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被稱為川菜的「魂」,不是花椒也不是辣椒,老四川才知道

2020-12-23 小魚兒教你做菜

川菜無法缺少的一味靈魂,「油」它萬物添彩

中國地大物博,物產豐富,我國的飲食文化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姿態。由於地理位置和飲食風俗的區域差異性,中國的飲食體系具有十分鮮明的地域特色。其中最具代表和影響力的地方菜系,要數魯菜、川菜、粵菜、蘇(淮揚)菜 四大菜系了。

今天我們來講一講其中的川菜,作為四大菜系中最有特色、民間流傳最廣泛的菜系,川菜又被冠以「百姓菜」。川大在國際上也享有盛名,有「食在中國,味在四川」的美譽 。

食在中國,味在四川」川菜文化展臺

縱觀 川系美食,比如水煮魚、串串香、甜水麵、廖排骨、紅油抄手、夫妻肺片、麻婆豆腐等等,都離不開一樣調料,它堪稱川菜的靈魂 ,它的製作工藝並不比川菜簡單,四川人民叫它「熟油辣子」它就是紅油。

首先,選用幹辣椒,以四川朝天椒為上選,或者貴州子彈頭、四川二荊條。

接著剪成細碎,或碾,或用攪拌機打碎,得到椒香撲鼻的辣椒麵,四川人稱「幹海椒麵兒」。

備油,選用四川本地菜籽油,油香濃鬱;燒油,控溫,下幹辣椒,三次澆油,充分激發辣味,提升紅油色澤,讓辣椒中的紅色素、辣椒素及呈香物質充分與油溶和。

如果想豐富紅油的色澤、香味,可以混合白芝麻、香料一起炒制,做好的紅油放入容器密封保存,防止香氣流失。

四川紅油作為一種複合香味調料,有保存時間長、應用範圍廣的優點,不管是燒菜、涼拌、滷味、火鍋,它都能增香增色,百搭百配。

紅油搭涼麵,盛夏四川人餐桌上的常客。吃起來酸爽開胃,不至於吃得冒椒火辣(四川方言,形容因吃過辣而心情狂躁),輔以雞絲、花生米。小小涼麵,可謂有滋有味,有顏有色。

雞絲涼麵

紅油搭白肉,成就李莊白肉。黃瓜打底,「二刀肉」溜尖,宛如一座肉山,淋上蒜泥、醬汁、紅油,油下生花、蒜香四溢。李莊白肉全稱「李莊刀口蒜泥白肉」,是四川宜賓的特色美食。白肉選自豬後腿的「二刀肉」,這部位的肉肥瘦勻稱,美感十足。取肉時也極考究刀工師傅的技藝,如何切出長20-30公分、寬15-20公分、厚僅1至2毫米的大白肉片,要做到如此絕非三日之功。

紅油遇上缽缽雞,成為四川缽缽雞。缽缽雞以四川樂山的最為正宗,看似如冷鍋串串,其實歷史十分悠久,可追溯至清代。"缽缽」即是瓦罐,以土雞片為特色。用竹籤串成串,雞肉片,雞內臟、雞腿、雞翅,放進飄滿紅油的缽缽裡一撈,紅亮的湯汁,流淌在細嫩的雞肉間,醇香的芝麻,混合藤椒的清香。入口,讓雞肉的辣味和紅油的香味在舌尖泛濫,缽缽雞特有的藤椒油湯讓你愈吃愈麻,愈吃愈過癮!

紅油催生了眾多四川美食,作為川菜的靈魂調料,它依然煥發著無限的生命力。關於紅油做成的川菜,你還知道哪些呢?

