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禪即是修得一顆平常心,因為「平常心是道」。
在現實生活中,不能急功近利,要保持不緊不松的狀態。急功近利則「欲速則不達」,不緊不松則「事半功倍」。
要做到該做什麼就去做什麼,盡守職責,絕大多人都能做到做好。
但要做到不挑揀,不計較,相對來說比較困難。
因為在日常生活中,不順心不如意的事情經常發生,而且每一個人都會遇到。
稍有不順心,便形諸聲色,情緒波動;稍有不如意,便形諸聲色,或板起面孔,或嘮嘮叨叨,或出言不遜,這樣的人不少,他們總是提不起,放不下,心態也不能平衡。
如若以「平常心」對待,便不致如此。
有了平常心,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認識自我,也能正確地對待和處理你所遇到的不順心,不如意之事,做到利己利他;不以物喜,不以物悲。
心態決定未來。
你改變不了環境,但你可以改變自己;
你改變不了事實,但你可以改變態度;
你改變不了過去,但你可以改變現在;
你不能預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
你不可以樣樣順利,但你可以事事盡心;
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長度,但你可以決定生命的寬度。
如果我們都能以禪的「平常心」去面對人生,就產生積極向上的正能量,灰暗的心理也隨之消失,從而調動起人的積極主動性,激發人的創造力,使自我價值得以實現。
我們為何終日迷失在鬱郁不得志的死循環?
何不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自己的人生呢?
©圖文|一心問禪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