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動脈 |小檢查 大作用

2021-02-23 超聲

保證胎兒宮內生長發育的最佳環境, 主要依靠胎兒與胎盤間的血循環、子宮與絨毛間隙間的血循環及胎盤中的物質交換。

隨著受精卵的植入,妊娠母體發生一系列適應性變化。研究資料表明某些妊娠合併症或併發症發生時,常常伴有子宮動脈或臍動脈血流動力學的變化。子宮動脈的都卜勒頻譜特徵常被應用於評估胎兒-胎盤循環。

常用指標為雙側子宮動脈妊娠早、中、晚期及臍動脈妊娠中期、晚期血流收縮期最大血流速度與舒張末期血流速度的比值(S/D)、脈搏指數(PI)、阻力指數(RI),是臨床常用的評估臟器血流灌注、判斷器官功能狀況的無創性輔助檢查指標。

子宮動脈主幹及其宮內分支血液循環對胚胎植入及胎兒生長發育非常重要。妊娠早期彩超可觀察到子宮肌層內彩色血流信號增多的現象;隨著妊娠的進展,子宮動脈由屈曲逐漸變直,頻譜都卜勒顯示子宮動脈的高阻力血流逐步演變為低阻力並伴有豐富的舒張期成分的血流,提示子宮血流灌注量增加。正常妊娠時雙側子宮動脈灌注量相差不大,提示胎盤附著宮壁位置、子宮右旋程度一般不會影響子宮動脈血流。

正常情況下,根據胎兒-胎盤循環的血流動力學原理,孕26周前由於絨毛血管床的增加,胎盤循環阻力降低,S/D值隨之下降,孕中期下降最快,孕26周後由於絨毛間質纖維化,S/D比值下降緩慢,趨於恆定(PI<0.7 、 RI<0.5 、S/D<2.6)。

隨著妊娠進展子宮胎盤循環阻力不斷降低,灌注量逐漸升高,有利於胎兒生長發育。有研究發現正常妊娠子宮動脈S/D 、PI 及 RI 隨著妊娠進展呈現下降趨勢,而存在妊娠合併症,如妊娠期高血壓、胎兒宮內生長受限及羊水過少時S/D 、PI 或 RI 不一定呈現下降趨勢,甚至有升高現象,且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時,S/D、PI 及 RI 明顯高於正常妊娠患者,而胎兒宮內生長受限及羊水過少時,這三項指標與正常妊娠比較並不都存在顯著性差異。

PI 作為反映動脈血管床阻力的指標,可以間接反映局部組織的血液灌注情況,正常妊娠時由於外周阻力下降、心輸出量增加及循環血量增多,使得部分臟器血流動力學發生變化。

近年來,不少專家指出妊娠中期,子宮動脈 RI>0.58可預測不良妊娠結局,特別用於預測先兆子癇、胎兒生長遲緩、胎盤早剝時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而RI<0.58時,發生不良妊娠結局的風險較低。

當妊娠中期子宮動脈s/d>3.55、PI>1.458及RI>0.728 能夠有效預測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隨著病情的加重,有些還會出現子癇前期及子癇。

子癇前期作為妊娠期一種特有的疾病,其主要病理變化為患者血壓升高、全身小動脈痙攣、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高凝而導致身體各個臟器供血嚴重減少,各臟器功能隨之減退,若並發腦、心、肝、腎等重要臟器損害時,孕婦及胎兒可合併嚴重併發症,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是我國孕產婦和圍產兒第二大致死原因。

早髮型子癇前期指的是在妊娠34周之前發病的子癇前期,其病因尚未明確,有研究認為子癇前期的發生與滋養細胞異常浸潤、機體氧化應激反應、免疫異常反應、遺傳因素及患者飲食因素密切相關。除此之外,其發生還與糖尿病、高血壓、過度肥胖及子癇前期發病史等因素有關。子癇前期是一種由多因素引起的症候群,子癇前期孕婦子宮動脈阻力增加是由於子癇前期患者滋養細胞的侵襲能力明顯減弱,甚至僅限於蛻膜層,致使子宮動脈的血流阻力增加,再加上子癇前期患者全身小動脈痙攣使子宮動脈表現為管徑狹窄,而造成循環阻力增加,頻譜顯示子癇前期患者為高阻低排。

除了以上指標,子宮動脈舒張早期切跡是孕早期子宮動脈的一個波形特徵 ,正常妊娠時 ,孕24~26周舒張早期切跡即隨子宮胎盤阻力降低而逐漸消失。若孕24~26周後切跡持續存在 ,可提示不良結局 ,如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及胎兒生長受限,因胎兒宮內窘迫行剖宮產的發生率也可增高,原因在於某些妊娠疾病 ,如妊娠期高血壓疾病 ,胎盤絨毛血管痙攣、梗塞、水腫 ,使管腔狹窄 ,循環阻力升高,從而引起子宮動脈切跡持續存在。妊娠26周後 RI 異常結合舒張早期切跡能夠有效提高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檢出率。因正常妊娠時,舒張早期切跡在24-26周即可消失,過早將舒張早期切跡納入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篩選中容易出現假陽性,降低其敏感性。

