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教育孩子當作一項工作,那麼請家長思考這三個問題:
教育孩子的工作目標是什麼呢?
教育孩子的目標是什麼?
教育孩子的方法是什麼呢?
第一個問題,屬於價值觀問題,它解決培養什麼樣的人的問題;第二個問題屬於標準問題,它檢測教育有沒有成功,有沒有符合我們的預期;第三個問題解決教育孩子的方法途徑,屬於技能問題。這三個問題值得每個孩子家長仔細體會,深刻反思。
尤其是教育孩子第一問:我們要培養什麼樣的孩子?其他兩個問題都是為這一問服務的,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或者走了邪路、歪路,那麼有再好的教育方法與技能,達到多高的標準都難以成材,甚至對社會造成危害。
在此,我們要區分孩子(的)問題與問題(的)孩子,幾乎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有的問題得到了解決,有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解決得好,孩子就會順利成長。解決得不好,孩子就會轉變成為有問題的孩子。
那麼我們來分析一下第一個問題:培養什麼樣的孩子。
大部分家長提供的一個答案可能就是「成才」。啟加通過問卷調研,提煉出十幾項廣大中國家長教育孩子的目的不出以下這些項:
讓孩子成才;
讓孩子自食其力;
做一個有用的人;
為社會做貢獻;
做一個快樂的人;
做一個身心健康的人;
養兒防老,孝敬父母;
長大當大官;
長大賺大錢;
……
……
在這些所有的目的中,我們可以再概括歸納出一個目的:讓孩子一生幸福。相信每一個讀到此處的家長都不會拒絕這個目的。不管是當大官、當明星、當科學家、賺大錢等等,讓孩子一生過的幸福,是每個家長由衷的期盼。那麼什麼是幸福呢?家長能否回答這個問題呢?社會學家對幸福的定義是:一個人既在享受著當下的快樂、滿足的同時,又同時在積極地追求著人生目標。這種狀態就是一種幸福的人生狀態。我們常聽到一句話「工作使我快樂」,其實不是工作讓一個人快樂,而是一個人能勝任一項工作並且能夠持續地接近工作的目標,這樣的過程才使一個人感到快了。如果一個人不喜歡這項工作,沒有目標和動力或者他不具備完成工作目標的能力,他都不會感到快樂。
可是能處於這種幸福狀態的人少之又少,其根源在於當下我們主流的價值觀導向:現在苦點沒關係,將來能掙到10萬就幸福了。可是當你掙到10萬,你就會說這10萬塊不算什麼,掙到一百萬就幸福了……慾壑難填,人的欲望是永遠無法滿足的。把成功當幸福的人,在享受著些許的快樂後,大量的時間是被壓力和焦慮包裹。
所以樹立正確的教育目的與目標,教育好孩子的首先工作,也是每位家長的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