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死囚吃斷頭飯時,衙役為何要在碗中放塊生肉?其中大有深意

2021-01-14 網易

2021-01-07 23:09:04 來源: 歷史寫戰爭Z

舉報

  截止至2009年,世界上197個國家,有139個國家實質上廢除了死刑,也就是說全世界還有58個國家是保留死刑的。雖然這58個國家仍然保持死刑,但在死刑犯臨行前一天還是會給他一些人性化的待遇,比如要他吃飽了再上路。外國有個攝影師詹姆斯·雷諾茲很想知道美國死刑犯的「斷頭飯」吃什麼,就與監獄配合,拍了一組死刑犯「斷頭飯」的照片。

  美國「斷頭飯」成本控制在40美元內,只要是本地買得到的死刑犯都可以點,點下圖這個大餐的死刑犯以前是肯德基餐廳經理,後來因為殺了33人被判死刑,最後一頓也不忘老本行,就點了一份肯德基全家桶,如果他不殺人的話應該能成為一個出色的肯德基員工吧。

  

  這一個愛吃水果的死刑犯。

  

  很多死刑犯知道自己快死了,心裡都很慌亂,希望通過冷飲讓自己冷靜下來,能走得輕鬆點。

  

  「斷頭飯」並不是現代才有的,早在中國古代、古希臘、古羅馬就有了,今天我們只來說說中國「斷頭飯」的故事。中國「斷頭飯」又稱「辭陽飯」、「壯行飯」,源自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五霸楚莊王在一次平定反叛者中,為了籠絡活人的心,展現自己博大的胸懷,就傳令下去厚待要被處死的反叛者,要他們吃飽了再上路,後來他這種做法被其他君王給學了過去,就一直流傳下來。

  

  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在歷史上算是個仁厚的皇帝,他搶了後周的江山,為了安撫前朝人民的人心,還是優待了前朝皇帝柴宗訓,他對前朝皇帝都這麼仁慈,對待死刑犯也夠意思,規定「斷頭飯」成本要有5000文錢。

  5000文錢相當於5兩銀子,足夠吃一頓豪華大餐,即使獄卒們貪汙一點,死刑犯吃的「斷頭飯」裡還是能見得到肉。不過「斷頭飯」裡什麼肉都能吃,只有一塊肉不能吃,因為那塊肉不是給人吃的,是給奈何橋的狗吃的。

  

  民間傳說,冥界奈何橋旁邊有兩隻四眼惡狗,這兩隻惡狗蹲在旁邊檢查過橋的亡靈,萬一亡靈起了衝突,它們就要出來掌管秩序,皇帝擔心死刑犯下到地底下過橋會被這兩隻狗惡意阻撓,為了體現他們的善良,就要人在「斷頭飯」裡加兩塊生肉,這兩塊生肉是用來賄賂惡狗。

  惡狗拿了好處也就不會為難這個死刑犯。死刑犯死前知道皇帝這麼替他們考慮,尚有一絲人性在的死刑犯會心存感恩,死了也不會化作厲鬼在夢裡找他報仇。

  

