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嫁禮儀中的「十全十美」是什麼?

2021-02-22 說禮儀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聲明:圖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80年代後,農村青年婚齡趨低,十七八歲既有訂婚、結婚者,城鎮青年一般結婚較晚。婚齡一般男大女小或男女同齡,偶有女大男小。

不論媒人撮合或自由相愛,大多遵從自願原則。經濟條件差或子女有生理缺陷之家仍有轉親、換親或變相買賣婚姻者。90年代,婚嫁觀念改變,再婚再嫁視為平常,招婿入贅大多不被歧視。由80年代經媒人撮合逐步趨向自由戀愛。少數相戀男女自定婚期,告知親朋,繁瑣婚禮應免盡免;大多數家庭遵循提親、相家、訂婚、定婚、送好、迎娶、待客、鬧洞房、回門、拜年等一系列禮儀。

(一)提親

媒人認為男女雙方條件相當,即上門與雙方父母通信,一般男方設酒宴款待媒人,有「成不成三兩瓶」之說。也有雙方或者一方有意託媒人出面說和的。

(二)相家

男女兩家不論熟悉與否,均有媒人從中聯繫,一般擇雙日,媒人帶女方家人到男家看家庭情況,中午男方設盛宴招待。有的相家分為幾次,大致為女方叔、兄首次,伯母、嬸2次,嫂子及女方本人3次。男女本人見面,談話投機者以信物相贈,稱換表記。不換信物預示告吹。80年代後為避免不必要的吃喝招待,大多男女先見面再相家,一方不如意便告終止。

(三)訂婚

俗稱傳契。男女雙方如願者,男方置豐盛酒席邀女方父兄或伯叔及媒人,男方將訂新衣、錢交給女方來客。80年代訂親禮數百元。90年代一般1001元,意誇女孩千裡挑一。訂婚後,春節、六月六、八月十五雙方互走親戚,一般男方先瞧女方,而後女方回禮。

(四)定婚

俗稱商量事、定好。男方叔兄攜雙份酒、煙、肉到女方家中商量結婚日子,有的攜魚、連根青菜。80年代後,迷信者提前掐生辰八字、算卦尋婚日,俗稱看好。

是日,雙方將掐算日子互告對方,明確婚日。有的因種種原因,一次商量不定需改日另商,但男方禮物照此不薄。一旦婚日商定,女方備嫁妝,親友贈物款做禮,謂之添箱;男方備婚禮,理庭院,準備迎娶。

(五)送好

婚期近日,男方將煙、酒、肉、錢等送到女家,供女方招待來客。有的男方置辦箱櫃、桌椅、家用電器等,入夜抬到女家,作為女方嫁妝。

(六)迎娶

為女兒出嫁忙碌稱「打發閨女」,男方迎娶稱「娶新媳婦」。婚期前一日,女方設宴招待親戚及村鄰「添箱」(送禮)之人。晚上嫂子把嫁衣裝入箱櫃,並在箱櫃四角放硬幣。男方在喜事當日晨嫂輩為新人鋪床。迎親車輛趕早到女家搶好。迎送隊伍中,除女方抬家具或乘車護送家具的人可多可少外,其他人數一般為:男方「撒號貼的」及女方「壓車孩」各一男性,女方「男送客」、「女送客」及男方「女接客」人數有七十年代的各兩人到八十年代的各四人,女方舅或表兄弟一二人提茶瓶、臉盆等行於其中,新娘上車前多有嫂梳妝打扮。現在多到美髮店盤頭扎花,租賃婚紗。紅蓋頭由蓋頭改為手拿。迎親車隊來回忌走同一條路。到男方家時,新娘下車,鞭炮、音響大放,眾人簇擁,在主持人組織下「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抱入洞房」。喜慶中親友向新郎父母臉上塗抹顏料「打花臉」引人發笑。

(七)待客

喜事當日中午,男方大擺酒宴招待送禮者及男女雙方來客。規模逐漸有幾桌、十幾桌發展到幾十桌,甚為鋪張。席上,女方舅家男客為上賓,做主桌上座,有號令開桌及開吃之權。席間,新郎新娘向來客逐桌逐人敬酒,先從上座主客讓起,依此下排。賓主讓湯時禁說「舀」(咬),應說「起」。喝酒猜拳忌單獨出小指、食指(意小人、錐子),忌食指、中指同出(剪子),忌食指、中指、無名指同出(叉子)。上魚時魚頭對準上座主客,勸主客喝魚頭酒。每上一道菜主客先動筷,陪客最後進食。席罷,商定回門時間。送親者不論遠近,當天務必離男家返回。現在辦酒席多到大酒店包桌,以圖方便。

(八)鬧洞房

新婚之夜,主人備煙、酒、糖、水果等供鬧洞房者享用。親友不分老少均可戲耍新郎新娘逗樂取笑,有「三天之內無老少」之說。若無人鬧洞房則譏為人緣差,不為人。鬧罷洞房,新郎族弟、表弟、侄兒與新郎新娘同眠一床,謂之壓床。夜間嫂、弟偷聽新郎新娘密語,俗稱「偷聽話兒」。

