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不育穗嚴重!病蟲害多發!該怎麼辦?

2020-12-12 騰訊網

今年的小麥註定多災多難!尤其是這一個月來,災害性天氣接二連三侵襲!

4月10月倒春寒,正在穗分化期對低溫敏感的小麥遭受凍害,很多成了「啞巴穗」;4月21、22日陰雨和大幅度降溫,正在孕穗和抽穗的小麥花粉粒和柱頭被「凍傷」「凍死」;5月3日風、雹、雨及低溫,使還沒結實穗子的小麥,直接趴在了地上;5月7日和8日的降雨、低溫,將病弱的小麥陷入病蟲害侵襲的邊緣……

這到底是怎麼了?小麥還能穩產嗎?該如何補救?

小麥凍害引起的不育穗

去年秋季,老天爺降了一場雨,農民朋友搶墒播種小麥。為了提高產量,一畝地播撒了15公斤種子,有的甚至20公斤種子。那知冬季不冷,小麥一直在生長,綠葉過冬、生長過冬;加上今年春季氣溫回升快,小麥個體繼續滋生,田間群體越來越大,並提早進入拔節期。不了解實情的農民朋友認為小麥長得好,但實際上,群體大了,倒伏、病害等不利因素的風險就會「找上門」。

滋意生長的小麥在4月10日遭受了倒春寒,尤其是生長在低洼地塊的受害明顯。那時,麥穗雖然還沒抽出來,但正值四分體分化期,對低溫比較敏感。這種受凍害的症狀,一般要在7天後,甚至14天後才能顯現出來。把穗子下軸 「凍死」的,失去穗下節的生長力,穗子在苞葉內抽不出來,成為「啞巴穗」;有的「凍死」了小穗與穗軸著生點,小穗脫落或小穗死亡,抽出的穗僅有穗軸,小穗變白。受害嚴重的地塊,甚至可能「斷子絕孫」。

小麥不育穗

冷害後天氣驟晴,氣溫迅速升至二十七八度,凍害輕的小麥需要逐漸恢復元氣,可此時,又有一股強冷空氣來襲。4月21、22日陰雨和大幅度降溫,有的地方地面溫度降至0度以下。正處在孕穗和抽穗期的小麥遭遇低溫,導致花粉粒和柱頭被「凍傷」「凍死」。抽出的穗子,在陽光的沐浴下,穗尖部呈透明發亮,這標明成熟時穗頂部將是空殼。穗子下部多個小穗都癟了,小花敗育,不可能結粒。有的穗子中部小穗也有小花敗育。這次嚴重的霜凍,將讓小麥減少了不少「子孫」(籽粒)。

5月3日傍晚的風、雹、雨及低溫,雖然冰雹是一條線,但本來群體大、抗倒能力低的小麥實在經受不住這種天氣三番五次襲擊,還沒等穗子結實,有的就趴在了田間。

小麥發生倒伏

5月7日的陰雨和5月8日的低溫,體弱的小麥難以抵擋,隨後銹病、白粉病、根腐病,甚至赤黴病將會侵襲,高溫高溼加上群體大特別容易誘發病害;高溫乾燥還極易發生蚜蟲危害;後期的乾熱風還要侵襲,還有更多的未知危害……

小麥條銹病危害

小麥蚜蟲危害

小麥葉枯病危害

這百年不遇的天氣,強烈建議農民朋友及時關注天氣變化,對症做好田間管理,解決目前生產上面臨的三大難題。

一是小麥群體大、抗倒伏能力差。如果墒情好麥田不要澆水,如果澆水一定選在近期無風天,還要澆小水;如果噴藥防病治蟲,選擇無人機噴施,人機最好不進麥田。

二是不育多、穗粒明顯減少。群體和穗粒數基本定局,目前要做的就是讓小麥「優質優育」,粒大粒飽增重量,需要做好防病、防蟲、防乾熱風的措施。

1.經常、認真查看麥田的發病中心,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控制,決不能讓病害破壞葉部和根部。5月上中旬是小麥穗期病蟲害盛發階段,特別是麥蚜、赤黴病、白粉病、銹病、葉枯病等病蟲害,對小麥粒重影響較大,造成千粒重下降、減產嚴重,因此,雨後必須注意麥田病蟲害發生動態,及時用藥防治。

