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裡的氓之婚姻故事

2020-12-22 奔跑的李小二

《詩經》裡有一首婚姻敘事詩,講述了一段三千年前生動的婚姻故事。男女二人從一見鍾情、望眼欲穿,到苦苦相思、終成眷屬,到山盟海誓、苦心經營,到忍氣吞聲、心生幽怨,到恨之入骨、心死如灰,演繹了愛情甜蜜痛苦的經典歷程。

-1-

《國風·衛風·氓》

氓(meng)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於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嗤嗤笑的男人,抱著布匹來換絲。誰都看出你不是來換絲的,因為直接走過來向我求婚。送你過了淇水,送你到了頓丘。不是我故意延期啊,你至少要請個媒人。莫要發火心上人,我們約定這個秋天成婚可好?

乘彼垝垣,以望復關。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無數次登上危牆張望,就是不見你的人影。沒良心的男人,難道這麼快就把我遺忘?左等右等才把你等來,只要見到你就忘記了之前的怨恨。卜卦求籤八字合,你我姻緣天註定。快趕著你的車兒,帶上我的嫁妝,今天我就嫁給你!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於嗟鳩兮,無食桑葚!於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桑果未落前綠葉萋萋,那些斑鳩啊,小心吃桑果會醉!年輕姑娘啊,你一定要謹慎!男子追女子容易解脫,女子追男子則會越陷越深。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桑葉也會枯黃隕落,我的容顏也已憔悴。自我嫁到你家,三年來一直忍受貧苦。今天你送我歸家,淇水浩蕩濺溼我的車帷。我做妻子沒有差錯,只因你的行為不一。都是你天天三心二意,反覆無常不專一。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於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那婚後的三年,我擔負起所有的家務。日日起早晚睡,幾乎沒有一天能夠好好休息。好容易家業有點起色,你卻開始對我施暴。我的委屈咽到肚裡,我的表面強裝笑顏,就連兄弟也不知我心中苦悶。只能偶爾獨處時,我一個人暗自神傷。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曾經發誓與你白頭偕老,如今未老心先死。淇水滔滔終有岸,沼澤雖寬有盡頭。新婚時我倆多麼快樂,一起談笑一起立下不悔的誓言,那時的我從沒想過有一天你會背叛。如今你我曲終人散,就讓一起愛恨情仇煙消都雲散吧!

-2-

愛情是人類文字的永恆主題,不論是三千多年前的《詩經》時代,還是科技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而婚姻的規律好像也亙古不變,有人說婚姻有四個階段,分別是月暈期、幻滅期、內省期和啟示期。

第一階段是月暈期,在這個階段,我們看到對方身上往往都是優點,而我們也有動力暫時偽裝自己而成為對方眼中的理想情人,因此我們怎麼做對方都怎麼喜歡。就想《氓》中的男女,他們一見鍾情,再魯莽再無禮也是勇敢可愛;他們日思夜盼,再疏遠再怠慢也是小錯,只要能看到對方就滿心歡喜;他們終成眷屬,再無厚聘再無媒人也無所謂,只要男子趕著車來,姑娘就備好嫁妝即刻嫁人。

第二階段的幻滅期。又稱為衝突階段,是感情問題的集中爆發階段,激情褪去,夢醒時分,對方的問題開始不斷的暴露,我們對愛情的想像遭遇冰冷的現實,對方從在我們眼裡怎麼看怎麼喜歡,變成了怎麼看怎麼不爽。就像《氓》中的小夫妻,他們苦心經營,曾經的同甘共苦變成了三歲食貧;曾經的夙興夜寐變成了靡有朝矣;曾經的山盟海誓變成了不屑微語。終於兩人變成了陌路仇人,心灰意冷,甚至再不願看對方一眼,索性讓一切愛恨情仇都歸於塵土。

-3-

只有經歷了第一階段的月暈期,穿越了第二階段的幻滅期,才有可能到達第三階段、第四階段,到達婚姻的至高境界。但是很多婚姻的親密關係都在第二階段就戛然而止,從此親人變仇人、以後再不相見。

在那個送妻歸家的時刻,當淇水濺溼了車帷,兩人至少憶起了過往的甜蜜。

也許不久後的某一天,痛定思痛的氓就再來接回她的妻子;也許路沒走完,氓就會掉轉車頭,擁抱她的新娘,任她滿臉帶淚用力捶打他的胸膛。因為,只有經歷了狂風驟雨的磨難才能看到美麗的彩虹,只有經歷了撕心裂肺的離別才會珍惜在一起的平凡。

