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順因緣
當我們想做一件事時,我們經常會面臨選擇。我們會以故有的思想觀念來揣度做這件事的利弊,結果。以道德準則來評判應不應該這樣做。做了會怎麼樣,不做會怎麼樣。做這件事,會不會給自己帶來諸多麻煩甚至痛苦。不做,可是心裡又特別想做。然後開始糾結,猶豫不決。
我們都畏懼痛苦。但是,很多痛苦是我們想像出來的。你不去做,怎麼知道你會如何?如果我們因為不想痛苦反而會更痛苦,我們怎麼選擇?去迎接和經歷你以為的痛苦,不然,你只能在那裡不停地糾結、後悔、猶豫!去嘗試有可能被傷害,做了再說,給自己一個了斷。去跟隨心,去順來到的緣而不抗拒,去做心想做的一切,甚至要創造因緣來讓自己安心。畢竟,所有的痛苦和傷害不是最終的結局。無論如何,我們經歷的一切都會把我們帶到安寧。
我所說的隨緣,隨順和解脫,是因緣來了,你非常想做一件事,而又有所猶豫,然後你會做出一個選擇,然後不住不掛礙,而不是自己憑空在那裡打妄想要去選擇做什麼,一定要做到什麼,然後開始糾結。比如,為了測試自己還有沒有恐懼,我要不要試著去蹦極?然後在那裡擔心和恐懼;為了證明自己坐禪的功夫,我要不要試著坐五個小時或更久?為了精進,我一定要練成不倒單。為了修行有大成就,我要斷淫慾,我要住山,我要獨處,我要出家,我要講經說法,我要利益眾生,我要代眾生受苦,而自己又完全沒有這個緣。沒有這個緣,如果執意去做,除了痛苦和煩惱,什麼也得不到。這一切都不是隨順因緣,而是隨順妄想和執著。沒有緣去做自己想做而做不到的事,而放下自己的妄想,是真正的隨緣,是解脫和智慧。
不論你做或不做什麼,都如夢如幻,因緣所至,無有對錯。只是,你若了達於此,則如行雲流水,少受糾結煩惱,做與不做,瀟灑從容,不為掛礙。
真實了達佛性,就會一切自然,順其本性,不刻意為之,而無所執。若不了達佛性,則或認為有我,或認為無我,皆成觀念知見,即會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偏於概念上的我與無我,而起執著。或執著我,處處突顯自己,則為障礙。或執著無我,處處掩飾隱藏,如著虛妄,同於著我,亦處處不得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