2.仔細查看蚜蟲,達到防治標準(一般是麥蚜百穗500頭)立即防治,不能危害葉部和穗部。防治時可用殺蟲劑混配防病藥劑和葉面肥、

3.預防好乾熱風,保證小麥正常落黃和成熟,有效方法就是按好」一噴三防「

三、發育早,後期風險較大。」過關斬將「留下來的小麥都是好樣的,不能到最後讓」老天爺「收去。後期的惡劣天氣也是不可預測的,小麥後熟後不能等,要及時收穫,確保顆粒歸倉。

河北12316三農服務熱線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由小麥白穗所牽扯的一系列病蟲害
    在種植管理過程中,不少農戶發現田間小麥出現白穗的情況逐年增高。其原因可歸結為品種選用不合理、種植密度過高、生產管理不良、凍害等原因造成小麥病蟲害發生日益嚴重,從而導致小麥白穗現象逐年加重,尤其是砂土地發生更為嚴重。
  • 花大價錢買的小麥三遍藥配方,可有效預防病蟲害的發生和危害!
    小麥整個生育期長,病蟲害種類多,一一進行防治既不現實也不可能,如何才能做到科學高效的防治好小麥的病蟲害呢?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小麥三遍藥的配方,按照這個配方使用,可較好地控制小麥多種病蟲害的發生,奪取小麥產量大豐收。
  • 小麥穗期噴施硼肥,有利於增產和提高品質,試驗證明用2次最好
    雖然小麥對硼的需求量很少,但是對小麥的生長發育、促進花粉粒的活力以及對光合產物的分配和運輸起著重要作用。 在適宜作物生長的pH範圍內,土壤中的硼是以非離子形式出現的。在缺硼的情況下,葉面噴施硼肥能被小麥植株地上部的葉片莖杆直接吸收,因而能提高小麥籽產量和蛋白質含量。
  • 多菌靈抗性嚴重,全國1億畝小麥赤黴病爆發怎麼辦?別急,讓「實粒...
    自該產品2013年上市三年多以來,得到了使用農戶和合作夥伴的高度認可。目前,全國累計推廣面積約400萬畝次,預計減少經濟損失約8億元。期望通過這次技術培訓,能夠讓農戶和渠道夥伴更多地了解小麥赤黴病的科學用藥技術以及農心『實粒』和相關產品的防治優勢。
  • 小麥赤黴病爆發省份有哪些?該如何預防?
    01 河南:讓小麥重大病蟲害防治實現全覆蓋 截止4月8日不完全統計,河南省小麥病蟲害發生面積8529.98萬畝次,比上周增加2396.98萬畝次,比去年同期增加2099.99萬畝,總體發生程度重於 2019年同期,已防治9542.51萬畝次,佔發生面積的111.87%,其中專業化統防統治面積1409.24
  • 全國農技中心2020年小麥玉米油菜重大病蟲害防控技術方案
    全國農技中心2020年小麥玉米油菜重大病蟲害防控技術方案 據全國農技中心組織全國植保體系和科研教學單位專家會商分析,預計2020年全國小麥主要病蟲害總體中等偏重程度發生,發生面積8.4億畝次,其中病害發生4.6億畝次,蟲害發生3.8億畝次。
  • 拜耳小麥病蟲害飛防技術要點,「他」來啦!
    發病時,葉面出現1-2mm的白色黴點,後擴大為白色黴斑,黴斑表面一層白粉,遇風飛散,這些粉狀物就是該菌的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後期黴層變為灰白色至淺褐色,病斑上散生有針頭大小的小黑粒點,為病原菌閉囊殼。 小麥白粉病通常先侵染底部葉片,後向中上部葉片發展。 發病適宜溫度15-20℃,相對溼度大70%可能造成病害流行。
