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張蒙
定稿:蘇子後
入秋後,氣溫越來越低,寶媽們都開始忙著給孩子加衣服、穿秋褲,除此之外,寶寶肌膚乾燥問題也容易在這個季節出現。
案例
前些天,幸孕姐閨蜜可可打電話過來求助,說她家的兩歲的寶寶最近身上總是感到不舒服,胳膊上起不了少紅疹,而且越撓越多。
我問可可是不是沒給寶寶塗抹潤膚霜,導致皮膚乾燥,所以起了溼疹,閨蜜這才恍然大悟,這幾天天氣冷,她每天給孩子洗完澡後就直接穿衣服了,確實沒有做護膚工作。
和可可一樣的寶媽大有人在,天冷怕孩子感冒,有些日常護理總想著能省則省,但其實越到了乾燥的季節,越要重視寶寶的護膚。
在幸孕姐的叮囑下,可可開始每天堅持給孩子塗抹護膚霜保溼,始終保持寶寶肌膚滋潤,起紅疹和瘙癢的現象好轉了不少。
秋天雖然氣溫下降快,室外溫度低,但空氣中水分少,溼度低,如果寶媽不注重寶寶的皮膚補水,很容易引發不適。
入秋後,寶寶的肌膚易出現這些問題
1、溼疹
溼疹聽起來是由於空氣潮溼、肌膚溼氣重悶出來的疹子,實際上卻並非如此。
寶寶皮膚嬌嫩,洗澡後如果沒做好補水保溼措施,皮膚屏障遭到破壞,再遇上入秋後空氣溼度下降,皮膚出現乾燥、過敏等問題,就會引起溼疹。
2、尿布疹
尿布疹一般是沒有及時更換紙尿褲悶出來的,寶媽通常會覺得夏天更容易長,但其實天氣熱,更換紙尿褲比較頻繁,臀部更通風,起疹子的情況還相對好一點。
而入秋天氣轉涼,寶媽擔心孩子受風著涼,反而懶得頻繁給孩子更換紙尿褲,白嫩的臀部長尿布疹的情況更為嚴重。
一般來說,人體的皮膚是由角質層和脂質構成,小寶寶的角質層非常薄,皮膚屏障較為脆弱,僅為成年人的三分之一左右,如果平時清洗過度,很容易遭到破壞。
所以,一旦遇上氣溫變化,空氣溼度降低,寶寶的皮膚就極易出現缺水乾燥、過敏以及起皮屑、紅疹的問題。
入秋後,寶媽應如何護理寶寶的皮膚
1、做好清潔和保溼
夏季天氣熱,寶寶的洗澡次數可以控制在一周一次,但到了秋冬季節,頻率可減少到每周1~2次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洗完澡後,寶寶皮膚表面油脂和水分急劇流失,需要第一時間塗抹嬰幼兒潤膚霜進行保溼補水,否則很容易引發皮膚乾燥。
夏季可選用質地較為清爽的保溼產品,秋冬可適量使用油性質地、更加濃稠的乳液或保溼霜。
2、注意保暖
天氣乾燥和寒風侵襲不僅容易造成寶寶皮膚缺水乾燥,還會引發泛紅、皸裂等一系列肌膚問題。
因此,給孩子做好護膚工作後一定要注意保暖,及時給孩子穿上秋衣秋褲,保護好肌膚不受寒風入侵。
3、做好防曬
不要認為只有夏天才需要防曬,一年四季只要出太陽,就會有紫外線照射,如果不做好防曬,寶寶的皮膚也會受到傷害。
半歲以下的小寶寶最好不要使用防曬霜等化學方式防曬,寶媽儘量避免在大太陽的時候帶寶寶出們門,最佳曬太陽時間控制在14~16點左右為宜。
如果萬不得已要長時外出,建議以物理防曬為主,帶上遮陽帽,穿上防曬服,適當使用嬰幼兒專用的物理防曬產品,以免對皮膚產生刺激。
寶寶的肌膚問題與身體健康一樣重要,家長切不可掉以輕心,尤其是到了秋冬季節,更應該引起重視,時刻做好護膚工作,才能保證寶寶肌膚白皙細嫩。
【今日一問】你們家寶寶入秋後有出現皮膚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