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年過節的時候,人們總會到寺廟中燒香拜佛,寺廟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一個詞彙,在不少人的印象中,寺和廟似乎沒什麼差別,人們經常把寺和廟放在一塊兒說,比如有人會說去寺廟燒香拜佛了,這樣看來去寺裡燒香和去廟裡燒香似乎完全是一個意思,其實寺和廟兩者是有區別的,只不過現在的人沒有分得那麼清楚,寺和廟是一個地方嗎?有何區別呢?別拜錯了。
寺現在指的是有和尚並且供奉著佛的地方,在說文解字中對寺的含義有以下的解釋,寺廷也,有法度者也,除此之外,寺更有含義為治也,官舍也,簡而言之,寺原本的意思是官署辦公的地方,在從寺的構造來看,寺字由土與寸兩字組成,寺因為是佛教的用地,於是在寺中會有著很多的佛像,並且有著很多各種教的一些經典書籍也在收藏著,所以在古代也就有藏書閣的作用,在當時是供人學習的地方。
再來看看廟,廟比寺要早很多年,最開始廟是用來祭祀的場所,從最初供世家宗親祭拜的祖廟,到普通百姓對那些有恩於自己大功大德教誨不倦的名人大家供奉的地方,如關帝廟、孔子廟等,還有現在說的祠堂其實也屬於廟的一種,只是普通百姓用來祭奠祖先的地方叫做祠堂,而皇家祭祀祖先的地方則稱為太廟。
在過去的時候,人們供神的地方也可以稱之為是廟,好比龍王廟、土地廟,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廟的含義也發生了改變,從規模上來說,寺也是遠遠大於廟,更加氣勢恢宏,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是名稱上還是出現的時代,或者兩者的作用上來看,寺和廟都有本質上的區別,但是經過歷史的變遷和文化的融合,寺廟就被認為是一個地方了,但是其實還是有區別的,不知道大家的印象中認為寺和廟是不是一樣的呢?歡迎留言說出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