相關焦點

  • 川菜最有名的5道菜,是「川菜之魂」,全吃過的一定是正宗四川人
    川菜最有名的5道菜,是「川菜之魂」,全吃過的一定是正宗四川人!中國最有名的特色美食,除了我們知道的那些各種各樣的民間小吃,還有最受人追捧的八大菜系,那麼在這八大菜系之中,又以辣味聞名的川菜,深深受到了人們的喜歡,而且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都會遇到幾個喜歡吃辣的朋友,他們在吃每頓飯的時候往往都是無辣不歡的,吃辣椒他們也不會上火,其實這些人大部分都是來自於四川這一帶地區的人,我們都知道在四川,他們吃菜的時候都是以辣為主的。
  • 去四川必吃的4道川菜,屬於川菜的「靈魂」,老四川人才知道
    去四川必吃的4道川菜,屬於川菜的「靈魂」,老四川人才知道川菜算是十分接地氣的一道菜系了,口味多種多樣,價格也不是十分的昂貴,在這個條件下,還能夠滿足色香味俱全的這一個要求,也算是比較實在了。所以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四道川菜,就可以說得上是川菜裡面的靈魂,下館子必點的幾道菜,只有老四川人才知道!一、麻婆豆腐。麻婆陳氏尚傳名,豆腐烘來味最精。麻婆豆腐是老四川人開年第一餐,出自四川老牌廚子之手的麻婆豆腐,色香味俱全、口感順滑,集麻、辣、香、酥、滑、嫩、糖、鮮于一身,入口的一瞬間即可掃清疲憊,巴適的板!
  • 吃遍大連-花椒和辣椒邂逅的川菜小館,嘗起來火辣熱烈~
    一勺熱油潑下,花椒和辣椒的邂逅釋放,聞起來濃香四溢,嘗起來辣氣卻是剛猛熱烈,意猶未盡……唯有這「家常」二字能概括,一到飯點裝魚的盆很特別,滿滿的辣椒香,魚骨過油,魚片滑嫩鹹鮮,過油後的魚還是很香的,每人給一片麵包片可以吸取多餘的油脂。可以點個阿姨涼拌菜來解膩,有點東北大拌菜的意思,大白菜為主,裡面還有黃瓜絲、豆腐絲等,蒜味和微酸的醋味,很爽口。
  • 豆角的川菜做法,花椒辣椒大火幹煸出鍋,家常快手下飯菜
    豆角的川菜做法,花椒辣椒大火幹煸出鍋,家常快手下飯菜豆角是很普通的一種家常菜,我通常的炒法就是將豆角用來炒肉,非常的好吃,還很下飯。後來有一次突然在飯店吃到幹煸的豆角,還是別人點的,因為我沒有吃過,覺得可能不好吃。
  • 辣椒葉、花椒葉、薄荷葉、紫蘇葉,葉葉歡歌 | 王瑢
    但於諸多的菜式中,獨川菜,算得上是「食之暴烈」卻欲罷不能。我每次吃川菜,總覺是一場腸胃與美食之間的「爆襲」。被川菜猛烈襲擊而心甘情願,於是每隔一段時間,衝著這份刺激,不斷地再去再去。川菜之所以誘人,我以為就在一個「麻」字。辣,一點不稀罕,但麻,卻在各種菜式裡並不多見。比如麻婆豆腐,要想燒得正宗,關鍵在最後出鍋時,花椒怎麼放。放多放少,味道迥異。
  • 【芝城美食】市中心老四川: 微信轉發送甜點!
    在市中心老四川,您的幸福指數,瞬間飆升。 這裡有地道的川菜,被吃貨們譽為「芝城三絕」的北京烤鴨、小籠包、生煎包,還有酒水吧檯。提升中餐檔次,弘揚中國美食文化,就在老四川旗艦店,密西根大道,輝煌一英裡。 「中餐應與中國接軌」,老字號正宗中餐理念。
  • 一碗正宗龍抄手帶你品味老四川的麻辣味,可能你以前吃得都是假的
    隨手抓來一個四川人.他或許並不能準確形容何謂老四川的麻辣,但讓其嘗一碗龍抄手,便可告知你這份麻辣到底正不正宗、地不地道,就有這麼邪乎!一碗龍抄手,兜著老派川菜的細緻門道:用料訓究、做工複雜、所耗時長,非高超技藝,絕做不出正宗的龍抄手。
  • 甜食才是川菜「老祖」
    到這裡不禁弱弱的想問一句,在千萬是人追捧川菜的同時,又有多少人知道古時候的川人是愛吃甜甜蜜蜜的甜食的呢?我並不知道那時候有糖尿病發展的概率有多大,反正在那個顧四川的人就是喜愛吃甜食。而且這種甜食是平民普及的,要知道在魏晉時期,幾乎整個中國古代甜味都是一種奢侈的味道,並不是一般人家所能夠使用的,得有足夠的票票和身份才能吃得到。而作為四川人卻可以頓頓吃到甜食,在當時來說可是相當拽的。
  • 辣椒、胡椒、花椒別傻傻弄不靈清,現在就給你還原歷史本來面目
    胡椒的原產地不是中國,而是東南亞,印度是東南亞的胡椒主產地。大約在漢朝時期,胡椒開始傳入中國。那時候,交通不便,海運未興,阿拉伯商人從印度進口胡椒後,得經過漫長而艱辛的絲綢之路來到中國,運輸成本極為昂貴。高昂運費加上中間商賺差價,胡椒身價自然扶搖直上,比黃金還貴。花椒為芸香科灌木或小喬木植物青椒的乾燥成熟果皮,一般在立秋前後成熟。
  • 這幾道川菜代表菜,前3道好吃又好看,最後一道只有老四川才知道
    這幾道川菜代表菜,前3道好吃又好看,最後一道川人都很少知道說到四川的美食,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可能99%的人都會說,火鍋。如果你只是認為四川美食就只是火鍋,那就是大錯特錯了,更何況,火鍋也只是一種烹飪方式罷了。
  • Silver·pot銀鍋椒美秋宴 讀懂川菜的過去、現在、未來
