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德國經濟遭受毀滅打擊,奇蹟一般迅速恢復,這是為何呢?

2020-12-21 瘋癲史鑑

人們常說,破壞容易建設難。很多國家在戰爭結束後,經濟復甦都比較緩慢。如同一個受傷的獅子,只能躲在角落舔舐傷口,靜靜地等待恢復。二戰結束後,身為戰爭發起國的德國,因為曾經的惡劣行為,經濟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結果它奇蹟一般的迅速恢復,這是為何呢?從數據來看,德國從1950年至1966年,生產力迅速提升,私人消費越來越活躍,出口量一直在迅猛增長。年均GDP增速接近8%,更加不可思議的是,德國當時的失業率,低到了0.7%,幾乎都有工作,失業人數非常少。

那時候,德國高層反覆強調,要抓緊時間發展經濟。那麼,德國經濟迅速恢復的原因有哪些呢?戰爭結束後,德國百姓確實非常貧窮,他們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努力的工作賺錢。這些人的努力付出,確實得到了應有的回報,他們迅速將廢墟重建,有了相對不錯的生活條件。若是德國人當初比較懶惰的話,根本無法迅速恢復。德國迅速恢復的另一個原因是,他們特別重視教育,積極地培養人才。

1950年時,德國的在校大學生加起來,大約有10萬人,平均算下來1萬名百姓中,會出現21個大學生。到了1970年,德國的大學生人數,飆升到了41萬。平均算下來,1萬名百姓中,會出現68個大學生。德國當時不僅重視學生的教育,而且還經常對在職人員進行培訓,提升他們的專業能力。正因如此,德國的教育水平和科技水平,一直在迅速提升。發達的科技和教育,反過來又會促進經濟的發展,這或許就是我們常說的科技就是第一生產力。只有不斷學習,才能有更大的進步,才能取得更高的成就。

當然了德國的經濟恢復,跟國際局勢的變化,也有很大的關係。戰後美國提出馬歇爾計劃,給德國提供了很多資金,讓他們的經濟發展加速了許多。與此同時,有著諸多歷史矛盾的德國和法國,也開始進行合作,一起努力的發展經濟。最終,德國經濟恢復了,國際關係也改善了,堪稱是一舉兩得。其實德國的經濟奇蹟,不僅對國家有借鑑價值,對個人也有很大的啟示。

德國的重視教育,換算到個人身上,可以理解為重視學習,即使是已經離開學校,步入社會工作的人,也應該持續性的學習,只有這樣才能擁有更強的競爭力。若是一直不學習的話,就算是不被淘汰,也沒有什麼進步可言。德國的國際合作,可以理解為個人的社會交際。單槍匹馬的時代,早就已經成了歷史,想要發展起來必須判斷趨勢,找一個合適的機會,然後跟別人一起合作。

當然了最重要的一點,還是要自己足夠努力,不然的話即使是得到好機會,也無法創造出一個好的結果。很多人都在想,自己以後要過上如何幸福的生活。但總是因為種種原因,沒有開始行動。還有一些人雖然行動了,但是卻沒有堅持,因為種種原因半途而廢。我們在網上經常看到一夜爆紅的案例,每次看到都會產生羨慕,甚至是嫉恨的情緒。其實沒有必要羨慕別人的生活,每天做好自己的事情,調理好自己的身體狀態,比什麼都強。

所謂的道理其實大家都懂,只不過很少有人去做。若是真的想做出一番事,有必要給自己一個警醒,用一個特定的東西或是目標,經常提醒自己,讓自己始終保持強大動力。熬過初期階段,以後就不用刻意逼迫自己努力了。因為那個時候,常人眼中的努力,已經變成了你的習慣。