  • 山西永濟:技術員駕自助打藥機馳騁麥田,實施病蟲害防治作業
    2020年4月7日,山西永濟,永濟市於鄉村農場的麥田裡,技術人員正駕駛自助打藥機對小麥實施病蟲害防治作業。近日,於鄉村農場三分廠的承包人胡曉創,抓住小麥拔穗前的病蟲害防止有利時機,組織人員和自助打藥機,對承包種植的3000畝大田小麥進行全面病蟲害防止管護,確保今年小麥豐收增產。
  • 「綠訊」中科院空天所發布《2020年3月全國小麥主要病蟲害遙感預測...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近日,中國綠髮會草地貪夜蛾生物防治小組工作人員收到一則好消息: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黃文江研究員領導的作物病蟲害遙感監測預警研究團隊發布了成果《2020年3月全國小麥主要病蟲害遙感預測報告》(中英文版)。來源:《2020年3月全國小麥主要病蟲害遙感預測報告》(中文版)。
  • 一直在種小麥,關於小麥你真的了解嗎?
    小麥作物介紹小麥屬禾本科小麥屬,是溫帶長日照植物,適應範圍較廣,根據對溫度的要求不同,分冬小麥和春小麥兩個生理性,我國以冬小麥為主。小麥三葉分櫱期水分供應充足可以增加小麥的有效分櫱數;拔節孕穗期是小麥生長發育最快的時期,需水量較大,但拔節前期水分又不能過多,否則容易引起小麥徒長倒伏。抽穗開花期需水量達到生育期的最高峰,此期缺水將嚴重影響小麥的品質和產量;灌漿乳熟期是小麥品質形成的關鍵時期,此期如果缺水,將造成小麥秕粒,從而降低產量和品質。
  • 開春後,小麥草害、病害、蟲害該如何防控?
    小麥在種植的過程中,特別是在春季,是最容易發生這個病蟲害的,一旦小麥發生病蟲害,這對小麥全年的產量和質量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農民很有可能虧本。由於19年的冬天以及20年的春天氣溫總體偏高,這非常容易導致根腐病、紋枯病、麥蜘蛛、地下害蟲等病蟲害的發生,而19年冬季前沒有及時地做除麥田雜草的,一般在2020年開春後草害就會變得非常嚴重了,這時就更加不能錯過除草防控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呢?
  • 攻堅雜交小麥難題,先正達獲得新突破
    「雜交種充分利用了雜種優勢效應,可以提高生長勢,增強病蟲害抗性和提高產量。」呂建介紹。雜交玉米、雜交水稻相繼成功實現產業化。尤其是後者,以袁隆平為代表的一批科學家歷時數十年,讓中國雜交稻技術領跑世界,為保障中國乃至全球糧食安全做出巨大貢獻。但是,迄今為止,與水稻和玉米相比,小麥雜種利用卻在全世界均未獲得預期突破。
  • 高鐵鋅小麥「秦黑1號」(血麥)
    發現過程"秦黑1號"是1993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在陝西秦嶺山區發現的野生紫粒小麥種質資源,經多年人工系統選擇(非轉基因)、定向培育而成的特異質天然營養小麥新品種,株高90釐米左右,穗長13~16釐米,其麥粒硬質,種皮為紫黑色,麵粉呈褐色。據測定,該品種18種胺基酸總和高於普通小麥35.1%,穀氨酸含量高於普通小麥8倍。
