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晾,就是將採摘下的茶鮮葉均勻地攤放在篾墊、攤青篩或攤青機上的作業過程。常見於綠茶、黃茶和黑茶的製作工序中。
鮮葉採摘下來後,並沒有馬上死,在一定時間內生命還在繼續,其生命因水分、養分的減少逐步減弱。隨著呼吸作用繼續進行,水分開始均勻地分散到葉片和葉梗的各個部分,最後鮮葉逐步把生命內化為茶葉的品質。在通常的氣候條件下,鮮葉薄薄攤開,使水分蒸發從而降低葉溫,鮮葉內含物氧化所釋放出來的熱量,也就能隨著水汽向空中發散。攤晾的目的是:散熱、失水、揮發青草氣和促進鮮葉內含成分的轉化,使葉片變軟,便於下一步的殺青。
根據陳宗懋主編的《中國茶葉詞典》,大量的研究和生產實踐表明,綠茶加工時鮮葉攤放的最佳含水量是70%左右。
鮮葉含水量是75%左右,也就是說,通過攤晾,使含水量下降了5個百分點。
採摘下來的鮮葉在開始的一段時間裡,以水分蒸發為主。隨著時間的延長,鮮葉水分散失到了相當程度後,自體分解作用逐漸加強。水分的喪失與內質的變化,使葉片面積萎縮,葉質由硬變軟,葉色由鮮綠轉變為暗綠,香味也相應地發生改變,這個過程稱為萎凋過程。萎凋是製作白茶、青茶和紅茶的第一道工序,不屬於黑茶毛茶制茶工序。
相同點:萎凋和攤晾一樣,都要將鮮葉均勻攤開,都會使茶葉水分散失,葉片變柔軟。
不同點:在兩個方面——
第一,攤晾,只是使茶鮮葉發生物理變化。
而萎凋,除了使鮮葉發生物理變化之外,還有化學變化。
鮮葉在水分散失之後,由於失水和呼吸的作用,細胞膜透性增大,葉中所含酶類活性增強,促使澱粉、蛋白質、不溶性原果膠等鮮葉成分發生分解、轉化,生成葡萄糖、胺基酸、可溶性果膠等有利於成茶品質的有效物質,多酚類物質也不同程度地氧化。正常而有效的萎凋,使鮮葉的青草氣消退而產生清香,並有花香或水果香,成茶滋味醇而不苦澀。
前面提到,攤晾工序常見於綠茶、黃茶、黑茶,而萎凋工序常見於白茶、紅茶、烏龍茶。
第二,從具體操作看,攤晾更近似自然狀態的走水;
而萎凋則不同,常常有「外力」的參與,例如日光萎凋、萎凋槽萎凋,需要把握好溫度、溼度、通風量等等。
有經驗的制茶者,能夠簡單地從外觀方面看出:攤晾達到標準的鮮葉,舒展有活力,有光澤,軟硬適中;而萎凋後,茶葉葉面相互摩擦沒有響聲、光澤喪失、捏一把不會快速彈開。萎凋葉的含水率一般比攤晾後鮮葉的含水率更低,大多在60%~64%。輕度萎凋使萎凋葉具有類似綠茶的香味,重度萎凋(含水量40%以下)才開始有白茶的香味;中度萎凋(40%~50%)可以產生既有類似綠茶香味,也有白茶香味的另一種特殊香味。綜合:網絡資料
整理:陸學
茶之為飲
最宜健康
▼湖北省陸羽茶道院
培訓·考證
常設:各等級茶藝 · 評茶班,茶藝創編班
特設:茶葉盲評、常規泡快評(首創)
報名:邵老師/1354 5006 716(微信同)
茶葉特供
實體:老白茶,各類散茶、禮盒茶
微店:點擊頁底「閱讀原文」選購
聯繫:劉經理/1882 7606 835(微信同)
雪苑聽茗(茶室)
業務:飲茶專區 · 精品茶葉
聯繫:一室 | 汪經理/1533 7186 260
二室 | 彭經理/1347 6285 408
往期文章快搜
點開公眾號頁面→點開底部「歷史消息」 →在頁面最上方「搜索」框內,輸入所要查找內容的關鍵詞→點擊手機「搜索」。如,需「茶藝」資料,按上述步驟操作,將出現所有關於茶藝的歷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