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家久了,我們大人的狀態難免有些鬆懈,而不上班不上學的小嬰兒也跟著湊熱鬧,出現了不少睡眠問題,有一個現象最近比較高發,我收到好幾條這類的留言:
這陣子,爸爸媽媽們普遍的反應是:
晚上入睡難,有可能拖到半夜才真正睡著就算8、9點能睡覺,但是前半夜1小時醒一次,怎麼哄都不行,睡不踏實後半夜睡得還不錯早上起很晚或者早上起床比較正常,但白天小睡長、小睡多,喊醒就哭鬧其實,真正的原因是寶寶出現了部分的「晝夜顛倒」,或者說,寶寶的作息整體後移了,從我們推薦的「早上7點起床,晚上7點半入睡」,後移為「早上10點起床,晚上10點半入睡」這樣的作息了。寶寶以為晚上10點還是白天呢,不著急睡覺!
而最近高發,多是因為爸爸媽媽也沒正式復工,在家也出現一些晚睡晚起、生活不夠規律的情況,從而導致寶寶跟著出現了「作息時差」。
該怎麼調整呢?
案例一:傍晚覺情況尤其突出
我們先分析案例1,根據爸爸媽媽的描述,2個月的寶寶一到晚上8、9點就醒,哭鬧多、要抱著,一直折騰到半夜12點甚至2、3點才真正睡著。
1歲以內的寶寶我們都推薦7點半左右入睡,2個月的寶寶最晚也不要超過8點。而這個寶寶到了8、9點反而醒了過來,我們根據寶寶的作息倒推一下,夜間入睡前的最後一個小覺是傍晚覺。也就是說,這個寶寶的傍晚覺在7-8點間入睡,然後在8、9點左右醒來。
所以,造成寶寶入睡難、入睡晚的最直接原因:傍晚覺推遲太多。我們一般建議寶寶的傍晚覺在5點左右入睡,最晚不超過5點半,最長不超過1小時。
這個寶寶受制於月齡比較小,因此到了晚上,雖然作息後移了,但依然會睏倦、煩躁,於是從8、9點醒來一直到半夜正式入睡,都處於哭鬧多、要抱、但是又睡不著的狀態。很像咱們失眠 ,明明困得直打哈欠,就是睡不著,翻來覆去,又想著明天還得起早開會,難受又煩躁。
案例二:全天作息後移明顯
案例2的家長沒有給出寶寶的具體月齡,最明顯的描述在於:前半夜不睡、然後睡到第二天中午才起床。
我們推測這個寶寶的月齡會更大一些,他已經具備連續睡眠的能力,所以整塊的睡眠是有的,但整體作息後移了。
前半夜總是醒、後半夜睡得好也是一樣嗎?
那麼,如果寶寶出現前半夜總是醒,比如1小時醒一次,睡不踏實、依賴抱睡奶睡、入睡難、放床難、落地醒,後半夜倒是可以踏踏實實睡挺久,也是一樣的作息後移嗎?
是的。因為寶寶真正的入睡時間其實是在後半夜,而前半夜在寶寶眼裡屬於「白天小睡」,自然就睡不踏實、睡不長了。
我們為什麼推薦早睡早起的作息?
這樣的作息我們建議調整,基於兩個原因:
1、寶寶生長激素的分泌在10點至凌晨1點達到最高,這個階段處於睡眠狀態的寶寶,可以長得得更好
2、我們的生物鐘與光照相連,白天的睡眠質量是低於夜間的,因此即便全天的睡眠總量不變,但作息有「時差」的寶寶,睡眠質量是比正常作息的寶寶要差一些的,寶寶也更有可能出現煩躁的情緒。
關於每個月齡的寶寶作息時間安排,詳見:嬰兒小睡短夜醒多落地醒,只需這份0-3歲寶寶作息表,從根本改善
怎麼調整呢?
調整的方法基於兩點:從早上開始、以1小時為單位
比如案例2中的寶寶,中午12點起床,那我們這樣做:
第1~3天:
早上提前1小時,11點起床,不醒也要喚醒,寶寶哭鬧、起床氣是正常的,帶他出門走走、轉移注意力,讓情緒好起來。然後根據寶寶的月齡,3小時或4小時一循環地、規律地安排全天。(也就是說,我們拋開12點是午飯、6點是晚飯這樣的習慣作息,而是把上午11點當做早上7點這樣,全天作息都推遲4小時來執行)再根據月齡,比如該晚上7點半入睡的,我們就一樣推遲到11點半入睡。當然,寶寶可能以前都是凌晨12點半才真正入睡,晚上11點半時候還不困,但我們也要進入睡眠狀態,比如:在11點開始做睡眠儀式,洗澡、換衣服、睡前奶,然後11點半關燈、拍哄、放床,哪怕寶寶哭鬧,我們也不要開燈不要抱起來玩,而是維持夜間的狀態。堅持這個作息3天左右,讓寶寶逐漸適應早上11點起床,晚上11點半入睡的安排。第4~6天:
早上10點起床,然後其他步驟和上文一樣,讓寶寶適應早10晚10點半的安排第7~9天:
早上9點起床,然後其他步驟和上文一樣,讓寶寶適應早9晚9點半的安排第10~12天:
早上8點起床,其他步驟和上文一樣,讓寶寶適應早8晚8點半的安排第13~15天:
早上7點起床,其他步驟和上文一樣,讓寶寶適應早7晚7點半的安排這樣,整體的作息就逐漸調整好了。
在調整過程中,如果每階段寶寶需要多2天來適應也是可以的,同理,如果有的寶寶覺得提前1小時都無法接受,那以半小時為周期進行調整也是可以的。
晝夜顛倒的調整注意事項:
晝夜顛倒的調整是比較痛苦、也比較磨人的過程,不要追求一蹴而就,覺得一口氣調整到位,2、3天就調整完,太猛烈的改變往往會讓寶寶情緒崩潰、睡眠崩盤
然後爸爸一定要和媽媽輪流上陣,一起承擔「熬鷹」的任務,大家輪流休息,才能保證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心情,才能更好地面對寶寶的睡眠情況。
再次,白天的小睡要根據時間表的推薦,不要過晚入睡、不要睡得過長。睡得久了,到時間就要喚醒,哭鬧也要喚醒。如果入睡晚了錯過了時間表,那也要按時喚醒(比如安排是13-15點午睡,結果哭鬧到14點才入睡,那15點時候依然要喚醒),特別是傍晚覺,對夜間入睡影響特別大,一定不能晚、不能長。
最後,加大白天黑夜的區別,教會寶寶認識白天和黑夜,比如:白天的小睡時不要拉遮光窗簾,光線柔和即可,不要靜音,保持正常的走路、說話、做事的聲音;夜間則保持安靜、黑暗的環境(小夜燈也不建議留),讓寶寶逐漸明白,白天是不需要睡太久的,夜間才是睡整覺的時候。
最後再囉嗦一句,寶寶最近晝夜顛倒高發,多與爸爸媽媽作息後移、不規律有關,因此爸爸媽媽要先從調整自己入手。
另外,晝夜顛倒的調整非常磨人,爸爸一定要和媽媽一起分擔哦!光靠媽媽一個人熬完24小時,再鬥爭上半個月,媽媽會崩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