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非常感謝小可愛們在茫茫網際網路中點開我的文章,這是我的榮幸,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分享精彩的東西,喜歡小編的可以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轉發呦
引讀:古代刑罰比較嚴苛和殘酷,其中極刑的種類更是多種多樣,比如腰斬、凌遲以及斬首等等。而犯人在臨死之前一般都會有一頓非常豐盛的飯菜,這被稱之為「斷頭飯」。可根據記載,除了正常的飯菜之外,官府還會給臨死的犯人加一塊生肉,哪怕生肉腥臭無比,犯人也會感激不已,這到底是為何?
想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斷頭飯」的由來以及意義。
中國是禮儀之邦,凡事都講究一個「禮」字,哪怕是要殺人也是如此。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在一次平定內亂後,他沒有粗魯地把參與謀反的王公大臣處死,而是在他們臨死之前,特地讓人給每個犯人準備了一桌好酒好菜。
他的舉動可以看作是一種「禮」,也展現出了他寬廣的胸懷。那些沒有參與謀反的貴族看到之後,都非常的佩服,從此死心塌地地跟著楚莊王幹。
而這也是歷史上第一頓"斷頭飯「,其他諸侯國紛紛效仿,在處決一些重要人物的時候,都學習楚莊王的做法。
漢朝成立之後,「斷頭飯」已經不是貴族的專屬,普通百姓也可以在臨死前吃到這豐盛的一餐。
按照漢朝時期的說法,這麼做是對生命的尊重,希望犯人在生命終結之前,知道人世間的美好,好讓他們來世不要再作惡。
此外「斷頭飯「在民間的說法則更加玄幻。
民間百姓相信輪迴轉世,因此更加相信人在死之前一定要吃飽,因為陰間的路很長,如果吃不飽趕不上投胎為人,那麼就可能投胎為一些牲畜。
受到這些迷信說法的影響,許多牢頭在給犯人送「斷頭飯」的時候都會說上一句:「多吃點,吃飽了好上路。」
而犯人也基本都是「寧做撐死鬼」,開始大口朵頤,享受人生的最後一頓美餐。
另外有些人會問,都說「斷頭飯」豐盛,那麼具體的標準是什麼?能豐盛到什麼程度?
其實歷朝歷代的標準各不相同,但那豐盛來說卻毫不誇張。就拿宋朝來說,一般一頓「斷頭飯」的標準不低於5千文錢,是什麼概念呢?
明朝之前因為國內銀礦稀少,因此基本都是使用銅錢作為主流貨幣,而這5000蚊換算銀子相當於5兩,換算到如今就是3200元。
這個標準在當時來說,可以說是相當的豐富。
不過到了明清時期,在標準之外還會額外給犯人放一塊生肉,哪怕這塊生肉腥臭無比,犯人不但不會沮喪,反而會激動不已。
那麼這塊生肉有什麼講究?為何官府會這麼做?
其實這是因為明朝的開國皇帝出身窮苦,他知道百姓想要什麼。民間一直流傳,人死後會被帶入陰間,隨後還要經過十殿閻羅的審判。如果判定可以重新投胎做人的,就要趕往奈何橋去喝孟婆湯。
但奈何橋前不僅有孟婆,還有一條惡狗。傳聞惡狗喜歡撲咬前來投胎的魂魄,而魂魄一旦被惡狗吞食,那麼可能有魂飛魄散的危險。
因此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後就下令,但凡死囚在吃「斷頭飯」的時候,碗裡都要配上一塊生肉,是為了給奈何橋邊的惡狗吃。因此死囚看到生肉後都很開心,這代表他有重新「做人」的機會了。
後來清朝建立後,明朝的許多律條都沿用了下來,其中就包括了這一條。
說到這裡不由得想起,即便是現如今,在許多地方仍有靈案前擺放生肉的習俗。想必兩者是同一個意思吧。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網站上部分文章為轉載,並不用於任何商業目的,我們已經儘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END-
感謝大家的閱讀,你的閱讀是對小編的鼓勵,如果覺得文章還不錯的話,小手輕移點一下右下角,點「 在 看 」,謝謝對小編的支持,小編一定每天給你們帶來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