(九)回門

結婚數日,女方弟或兄到男方家請新娘回娘家,俗稱「請客」、「叫客」。中午男方設宴將媒人推為上賓,稱「謝大賓」、「酬大賓」。現在大多都沒有媒人了,自由戀愛的居多。酒飯後,新娘隨弟或兄回娘家。數日後,新郎去嶽父家接回新娘。

(十)拜年

新婚之春節,正月初四夫妻雙雙攜豬肉禮條等物到女方家拜年,主人將其他禮品收下,禮條讓客人捎回,來年再拜再買,至第三年主人將禮條收下食用。有的為節儉,第一年即將禮條收下,以後拜年不再置辦禮條。

相關焦點

  • 傳統婚嫁習俗中的「過禮」是什麼意思
    隨著社會的變遷,結婚的習俗越來越簡化,結婚「過禮」是什麼很少有人知道。那什麼是「過禮」呢?過禮的流程是什麼呢?過禮有需要注意些什麼呢?一、過禮過禮又稱大聘,是漢族的傳統婚嫁禮儀之一。就是在迎親之前還要送一次禮,具體送什麼還需兩方的父母商量好。
  • 婚嫁禮儀
    婚嫁是女性生命歷程中最為重大的時刻之一。瓦鄉人的婚嫁儀式自成一體,獨具一格。   按照習俗,瓦鄉人婚嫁至少需要三天前就開始準備,選定的日期不能是屬龍的日子。新娘的父母拜託一位長者擔任理事,負責統籌安排婚禮的各項工作。新娘的叔叔、伯伯忙著做招待客人的準備工作,將借來桌椅擺放整齊,考慮來客吃住的各項準備。   瓦鄉人有哭嫁的習俗。
  • 覽城•鑑悟 | 古代傳統婚嫁禮儀: 三書六禮
    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國,古時的婚姻禮儀多講究「三書六禮」、「三媒六證」,現代的婚禮雖然沒有過去繁複,但美好的願望得以繼承。這古代的結婚過程,與現代的意義有點不同。現代的結婚過程一般指結婚當日所舉行的禮儀,三書六禮的結婚過程則包括了從談婚、訂婚到結婚等過程的文書和禮儀。
  • 禮儀文化十講 | 婚嫁禮儀篇之納徵以行聘禮
    也就是說,在嫁娶過程中,收受男方的禮物是一個標誌性的行為,婚姻是否成立,以此為分界。古人所說的「女子許嫁」,其實也就是「已受納幣禮也」。納徵之禮,雖然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些變化或不同說法,但仍是婚嫁禮儀中極為重要的一項。嫁娶重幣的傾向,在這項禮俗中也表露得最為清晰。最早的納徵禮同納採攜帶的雁一樣,其象徵意義似乎大於實際價值。
  • 【婚嫁】雙方父母第一次見面禮儀 男女雙方父母初次見面的準備事項
    兩邊的長輩估計一開始也沒有什麼話說,也是需要靠我們在裡面進行氣氛的調節的.  二、雙方父母見面場所的選擇  1.家裡  最溫馨的選擇,是在家裡。作為即將成為親家的兩家人來說,家這個環境更容易營造輕鬆氛圍,比較放鬆,更利於建立感情。一般來說,應該男方主動到女方家中拜訪,這表示對女方家人的尊重。如果雙方通過話,選擇到男方家碰面,也是沒有問題的。
  • 潮汕人婚嫁習俗禮儀
    潮汕婚嫁習俗禮儀1.合婚 經過會面談話,互相了解,雙方認為可作伴侶,媒人取女方生辰八字送到男方,叫送庚帖。男方將庚帖放於司命君神位前,如果三天內家庭無發生不吉祥的兆頭(如碰破飯碗、鍋等)加三日好。接著就相互交換庚帖。各自請算命先生佔卦合婚,認為相生相合,即可進行下一步工作。
  • 婚嫁宴請中少不了它,只因是真正的「定情信物」
    從此以後,檳榔不僅是當地人日常生活裡的調劑品,更是黎家兒女婚嫁時不可缺的聘禮。 湖南官人與檳榔仙子的故事 湖南嚼食檳榔的歷史由來已久,祖輩兒歌裡就提及「六老倌,上南溪……南溪街上唱大戲,紙菸檳榔算我的」。
  • 傳統婚嫁新演繹!新「三金」和「婚慶九寶」你可知道?
    喜歡記得點擊關注喲準備婚禮是新人們的頭等大事,而挑選結婚首飾也是需要考慮的事,目前的結婚首飾新寵兒新「三金」,和中國傳統婚嫁金飾「婚慶九寶」都有哪些?各有些什麼美好寓意呢?黃金首飾就自然而然成了婚嫁的必備物品。
  • 柬埔寨高棉族傳統婚嫁禮俗概述
    一、柬埔寨高棉族傳統婚嫁禮俗概述(一)柬埔寨高棉族傳統婚姻的締結1.婚嫁思想傳統的柬埔寨高棉人對婚姻的態度是慎重的,保守的。佛教思想和母系文化思想均對高棉人的婚配思想有著重要影響。母系文化思想則使得在婚姻關係中,女方佔有主要支配權,地位高於男方,出現「女娶男」、「倒插門」的情況。
  • 禮儀盛宴!雲南經濟管理學院「君子、淑女」育禮儀之花,修君子之德
