笑話,但是郭先生卻覺得並不丟人,認為自己的孩子已經長大了。網上只有一條排名,非常靠前的評論,是這樣說的:當一個孩子有了正確的價值觀時,它遠遠要比靠父母來得更加可貴。很多時候我作為父母,一些小的言行舉止正在改變著孩子的一生,尤其是父母能夠將正確的價值觀帶給孩子,這將會影響他們的一生。
  • 父母「假精緻」生活背後:孩子愛慕虛榮好攀比,金錢觀價值觀堪憂
    「假精緻」不僅影響家庭的生活水平,還影響娃的金錢觀價值觀。總有一天會這種「假精緻」生活會被打破,孩子反而會受到更大的傷害。父母的「假精緻」生活,最終影響的還是孩子「假精緻」生活會讓尚且年幼的孩子產生一種錯覺,覺得自己家裡有錢,自己可以無所不能,在這種錯誤認知下,孩子的三觀很容易出大問題。
  • 這三點,教你培養出別人家的優秀孩子
    養孩子是個難題,家長除了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外,還要給孩子好的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如今家庭教育越來越受重視,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每家都有自己的教育理念,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培養出優秀的孩子,讓自己的孩子也成為「別人家的孩子」。
  • 孩子的行為問題,是認知的問題,不要對孩子過於寵愛,要外柔內剛
    文/霓裳人的許多行為問題都是認知的問題,認知改變,行為模式也會跟著得到改變。 01 孩子的許多行為問題,都是由於認知的欠缺或偏差造成的。
  • 教育的目的:並非僅僅培養高智商的人,而應培養出人格健全的人!
    通過這個圖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的發展,在他處理各種問題的時候,在不同的領域,可以表現出有8種智能。那麼這8種智能中,現在的考試,如果我們只簡單地看,用筆和紙進行的考試:高考,他能夠考察人的哪些智能呢?在人際智能、運動智能、類型智能這三項中考察是非常薄弱的,甚至沒有!
  • 內驅動力是孩子優秀的根本,如何培養很簡單,僅需從這四方面入手
    雖然很多家長在孩子教育上花費了無數的心思,但是他們並不了解真正能促使孩子變優秀的內驅動力包含哪些?只有真正了解之後,才能做到精準性的培養。內驅動力是什麼?如何培養孩子強大的內驅動力1、以身作則在現實生活中要想培養孩子強大的內驅動力,對於父母來說就是最好的老師,在生活的點滴中,時刻以高標準嚴要求的原則對待自己,在孩子的求學道路上,也會形成難以附加的保障作用,從而對他們的人生起到積極的促進和引導作用。
  • 家庭環境影響孩子的一生,怎樣培養孩子高情商好性格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孩子缺乏學習的主動性,不能適應新的環境。在和其他小朋友交往的過程中,總是與其他小朋友鬧彆扭?總愛發脾氣,沒有好朋友?孩子缺乏自信,遇到問題總是逃避和放棄,經常不開心?其實遇到這些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解決越早對孩子越有力,千萬不要任其發展,最終可能會毀了孩子的一生幸福。
  • 樂觀的孩子,是可以培養的
    可是作為家長,我們又該如何教育孩子呢?教育專家孫雲曉說:「樂觀的孩子人生才會充滿希望,而孩子是否樂觀是教育成敗的根本標誌。」所以我們從小就應該教會孩子以樂觀的心態去面對自己的失敗,面對壓力、面對挫折。孩子的悲觀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學習來的,是從父母、教師以及大眾傳播那裡習得並內化為自己的行為。
  • 用「偶像」的力量,培養孩子內驅力,讓他愛上學習其實很簡單
    父母用盡時間、精力來陪孩子寫作業,他的成績就一定會有所提高嗎?以獎勵的方式讓孩子達到學習的目的,可能一次、兩次有作用,但當獎勵不再能讓他滿足時,家長又該怎麼辦?孩子只會越管越不自覺,越來越難管,學習的興趣也會越來越低。
