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恰到好處的安慰一個人?

2021-02-19 安若琴

01

李大媽生病住院,親朋好友去看她。

張大媽提著一籃水果,笑著說:「你呀,這是有福氣了。辛苦操勞了一輩子,現在也該享福了,讓兒女也伺候伺候你,多好。養兒養女一輩子,不就是等著兒女膝下盡孝的這一天嗎。」

聽了張大媽的話,李大媽明顯情緒低落。

這時,自己的學生倩倩進來了。

倩倩笑著安慰李大媽:「我知道您心裡難受,您一輩子要強,不想給子女添負擔。不過,您也要放寬心啊,現在醫學技術這麼發達,您放寬心,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很快就會好起來的。」

倩倩的話顯然給李大媽帶來了希望,李大媽的臉色馬上由陰轉晴,居然笑了起來。

同為探視病人,張大媽的話給李大媽帶來了絕望,但是,倩倩的話卻給李大媽帶來了希望。

這就是會安慰人的力量。

如果你也想擁有,可以從《恰到好處的安慰》一書中學習。

02

很多時候,我們聽到別人說一些不幸的壞消息時,內心充滿了同情,也想要給對方安慰。

可是,思考了好久,卻總是想不出一句恰當的話語。

於是,你選擇了默默的離開。

究竟是什麼,阻止我們不敢表達自己的共情?

《恰到好處的安慰》這本書裡,凱爾西和埃米莉提出阻礙共情的三種因素:

害怕做錯事

害怕說錯話

害怕沒有時間/足夠的精力

我們之所以會有這些害怕的因素,主要還是與自我認知有關。

從孩提時期,當我們的示好被拒絕、意圖被誤解、善意被忽視時,這些情感上的小刺痛就一直伴隨著我們,

漸漸的,刺痛積少成多,長成了傷疤,當有機會和他人建立關係時,我們就會選擇謹慎行事、甚至迴避。

長此以往,我們便藏起了自己的共情力,成了安慰他人的膽小鬼。

然而,現實生活卻不容我們如此脆弱。

你不會安慰人,就會被他人當做冷血,被他人孤立。

慢慢地,自己也就變成了別人眼中的「問題」青年。

如果想要改變現狀,那麼我們需要及時充電。

03

在公眾場合哭泣

在車裡哭泣

看電視的時候獨自哭泣

在工作時哭泣

喝醉酒時哭泣

面對人生哀傷的五個階段,作為旁觀者的你,特別想要上前去安慰別人,可是又不知道怎麼表達,此時焦慮的你應該怎麼做?

一是表達善意

善諦項目的創始人曾說:「每個人都想學到技巧。該怎麼說?怎麼做?但在人臨終的時候,沒有什麼技巧比想照顧他們的善意本身更能贏得信任了。」

善意的核心是完全拋棄本我和自利去幫助別人。

當人們深陷困境時,除了無法解決的客觀問題外,還會伴有焦慮、恐懼和孤獨的情感。

此時,恰到好處的安慰,不是我們的侃侃而談,或者講一些四兩撥千斤的大道理。

而是陪著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情,或者就是陪著一起吃飯、一起睡覺、一起散步,再什麼也不做,只需要表達出你發自內心真正的善意就好。

二是靜靜傾聽

俗話說:「此時無聲勝有聲」。

有時候,面對需要安慰的對象,與其巴拉巴拉說一通不知所云的廢話,還不如安靜的聽對方傾訴。

很多時候,傾聽比絞盡腦汁地找「有用」的話容易的多。

在書中,關於傾聽,作者進行了分類。

共情式傾聽:保持安靜,讓另一個人傾訴直到他完成。

這是一種最有價值的傾聽,它可以幫助我們建立聯結和信任,並且鼓勵人們敞開心扉。

事實型傾聽:在事實型傾聽中,我們總想要記住他人所說的有用信息。

這種傾聽的進行,一定要在確保你已經通過共情式傾聽和對方建立了某種信任,否則因為找有用信息這一目的,會導致交談從講述人想要說的內容,轉移到提問人想要知道的內容,沒有情感,很容易阻礙分享。

