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皮是不是更補血?」
「我血脂高,也能吃花生嗎?」
「多吃花生,真的能夠軟化血管嗎?」
「我家裡天天吃花生,可我沒什麼事啊?」
……
之前一篇《花生是血管『軟化劑』》的文章,席捲了不少朋友圈,不少患者紛紛求證,花生是否真的有這樣的神奇作用。
花生中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膳食纖維、維生素B族等,也有研究證實,適量攝入花生,確實對於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也有諸多益處。
但花生雖好,卻不是適合所有人。
花生內的脂肪含量約為44%~45%,也就是說,每吃100g的花生,就相當於喝了40ml的食用油。
而我國膳食組織建議,成人每天攝入食用油應當不超過25g。如果經常食用花生,且運動量少,就會使能量過剩,只能轉化為脂肪儲存在體內,造成血脂不斷升高,增加血管堵塞風險。
也有言論說,花生中含有不飽和脂肪酸,有利於降低壞膽固醇,減少血管壁膽固醇的沉積,其實這樣的言論也具備一定依據,但綜合考慮,經常吃花生的弊端大於利,不建議肥胖或血脂異常的人群經常食用。
也就是說:花生能軟化血管,從頭到尾就是一個騙局。
其實血脂高不高,照照鏡子,伸伸手或能發現,別再假裝「視而不見」
1. 眼角黃色肉瘤,是血脂過高造成脂質在皮下堆積,形成了皮膚隆起,屬於高血脂的主要症狀之一;
2. 眼睛角膜環,常見於年紀大的人群,主要表現為眼圈邊緣,出現了銀白色環形,40歲以上人群需要留意;
3. 視物不清,眼球上遍布了多條毛細血管,當血脂過高時,就會影響及時供血能力,使視力出現下滑;
4. 手指容易麻木,是不是伸張一下手指,如果感覺手指麻木無力,且靈活度下降,可能是高血脂造成的功能性障礙。
平時自己也可以通過照鏡子觀察自身的方式,儘早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保護心血管的健康。
血脂高會給身體帶來無窮損害,以下也是高血脂的「高危人群」,建議定期進行體檢:
■ 家族中有重大心血管疾病者;
■ 有其他心血管慢性疾病者;
■ 肥胖或腹部隆起者;
■ 40歲以上的男性,以及絕經女性;
■ 直系親屬有冠心病、腦卒中者
■ 飲食較重口油膩,無肉不歡者;
■ 煙齡超過15年者;
以上都是高血脂高發人群,高血脂的控制不可聽信偏方,要聽從醫囑,科學穩脂。
科學降脂其實很簡單,每天多做3件小事,血管清爽人健康
1. 至少食用500g蔬菜
我國膳食組織建議,每人每天至少食用500g的蔬菜,才能基本滿足身體所需,規避心血管疾病風險。蔬菜中含有豐富的纖維素、礦物質、維生素等,能夠減少脂質類物質在體內沉積,對血管運輸造成負擔。
2. 至少飲用1500ml水
《本草綱目》中,記載了菊花有「清油去熱,利血氣」的功效,所以高血脂患者可以在喝水時,加入一朵有機青馳菊,菊花中的水蘇鹼、胺基酸、黃酮、膽鹼等物質,對於血管有積極影響。
研究發現,菊花中的膽鹼,能夠抑制脂質類物質在血管壁沉積,減少硬化斑塊的形成,有利於提升血管彈性;而胺基酸則可以使脂質轉化速度加快,緩和血脂水平,經常補充少量,幫助穩定血脂。
菊花中還含有少量的硒元素,硒元素能夠有效降低心血管風險,促進受損血管內皮修復,降低血管破裂,甚至堵塞的風險。
3. 至少日行一善
美國醫學研究所發現,人體在保持興奮、欣慰、幸福等情緒時,體內的生理活動會更加活躍,對於脂質的轉化速度也隨之加快,所以建議大家可以每天多做一件善事,讓自身情緒保持一個積極正向的狀態,更有助於心血管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