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嫁禮儀

2021-02-17 沅陵益農

節選自《沅陵瓦鄉人風情》

   瓦鄉人婚姻,過去有些地方通過唱山歌尋求配偶,後改由父母包辦。但總體上依從於「三書六禮」的傳統婚姻儀式。「三書」即定親之聘書、禮物清單之禮書、迎娶新娘之書;「六禮」即納採、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等程序納採,即男方請媒人去女方家提親,女方家答應議婚後,男方家備納「採擇之禮」去求婚。問名,即男方請媒人問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納吉,即男方將女子的名字、八字取回後,在祖廟進行佔卜。看男女雙方會不會相衝相剋,以及有沒有其他不宜結成夫妻的地方。納徵,即男方以聘禮送給女方家。請期,男方擇定婚期,備禮告知女方,求其同意。親迎,即新郎親至女家迎娶。

   婚嫁是女性生命歷程中最為重大的時刻之一。瓦鄉人的婚嫁儀式自成一體,獨具一格。

   按照習俗,瓦鄉人婚嫁至少需要三天前就開始準備,選定的日期不能是屬龍的日子。新娘的父母拜託一位長者擔任理事,負責統籌安排婚禮的各項工作。新娘的叔叔、伯伯忙著做招待客人的準備工作,將借來桌椅擺放整齊,考慮來客吃住的各項準備。

   瓦鄉人有哭嫁的習俗。結婚前月餘,村中女子均來陪伴,婚前兩天的夜晚,待嫁女子要上門哭滿村人,竹園、坳坪、用坪、渭溪一帶還要到外婆家去上門哭滿村人,當夜留宿外婆家,第二天盛裝於外婆家堂屋裡辭別。這一帶在正式結婚的先一天夜晚,新娘在自己家中要舉行「diechuai」、「koukuida」(鄉話音意是端茶和唱歌起頭)儀式。開始時,在堂屋當中燒一大堆火,先舉行「diechuai」儀式,堂屋上首先坐外祖母、舅母四人,臉向外,如人數不足,除姨母外,其他人無資格補充,新娘戴滿頭花和送親大嫂面對長者,站下首。送親大嫂向長者獻茶後,新娘跪拜。上首長者將茶奠於地面。獻茶共四次。意思是向外祖母、舅母辭別。接著舉行「koukuida」儀式,此時新娘回房,送親大嫂用鄉話「哭媳婦」,哭詞的內容是代表新娘感謝各位親眷的光臨和表示新娘的喜悅之情。其他人在送親大嫂哭完後任意接著哭。

   瓦鄉人出嫁前兩天,準新娘要穿老衣 ( 民族服裝 ),用手帕捂臉哭兩天兩夜,還要輪流到村民家吃飯,村民們要送準新娘打發錢,村裡要好的姐妹都來陪準新娘一起哭訴。有的還要挨家挨戶上門哭,這叫「哭全村」。還要身披紅綢帶去舅舅、外公家哭訴。舅舅家婦女要跟著掉眼淚,舅舅還要給打發錢。

   從舅舅家歸來,舅舅、外公等內親要送回村子完成「贊花 / 上花」儀式。之後,準新娘依然要挨家挨戶地哭,各家各戶都要給準新娘手裡塞打發錢。

   中午時分,理事要帶新娘的弟弟到村子裡土地廟祭拜。回到堂屋,理事要站在神祖牌位前喊禮,新娘的弟弟叩拜蒼天大地與祖先。然後,新娘在兩位伴娘的陪同下也要祭拜天、地、祖先。拜祖宗、拜天地,告別這個生活了二十年的家。出嫁前一夜,新娘坐在房間裡撕心裂肺地哭,姐姐要給她梳頭,盤起頭髮來,代表以後就不再是未婚女孩了。坐在一旁的媽媽,則是失聲痛哭。村民的婦女則聚在堂屋,圍著炭火唱姊妹歌,抒發離別之情。新娘的弟弟端著盛有茶水的盤子,一一送茶,婦女們一邊端一邊繼續唱。理事拿著篩子篩米,表示團圓之意。另外還要拿一個裝書帖的木玉匣,恭請諸親六眷保佑平安。

   當天晚上,新郎家來接新娘了。進村時,要先「傳月老」,即在路口被「請桌」,給了聘禮才允許通過。這時,新娘的舅舅坐客席,念道:「月老大人,茅公走成大道,生米煮成熟飯,兩相圓滿,月老大人有功了」。新郎來接新娘,要拿了一把傘,那是月老的令箭,新娘的舅舅打開,即是「得箭行令」了。

   出嫁時刻,新娘的弟弟拿著香祭拜神祖牌位。新娘身披兩條紅綢帶從隔壁房間走出來,頭上蓋著黑色的紗巾,站到八仙桌上,給神龕裡的祖宗牌位敬上最後一炷香。理事遞給新娘兩把筷子,新娘兩手分別抓住一把筷子,一把扔前面,一把高舉過肩扔向背後,再從八仙桌上跳下來。新娘的嬸嬸將一把紅傘撐開、關上,連續三次。其間,執理一隻手捧著一個鐵撮箕,裡面裝有五穀 ; 另一隻手將五穀抓起來,每次在傘撐開的時候撒到傘上。

