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面機down機送維修,又逢腱鞘炎發作,一日不可無麵包的只好暫時轉戰免揉系列。
免揉這一打破面點常識的做法最早是從博主德州農民(現在已幾乎不更新了)那裡看來的,再後來廚房裡的人類學家莊祖宜詳細介紹了免揉的製作原理,並細心地貼上了Jim Lahey的原方。根據此方操刀了兩次,可能當時是做麵包的新丁,功力實在太淺,出品的麵包的口感相當差,甚至懷疑此方法是否有效。
今天的我,經過幾年的麵粉揉搓實踐,已能輕鬆駕馭、遊刃有餘,正巧祖宜的大作《廚房裡的人類學家》再版,又一次翻出了吉米的原方,研究著如何能成功複製。幾年時間網路世界分新秒異地發展,便捷的交流與分享的方式,成功將不在話下。
按照吉米的原方,麵團一發要在20~25度室溫下靜置18個小時,滿足這兩個數字條件的亞熱帶氣候下的相對時間超級短暫,恆溫恆溼對一般家庭來講太過於強求。更糟心的是成品的抗氧化能力弱,無法冷藏保存,第二天再吃口感更是差去千裡。
星野酵母的出現使這兩個問題都得到了解決。
星野酵母由日本人研發,是介於人工餵養的天然酵母和工業化的即發酵母之間的一個平衡,相當於將天然酵母予以幹化,需要時再加水予以養化激活。雖無法與天然酵母的醇厚香氣比美,至少比即發酵母能保存部分天然成分,差強人意。有同好者將之賦與實踐,製作了極美的出品與眾分享,我們都是受益者。我再貼一次我的實踐,願美好被更多的人獲得。
材料:高筋麵粉300克、星野酵母30克、溫水(40度左右)240克、鹽6克、糖一大勺
物料:20CM鑄鐵鍋 烘焙紙
步驟:
A.醒發星野酵母
在乾淨容器裡按1:1.5比例加水,攪抖均勻成糊狀,蓋保鮮膜,於28~30度室溫下靜置48小時。期間小心觀察也是挺有意思的:發酵初期,體積變得很大,後又回縮,直至縮回與出發時的高度一致時即為發好了,發好的酵母原液有股酒釀的香氣。
B. 製作麵包
1、面盆裡混合所有材料,用刮刀拌勻,直至看不見顆料為之成,覆蓋保鮮膜靜置3小時,麵團漲至表面平滑則為成;
2、手上撒大量的手粉,烘焙紙上也撒上一些粉防粘,將麵團移至烘焙紙上,從紙的邊緣拉起往中心摺疊整理成圓形(封口朝下),這個過程很不好習慣,軟趴趴的麵團無法整理成漂亮的形狀,放過它吧,自已食用的無需滾圓。麵團表面用粉篩篩粉再靜置40分鐘,完成二發;
3、麵團表面劃刀,連紙一起放入鑄鐵鍋中。敲黑板,不同於原方,我們的鑄鐵鍋不需要預熱,鐵鍋加蓋烤箱230度烤20分鐘後取出鐵鍋,將烘焙紙和麵團放回烤箱再烤10分鐘上色,此時要小心看管,容易烤焦了。吉米是將鐵鍋開蓋後連鍋一起烤,這也無防,只是麵團腰部位置無法上色圴勻,最終影響至整個麵包的口感。
4、麵包攤涼後切片,冷凍保存三天口感仍獲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