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歷史悠久,誕生了很多有趣的神話傳說,尤其是很多傳統節日,背後必然都有很多神話故事做支撐。比如說七夕,我們首先就會想到牛郎織女的神話傳說。我們最大的節日春節,更是如此了,關於春節的神話傳說那就更多了。
春節俗稱過年,傳說古代有一種怪獸就叫做年,經常侵擾人類,尤其是春節這天。據說過年要放鞭炮的習俗,就是因為要驅趕年獸。同理,據說還有一種怪獸叫做夕,所謂除夕,就是要驅除夕的意思,夕和年獸應該是一種東西。
關於年獸的神話傳說,我們都不陌生,不過這裡有個問題,我們總說的年獸到底是什麼呢?翻閱古籍,找不到任何年獸的記載。但中國人過年的習俗最早就有了,為何古代沒有年獸的記載呢?難道古代沒有年獸嗎?
如果古代沒有年獸,那麼人們過年放鞭炮的習俗是為什麼呢?自古以來人們就有用聲音驅趕怪獸的習俗,比如月食的時候,人們敲鑼打鼓驅趕天狗。最早在周朝就有類似記載了。後來人們發明了鞭炮,更響更方便。
所以過年放鞭炮肯定是有原因的,肯定也是為了驅趕什麼,籠統地說就是驅邪。但這個邪是什麼就很難說了。其實我認為並非是古代沒有年獸,最大的可能就是古代不叫年獸,而是另一種名字,這就是古籍中沒有記載的原因。
那麼現代說的年獸到底是古代什麼怪獸呢?根據放鞭炮這個線索,我們確實可以找到東西。據南朝《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初一,先於庭前爆竹,以闢山臊惡鬼。劉禹錫《畬田行》也說,照潭出老蛟,爆竹驚山鬼。
這裡很明顯地說,過年放鞭炮就是為了驅逐一種怪獸,即山臊、山鬼。其實都是一種怪獸,又叫山魈、山猱等。漢代《神異經》記載,山臊是住在山林中的一種怪獸,人面猴身,一足,渾身赤裸,不怕人,喜歡吃蝦蟹。
傳說山臊非常聰明,常藉助人的篝火炙烤蝦蟹,還會伺機偷人家鹽。據說人遇到山臊,就會得寒熱病。屬於兇物,而且不畏火光,所以人們用爆竹聲響驅逐山臊。由此可見,其實古人說的山臊就是現代說的年獸了。
當然神話中的山臊,是一種類似鬼怪類的東西,傳說會說人話,還會變幻法術。這就比較玄幻了,我們知道了年獸原型是山臊,那山臊又是什麼呢?很明顯是類似人、猴子的靈長類動物,我認為就是民間常說的馬虎子、馬猴子。
北方的同學應該知道,以前家長喜歡用一種叫做馬虎子或馬猴子的怪獸,來嚇唬不聽話的小孩子。魯迅曾經說過,這個馬虎子可能就是隋朝喜歡吃小孩的一個,叫做麻叔謀的人,所以正確讀音應該是麻鬍子。
如果年獸就是山臊,山臊就是馬虎子,那麼年獸的原型可能也跟麻叔謀這個人有關。退一步說,就算不是,我們看山臊的這些特點,住在山林、像人,很聰明,像猴子,但肯定不是一種普通的猴子。
是一種很少見的物種,懂得用火,喜歡吃鹽,很明顯是一種很像人的靈長類動物。衍生出很多神異的傳說。我個人認為應該是一種野人,因為它不怕火,還懂得利用火烤食物,這基本是人才會的專利。
尤其是喜歡吃鹽很可疑,我們知道,普通動物對鹽的需求遠沒有人大。總總特徵表明,山臊很可能就是人,只不過它身披毛髮,不會自己生火,害怕聲響,是比較原始的野人。綜上所述,我們說的年獸,原型可能就是野人。
當然了,山臊不管是不是野人,肯定也早就滅絕了,能留下來的,只有似是而非的神話傳說而已。有人說,我們不知道年獸是什麼東西,難道就不過年了嗎?其實,我們為什麼要過年,這是一種文化傳承的力量,而我們念念不忘的神話傳說,正是這種傳承的推動力。
我是鹹魚道長,感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