   出門時,接新娘的人要點燃兩把紮好的木火把,一邊退著走出堂屋正門,新娘跟在這兩束火把之後,火把一直燃燒到寨門口。新娘出嫁時,由哥哥、弟弟或叔叔伯伯背出門,腳不能沾地。前來接親的兩個小姑娘負責提兩盞油燈,走在隊伍最前面。新娘步行過程中,不能從別人家的院子裡走過,只能從田坎上過路。走到新郎的村子附近,新娘的母親就不能再送了,只能號啕大哭地送別女兒。

   鄉村瓦鄉人婚禮禮數繁多而且各地都不一樣,隨著時代的發展,鄉村婚禮也引進了很多現代元素,比如用汽車娶親,請樂隊司儀等等,流程也會隨著時間慢慢簡化,但總體來說鄉村婚禮比城市婚禮要熱鬧有趣。

相關焦點

  • 覽城•鑑悟 | 古代傳統婚嫁禮儀: 三書六禮
    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國,古時的婚姻禮儀多講究「三書六禮」、「三媒六證」,現代的婚禮雖然沒有過去繁複,但美好的願望得以繼承。這古代的結婚過程,與現代的意義有點不同。現代的結婚過程一般指結婚當日所舉行的禮儀,三書六禮的結婚過程則包括了從談婚、訂婚到結婚等過程的文書和禮儀。
  • 禮儀文化十講 | 婚嫁禮儀篇之納徵以行聘禮
    納徵之禮,雖然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些變化或不同說法,但仍是婚嫁禮儀中極為重要的一項。嫁娶重幣的傾向,在這項禮俗中也表露得最為清晰。最早的納徵禮同納採攜帶的雁一樣,其象徵意義似乎大於實際價值。如《儀禮》中記載,「玄纁束帛」和「儷皮」是納徵時所攜帶的禮物。玄纁,蘊涵著天地陰陽;儷是「兩」的意思,指成雙成對。送這樣的禮物主要是為了求得吉利。
  • 婚嫁禮儀中的「十全十美」是什麼?
    90年代,婚嫁觀念改變,再婚再嫁視為平常,招婿入贅大多不被歧視。由80年代經媒人撮合逐步趨向自由戀愛。少數相戀男女自定婚期,告知親朋,繁瑣婚禮應免盡免;大多數家庭遵循提親、相家、訂婚、定婚、送好、迎娶、待客、鬧洞房、回門、拜年等一系列禮儀。(一)提親媒人認為男女雙方條件相當,即上門與雙方父母通信,一般男方設酒宴款待媒人,有「成不成三兩瓶」之說。
  • 潮汕人婚嫁習俗禮儀
    潮汕婚嫁習俗禮儀1.合婚 經過會面談話,互相了解,雙方認為可作伴侶,媒人取女方生辰八字送到男方,叫送庚帖。男方將庚帖放於司命君神位前,如果三天內家庭無發生不吉祥的兆頭(如碰破飯碗、鍋等)加三日好。接著就相互交換庚帖。各自請算命先生佔卦合婚,認為相生相合,即可進行下一步工作。
  • 柬埔寨高棉族傳統婚嫁禮俗概述
    在婚嫁思想、婚嫁條件和婚嫁儀式等方面,高棉人的婚俗都極具宗教文化和柬埔寨社會文化特色,隨著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柬埔寨高棉族的傳統婚俗也隨之變遷,但保守、穩定,注重婚姻道德仍舊是高棉人婚姻的準則。關鍵詞:高棉族,婚嫁,禮俗高棉族在東南亞中南半島國家的柬埔寨、越南、泰國和寮國均有聚居,高棉族繁衍生生不息。
  • 禮儀盛宴!雲南經濟管理學院「君子、淑女」育禮儀之花,修君子之德
    11月11日晚,由雲南省高等教育學會公共關係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指導,共青團雲南經濟管理學院委員會主辦,雲南經濟管理學院學生會和大學生禮儀協會承辦的首屆「禮遇經管」禮儀大賽在雲南經濟管理學院體育館隆重舉行。經管學子匯聚於此,一同欣賞這場禮儀文化的視覺盛宴。
  • 傳統婚嫁新演繹!新「三金」和「婚慶九寶」你可知道?
    喜歡記得點擊關注喲準備婚禮是新人們的頭等大事,而挑選結婚首飾也是需要考慮的事,目前的結婚首飾新寵兒新「三金」,和中國傳統婚嫁金飾「婚慶九寶」都有哪些?各有些什麼美好寓意呢?黃金首飾就自然而然成了婚嫁的必備物品。
  • 傳統婚嫁習俗中的「過禮」是什麼意思
    一、過禮過禮又稱大聘,是漢族的傳統婚嫁禮儀之一。就是在迎親之前還要送一次禮,具體送什麼還需兩方的父母商量好。經過這樣的講解大家對於婚嫁習俗中的「過禮」了解了多少呢?
  • 鄭州婚紗攝影婚嫁消費可選豫約婚嫁平臺
