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就一直納悶,同樣住在小公寓中,為何日本人廚房中還能放下島臺,且屋內絲毫不擁擠,而自己家放上島臺後,既佔地兒又顯房間逼仄?
幾經研究後才發現,原來日本人的廚房設計巧妙之處,全藏在細節中。想要在家中放下島臺且不顯擁擠,有時5平米足矣。只要提前掌握好尺寸、規劃好布局,小家擁有島臺絕對不是問題!
1、掌握尺寸:島臺、間距都不能忽略
島臺依照用途不同會分為不同尺寸,小戶型中常見的島臺類型是半島、小島或移動島臺,這3種類型島臺佔地少且更實用。
通常島臺寬度在40-900cm,長在60~150cm,若採用面積最小的島臺,廚房即便只有5平米,也依然能滿足它的放置。
此外,島臺的臺面與料理臺間距在120cm以上,不然會影響到櫥櫃的開合;中島兩邊的間距預留出90cm以上,方便日後行人通過。
2、規劃布局
掌握好尺寸後,再規劃廚房的布局。一般來講,一字型+島臺和L型+島臺的組合形式最節省空間。
一字型+島臺設計方式:
在設計時,可講水槽外移至島臺,為廚具、電器等騰出更多放置空間。在小島臺上方搭配上吊櫃,也能擴增不少儲物位。
或者將島臺直接設計成L型,既能充當操作臺,又能當作用餐區,有效節省室內面積。
L型+島臺設計方式:
廚房本身較小,可將廚具安排在轉角處,中島與餐桌平行設置,周圍是走道區域,這樣保證了流暢的動線,也留出足夠開闊的空間,整個廚房看起來不逼仄。
或者嘗試將島臺挪到廚房的中央,形成中島——水槽——做飯區——冰箱的封閉樣式,這樣做完飯轉身就能上桌,省力又省時。
或者直接搭配小推車當作移動島臺來使用,既節省空間還能靈活變換位置。當然小戶型中收納區也不能少,不妨也將島臺的剩餘空間利用起來。
將島臺設計成兩面的樣式,一面用來做飯,另一面用來儲物,一舉兩得;
擔心外露的島臺影響整體美觀,不妨為的島臺一側加上櫃門,這樣整齊又好看,廚房臺面也會更清爽,小空間也不會感到凌亂。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