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子宮是女性重要的生殖器官,子宮和它的「左鄰右舍」之間也保持著「鄰裡和睦」的關係。今天我們將帶著大家一起去了解子宮的「左鄰右舍」吧!
子宮位於盆腔的中間,當站起來的時候,宮體幾乎與水平面平行,宮底伏於膀胱的後上方。正常的子宮呈前傾、前屈姿勢,前傾是指子宮縱軸與陰道縱軸之間的角度,前屈是指宮體與宮頸之間彎曲的角度。
子宮位置依靠韌帶、盆膈、尿生殖膈等結構承託維持和牽引固定,當這些結構受損或鬆弛時,可以引起子宮脫垂。
子宮的前面是膀胱,界線是子宮膀胱反折腹膜形成的子宮膀胱陷凹,宮頸陰道上部的前方是膀胱底部,宮頸陰道部前面是尿道;子宮後面是直腸,界線是子宮直腸反折腹膜形成的子宮直腸陷凹,也稱之為道格拉斯窩,此處是人體腹腔的最低部位,臨床上選擇此處做腹腔穿刺,用於宮外孕等診斷。
子宮依靠左右對稱的四對韌帶固定於盆腔。韌帶主要由結締組織增厚形成,含有平滑肌和彈力纖維。如果把子宮比喻為一葉小舟,那麼四對韌帶就像是繩索,將子宮錨著固定在盆腔,並維持子宮處於良好的姿態(前傾前屈)。
(1)子宮主韌帶:主韌帶由結締組織和平滑肌組成,起點在宮頸兩側,呈扇形固定於盆腔側壁,子宮動靜脈及輸尿管穿行其中。主韌帶是固定子宮最主要的著力點,防止子宮下垂。
(2)子宮骶韌帶:由結締組織和平滑肌纖維構成,起點在宮頸後面,向盆壁兩側後方呈弓形延伸,附著於盆腔後面的骶骨上。骶韌帶的作用是將子宮向後、向上方向牽引,維持子宮前傾姿勢。
(3)子宮圓韌帶:呈圓形索狀,由結締組織和平滑肌纖維構成,長約12~14cm。起自兩側子宮角,輸卵管附著部的前下方,呈弧形向盆側壁前行,經腹股溝管,附著於陰阜及大陰唇皮下。圓韌帶的主要作用是維持子宮前曲前傾姿勢。
(4)子宮闊韌帶:位於子宮兩側,由前後兩層腹膜皺襞而成,分別叫闊韌帶前葉和後葉,內部有神經、血管、淋巴管通過,統稱為宮旁組織。闊韌帶起於子宮兩側漿膜,止於兩側盆壁。上緣游離,包裹輸卵管,外側移行於卵巢懸韌帶(骨盆漏鬥韌帶),下緣與盆底腹膜相接,外側緣與盆側壁腹膜移行,主要作用是維持子宮的穩定。
(1)子宮動脈為營養子宮的主要動脈,約佔子宮血流90%。子宮動脈起自髂內動脈的前幹(多數為第一支),直徑約0.3-0.4cm。沿盆側壁向前內、向下方向斜行,在距子宮頸外側約2cm處越過輸尿管,達到宮頸側方。
子宮動脈在宮頸旁分成兩支:沿著宮體側邊向上迂曲行走的稱之為宮體支,沿宮頸旁向下的稱之為宮頸陰道支。宮體支在宮頸側方折返向上,緊貼宮體側邊行走,沿途發出分支進入子宮壁,進入子宮肌層的血管呈螺旋狀,也稱之為子宮螺旋動脈,懷孕時隨著子宮增大,螺旋動脈可以拉伸延長。
上行的子宮動脈主幹在子宮角與卵巢動脈的輸卵管支和卵巢支連接交通,多數情況下,交通支血流方向是由卵巢動脈向子宮動脈方向,所以子宮的血液供應也有一部分來自卵巢動脈。宮頸陰道支血液主要供應宮頸及陰道上部。子宮靜脈發布在宮頸、宮體兩側,匯合成子宮靜脈,最後回流到髂內靜脈。子宮靜脈系統成叢如網,與比鄰的器官靜脈叢交通,前接膀胱靜脈叢,後連直腸靜脈叢,下接陰道靜脈叢。(2)子宮多數淋巴管沿卵巢血管上行,注入腰淋巴結和髂總淋巴結;宮底兩側部分淋巴管沿子宮圓韌帶注入腹股溝淺淋巴結;宮體下部及宮頸的淋巴管,沿子宮血管注入骼內淋巴結或骼外淋巴結。盆內臟器的淋巴管之間均有直接或間接的吻合,婦科腫瘤時可引起廣泛的淋巴轉移。(3)子宮的神經主要來自骶叢分出的子宮陰道叢,隨血管分布於子宮和陰道上部。子宮神經屬於植物神經,不能自主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