    本網5月13日訊 豫約婚嫁網致力打造中原地區一站式婚嫁消費平臺,由於一站式婚嫁服務以成行業主流,傳統婚嫁行業的供需信息不對稱,消費者和商家難以進行有效溝通,在這種溝通模式下,很難實現雙贏。同時,市場內部同質化競爭異常激烈,「僧多粥少」也讓大部分婚慶企業發展前景堪憂,婚嫁行業的「寒冬」已然到來。因此,行業轉型迫在眉睫。
  • 【準備結婚的人必看】容易被忽略的婚嫁習俗與禁忌
    婚禮是一個人一生中重要的裡程碑,屬於生命禮儀的一種。
  • 六桂福「福韻·故宮」古法黃金婚嫁新品,顏值高更顯東方神韻
    (原標題:六桂福「福韻·故宮」古法黃金婚嫁新品,顏值高更顯東方神韻)
  • 「婚嫁」日子的禁忌
    早在古代,古人婚嫁就形成了一套非常嚴格而莊重的流程,分為「六禮」:納彩、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納彩」,即是提親,指男方家庭請媒人帶著禮物到女方家見面。「問名」常與「納彩」合併,即男方問女方的生辰八字及婚齡、生肖等宜忌。「納吉」是婚嫁的第三步,即是合婚,男家卜得吉兆後,備禮復至女家,決定婚約。
  • 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貴族禮儀(一)
     提示:點擊上方"VonDS英國皇家禮儀"↑關注禮儀精修
  • 百姓故事——莊浪傳統婚嫁流程
    莊浪傳統婚嫁流程進入臘月裡,每天都是好日子,有在臘月扎堆結婚的現象。今天的節目,我們就來說一說咱們莊浪的婚嫁流程。這所謂婚嫁,即婚姻、嫁娶。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婚姻標誌著一個人步入一生的重要階段。中國的傳統婚姻模式,大約在漢代就已成型,沿襲至今。中國的傳統婚禮也分成六個階段,舉行相應的六個儀式,稱「六禮」:也就是納採、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 縱觀2020中國婚嫁行業現狀 格樂利雅藝術中心開啟品牌2.0時代
    縱觀2020中國婚嫁行業現狀 格樂利雅藝術中心開啟品牌2.0時代 2020-05-27 17:22:00來源:北國網
  • 婚嫁宴請中少不了它,只因是真正的「定情信物」
    從此以後,檳榔不僅是當地人日常生活裡的調劑品,更是黎家兒女婚嫁時不可缺的聘禮。 湖南官人與檳榔仙子的故事 湖南嚼食檳榔的歷史由來已久,祖輩兒歌裡就提及「六老倌,上南溪……南溪街上唱大戲,紙菸檳榔算我的」。
  • 家鄉的婚嫁習俗
    在我國古代婚嫁有"六禮"之說,即納採、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實際上民間的婚禮習俗並不完全限制於這「六禮"。我的家鄉在大西北的定西農村,婚嫁有"說親"、"訂親"、取親、安床鬧洞房和婚後"回門"等等習俗。從形式到內容,形成了一整套傳統婚嫁文化,反映出居住在這裡的人們古老淳樸的民俗風情。
  • 不得不學習的婚嫁習俗以及婚嫁禁忌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看看有哪些新人不可不知的婚嫁習俗和禁忌。結婚是人生當中的一件大事,所以,新人們一定要好好了解以上介紹的婚嫁習俗和婚嫁禁忌!
  • 婚嫁習俗:三書六禮
    納採:當兒女婚嫁時,由男家家長請媒人向物色好的女家提親。男家在納採時,需將大約達三十種有象徵吉祥意義的禮物送給女家;女家亦在此時向媒人打聽男家的情況。古代漢族婚姻風俗。流行於全國許多地區。「六禮」中的第一禮。男方欲與女方結親,男家遣媒妁往女家提親,送禮求婚。得到應允後,再請媒妁正式向女家納「採擇之禮」。初議後,若女方有意,則男方派媒人正式向女家求婚,並攜帶一定禮物,故稱。
  • 婚嫁行業細分賽道 格樂利雅藝術中心按下品牌戰略發展「快進鍵」
    婚嫁行業進入「賽馬」期,專注個性化、定製化、專業化的一站式婚禮會所,在高淘汰率的市場考驗下,愈發受到年輕消費者的歡迎。      2020年新品<海洋之謎>  婚嫁行業逐步進入新階段  據中國產業信息網預測,2020年婚慶市場規模將突破2.8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