相關焦點

  • 二戰結束後的日本,經濟遭受毀滅性打擊,憑啥在20年後發展起來
    二戰期間,日本可以說是極其猖狂,在亞洲境內攻打了很多國家。戰爭後期,日本因為資源匱乏,甚至對遠在地球另一端的美國發動了突襲。在珍珠港事件中,日本給美國造成了巨大的傷害。事後,暴怒的美國對日本宣戰。美國對日本發動進攻後,很快就獲得了壓倒性的優勢,甚至還對日本進行了一系列的轟炸。那時候,日本的百姓都特別恐慌,不知道什麼時候炸彈就會落到自己的頭上。日本高層明知道自己沒有辦法跟美國對抗,卻還是堅持戰鬥不肯投降。最終,美國動用核武器對日本進行轟炸。核武器的威力極其強大,直接摧毀了日本兩個城市。
  • 二戰時,德國土地面積那麼小,為何能單挑美蘇英法等世界大國?
    二戰時,德國土地面積那麼小,為何能單挑美蘇英法等世界大國? 德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參戰國,也是二戰的主要發起者。作為二戰的頭號法西斯國家,德國成為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主要作戰目標。
  • 二戰後怎麼迅速恢復人口?看完日本做法後,網友:這還是人嗎?
    世界第二次大戰可以說是一場全球性的大災難,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造成的傷亡足足達到了上億人,而且對於經濟的損失更是完全無法估量。不管是戰勝國還是戰敗國,造成的損失皆是巨大且無法估計。二戰後的日本而作為這場的發起國和戰敗國之一的日本,其死傷更是慘重。
  • 日本人戰敗後食不果腹,卻為何迅速恢復?有些事我們毋庸諱言……
    1945年8月二戰中最後一個侵略者日本最終在盟國的合力打擊下繳械投降,這個長期頑抗不肯投降的國家當戰爭結束時,共有200多萬軍民在戰爭中喪生,其本土早已在狂轟濫炸之下變得滿目瘡痍,民眾居無定所、食不果腹,各大城市的廢墟和瓦礫遍布大街小巷,糧食危機讓很多人忍飢挨餓。
  • 世上不只有亞當·斯密,德國經濟奇蹟之父詮釋:有良心的資本主義
    二戰後柏林一片廢墟臨危受命1948年,路德維希·艾哈德(Ludwig Wilhelm Erhard)出任西德經濟委員會主席,可謂是臨危受命。同時引入新的硬通貨:德國馬克。英美和法國佔領當局都驚呆了,——艾哈德的職位是他們任命的,但是他們都毫不知情。德國人也納悶了,畢竟納粹德國期間,十幾年來一直是「頂層計劃」,生產者按照計劃者的指令生產製造,為國家服務是最高價值。艾哈德卻說,不需要配給制度,這是你們唯一的配給券「馬克」,努力賺取馬克就可以了。
  • 德國為何卻能成為歐洲經濟第一強國?
    那麼,在遭受戰爭的毒打後,德國到底是憑藉什麼才能上演如此的經濟奇蹟呢?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1、二戰後元氣大傷,德國經濟有多差?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史上的災難,軸心國和同盟國之間互砍,最終以同盟國勝利告終,但每個國家都蒙受了巨大的損失。
  • 同為二戰戰敗國,為何德國能擁有軍隊,而日本卻只能成立自衛隊?
    同盟國對德日的處置二戰後德國本土是美蘇盟軍佔領接管的,後又因佔領國的文化觀念不同分為東西德國分別駐軍,東西方陣營冷戰,都保留了被佔領國的軍隊,東西德國合併後延續自然能擁有軍隊。任何戰敗國後期肯定是兵力不足,日本打完武漢後就深感兵力不足。並且日本根本沒有組織過一次兵力達百萬以上的大會戰。而德國從進攻波蘭開始,一般大會戰兵力都超百萬。日本就是兵力資源不夠。看看歐洲,哪次大會戰不是幾十萬人,上百萬人互毆的?再看看亞洲戰場。日本有幾次是集結30萬以上的兵力來打會戰的?基本上有10萬20萬就不錯了。人家蘇德還有二邊各百萬之眾的大會戰呢。
  • 同為二戰戰敗國,為何現在日本軍事實力強大,而德國默默無聞
    與此同時,美國也開始了對日本長期的經濟援助計劃。日本經濟在戰後迅速恢復,隨後便開始一路騰飛。當然,美國也不是慈善家。他們之所以不遺餘力地扶持日本,其實是看重了日本在亞太地區的重要戰略意義。二戰之後,冷戰時代到來,美國想要能在亞太地區同蘇聯對抗,日本就是非常重要的夥伴。
  • 二戰時的德國到底有多強大?
    德國作為工業大國,它的工業製造能力不容小覷。在法國與德國之間的戰爭結束後,德國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進行了一系列的工業建設。同時也大力發展新技術的而研究與應用,致使德國能夠能夠實現快步發展。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德國的工業生產總值竟然比原來翻了4倍之多,可見發展是多麼迅速,它的經濟總量為全球的1/7,穩居世界第二,僅在美國之後。
  • 二戰時,法國被德國閃電滅國,為何戰後法國還那麼牛氣?
    其實法國在二戰時曾遭受過一段屈辱的滅國史。二戰爆發後,德國向法國發起進攻,最講究防守的法國被閃電滅國。至此法國被德國佔領。但二戰後,法國迅速崛起,而且成為聯合國五常之一,甚至在國際地位很高,話語權很重,直到現在法國在歐洲在世界都很牛氣。 外界不明白,一個有著屈辱滅國歷史的國家,緣何如此自信,而且還牛氣呢?