    傳承花椒文化在周子鈴女士看來,如果說每個城市有它獨特的調料香味,比如長沙是剁椒味的,北京是麻醬味的,那她眼裡的成都,理應是花椒味的。它走進中國人的生活已經超過三千年,《詩經》裡說「有椒其馨」,花椒那種奇異濃鬱的香氣,從遠古時代,就刺激著中國人敏感的味蕾,浸潤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核。
  • 誰才是「醬中之王」?不是甜麵醬,也不是黃豆醬,居然是「它」!
    誰才是「醬中之王」?不是甜麵醬,也不是黃豆醬,居然是「它」!食物是我們永恆不變的一個話題,因為我們都知道,對於每一種食物來說都是有著它獨特的風味,每天三餐對我們來說也是必不可少的,俗話說得好語言一食為天,吃飽了以後我們才有力氣出去工作,隨著現在生活不斷的改善,很多的人他們在吃飯的時候都會用到蘸料,但是令我們感到驚訝的就是,老乾媽退出榜單,接下來大家說一下中國最好吃的這3種名醬,每一種都是經典的味道,但是要說到誰是醬中之王,不是甜麵醬也不是黃豆醬,居然是「它」
  • 「靈魂是四川人」的英國美食作家扶霞 寫了本《川菜》中西讀者都叫好
    在這本新書中,扶霞以川菜為核心話題,表達了諸多關於飲食和飲食文化的思考,體現出對川菜、中國飲食的誠意和執著。尤為特別的是,她不是純粹的講述或者論理,還有可操作的部分——書裡面詳細介紹了很多經典的川菜菜譜。扶霞說,這些菜譜她都在自己家裡試驗過。而且她把每一個四川人灑脫的「少許」和「適量」,變成英國人精確的幾匙或幾克,細緻拆解川菜中的每一個元素,精細到笊籬和竹刷、碼味和碼芡。
  • 去成都旅遊,結果去了逛菜市場,買了辣椒花椒藤椒
    這次到成都只待兩天時間,今天下午的飛機回廣州了,我一早就起床,搜索了酒店周邊的菜市場,想到那裡找正宗的辣椒、花椒和藤椒,這三種香料也是當地人用得最多的,作為一個愛吃川菜的廣東人,對這三種香料也有著頗高的要求。從酒店出來跟著導航,走了大概兩公裡,到了這個「紅星菜市」。這個菜市場的外牆貼上了灰黑色瓷磚,從外觀看顯然剛做了翻新。
  • 成都名宴創建與推介3|如意宴:川菜的二十四味型,川菜美食哲學之魂
    1995年修訂再版時,增加了茄汁味,川菜24個基本味型概念得以定論傳播。隨著時代的發展,川菜的味型進一步發展,遠遠超出了24種,但「24味型」已然成為川菜區別中餐其他菜系乃至世界餐飲的最顯著標誌之一。川菜的美食哲學,兼容並包,24味型便是川菜的根和魂,由此開創和呈現出新的形式。
  • 學會製作這3種辣椒,輕鬆做出麻辣大餐,在家可當川菜大廚
    說到川菜,無不叫人唾延欲滴,有種吞口水的感覺。川菜口味中大多數菜品多以麻辣鮮香或酸辣開胃為主,現如今早已遍布大江南北,很多地方的廚師朋友,沿用川菜口味再結合當地口味做改善,創造出了適合當地的複合型獨特風味,這使得川菜在全國餐飲行業都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四川人食麻辣自古就有,這取決於當地獨特的地理氣候環境。
  • 教你製作有著「川菜之魂」美譽的郫縣豆瓣,以後做川菜不用出去買
    說道郫縣豆瓣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不管是飯店還是在家,炒菜的時候很多人都會用到,尤其是川菜用的最多,是川菜中必不可少的調味品,它有「川菜之魂」的美譽。用它製作的代表菜品有「回鍋肉」、「豆瓣魚」、「麻婆豆腐」等等,用郫縣豆瓣做成的菜品,特別的提味增色,也可以直接佐食,能使人胃口大開,增加食慾,口舌生香。
  • 玉芝蘭 | 川菜不止辣椒和江湖
    / 到了預約的時間點,會有人在門口迎接作為成都高級筵席私房菜之一,玉芝蘭有很多「厲害」的名頭,比如「成都第一家黑珍珠」,「CNN,FT都要拜訪的私廚」,「代表川菜上過《紐約時報》」……開到了上海名聲依舊顯赫,但在此之前,請先單純用料理認識它。吃私廚,就像是走進主理人的過往,所歷種種,皆能從口味中體現。
  • 明朝才引進辣椒,被當成有毒的觀賞植物,如何讓四川人迅速上癮?
    沒有辣椒的年代,四川人怎麼吃辣?然而,真相向來是搞笑的。首先,辣椒不是中國本土的。在其傳入中國之前,據說四川人是吃偏甜的菜。也就是說,如果辣椒沒有傳入中國,那麼川菜可能是不辣的。而且在明朝以前,不要說四川沒有辣椒,全中國都沒有好嗎?那又是如何發展到如此瘋狂的地步呢?
  • 去四川菜館必點的5道菜,全是「川菜之魂」,老闆:你是本地人?
    咱中國的美食資源相當豐富,除了有各種民間小吃之外,還有廣受人追捧的八大菜系,然而在這些著名的八大菜系裡,最受歡迎的便是川菜了,幾乎去到各個地方都會有川菜館,不論你走到哪都能吃到,不過,要想吃到正宗的川菜,自然得去四川本地吃才最好,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推薦一下,去四川菜館必點的5道菜,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