    11月11日晚,由雲南省高等教育學會公共關係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指導,共青團雲南經濟管理學院委員會主辦,雲南經濟管理學院學生會和大學生禮儀協會承辦的首屆「禮遇經管」禮儀大賽在雲南經濟管理學院體育館隆重舉行。經管學子匯聚於此,一同欣賞這場禮儀文化的視覺盛宴。
  • 鄭州婚紗攝影婚嫁消費可選豫約婚嫁平臺
    本網5月13日訊 豫約婚嫁網致力打造中原地區一站式婚嫁消費平臺,由於一站式婚嫁服務以成行業主流,傳統婚嫁行業的供需信息不對稱,消費者和商家難以進行有效溝通,在這種溝通模式下,很難實現雙贏。同時,市場內部同質化競爭異常激烈,「僧多粥少」也讓大部分婚慶企業發展前景堪憂,婚嫁行業的「寒冬」已然到來。因此,行業轉型迫在眉睫。
  • 義烏人婚嫁喜事中的「老手藝」,如今需要你…
    舊時牛皮箱非常珍貴佛堂老街上,有五六家賣婚嫁喜慶用品的商店。不論何時,走進老街,總能遇到許多從義烏市區趕來選購婚嫁用品的顧客,「婚嫁用品,還真就只有這裡買得齊全。」石新躍在老街上也有一家婚嫁店面。除了賣自己做的牛皮箱,還有聯擔籃、首飾盒、紅漆扁擔等婚嫁用品。
  • 古代傳統婚嫁六禮分別是什麼
    婚嫁「六禮」是我國古代婚嫁的傳統儀式,六禮分別是納採、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 熱鬧非凡的順昌農家婚嫁習俗,你知道嗎?
    順昌農村的婚嫁習俗大體如下:將此事辦得規模隆重,熱鬧非常。故此,自提親、過定(訂婚)到迎娶,各地都有一整套流傳下來的風俗習慣。順昌農村的婚嫁習俗大體如下:提親提親是婚嫁的必要先行程序。一般都由男方託媒人到女方家提親,極少由女方託媒人到男方提親的,俗話說:「一家養女百家求」。
  • 浙江義烏人婚嫁喜事中的「老手藝」,如今需要你……
    每逢婚嫁喜事,義烏十八擔的習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而義烏人家嫁女兒的嫁妝也不簡單:純手工的真牛皮箱、首飾盒、子孫桶……其中,最少不了的就是箱子。以前,條件不錯的人家會買一對牛皮箱,以表達對女兒的美好祝願。坊間傳言:嫁妝一籮筐不如一隻牛皮箱。牛皮箱在嫁妝中的地位可見一斑。
  • 摯愛一生,白首不離:永康婚嫁風俗你都知道嗎?
    而在這短暫的「備婚」階段,又有多少永康儂還記得當年祖輩流傳下來的本土婚嫁風俗呢?小編就此採訪了我市羅萊家紡的工作人員,她們熱情的予以了解答。那麼,小夥伴們不妨一起來了解下吧?永康婚嫁喜禮採辦婚嫁喜禮合影新婚紅腰帶
  • 「婚嫁」日子的禁忌
    早在古代,古人婚嫁就形成了一套非常嚴格而莊重的流程,分為「六禮」:納彩、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納彩」,即是提親,指男方家庭請媒人帶著禮物到女方家見面。「問名」常與「納彩」合併,即男方問女方的生辰八字及婚齡、生肖等宜忌。「納吉」是婚嫁的第三步,即是合婚,男家卜得吉兆後,備禮復至女家,決定婚約。
  • 【準備結婚的人必看】容易被忽略的婚嫁習俗與禁忌
    婚禮是一個人一生中重要的裡程碑,屬於生命禮儀的一種。
  • 人際交往中的商務禮儀
    從交際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人際交往中適用的一種藝術、 一種交際方式或交際方法,是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的示人以 尊重、友好的習慣做法。 從傳播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在人際交往中進行相互溝通 的技巧。商務禮儀---就是公司或企業的商務人員在 商務活動中,為了塑造個人或者企業的 良好形象而應當遵循的對交往對象表示 尊敬與友好的規範或程序,也可以說是 在商務交往中應遵守的交往藝術。現代交往中,學習社交禮儀有什麼作 用?
  • 《易經》中有古人對男女婚嫁之道的獨特認知,你知道嗎?
    網圖比如說和古人的婚嫁觀念相關的侄娣制度,現在中的許多人可能都還不曾聽說過,什麼是侄娣制度呢?,因為徒戀一時情慾之私,難以相期百年白頭之道,而這,也正是古人們在《易經》雷澤歸妹卦中想要使我們所認知到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