  • 同樣是二戰戰敗國,為何德國可以有國防軍,而日本只有自衛隊
    (代表德國納粹籤署投降書的德國將軍) 二戰結束後,作為戰勝國的美、蘇、英三巨頭,確定了對德、日領土的劃分和深刻改造思路。 可是德國卻不一樣,在當時,不僅蘇聯佔領的東德,擁有東德人民軍,美英法三國控制的西德,也組建了西德國防軍,就算到了今天,德國仍然保留著17萬的德國軍隊。 同為戰敗國,同樣接受締約諸多限制,為何日本只能擁有守衛本土的自衛隊,而德國卻能組建國防軍,還能加入北約的對外軍事行動呢?
  • 二戰後,德國柏林被攻陷後的場景如何?蘇軍與英美做法高下立判!
    二戰後期,德國已經明顯支撐不住了,失敗是遲早的事情,沒有想到,希特勒還是打算要抵抗到底,他帶兵布置了防線,打算要把德國打造成為一個堅固的堡壘。誰能想到,德軍的防線這麼快就被突破,他們遭受到了雙面夾擊,東線主要就是蘇聯軍隊,他們長驅直入,清掃了周邊的很多德軍,順利就攻入了柏林,盟軍在反攻之後,也迅速取得了戰場的優勢,不過他們的腳步要晚一些,蘇聯搶先佔領了柏林,最終結束了這場罪惡的戰爭。 二戰後,德國柏林被攻陷後的場景如何?蘇軍與英美做法高下立判!
  • 2根香菸換一個德國少女,香菸為什麼會成為德國戰敗後的貨幣?
    一包香菸或許給不了你全世界,但在二戰後的德國你擁有一包香菸,至少能和德國少女歡快一個星期,又或者用它來換取幾個月的基礎生活物資……香菸為何會成為戰後德國的硬通貨幣?德國人為何會對香菸如此熱衷?筆者也來給你淺談二戰結束後的德國經濟市場。Ⅰ:香菸為何能頂替德國的官方貨幣?
  • 二戰時的德國有多強大,才能踏遍半個歐洲,把蘇聯打得崩潰?
    但是德國在一戰戰敗以後,使得它並不對這樣的戰爭結果感到滿意,社會想要快速發展起來,就勢必需要開拓海外市場,比如從老牌強國所掌握的空間和市場中去奪取,因此又一場世界性範圍的戰爭爆發了,那便是二戰,德國在二戰初期,發展勢頭很猛,其經濟得到快速發展,增速一度超過20%,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德國是一個在進行國內的戰後恢復工作,且身上背負著巨額戰爭賠款的戰敗國來說,德國算是締造一個「經濟神話」,這使得德國人重拾了自信心
  • 論二戰德國的戰略和真正實力,距離成功那麼近而又那麼遠!
    在贏得了無數的戰役,創造了許多上神話般的戰鬥英雄後,最終在西半球工業強國的聯合攻擊下,在國家即將毀滅的危機關頭,為強大的物質和人力所壓倒。 作為歐洲工業技術的典範和戰爭新遊戲規則的開創者為何輸了這場戰爭?
  • 二戰前,法國陸軍的實力非常強大,為何38天就被德國輕鬆打敗了?
    今天我們繼續來和各位尊敬的讀者討論二戰時期的往事。本文要說的是法國以及德國之間的故事。話說在那1940年,溫度適宜、美麗無比的整個巴黎市沉浸在一片祥和之中。人們愜意地在陽光下走著,歡快的笑聲洋溢著。此時丹麥挪威波蘭已被德軍的「閃電化」裝甲師攻克拿下。
  • 德國面積還沒雲南大,為何二戰時能單挑美英法蘇四大強國?
    納粹德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參戰國,同時也是二戰的發起國,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拉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帷幕。二戰全面爆發後,德國的機械洪流席捲整個歐洲大陸,素有歐洲第一陸軍強國之稱的法國都不是德軍的對手。隨著戰事的進行,蘇聯、美國先後被捲入戰爭。
  • 二戰期間,德國骷髏師有多可怕?愣是從150萬蘇軍中殺出重圍!
    二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之一,我國和很多國家一樣,也是二戰的受害者,二戰中我國人民遭受了不少苦難,日本的法西斯勢力長期盤踞我國,在全國人民的努力下,日本侵略者最終被打敗。隨著德國的戰敗,法西斯勢力日漸式微,日本在太平洋戰場上節節敗退,日軍已經走到了末路。
  • 新遊《奇蹟武器計劃》上架Steam,體驗二戰尾聲德軍最後的瘋狂!
    不過今日,sream上架了一款比較有意思的新遊,它就是由Gameparic製作的策略遊戲《奇蹟武器計劃》。遊戲背景聚焦於二戰末期,玩家扮演德國隱藏在深山中秘密基地的負責人,研究終極毀滅武器來扭轉二戰戰局。遊戲題材清奇卻有史可依,倒是值得期待,目前該作暫未公布發售日期和售價,好消息是支持中文。遊戲背景設定在二戰尾聲,此時的德國正在被圍剿,在西方,盟軍正在逼近。
  • 第二次世界大戰,所有參戰國都元氣大傷,只有英國無法恢復?
    1929年,席捲歐美等國的經融危機讓當時的各國政府一籌莫展,為了應對經濟危機,各國的反對派和激進力量紛紛躍居權力中心,在人民的期盼中獲得了無限的光環,德國的希特勒就是這樣被德國人萬眾一心的擁護成為國家元首的,他上任之後,採用一系列的改革使得魏瑪共和國的迅速擺脫了經濟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