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窩友和我說第一次燉燕窩燉砸了,說實話,花姐第一次燉燕窩的心情也是無比的忐忑,總是擔心著火會不會太大或太小,怕會把燕窩燉壞,然後又忍不住的掀開鍋蓋看一下,確保不會燉壞化成水,這才安心的蓋上鍋蓋。哈哈,你是不是也有同感呢~
燕窩屬於滋陰潤肺,補而不燥的食材,一家大小,一年四季都可以食用。我們說越是珍貴的食材,吃的方法越追求簡單,正所謂「原汁原味」,用最簡單的方法反而能保留它最大的營養價值。那麼,如何燉就是關鍵啦。花姐認為,一碗好燕窩的理想狀態是:濃而不稠、Q彈不化水。下面,花姐為你在修煉燉燕窩的方法的道路上支支招。
1
泡發
對於燕窩的泡發,花姐已經嘮叨過很多次了,一定要用純淨水(不含氯)泡發,並且泡發4到6個小時,雨季燕窩泡發時間較短,旱季燕窩的泡發時間稍長一些,如果6小時以內還泡發不開,那你的燕窩很可能存在刷膠的現象哦。
泡發好的燕窩呈現膨脹半透明狀,我們也可以用手感受,如果燕窩變軟可以到撕開的程度,就是泡發好了。
泡發好的燕窩用小漏勺過濾走細毛和雜質,如果還有幼毛,再用鑷子挑走,之後順著燕窩的紋理輕撕成條狀就可以開始燉啦。
2
燉法
燉燕窩是最關鍵的一步,但方法並不難。將泡發好的燕窩放入燉盅,加入純淨水,燉盅內的水位大概剛好蓋過燕窩即可,不宜加水過量,會影響口感。之後把燉盅放到鍋裡,燉盅外的水位大概是燉盅的一半。
如果使用電燉盅,那麼時間一般是20到25分鐘(燉盅的功率為1000W),燉盅功率小於1000W的,則時間控制需長些;如果使用煤氣爐燉,那麼時間一般是15到20分鐘。時間的把握一定要準確。另外,燕窩含有水溶性蛋白,切不可用過高的溫度來燉煮,否則燕窩易化水,而且營養也會流失,因此,燉燕窩一定要慢火隔水燉。
燕窩出鍋前5到10分鐘再放入冰糖或者其他配料,這樣能防止其化水的可能。燕窩出鍋後,建議最好將蓋子打開或者留一點縫隙令它透氣,以防悶到它。前面我們也說到,燕窩不可用高溫燉煮,燉好的燕窩在燉盅裡面也會有一定的溫度,如果燉好不打開蓋子,時間一長,燕窩易慢慢悶成水,成水之後的燕窩,口感沒有了,營養價值也會大大減半。
3
搭配
很多人會根據自己的喜好去選擇不同的養顏食材與燕窩搭配,燕窩在與不同食材搭配時,材料先後放的順序把握也是確保口感、以防化水的重點。
燉燕窩是有講究的,不可以一鍋亂燉。和銀耳、蓮子、紅棗等這些較為耐燉的食材一同搭配時,一定要分開燉,兩者燉好後再混合在一起即可;或者先燉耐燉食材,出鍋前20到25分鐘再放燕窩。
4
保存
有些窩友反映,燉好的燕窩吃不完放在冰箱保存,但是卻出現化水的現象,該怎麼呢?燉好的燕窩吃不完,用密封容器保存好放在冰箱冷藏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時間不能超過三天。因為燕窩富含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都是水溶性的,在燉的時候,燕窩會吸水而膨脹,如果長時間的放在冰箱保存,即便能保證不變質,但原本被吸入的水分也會慢慢釋放出來,而且燉好的燕窩一般都會加入冰糖,這都很容易導致燕窩變稀甚至化成水。因此,燉好的燕窩放在冰箱保存的窩友們,建議你們在3天內食用完。
從冰箱取出燕窩食用時,像冬天,我們會忌諱冰冷,這時候可以按照溫牛奶的方式來溫燕窩,就是將裝燕窩的密封容器放在溫水中溫熱後再食用。
掌握好這些技巧後,就不怕喝不到營養美味又好口感的燕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