相關焦點

  • 子宮動脈的超聲檢查
    該動脈沿途分支分布於子宮,輸卵管,子宮動脈並有向下的分支至陰道上部和膀胱底。上行支進入子宮肌層後發出弓狀動脈、 放射狀動脈、 螺旋動脈三級。子宮動脈血流檢查子宮動脈血流檢查是指用超聲檢查來測量子宮動脈血流的動力學參數,包括:搏動指數(PI)阻力指數(RI),收縮期峰值流速/舒張期流速(S/D)。
  • 超聲子宮——子宮動脈的超聲檢查
    該動脈沿途分支分布於子宮,輸卵管,子宮動脈並有向下的分支至陰道上部和膀胱底。上行支進入子宮肌層後發出弓狀動脈、 放射狀動脈、 螺旋動脈三級。子宮動脈血流檢查子宮動脈血流檢查是指用超聲檢查來測量子宮動脈血流的動力學參數,包括:搏動指數(PI)阻力指數(RI),收縮期峰值流速/舒張期流速(S/D)。
  • 子宮動脈(UTA)
    該動脈沿途分支分布於子宮,輸卵管,子宮動脈並有向下的分支至陰道上部和膀胱底。上行支進入子宮肌層後發出弓狀動脈、 放射狀動脈、 螺旋動脈三級。子宮動脈血流檢查子宮動脈血流檢查是指用超聲檢查來測量子宮動脈血流的動力學參數,包括:搏動指數(PI)阻力指數(RI),收縮期峰值流速/舒張期流速(S/D)。
  • 超聲監測子宮動脈
    上行支進入子宮肌層後發出弓狀動脈、 放射狀動脈、 螺旋動脈三級。子宮動脈血流檢查子宮動脈血流檢查是指用超聲檢查來測量子宮動脈血流的動力學參數,包括:搏動指數(PI)阻力指數(RI),收縮期峰值流速/舒張期流速(S/D)。血流參數隨月經周期變化呈規律性變化,一般而言,黃體期,子宮動脈血流量增加,從而利於胚胎著床。
  • 保留子宮動脈上行支的筋膜內子宮切除術式探討
    研究組術後雙側子宮動脈上行支 、子宮動脈卵巢支檢出率為 100 %。結論 :保留子宮動脈上行支筋膜內子宮切除術術後近期卵巢功能影響小 ,性生活質量有所提高 ,對大小便 、血糖 、血脂無明顯影響 ,術後子宮動脈上行支及子宮動脈卵巢支的血流基本不受影響 ,其更遠期臨床效果仍需深入研究 。
  • 低分子肝素在反覆流產中改變子宮動脈血流的作用前瞻性研究(上)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討子宮動脈血流(UABF)在復發性流產(RSA)中的作用,並探討促進妊娠結局的可行方案。方法:這項研究共招募了421名女性。比較RSA患者和非RSA患者(對照組)黃體中期UABF指數,包括收縮期/舒張期比值、脈動性指數和阻力指數。
  • 超聲評估子宮動脈:意義、方法和解讀
    孕中期檢測子宮動脈血流動力學變化可作為早期篩查妊高症的理想方法。 子宮動脈解剖子宮動脈是髂內動脈前幹主要分支,在腹膜後沿骨盆側壁向前向下行走,於子宮外側約 2 cm 處的子宮峽部水平分為上、下兩支。下支較細小稱宮頸-陰道支;上支較粗稱宮體支,其沿子宮側緣迂曲上行至宮角處,又分為宮底支、卵巢支及輸卵管支。
  • 大腦中動脈超聲
    大腦中動脈產前檢查是很有技術含量的,技術不到位,就會出現一個不正確的結果。還有儀器的調節也非常重要,壁濾波要調低一點,否則舒張期的血流就會檢測不到。檢測大腦中動脈的技術要求,你一定要平行於大腦中動脈,所以它的角度是0度。一定要在胎兒平靜和沒有呼吸的時候去檢測,另外一個是不能壓迫胎兒頭部。
  • 子宮的作用及子宮切除後的後遺症
    一、子宮的生理功能  (一)胎兒的發育——神奇的彈性子宮     人類生命都是在子宮內著床長大後才出世的,可以說子宮是全人類的「搖籃」。    子宮隨著女性年齡的不同,而發生很多變化。    在嬰幼兒時它只有2—3釐米大小,隨著年齡的增長,它的重量及大小都有明顯地增加,未孕的子宮約6—8釐米大,50—70克重,而生育過的子宮可以9一10釐米大,重量在80克以上了。    進入青春期後,子宮內膜出現周期性地脫落,形成月經。婚後,精子通過宮腔在輸卵管與卵子結合受精。
  • 子宮肌瘤切除術治療子宮肌瘤的生活質量優於子宮動脈栓塞術