  「人之將死,其膳也豐」,死刑犯到了快死那時應該是什麼山珍海味都沒心情吃,「斷頭飯」只不過是皇帝做給其他老百姓看的表面功夫,真正要彰顯自己仁厚那還要落到實處才行,皇帝應該努力維繫社會安定,掃除民間一切貪贓枉法之人,這樣老百姓生活好起來,不會冒著殺頭的危險去做違法之事,而官員有了皇帝的震懾也不敢貿然犯法,「斷頭飯」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死囚吃斷頭飯時,為何衙役要放一塊腥臭生肉?犯人還吃得津津有味
    死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刑罰之一,在世界上各個國家的刑罰體系中都有存在,它幾乎和人類文明同時出現,作為最為嚴厲的行刑方法威懾著世人。現代的死刑比起古代已經人性化了許多,古代的「斬首」、「五馬分屍」、「凌遲」等殘忍刑罰早已廢止,雖然結果不變,過程則溫和了不少。
  • 死囚吃斷頭飯時,為何官府要放一塊腥臭生肉?犯人看到都感激不已
    而犯人在臨死之前一般都會有一頓非常豐盛的飯菜,這被稱之為「斷頭飯」。可根據記載,除了正常的飯菜之外,官府還會給臨死的犯人加一塊生肉,哪怕生肉腥臭無比,犯人也會感激不已,這到底是為何?受到這些迷信說法的影響,許多牢頭在給犯人送「斷頭飯」的時候都會說上一句:「多吃點,吃飽了好上路。」而犯人也基本都是「寧做撐死鬼」,開始大口朵頤,享受人生的最後一頓美餐。另外有些人會問,都說「斷頭飯」豐盛,那麼具體的標準是什麼?能豐盛到什麼程度?
  • 古代死囚的斷頭飯裡,為啥要放一塊臭生肉?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古代刑罰比較嚴苛和殘酷,其中極刑的種類更是多種多樣,比如腰斬、凌遲以及斬首等等。
  • 古代死刑「斬立決」和「斬監候」有什麼區別?斷頭飯為何放生肉?
    」斬立決」這個詞經常在影視作品中出現,意思就是犯了死罪以後,立即處死。通常情況下,很少有人被判處」斬立決」,受此罪的人大多犯了忤逆、造反等重罪。不過,就算是立即處死也還是有流程要走。
  • 死囚吃斷頭飯時,為何官府要塞一塊腥臭生肉?犯人看到都感激不已
    「斷頭飯」。歷朝歷代都有死囚,這些人或是罪惡滔天或是含冤被誣,但不論貧富貴賤,他們在臨死前通常都會吃上一頓還不錯的飯菜。這頓飯菜,其實也體現著古人對於死者的寬容和生命的慎重,抱有「死者為大」的觀念。在宋朝時,官府甚至明文規定「斷頭飯」不得低於5000文銅錢的標準,按照當時的市價,這頓飯無疑相當豪華。
  • 古代的斷頭飯中,為何要加一塊腥臭生肉?而且犯人還吃得津津有味
    有的時候,死刑犯還可以喝點低度酒,抽根小香菸,在無限滿足中被注射死刑。在中國古代,死刑犯最後一頓飯,稱為「斷頭飯」,也叫「壯行飯」、「辭陽飯」。一般情況下,斷頭飯中最少也有兩個小菜,一葷一素,搭配合理。此外,饅頭之類的飯食管飽,只要你吃得動,多少都可以。另外,官府有時候還會為死刑犯燙上一壺酒,讓死刑犯喝得暈乎乎之後再上路。
  • 古代死囚犯行刑前,官府為何要在斷頭飯中放生肉?囚犯還很感激!
    在中國古代,我們對囚犯有砍頭這種刑罰,一般都是用在有罪之人身上。囚犯臨刑前,一定要吃上一頓美餐,至少也要有葷有素的主食管飽,條件允許時,還要溫一壺好酒,吃飽喝足上路。但有意思的是,除了吃路餐外,有時我國古代死刑犯在臨刑前還會把一塊生肉放在飯碗裡,這是怎麼回事?
  • 古代死刑犯行刑前,斷頭飯裡為何放一塊半生不熟的肉?看完漲知識
    古代死刑犯行刑前,斷頭飯裡為何放一塊半生不熟的肉?看完漲知識 說起斷頭飯,相比大家都不陌生,死刑犯在執行死刑前都會有一頓很豐盛的夥食,因為吃完飯就死了,所以這頓飯就被稱為是「斷頭飯」。
  • 「斷頭飯」價值5000文,裡面的肉半生不熟,犯人不計較,反而很感謝
    只要你不是犯了謀反、弒君、殺人等大罪,一般不會處以極刑,判罪也要經過層層審核,最終由皇帝親自判定。而在這個過程中,皇帝也會以各種理由大赦天下來彰顯自己撫恤蒼生,比如皇帝皇后生日、先皇忌日、糧食豐收、天降祥瑞等。在執行死刑的時候,古代也是特別講究最後一頓飯的。