批判型傾聽:主要目標是分析和評價我們所聽到的內容。

這種方式會幫助我們形成觀點、判斷,在對方主動要你進行評價時,方可使用。

倘若自己不能確定使用哪種方式時,可以先問對方:「你想要安慰還是想聽真話?」

如果對方只是想要一些安慰,就用共情式傾聽。

如果想聽真話,那麼可以在取得對方信任的前提下,運用事實型傾聽和批判型傾聽。

恰到好處的安慰,不但能夠從精神上攙扶對方走過難熬的階段,也能使彼此的情誼更加深厚。

從現在開始,運用書中的方法論,相信你也會成為一個高情商達人。

相關焦點

  • 恰到好處的安慰:哀傷的人會失去什麼
    需要向內的見感思行:恰到好處的安慰:放過他人,放過自己。需要向外的行:恰到好處的安慰:小舉動,大影響。需要向外的見感思:本文。哀傷的人會有兩種喪失。一、原發喪失(Primary Loss)喪失身份認同:「在這個世界上,我是誰?」
  • 《恰到好處的安慰》:成年人的標誌,就是把哭聲調成震動模式
    只是,生活裡有些幸福和痛苦,包裹了負擔的外殼,讓人不知道如何分享。也許是害怕塵埃未定,說出來最後落得笑話,也許是認為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人們不再開口,選擇了自己消化。或許就像那句話,「成長就是一個把哭聲不斷調成靜音的模式」。
  • 恰到好處的安慰:小舉動,大影響
    而這除此之外的任何其他關係,都是你可以關心、照顧、安慰的範圍。— 關心、照顧、安慰時不必把自己視為一個施與者。— 不必求回報。— 世界是一個整體,人我是一個整體。你只是發自自然的慈悲。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不需要理由,人我一體,體驗他的悲傷。關心、照顧、安慰,小舉動可產生大影響。— 你只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舉動。
  • 真正安慰一個人,不用說太多,這麼做更好
    很多時,候需要別人的安慰,才能夠平息一下自己的怒火。那麼,怎麼樣才算是真正的安慰到別人呢?其實,並不是簡單的灌輸心靈雞湯就可以,一個人在真正發怒,需要安慰的時候,往往是聽不進去大道理的。所謂的心靈雞湯,並不適用於安慰別人。
  • 如何安慰人
    如何安慰一個人1. 安慰別人不是同情,而是要有同理心。2. 對於改善關係特別有用。
  • 「安慰效應」告訴你,真正想安慰一個人,只要做好2件事就夠了
    這種打擊讓她格外受挫,甚至讓她陷入了自我懷疑當中,她變得不敢相信愛情,更不會相信任何一個人。父母和身邊的朋友也曾經試圖的去安慰她,但是他們的語言非但沒有起到任何幫助的作用,反而會更加刺激她,讓她情緒變得更加低落。尤其是她的母親經常抱怨她太過於軟弱,不懂得向前看,更說她在這段感情中太過於卑微,使得她越來越走不出來。
  • 我是如何安慰女友的
    論《我是如何安慰女友的》,雖然你們現在用不上,但是技多不壓身啊
  • 心理學家:真正安慰一個人,只需要三句話
    每個人都有需要安慰的時候,安慰是一種具有治癒療效的力量,它鼓勵受傷的靈魂重新振作起來。然而,那些真正有效的安慰才能事半功倍,心理學家認為,真正安慰一個人,只需要三句話就夠了。「我現在願意聽你一個人說」需要被安慰的人內心必然是有一大堆苦水等著傾訴,負面情緒需要被釋放出來,如果我們願意真誠地聽他們講而不隨意發表自己的意見時,等他們完整地傾訴完後,我們的安慰就已經完成了一半。最忌諱的就是對方剛說出自己的煩心事,你就馬上開始說你自己類似的悲慘經歷。法國中世紀哲學家彼得·阿伯拉爾認為「比慘」,會讓被安慰者感覺自己的痛苦其實只是庸人自擾。
  • 如何安慰失業的家人和朋友?
    當家人或朋友丟了工作時,他們其實很需要身邊人的支持,而這個時候恰到好處的安慰則能夠讓他們看到希望,不會孤獨無助。
  • 別人難過時,如何安慰他們?