  • 談談價值觀這個東西
    加班已經成為現代組織的常態,那麼這種價值觀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就目前現象來看,大多是組織通過價值觀灌輸在無形之中營造出來的,並且只要有一個人擁有加班價值觀,集體中的其他人就在所難免了。於是培養出了加班的集體價值觀,所以總的來說,這仍然是一種主動實施的被動行為。 可是,就是這樣一個過程,把原本不應該有所規範的價值觀逐漸統一化了。
  • 培養孩子的財商
    所以,英國人善於在各種規定裡尋找最合適的生活方式。在英國,從幼兒起就開始理財教育,並針對不同階段提出不同要求:5歲至7歲的兒童要懂得錢的不同來源,並懂得錢可以用於多種目的;7歲至11歲的兒童要學習管理自己的錢,認識到儲蓄對於滿足未來需求的作用。
  • 牽狗女孩小月:家長的價值觀決定孩子命運的概率
    這個回答的目的很明確:撇清責任,小月一家在此事中沒有責任。 這個回答的邏輯:雖然是小月牽狗出去的,但不是他們家養的狗,所以老人的死與他們沒有任何關係。 其實從事件經過來看,小月是否有責任是很清楚的事情,如果深究只是責任大小的問題。
  • 什麼是人生價值觀,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世界,價值觀也就不同
    人生價值觀:不同的生活方式,因為不同的人對世界的看法不同,所以人們對價值的理解和人生評估活動只是持有看法和意見。可以分為生命和價值。簡述自己的人生價值觀。人生是人的根本人生觀。主要內容是對人生目的的認識和態度,人生就是生命,包括生與死的公私和諧、義與利、苦樂觀、榮辱與幸福、人生觀。生活是在人們的生活實踐和生活環境中逐漸形成的。因為接受的是不同人的社會實踐、生活條件、文化素質的教育,所以對人生的看法也不同。生活引導著人們正確的人生觀,過著正確的生活,用自己的勞動創造生活中的表現,是高尚的人對社會有益的。
  • 培養男孩自信心,女孩就不需要嗎?家長怎樣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本書為家長提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策略,讓家長能夠突破傳統的教育觀念,給孩子灌輸正確的價值觀,幫助孩子正面應對困難,建立自信心,積極、樂觀地活出自我,走向成功。本書重點闡述自信對男孩的成長有重要作用。應該幫助男孩培養自信,從而使其產生前進的動力,進而成就美好的未來。
  • 寫給孩子的一封信,幫助青春期的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前言:去年的時候,孩子學校組織了一場活動,讓父母們寫給孩子一封信,孩子媽媽把這個任務交給了我。作為孩子的父親,因為現在的父母天天和孩子在一起,一時間竟不知道這封信如何寫。思考了許久,我決定從價值觀和人生觀的角度來寫這封信。
  • 情商不高的父母,怎樣培養出情商高的孩子?只需做好這幾點
    總是推卸責任,出現問題就往別人身上推有的孩子遇到問題時,從來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比如:孩子回家寫作業,有一樣作業沒記住,第二天被老師批評,回到家後,卻埋怨家長沒把作業告訴他,長久以往,孩子就會失去自立性,難以自己完成某項事情。如何培養孩子的高情商1.
  • 父母培養孩子,到底培養孩子的什麼呢?
    看到這裡,有些父母會感到困惑了:那麼,不培養孩子這些技能和才藝,我們培養孩子,究竟是培養什麼呢?面對父母育兒的困惑和誤區,成田教授將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寫成了《培養孩子,就是培養大腦》這本育兒新書。成田教授作為腦科學研究專家,她在《培養孩子,就是培養大腦》書中指出:培養孩子,就是「培養孩子的身體和心靈」。而「培養孩子的身體和心靈」和「培養大腦」其實是一樣的。成田教授用了一個等式來表示:培養孩子=培養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