  • @農民朋友 穀雨時節雨水多 小麥赤黴病等易發多發 需這樣做好防治
    小麥也進入挑旗期和抽穗期,需加強小麥赤黴病、條銹病、蚜蟲等病蟲害的防治。穀雨時節小麥進入挑旗期和抽穗期 加強赤黴病、蚜蟲等防治當前小麥大部分已進入挑旗期,部分地塊已開始抽穗,小麥抽穗至揚花期是小麥產量形成的關鍵期,但也是赤黴病、條銹病、白粉病及蚜蟲防治的重要時期,需要做好防治。
  • 今年為什麼才三月份就有小麥抽穗了?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對於文章題目所說小麥開始抽穗的現象,我們這邊的小麥還沒有看到,目前只是剛拔節初期,因為氣溫不錯,小麥的長勢還是比較喜人的。那為什麼會出現小麥出早穗的現象呢?下面我就給大家說說我的看法!,但是由于田間肥水澆灌的多,麥苗生長的旺,養分積累多,就能促進麥苗早熟;而且在小麥拔節期使用了細胞分裂素類似的生物調節劑,就有可能促進小麥的分櫱和葉片的生長,加強光合能力,從而快速積累吸收養分,也有促早熟的效果。
  • 家庭養花指南:木芙蓉患了常見的病蟲害怎麼辦
    木芙蓉患了常見的病蟲害怎麼辦木芙蓉常見的病蟲害主要有:①木芙蓉白粉病。主要危害葉片,危害嚴重時可引起植株衰弱及葉片變黃,早枯。早期葉片正面出現多個小斑,接著小班匯合成沒有明顯邊緣的白粉狀大斑,秋末在白粉處產生黑褐色小顆粒。
  • 夏養植物,病蟲害集中爆發了該怎麼辦?就用奶盒刷廢油克制
    夏季同樣也是病蟲害多發的季節,對於花友來說,夏季養護花卉需要費一番周折。不僅僅需要控制溫度水分,還需要預防病蟲害的發生。有些花有喜歡去市面上買些藥劑,用來噴灑葉片來消滅病蟲害。是藥三分毒,今天我來給大家分享一個簡單的防治飛蟲的小妙招。這個東西很容易被我們忽略,或者說我們根本就不知道它竟然還可以用來防止飛蟲。它就是用過的奶盒!
  • 小麥雪黴葉枯病的危害與防治
    新疆也是該病發生的主要區域,例如,伊犁地區每年小麥雪黴葉枯病發生面積佔冬小麥播種面積的56.32%,其中翻種面積達15.29%,損失十分嚴重。 二、症狀 小麥雪黴葉枯病菌從小麥萌芽期到成熟期前均可侵染,引起小麥芽腐、苗枯、基腐、鞘腐、葉枯和穗腐等多種症狀,其中,以成株期葉斑和葉枯特徵最鮮明,為害也最重,常常作為診斷的主要依據。
  • 病蟲害科普丨麥潛葉蠅的危害與防治
    一、分布與危害我國危害小麥的潛葉蠅主要有4種,即:細莖潛葉蠅、黑斑潛葉蠅(齒角澘蠅、鞘齒角潛葉蠅)、黑眶禾潛葉蠅(黃禾角潛蠅)、絨眼彩潛蠅(黑彩潛蠅),均屬雙翅目,潛蠅科。其中細莖潛葉蠅又叫麥葉灰潛蠅、小麥黑潛蠅、日本麥葉潛蠅,一般發生較多,其他3種發生量較少。潛葉蠅幼蟲潛食葉肉,潛痕彎曲窄細,早期主要危害下部葉片,後來逐漸上移危害中上部葉片和倒三葉葉尖,小麥旗葉也可受害。葉片受害部位變成透明的表皮,嚴重時僅殘留葉脈,可造成小麥葉片乾枯死亡,嚴重影響小麥的生長發育。
  • 科學網—茉莉酸究竟如何調控小麥花葯開裂
    影響小麥雜交的關鍵因素 論文第一作者、張立平團隊助理研究員白建芳博士告訴《中國科學報》,由北京雜交小麥工程技術中心主任趙昌平研究員創製的利用小麥光溫敏雄性不育系生產雜交種,即二系雜交小麥技術體系,發展十分迅速,已經成為國內外小麥雜種優勢利用的主要途徑。