相關焦點

  • 詩經氓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衛風氓詩經衛風氓賞析《氓》這首詩描述了一位被丈夫拋棄的女子哀傷悽楚的心境,是一首典型的「怨婦詩」。《毛詩序》亦持此說,不過更進一步認為此詩創作的背景是「宣公之時,禮義消亡」,男女競相「淫奔」,而有始亂終棄之風,此詩正是對這一時弊的諷刺。與《汝墳》《日月》《谷風》這類怨婦詩不同,《氓》一詩保持了故事情節的高度完整性,細述了從自己從愛戀到成婚,從相愛到背棄的全部歷程,可以說不僅是一首抒情詩,也是一首敘事詩。
  • 詩經《氓》:與其譴責這位「氓」,不如多學學那位女子的做法
    《氓》就是描寫這樣一個故事,而女子的做法也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拿得起,就要放得下。熱戀期,勇敢追愛詩的第一章就告訴了我們她與「氓」之間的自由戀情,那麼「氓」是指什麼人呢?他其實是指居住在郊野之外,地位低下的鄉民。
  • 千古渣男「氓」的視角解讀《詩經衛風氓》
    千百年來,我在大家心中的定位是:「『氓』從一開始就對女方沒有誠意,他以虛偽的手段騙取女方的感情並最終將其輕率遺棄,從而導致了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劇。所以女主人公婚姻的不幸,其原因和罪責都應當歸咎於男方的『始亂終棄』」。
  • 《詩經 . 氓》︱千年前的棄婦:寫給年輕女子的愛情忠告
    《詩經 . 氓》講述了春秋時期衛國一位女子自由戀愛嫁給了一個外地小夥,婚後生活不盡人意,無奈之下離開丈夫的故事。恢復單身之後,這位女主自我反思,以冷靜的態度回憶這段失敗婚姻的前由、經過、結局,《氓》這首詩由此誕生。「於嗟鳩兮,無食桑葚!於嗟女兮,無與士耽!」
  • 《詩經》欣賞|國風 衛風 氓
    氓氓之蚩蚩(1),抱布貿絲(2)。匪來貿絲(3),來即我謀(4)。送子涉淇(5),至於頓丘(6)。匪我愆期(7),子無良媒。將子無怒(8),秋以為期。總角之宴(41),言笑晏晏(42)。信誓旦旦(43),不思其反(44)。反是不思,亦已焉哉(45)!【注釋】(1)氓:高亨:農民的古稱。蚩蚩:借為嗤嗤,猶嘻嘻,笑也。
  • 高一語文必修詩歌《氓》,給戀愛中的女孩好好上了一課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詩經》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成為中國古典文學現實主義傳統的源頭,其產生的深遠影響不言而喻。《詩經》現存305篇,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包括了十五個地方的民歌,《氓》就出自其中。
  • 重讀《詩經·衛風·氓》:看古代女性如何處理愛情和婚姻問題
    高中時代讀《詩經·衛風·氓》,只覺是個普通的愛情故事;人到中年再重讀,卻被詩歌中敢愛敢恨的女主人公所打動,原來現代愛情和婚姻中的很多問題,幾千年以前就已經出現,而古代女性的愛情觀甚至要超越部分現代女性。 我們一起來看看古代女性是如何處理愛情和婚姻問題的?
  • 氓,我就是那個少年
    吃著飯就魔怔了,默念著「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沒注意,窩頭沒吃,把一碗鹹菜吃光了。媽媽看見了說,你念經呀!我說,《詩經》。媽媽問,《詩經》是啥?我不怎麼會過日子,常常把今天的日子回憶到昨天或者前天大前天的日子裡,甚至更早的歲月,甚至回到詩經裡,回到《氓》那個用布匹泡賣絲妞的早晨。我時常要溫習這些過去的記憶。我怕不溫習,就忘了自己的歷史,忘了自己是誰。這樣,人就有點傻,整天都在發愣。傻就傻吧,媽媽說,傻人有傻福。
  • 教材新探丨《氓》:最早寫商品經濟的萌芽、寫擺地攤擺來愛情
    有詩為證:《詩經·衛風·氓》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於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這是春秋戰國時期,衛國的一首愛情詩、敘事詩。它講一個很憨厚的農家小夥子擺地攤賣布,偶遇另一個擺地攤賣絲的姑娘,然後發生的先喜後悲的愛情婚姻故事。
  • 《詩經·氓》中關於愛情的思考
    愛情需不需要遵守一定的禮儀程式西周時期,婚姻應遵循一定的禮儀,按照《禮記》所述,娶親要循「六禮」,即納彩、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按照六禮之制,古代婚姻的結合首先需要媒人穿針引線,由媒人赴女方家提親,在提親之後,由男方派人致辭送禮。這些程序之後,納彩才算完成。但是,《氓》中,衛女以「子無良媒」來闡述他們婚姻的開始。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氓對衛女的怠慢。
  • 成語故事:二三其德