    最近,有個朋友向我提出了一個真實的困惑:「我……我好像真的特別不會安慰人,這可怎麼辦啊?」 你可能會說,安慰人有什麼難的?但是……不如我們一起來回想下,你有沒有過以下經歷:U1s1,安慰人真的是一項技術活!尤其是,要讓安慰卓有成效,更是難上加難!
  • 一個人怎樣才能安慰一個悲傷的人哭泣的女人?只要做這四個步驟就
    如果你在安慰朋友或同事,這也會拉近你的關係,這樣你就能有長期的好朋友好同事,如果你將來需要幫助,他們會想到你並幫助你,因為你知道如何安慰他們,這意味著你把他們當作好朋友。我們怎樣才能有效地安慰哭泣的女人?方法非常簡單。
  • 心理學:真正安慰一個人,有三種聰明的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會遇見需要安慰別人的情況。那麼,你平時是用什麼方式來安慰他人呢? 是告知對方,一切都將過去,嶄新的生活在前方;還是告訴對方自己的慘況,使其心理平衡;或是展開長篇闊論,講述所謂的道理? 實際上,這些安慰方式都是不對的。
  • 心理學教人如何安慰人
    無休止的抱怨卻只會增添煩惱,可是如何讓自己快樂幸福呢?
  • 情商高的人,絕對不會用這四句話安慰人
    一個人在尋求安慰的時候,其實覺得自己是特殊的、受到傷害的那個,說大家都有同感,會讓一個人更加不知所措。用玩笑掩蓋嚴肅的調侃,是對一個人自尊的第二次挑戰。表達安慰,但不要戳人痛處,如果不能解決問題,也不要創造新的傷疤。
  • 如何有效安慰別人?方法只有一個
    生而為人,總有一些情緒波動或者走到絕境,往往這時候,最需要別人的安慰和理解,但同情是為了安慰他人,而共情則是理解他人。 開導弟弟的時候,雖然他勸說他,卻從沒給過他心理上的安慰和理解,最後一次弟弟掛電話時說:我愛你。
  • 長沙心博士心理諮詢:如何安慰情緒低落的人?
    如何安慰情緒低落的人?一個人如果在心情不好的時候,沒有關心和安慰她的人,這種心情不好的程度和時間都會持續加強,而心情不好這個人的孤獨感和失敗感也會更加強烈。在這個時候作為他的朋友或者親屬,有必要主動的進行安慰。那麼怎樣來安慰這些心情不好的人呢?下面聽聽心博士心理諮詢的詳細介紹。
  • 你真的會安慰人嗎?或許真正去安慰一個人的話,只需要短短7個字
    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非常多的困難與波折,所以說免不了需要其他人的鼓勵與安慰,其實在心理學上就認為安慰和鼓勵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親密行為主要就是指通過傾聽與建議,以起到一個幫助他人減少煩惱,緩解低落情緒的一種目標,然而如果說安慰和鼓勵的方式不恰當的話無疑會出現事與願違的情況反而會加劇對方的痛苦,
  • 心理學:真正安慰一個人,有四點關鍵
    那麼,怎樣才能讓傾訴者得到安慰呢?下面從多種角度為大家分析。 一、聆聽 心理學家尼克爾斯指出,一個優秀的可傾訴對象很難得,大多數人不懂得如何傾聽他人,傾聽需要暫時放下自我,切身體會對方表達中的感受
  • 安慰別人頭頭是道,安慰自己全是苦笑
    ♥安慰別人頭頭是道,安慰自己全是苦笑。♥人生建議:太努力去維護的關係會適得其反。現代人白天總是一副樂觀堅強的樣子,給自己帶上微笑面具,夜晚回家一個人時才會流露出真情緒。但百毒不侵的內心,往往會被一句簡單的安慰打敗;刀槍不入的偽裝,常常在懂你的人面前徹底投降。也許是在加班回來的時候,看到屋裡燈還亮著,室友對你說的那句:我幫你把飯菜熱一下吧。也許是一直為自己的身高太矮而自卑,卻聽到了那個男生說的:小個子很好啊,讓人想要抱在懷裡好好保護。
  • 心理學教人如何安慰人(男女必看)
    心裡不爽,偶爾的抱怨發洩一下,也是調節心情的方法,但是無休止的抱怨卻只會增添煩惱,可是如何讓自己快樂幸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