  • 死刑犯的」斷頭餐「,最後一餐他們吃這些告別人生
    自古以來,死刑都是對罪大惡極的人的最高的處罰,在犯人臨死前都會給死囚吃最後的一頓飯,也就是」斷頭飯「,那麼」斷頭飯「究竟吃了什麼?
  • 給死刑犯的最後一碗飯,都放入一塊生肉,有什麼寓意
    如果家人不願意承擔,就不能有任何特例食品了。但是現在實施注射死刑,上午判決,當天下午就被帶走執行了。很多死刑犯在死刑當天才知道自己的行刑期。閆衛民陪著他吃了這最後一頓午餐,但楊朝全扒拉兩口就吃不下去了,而是猛然站起向閆衛民等人鞠了一個躬,感謝民警們兩年來對他的細緻照顧。之後他就在當日下午被執行死刑。
  • 流刑位列古代五刑之一,囚犯流放千裡之外,為何衙役還搶著押送?
    據說,早在遠古時期,就已經有流放之刑的零星記載。三皇五帝時期,天下之主堯就將犯錯的共工流放到幽州地區。秦漢以來,流放之刑逐漸形成體制,開始正式出現在大眾視線中。▲寧古塔舊照古代交通並不發達,幾千裡的流放之路只能一個腳印一個腳印地走出來,可想而知其中的艱難。
  • 日本戰犯的斷頭飯,有啥不一般?只有東條英機吃得特殊
    中國監獄斷頭飯,相傳源自春秋五霸楚莊王。 為彰顯仁道、籠絡人心,對反叛者,殺前優待,賜酒肉一頓,吃飽上路,以求投個好胎。 後斷頭飯流傳下來,漸成習慣,宋趙匡胤還立有斷頭飯的費用和標準。
  • 古代千裡流放女囚是一件苦差事,為何衙役搶著做?理由很簡單
    不管是在哪一個時代,國家和社會要想有穩定的秩序,必須依靠法律來維持。 在古代,根據犯人犯下的不同的罪行,所採取的刑罰也是不一樣的。古代的一些酷刑光是聽名字就讓人不寒而慄,比如凌遲處死。相信大家在古裝電視劇中肯定看到過一種刑罰,它就是流放。
  • 古代衙役押送流放人員,到底是「苦差」還是「美差」
    押送流放的犯人,在古代也算是司法體系中的一個重要工作,絕不是兩個衙役帶上兩瓶老白乾,拿著一包花生米,像趕羊一樣趕著犯人上路就完事兒的。發配之前,當地衙門要和目的地的衙門,以及途徑地點的衙門都發去公函,溝通好犯人的上路時間,何時到達中轉地,何時到達目的地,以及如何交接等手續,才會正式上路。
  • 古代一個縣需要養活多少官員和衙役?
    1899年《清會典》統計:全國有1200個縣,其中僅有345個知縣助理(縣丞),55個薄記官(主薄)。而且僅有31個縣同時設置縣丞和主薄的。總之,一個縣的公務員也就不超過十個人!不過這十個人都歸中央吏部管理。那麼這十個人要幹的工作有哪些呢?
  • 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回家探親,約定秋後回來問斬,為何無一人逃跑
    據《資治通鑑》中記載的「縱死囚」的故事,足以證明他的為人。貞觀六年十二月,李世民興起,他想親自去瞧一瞧那些牢中的死囚犯。到了監獄他不厭其煩地詢問每個死囚犯的身世,他們上有老,下有小,都是為了生存才幹一些傷天害理之事。
  • 狗狗吃生肉會有野性嗎?吃生肉有什麼好處和壞處?
    首先說說狗狗吃生肉的好處。狗狗吃生肉胃口會更開,不至於塞牙。生肉中含有很多礦物質、維生素、胺基酸這些必要的營養成分,有助於狗狗的健康成長。最重要的一點是沒有防腐劑,各種加工成分,純天然。偶爾吃吃還可以使毛髮更加光亮。還可以一定程度降低狗狗得皮膚病過敏症。這是有利於狗狗的。
  • 為何初一、十五要吃素?其中大有學問
    有專家作過考證,素食在中國古代有三種含義:一是指蔬食。此義與我們現代意義的素食重合;二是指生吃各種瓜果植物。這與現代意義上的天然純素食有相近的地方,區別只是現代人已很難吃上他們理念中的「天然純素食」;三指無功而食祿。
  • 明清的書吏、衙役也分三六九等,談談他們的日常辦公和地位
    衙役、書吏,古裝影視題材中經常出現的一個職位,是古代明清社會中基層政府機構不可或缺的人員。州府、縣府是明清最基層的政府機構,在這些縣裡面行走著形形色色的公務人員。衙役、書吏便是這些形形色色、匆匆忙忙的公務人員的一個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