    近義詞:二三其節、三心二意、朝秦暮楚 、見異思遷反義詞:全心全意、專心致志、忠心耿耿、一心一意、忠貞不二出處《詩經·衛風·氓(méng)》:「桑之落矣,其黃而隕(yǔn)。自我徂(cú)爾,三歲食貧。淇(qí)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èr)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 高中語文說課稿:《氓》
    、說教材 《詩經兩首》是高中語文必修二第四課,第二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四、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1、結合初中所學,回顧《詩經》的相關知識。《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在文學史中佔據了重要的地位,而《氓》又是其中的名篇,所以學習中必然要講到有關《詩經》的文學常識。包括「《詩經》六義」,其中,《氓》所涉及的比興手法,是相關文學常識的重點。
  • 故事新編——《氓》
    隨後立馬將這個本領用在了婧的臉上,她看見婧低著頭,知道是害怕,於是沒再多說,偏偏又觀到了婧今天好像格外的白皙,就如同把天上的白雲扯下來貼到了臉上似的,使得她黃裡透著紫的臉色又似乎變黑了點,隨後她好像突然想到了什麼,故意加大聲音說道:「哦?上次我遠遠的看有個拿著布在你這裡換絲的年輕小夥子,他的臉也跟你今天的一樣白,難不成?」
  • 從相濡以沫到一刀兩斷,離婚女人的怨歌,解讀《氓》的愛情悲劇
    《詩經》中的《衛風·氓》是一首非常經典的棄婦詩,從這首詩的創作口吻來看,是一個對婚姻失望透頂的女人對自己與丈夫婚姻的回憶錄。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於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乘彼垝垣,以望復關。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
  • 《詩經·氓》:2500年前老祖宗告訴我們,戀愛婚姻中要記住的忠告
    引言:詩經原名《詩》或《詩三百》,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在漢武帝時期,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即被奉為經典,從此稱為《詩經》,被列為「五經」之一。它開創了我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先河,是我國現實主義文學的源頭。
  • 《氓》是自悼史也是訣別書,同樣是古代婦女獨立意識的體現
    女性,一直是《詩經》中常見的形象之一,她們中有像是《關雎》中令君子日夜難忘純真淑女,有像是《桃夭》裡容顏綺麗,宜室宜家的賢惠少女,也有像是《雞鳴》中辛勤勞作的農民婦女。而不知大家是否知曉,《詩經》中還有一群異常悲慘的女性形象——棄婦。
  • 《孔雀東南飛》已從課本中刪除,那麼讓女生恐婚的《氓》為何不刪
    筆者認為,此詩是葉紹翁《遊園不值》中的佳句,原句描繪的是景色之美,與感情完全不沾邊,而是一些家長「曲解」了其意。有時候,很多經典之作被刪除都是人們的曲解。
  • 《詩經》鑑賞丨——四首最純最美的愛情經典名篇
    至漢武帝時,《詩經》被儒家奉為經典,成為《六經》及《五經》之一。《詩經》內容豐富,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
  • 《詩經·氓》:越坦誠的女孩越容易吃虧
    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中學語文消毒之《氓》:好女孩摧毀愛情,統共分三步作者:玉山《詩經·衛風·氓》,見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氓》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這首詩裡的故事——「痴情女子負心郎」——也許瞞過很多人,喚起不知幾多同情的唏噓、悵然的感慨。這個女子:熱情、單純、痴心;這個男子:偽裝、不忠、暴力。這個故事也幾乎騙過了玉山年輕時代膚淺的道義感。而多年以後,在跋涉紅塵,進退失據之中,玉山卻恍惚穿過那個女子聲淚俱下的訴說,看到了一張皺成一團的、淚流滿面的男子的臉。如此無奈,如此悲戚,如此絕望。
  • 故事:《氓之蚩蚩》
    村子不大,白日裡,家家戶戶都把大門敞著,走街串門成了常態,街坊鄰裡彼此相識,好不熱鬧。聽爹娘說,我們家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個村子裡,我雖十來歲,所有的農家小夥也都面熟了,雖還是個未出閣的姑娘,照道理見不得旁人,但村子裡不比外頭,規矩少,鄉親們都彼此當成自家人,男男女女,街巷往來,路上遇見了打個招呼,也無半分羞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