    子宮肌瘤切除術治療子宮肌瘤的生活質量優於子宮動脈栓塞術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1 23:15:05 英國諾丁漢大學Jane P. Daniels團隊比較了子宮肌瘤切除術和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子宮肌瘤的效果。
  • 子宮下段的超聲檢查
    在度量學上,它是位於宮頸內口處一指寬的子宮的一部分;在解剖學上,它位於子宮膀胱腹膜反褶的下方;在生理學上,它是子宮的一部分,在分娩時它被動擴張並且對胎兒的娩出幾乎沒有起作用。妊娠晚期的子宮下段是由非妊娠期及妊娠早期的子宮狹部和宮頸上段形成;由於子宮下段在妊娠晚期肌層相對較薄的特性,產科醫生通常利用此處進行剖宮產術。
  • 子宮內膜菲薄病因
    B超檢查時可見內膜菲薄及不連續性。90%以上宮腔粘連由刮宮引起,包括人工流產和自然流產(胚停)清宮術。特別是無痛的清宮術,吸刮時間長、負壓過大,導致宮頸及子宮內膜損傷,破壞子宮內膜基底層。人工流產次數越多,子宮內膜損傷越嚴重。數據顯示人工流產可使薄型子宮內膜的發生率增高20倍。
  • 子宮的故事(四) —— 鄰裡和睦(子宮位置)
    主韌帶是固定子宮最主要的著力點,防止子宮下垂。(2)子宮骶韌帶:由結締組織和平滑肌纖維構成,起點在宮頸後面,向盆壁兩側後方呈弓形延伸,附著於盆腔後面的骶骨上。骶韌帶的作用是將子宮向後、向上方向牽引,維持子宮前傾姿勢。
  • 正常周期子宮內膜的組織學要點(二)
    表面上皮。子宮內膜間質細胞變大,嗜酸性增加。弓狀動脈。這些動脈是評估子宮內膜腺癌中可能的子宮肌侵犯的一個有用的標誌。鈣化或血栓形成。經產婦的子宮血管系統比未產婦的更明顯。右側:子宮漿膜。間質崩解,
  • 產後42天檢查非常的重要,​說說最重要的子宮檢查~
    在整個孕期裡,子宮被撐大許多,也是最受累的器官。因而,產後子宮恢復需要較長的時間,一般來說42天是少不了的。如果月子坐好了,子宮在這42天裡一般能恢復;如果月子沒坐好,子宮恢復不好,容易出現腹痛、分泌物異常、陰道流血等症狀,那恢復時間就會越拖越長。產後媽媽千萬別掉以輕心,要好好的養好身體。
  • 2: 腹腔鏡子宮切除術:腹腔鏡手術發展中的「大切口」
    在1986 - 1988年的早期,使用了一個小Keith針和一個活結像Kurt和Liselotte Mettler。 Courtenay Clarke的堅持導致在1989年採用他的結推動器進行體外關係。此後不久,開發了一項技術,用5毫米套管針將大彎曲的針頭塞進腹腔,從那時起,作者覺得自己可以做得比大多數剖腹手術好。為什麼用縫線而不是雙極結紮子宮動脈?
  • 經驗總結—子宮附件超聲檢查的10條小技巧
    子宮附件的檢查需適度充盈膀胱,以能夠清晰顯示子宮底為標準。充盈不佳,子宮附件無法清晰顯示,充盈過度可能使子宮附件的位置和形態發生改變,也使得子宮附件距離聲場較遠而顯示欠佳。一般縱切顯示清楚子宮長軸,觀察內膜厚度、是否居中、肌層回聲等,以後橫切掃查自宮頸連續掃查至子宮底。
  • 什麼是子宮附件b超檢查?具體檢查什麼
    子宮附件b超檢查就是對子宮附件輸卵管和卵巢進行檢查的,它能夠檢查出這兩者是否出現異常情況,比如說子宮附件炎和子宮附件囊腫等疾病。
  • 子宮附件的超聲檢查方法
    1.子宮附件的檢查需適度充盈膀胱,以能夠清晰顯示子宮底為標準。
  • 子宮瘢痕憩室-小缺損,大問題
    隨著二胎的開放,很多女性在備孕過程中進行檢查,特別是頭次剖宮產的女性,在檢查中發現子宮瘢痕憩室,那什麼是子宮瘢痕憩室呢,她對女性有什麼影響呢,會不會影響懷孕,唐醫師在這裡為大家解惑。一、什麼是子宮瘢痕憩室,這個是剖宮產女性因剖宮產子宮傷口處疤痕沒長好而形成的小缺損,這個小缺損是一個凹陷形的,與宮腔相通,所以會導致一系列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