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骨科來了位膝痛的阿姨,很有代表性。
阿姨住在沒有電梯的舊小區,回家只能爬樓梯。雖然只是住在5樓,但每天上上下下地,膝痛早早就光顧了,檢查結果是膝關節退行性變。阿姨聽人介紹,說是每天練練靠牆靜蹲,膝蓋會就好起來。於是她每天扎馬步、靠牆靜蹲一小時。不出一個月,膝關節越來越痛,於是才來到這裡就診。
CT檢查顯示,阿姨髕骨研磨、外移,在中間、外側查找出3個觸發點,內外側肌肉不平衡。醫生表示,靠牆靜蹲確實有助於鍛鍊膝蓋,但若方法做得不對,反而可能造成傷害,這就不難理解她為什麼越做膝蓋越疼了。
靠牆靜蹲是什麼?有啥好處?
為什麼靠牆靜蹲有助於鍛鍊膝蓋?首先,我們要了解是什麼造成了膝關節不適。
膝關節不適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關節周邊肌肉肌力不平衡以及運動中關節不順位。而靠牆靜蹲可以在身體穩定、關節順位狀態下,很好地平衡和鍛鍊下肢肌肉的力量,膝蓋周圍的相關肌群能幫助固定膝關節的各個部位,增強關節穩定性,保證關節液順利出入關節,從而起到保護膝蓋的作用。
此外,靠牆靜蹲還有以下幾個好處:
1、增強腿部力量。當我們做靜蹲時,腿部支撐起整個身體,肌肉得到了很好的鍛鍊,久而久之,腿部的力量就得到了增強。
2、瘦腿。在鍛鍊肌肉的同時能夠燃燒腿部脂肪,達到瘦腿的效果。
3、提高身體平衡力。保持靠牆靜蹲的動作,有利於穩住重心,長期堅持能夠提高下肢平衡力。
靠牆靜蹲的正確做法,一定要掌握
那麼,應該如何正確進行靠牆靜蹲鍛鍊呢?正確的姿勢應該是這樣的。
上身正直抬頭挺胸,兩腳分開與肩寬,腳尖正向前,不要「外八字」或者「內八字」;
背靠牆壁站好,腳跟大約離牆壁一腳長的距離,緩慢下蹲,至大腿與地面接近平行,大小腿夾角不超過90°角。(剛開始鍛鍊可以不用蹲太深,循序漸進即可)
如果想檢查自己的姿勢是否標準,可以從上往下看自己的腳尖和膝蓋是否在一條直線上。
另外,無論做什麼運動,都要先進行熱身,防止肌肉拉傷。如果耐力不足,也不要勉強,可以堅持一段時間後休息一下,以免肌肉過度疲勞。
哪些人適合做靠牆靜蹲?
一般的普通人都可以做靠牆靜蹲運動,以提高下肢力量和平衡力,特別是膝關節不好的人群,如患有髕骨軟化,髕股關節軟骨損傷,膝關節骨關節炎等的人,可以經常地練習靠牆靜蹲。
但如果是膝蓋本身就有半月板損傷的人就不適合再做靠牆靜蹲了,因為在靠牆靜蹲的時候,由於膝關節處於一種半屈曲位,極容易產生對半月板造成二次損傷。
靠牆靜蹲多長時間達標?
靠牆靜蹲的時長沒有一個通用的標準,都是按照個人體能來決定的。
一般來說,平時不怎麼運動的人,一次能堅持30秒~1分鐘就可以了;如果是經常鍛鍊的人,可以堅持1~3分鐘。
一般一次靜蹲結束後可以休息1~2分鐘,然後重複,一天可以重複3~6次。如果要達到最大的效果,可以堅持每天都做,但是一定要注意運動前的熱身和運動後的充分拉伸,以免損傷膝蓋。
靠牆靜蹲對膝蓋有諸多好處,是適合每天堅持的鍛鍊之一。但其實不只是靠牆靜蹲,無論是任何一種運動或鍛鍊,我們都要注意動作是否標準和正確。否則用了不正確的姿勢,不僅沒有鍛鍊到身體,還損傷了肌肉,得不償失。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